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初三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化学、 物理 (合卷)说明: 全卷包括化学卷和物理卷,共 13页。 考试时间 100分钟, 满 分 108分。 答题前, 请将姓名、 学校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并粘贴好条形码。 考试结束后, 请将答题卡交回 。化学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i 28一、 选 择题 。 (共 10小题, 每 小题 1.5 分 , 共 15 分。 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符 合题 目要求 。 )1.“以美育人, 向美而行”。 深圳各校正以多元而灵动的姿态开展美育探索。 下列“美育一件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生活美: 烧火煲汤 B. 科学美: 凝水成冰C. 艺术美: 临摹字帖 D. 环境美 : 收集废纸基于“宏观—微观—符号” 等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 结构、 性质之间的关系。 完成 2~3题 。2. 高锰酸钾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4个氧原子 : O B. 锰元素的符号: MC. 钾离子: K*D.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KMn .3. 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用视频展示了“锆的熔化与凝固”实验。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锆元素的信息。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锆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0B.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91.22C. Zr +的核外电子数是 38D. 金属锆熔化的原因是锆原子变大2025年初三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化学、 物理 (合卷 ) 第 1页 共 13页4. 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A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 雨水经过滤后得到纯水B 给大棚蔬菜施加气体肥料CO Co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 用H O 溶液作供氧剂制作简易供氧器 H O 溶液分解产生O D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燃气灶火焰呈黄色时,应调大进风口乙酸 (CH COOH) 是一种重要的日用化学品, 常应用于各种领域。 我国科学家在光照、 使用Pd基催化剂条件下, 以CO 、 CH 为原料合成乙酸,该技术既开发新能源, 又缓解“温室效应”, 助力“碳达峰” 和 “碳中和”。 回答5~6题 。5. 合成乙酸技术涉及的物质种类变化示意图如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碳原子O 氧原子。 氢原子Pd基催化剂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质量比为1:1 B. 反应后Pd原子减少C.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有机物6. 下列关于乙酸 (CH COOH)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 由碳、 氢 、 氧三种元素组成C. 含有8个原子 D.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7. 下列所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白磷酚实验 浓 酞盐 溶80℃热 酸水 液AgNO 溶液 目的 A. 探究物质燃烧 B. 验:证e金属u活动性的需O 强弱 F >C >Ag C. 探究分子运动 D. 探究空气中O 含量2025年初三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化学、 物理 (合卷) 第 2页 共 13页8. KCl是低钠盐的主要添加剂。通过“减钠补钾” 的策略,可降低脑猝中风的风险。 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0℃时,KC1的溶解度是 36.0gB.t℃时,N aCl溶液和KCl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80 ℃时, 将 20gKCl加入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D.将 t ℃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至80°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 CuO中的C 在氧气流中加热固体混合物B 鉴别NH NO 和 NaCl 加水溶解,分别测量溶液温度变化c 除去 CaO中的CaCO 向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D 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10.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按①→②→③→④的步骤进行。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分析①轻轻挤压塑料瓶瓶身, 注射器A 活塞向外移动, 松手开, 活塞 说明装置不漏气回到原位②打开瓶塞,向瓶中注入一定量B 的水,塞好瓶塞,轻轻振荡, 说明CO 与 H O 塑料瓶略微变瘪 反应c ③颠倒塑料瓶, 振荡,塑料瓶变 说明CO 与NaOH得更瘪 反应④用注射器吸取足量稀盐酸并 说明稀盐酸与瓶D 注入瓶中,塑料瓶膨胀 中的溶液反应2025年初三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化学、 物理 (合卷) 第 3页 共 13页二、 非选择题 。 (共 4题 ,共 30分 。 )11. (7分 )【科普阅读】食品脱氧剂。食品脱氧剂是延长食品保质期的 重要材料, 2025年我 国 自主研发的新型铁系脱氧剂已广泛应用于月饼、 坚果等食品包装。 其主要成分是铁粉,并添加一定量的辅剂,各辅剂作用如下表:辅剂 作用活性炭 可吸附O 氯化钠 可加速反应硅藻土 可调节湿度脱氧反应为4Fe+3O +6H O=4Fe(OH)s, 此过程放出热量, 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提高2倍。 研究表明,该脱氧剂在相对湿度为92%-98 %的环境中,除氧效果最佳; 食物在缺氧环境下霉菌菌落的数目比富氧条件下少 。(1) 活性炭可吸附O 属于 ▲ (填“物理”或 “化学”) 性质。(2) 为保证铁系脱氧剂的除氧效果,下列相对湿度最适宜的是 ▲ 。A. 95% B. 65% C.50% D.35%(3) 有关上述脱氧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置换反应 B. 需点燃才能发生C.反应过程吸收热量 D.属于氧化反应(4)铁系脱氧剂可延长食物保质期的主要原因是能消耗▲ ; 保存该脱氧剂应注意 ▲ (写一条即可 )。(5) 同学们为检验铁系脱氧剂效果,设计如图装置。 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 现象,完成脱氧效果的检验。 这是从▲ (选填“反应物减少”或 “新物质生成”) 的视角, 验证脱氧反应的发生。2025年初三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化学、 物理 (合卷) 第4页 共 13页12. (7分 ) 人体胃液含有盐酸, 有助于消化。 胃分泌过多胃酸会引起不适。 某抗酸药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其有效成分可能是MgO、 Al(OH)s、 NaHCO 中的一种。 小深同学对该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I.MgO难溶于水且不与NaOH 溶液反应。.Al(OH) 与NaaOH溶液a 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 Na[Al(OH)4], 化学方程式为Al(OH) +N OH=N Al [ (OH)4]。【任务一】 探究抗酸药的有效成分 。 (不考虑其他成分的影响)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一: (1) (2) 抗酸药的有效成分不是NaHCO 步骤二: 取少量固体药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 (3) 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是溶液,观察 Al(OH)3,不是MgO(4) 该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务二】 探究抗酸药中NaHCO 、 Al(OH) 的抗酸效果。小深同学用如图装置 (气密性良好), 采用控制变量法测定实验过程中pH、压强的变化。气球Al OHpH 或N(aHC)O 传感器 压强传感器三颈烧瓶足量稀盐酸 图2 时间/s(5) 不同成分的抗酸药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根据下列实际情况, 回答问题:结合图 1, 相同时间内, 服用含有 ▲ (填化学式, 下同) 的抗酸药见效慢。结合图2,不建议胃胀气患者服用含▲ 的抗酸药。(6) 有同学提出,图2中曲线①的最终数据可能偏小, 结合装置图分析其原因▲ 。(7) 为减少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应合理用药。 若长期服用抗酸药NaHCO 片可能导致 ▲ (填元素符号) 积聚, 出现血压升高的风险 。2025年初三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化学、 物理 (合卷) 第 5页 共 13页13. (8分) 粉煤灰 (主要含有Al O 、 CaO、 SiO 等) 是燃煤电厂的主要废弃物。其综合利用既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又可以缓解铝土矿的供应危机。下图是某电厂以粉煤灰为原料提取Al O 的一种工艺流程 (部分产物已省略) 。HCl盐酸 树脂除钙 AlCl 溶液浸出 滤液 操作Ⅱ Al(OH) 加热 Al O粉煤灰- 滤渣2 操作I 滤渣1【查阅资料】 SiO 难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 。(1) 为提高浸出效率,可采取 ▲ 措施 (写一条即可) 。(2)“盐酸浸出”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写一条即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 滤渣 1 的主要成分是▲。(4) 操作Ⅱ的名称为▲ 。(5)“加热”时,Al(OH) 分解为两种氧化物, 其化学方程式为 ▲ 。(6) 写出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 。14. (8分 ) 2025年央视春晚节目《秧 BOT》中人形机器人的表演精彩绝伦。 其外壳采用了高性能塑料,处理器芯片的核心材料是高纯硅。(1) 机器人外壳采用的高性能塑料属于材料。(2)工业上制备高纯硅,一般需要先制得粗硅,再以其为原料制备高纯硅 。①制取粗硅: 常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SiO , 同时得到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气体是▲ 。②粗硅经处理后,制备高纯硅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 +H 1100℃ Si+3HCl。 该反应需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 ▲ 。(3)某工厂若要制备5.6t的高纯硅,计算理论上需要消耗 H 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2025年初三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化学、 物理 (合卷) 第 6页 共 13页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10 题,每题 1.5 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C D A C B D B C B非选择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1.(7 分)(1)物理(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2)A(1 分,错选不得分)(3)D(1 分,错选不得分)(4)O2或氧气(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干燥,或低温,或密封(合理即可,1 分)(5)答案一:塑料瓶变瘪,或塑料瓶变扁,或塑料瓶体积变小(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写“塑料瓶变小”扣 0.5 分);反应物减少(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答案二:脱氧剂变色,或脱氧剂变红(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新物质生成(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2.(7 分)(1)和(2)的答案要对应:答案一:(1)取少量固体药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等),观察(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2)无气泡产生(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或 答案二:(1)取少量固体药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观察(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2)固体不溶解(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3)固体溶解,或固体减少,或固体消失(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4)Al(OH)3 + 3HCl = AlCl3 + 3H2O(1.5 分,条件、配平错误扣 0.5 分,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得分)(5)Al(OH)3(0.5 分,写名称不得分);NaHCO3 (0.5 分,写名称不得分)(6)气球缓冲气压,或 CO2溶于水,或 CO2与水反应(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7)Na(0.5 分,写名称不得分)13.(8 分)(1)升高温度,或将粉煤灰粉碎,或加大酸的浓度,或搅拌,或采用喷淋的方式加酸(1 分,合理即可)(2)Al2O3 + 6HCl = 2AlCl3 +3H2O 或 CaO + 2HCl = CaCl2 +2H2O(1.5 分,条件、气标、配平错误扣 0.5 分,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得分);复分解反应(1 分,“复分解”有错别字不得分,“反应”有错别字扣 0.5 分;只填“复分解”,扣 0.5 分)(3)SiO2或二氧化硅(1 分)(4)过滤(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5)2Al(OH)3 === Al2O3 + 3H2O(1.5 分,条件、配平错误扣 0.5 分,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得分)(6)HCl,或稀盐酸或树脂或水或 H2O(1 分)14.(8 分)(1)合成材料,或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2)①CO,或一氧化碳(1 分)②防止氢气与氧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或防止 Si 被氧化,或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降低产率(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3)解:设理论上需要消耗 H2 的质量为 X ………………………………0.5 分SiHCl3 + H2 Si +3HCl ………………………………1 分2 28X 5.6 t …………………………………1 分2 X= ………………………………1 分(竖比不扣分)28 5.6 tX=0.4 t ………………………………1 分答:理论上需要消耗 H2 的质量为 0.4 t ………………………0.5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