资源简介 (共36张PPT)16 表里的生物1.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课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找出相关句子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素的良好习惯。难点: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学习重难点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观看表图,说出表里面有哪些东西。第一课时表的内部构造指针齿轮螺丝表里面有生物吗?2.表里面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但著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他认为表里有个活着的小蝎子之类的小动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认识,这个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第15课《表里的生物》。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等。3.作者简介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dàn(子弹)弹diào(调查)tiáo(调节)调2.多音字è(罪恶)ě(恶心)wù(厌恶)恶tán(弹奏)4.词语解释配对5.近义词配对6.反义词配对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的是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事情。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2.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9):写“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一定也有个生物。第二部分(10~21):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的世界,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一)猜想(二)证实1.课文中主要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我”和爸爸,文中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深入学习,体会人物个性第二课时(一)猜想(1)“我”有怎样的猜想?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3)“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我”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鸣、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4)“我”对表的好奇心是怎么产生的?与“我”的结论不符。(1)父亲为什么这么说?“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一是为了阻止“我”随便动,二是因为对“我”这样小的孩子无法讲清楚这精密东西的构造原理。(二)证实(2)猜想得到证实后,我是什么反映?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3)“我”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自己的幼稚,明白了父亲的表里没有蝎子,也明白了为什么表里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也就不再说了。从上面的分析、讨论、朗读中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二、总结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的孩子天真可爱 求知欲强思维导图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有些想法虽看起来幼稚可笑,但那正是一颗天真的童心的表现,是值得我们回忆一生的。课堂小结1.关于好奇心的名言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国)法朗士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法国)居里夫人拓展延伸2.手表的种类:主要有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光波表、潜水表等不同种类。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光波表潜水表3.世界上最小的手表:195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时,瑞士政府专门定制了世界上最小的手表作为官方贺礼。这只玲珑手表长1.2厘米,宽0.476毫米,总重量不足7克,在钻石与黄金的衬托下,尽显皇家气度,成为世界钟表史上永恒的经典之作。4.课外阅读。找怀表有一天,一个农夫打扫完马厩时,突然发现老婆送他的怀表不见了。由于这个怀表对他来说十分珍贵,于是马上又跑回马厩寻找,找了一段时间,几乎把马厩整个都翻遍了还是没有找到,农夫只好气馁地走出马厩。这时候他发现外面正有一群孩童在玩耍,于是他向那群孩童说,假如有谁能在马厩中找出他遗失的怀表,那个人便能得到五毛钱。于是孩童们一窝蜂地跑进马厩里寻找怀表。过了一段时间,孩童们走出马厩,都没有找到怀表。此时农夫更加气馁与失望。就在这时,农夫听到了一个声音:“我可以再进去找一次吗?”一个孩童对他说。农夫觉得大家几乎把马厩翻遍了都找不到,怎么可能凭你一个人就找得到呢?但由于没有任何的利害关系,农夫还是答应了这位孩童。不到一会儿功夫,孩童走出马厩,他手里拿的正是农夫遗失的怀表。农夫很惊讶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那个小孩回答:“我进去之后什么都没做,只是静静地坐在地上,慢慢地我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于是循着声音我找到了怀表。”读了这篇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