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2物态变化(3)【新教材】考点精练考点一 汽化现象1. (2024 鹿城区二模)如图是“炒酸奶”的制作过程:将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最终只留下固态酸奶。该制作过程中液态氮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熔化 C.汽化 D.液化【答案】C【解答】解: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最终只留下固态酸奶,说明酸奶凝固放热,液态氮变成气态氮,汽化吸热。故选:C。考点二 蒸发2. [新考向·科学素养](2025 鹿城区校级一模)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油的温度B.减小油的表面积C.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D.减少油的体积【答案】A【解答】解:油在燃烧的过程中,温度升高,会不断地蒸发,在灯盏上方容器中盛油,在夹层中注水以降低油的温度,减少了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效果。故选:A。考点三 沸腾3.(2023春 鄞州区期中)小科在“探究水的沸腾”。当水沸腾时,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沸腾时的情况如图 (选填“A”或“B”)所示,上升的气泡内主要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小科前后绘制了两次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 。【答案】A;水蒸气;不变。【解答】解:水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气泡不断增大,所以A图是沸腾的情况,上升的气泡主要是水蒸气;从图示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故答案为:A;水蒸气;不变。4.(2024春 镇海区校级期中)某兴趣小组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烧杯盛等量的水,在同一环境下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酒精加热,乙杯为隔水加热,丙杯为隔油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小烧杯外大烧杯中物质的温度已处于一稳定值,关于此时小烧杯中水的说法正确的( )A.甲、乙、丙温度均相同,但只有乙、丙中水沸腾B.甲、乙、丙温度均相同,但只有丙中水沸腾C.三杯水温度是t甲<t乙=t丙,只有乙、丙中水沸腾D.三杯水温度是t甲<t乙=t丙,只有丙中水沸腾【答案】D【解答】解: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大烧杯中物质的温度已处于一稳定值说明酒精,水和油正在沸腾。要让小烧杯中的水沸腾必须要达到水的沸点和继续吸收热量。对于甲而言,无法达到水的沸点,所以甲中的水不会沸腾;对于乙而言,杯内外水的温度相同,无法吸收热量,所以乙中的水不会沸腾;对于丙而言,油温高于水温,满足水沸腾的条件,所以丙中的水会沸腾。故选:D。5.(2023秋 湖州期末)小科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1)在实验前,组装实验器材的合理顺序是 (填选项序号)。A.烧杯B.酒精灯C.温度计D.铁圈及石棉网E.有孔圆形硬纸板(2)小科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1min记录=次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在图乙中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水温/℃ 90 92 94 96 98 98 98 98(3)他接下来又完成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小试管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夹持装置未画出),发现A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答案】(1)BDAEC;(2)见解答;(3)不会。【解答】解:(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有孔圆形硬纸板,最后安装温度计。即顺序为BDAEC;(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3)由于大烧杯中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在沸点温度,所以小试管中的水的温度可以达到沸点,但是不能继续从大烧杯中吸收热量,所以小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故答案为:(1)BDAEC;(2)见解答;(3)不会。考点四 汽化的吸热特点6. [新考向·科学素养](2024秋 黄埔区期末)我国劳动人民常在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图所示,以前有人在炎热的夏天将纱布盖在盛有剩饭剩菜的篮子上,使边缘浸在水中,用此方法保存的食物,不容易因气温过高而过快变质。关于此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纱布盖住食物,可以减缓食物散热达到保鲜目的B.这种方法的原理是蒸发放热C.为了效果更好,要将篮子放在通风的地方D.这样可以使食物的温度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下【答案】C【解答】解:A.纱布盖住食物,不可以减缓食物散热达到保鲜目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主要是利用水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装置应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加快蒸发吸热,可达到更好的效果,故C正确,符合题意;D.水汽化吸热,这样可以使食物保持较低的温度,但达不到0℃一下,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新考法】过关检测1. [新考向·科学素养](2023秋 柯桥区月考)2022年12月4日,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历经高温和低温的双重考验安全着陆。同时返回的还有多种太空实验样品,其中包括国际上首次在太空获得的水稻种子。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产生超过1000℃的高温。舱外防热材料不断熔化、汽化等带走热量(如图),确保了舱内航天员的安全。防热材料在熔化、汽化过程中( )A.熔化、汽化都吸热 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C.熔化、汽化都放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答案】A【解答】解: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熔化和汽化都吸热。故选:A。2.(2024 永康市二模)小科在四块玻璃板上各滴一滴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每滴水的质量要相同B.对比甲和乙,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C.对比乙和丙,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D.对比甲和丁,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答案】C【解答】解:A.水蒸发的快慢与多个因素有关,由采用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中每滴水的质量要相同,故A正确;B.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滴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故B正确;C.通过乙、丙两图的对比可知,水滴的表面积和温度都不相同,存在两个变量,所以不能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故C错误;D.通过甲、丁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滴上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故D正确。故选:C。3.(2023秋 柯桥区期末)T1℃时,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晶体材料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温度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请回答:(1)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不变。(2)甲的熔点比乙的沸点 (填“高”或“低”)。【答案】T2;高。【解答】解:(1)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图知乙在0~t1之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说明乙处于固态升温过程;在t1~t2之间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段时间内乙处于熔化过程,此时乙的温度保持T2℃不变;t2~t3之间乙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说明这段时间乙处于液态升温过程,t3时间以后,乙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说明t3之后,乙处于沸腾过程,此时乙的温度为T3℃,故可知乙的沸点为T3℃。(2)由图知甲在0~t2之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说明甲处于固态升温过程,在t2之后,温度保持不变,说明t2之后,甲处于熔化状态,甲的熔点为T4℃,由图知T4>T3,故甲的熔点比乙的沸点高。故答案为:T2;高。4.(2024春 宁海县期末)在课堂上老师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演示实验,已知纸在空气中温度到达183℃就可以燃烧,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约520℃,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由图丙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2)如图乙所示,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内主要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3)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A.组装器材时若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图乙中应将B处向下调整B.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C.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183℃,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答案】(1)99;(2)水蒸气;(3)BC。【解答】解:(1)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9℃;(2)水沸腾后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所以气泡内是水蒸气;(3)A、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图乙中应将B处向上调整,故A错误;B.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说法正确,故B正确;C.纸锅烧水实验中,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183℃,且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说法正确,故C正确。故选:BC。故答案为:(1)99;(2)水蒸气;(3)BC。5.(2024春 慈溪市期中)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小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1)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表面积和 都相同。(2)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甲所示。按实验要求,选择图甲中 两个样品进行对比,能够比较方便地进行研究。(3)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他这样做 (填“正确”或“不正确”)。(4)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据此,你认为小丽的猜想 (填“正确”或“不正确”)。【答案】(1)液体温度;(2)a、b;(3)不正确;(4)正确。【解答】解:(1)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有三个: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液体温度。题目中已经控制了前两个,所以答案为第三个因素:温度;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2)要想对蒸发的快慢,必须控制两种样品的体积相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体积变化大的就是蒸发的快。所以要选:a、b。(3)要验证液体种类对蒸发的影响,其他因素都要保持不变,若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的话,它们的温度就不一样,没有办法对比,所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4)从图乙中情况可以看出:在两种液体体积相同时,水减少的慢,酒精减少的快,因此可以证明小丽的猜想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液体温度;(2)a、b;(3)不正确;(4)正确。6.[新考法·说理题](2024 宁波模拟)如图所示的鸳鸯火锅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为什么同时加热的锅底总是辣汤先沸腾,清汤后沸腾呢?(已知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两边汤量一样多)【答案】辣汤中含有很多油,且油的密度比水小,则油会漂浮在汤表面;两边汤量一样多,在两边同时加热的过程中,辣汤表面的油会减少汤中水分的蒸发,相同时间内相比清汤中散发到空中的热量减少,因此辣汤的温度升高得快些,先达到沸点而沸腾。【解答】答:辣汤中含有很多油,且油的密度比水小,则油会漂浮在汤表面;两边汤量一样多,在两边同时加热的过程中,辣汤表面的油会减少汤中水分的蒸发,相同时间内相比清汤中散发到空中的热量减少,因此辣汤的温度升高得快些,先达到沸点而沸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2物态变化(3)【新教材】考点精练考点一 汽化现象1.如图是“炒酸奶”的制作过程:将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最终只留下固态酸奶。该制作过程中液态氮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熔化 C.汽化 D.液化考点二 蒸发2. [新考向·科学素养]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油的温度B.减小油的表面积C.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D.减少油的体积考点三 沸腾3.小科在“探究水的沸腾”。当水沸腾时,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沸腾时的情况如图 (选填“A”或“B”)所示,上升的气泡内主要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小科前后绘制了两次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 。4.某兴趣小组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烧杯盛等量的水,在同一环境下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酒精加热,乙杯为隔水加热,丙杯为隔油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小烧杯外大烧杯中物质的温度已处于一稳定值,关于此时小烧杯中水的说法正确的( )A.甲、乙、丙温度均相同,但只有乙、丙中水沸腾B.甲、乙、丙温度均相同,但只有丙中水沸腾C.三杯水温度是t甲<t乙=t丙,只有乙、丙中水沸腾D.三杯水温度是t甲<t乙= t丙,只有丙中水沸腾5.小科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1)在实验前,组装实验器材的合理顺序是 (填选项序号)。A.烧杯B.酒精灯C.温度计D.铁圈及石棉网E.有孔圆形硬纸板(2)小科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1min记录=次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在图乙中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水温/℃ 90 92 94 96 98 98 98 98(3)他接下来又完成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小试管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夹持装置未画出),发现A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考点四 汽化的吸热特点6. [新考向·科学素养]我国劳动人民常在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图所示,以前有人在炎热的夏天将纱布盖在盛有剩饭剩菜的篮子上,使边缘浸在水中,用此方法保存的食物,不容易因气温过高而过快变质。关于此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纱布盖住食物,可以减缓食物散热达到保鲜目的B.这种方法的原理是蒸发放热C.为了效果更好,要将篮子放在通风的地方D.这样可以使食物的温度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下【新考法】过关检测1. [新考向·科学素养]2022年12月4日,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历经高温和低温的双重考验安全着陆。同时返回的还有多种太空实验样品,其中包括国际上首次在太空获得的水稻种子。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产生超过1000℃的高温。舱外防热材料不断熔化、汽化等带走热量(如图),确保了舱内航天员的安全。防热材料在熔化、汽化过程中( )A.熔化、汽化都吸热 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C.熔化、汽化都放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2.小科在四块玻璃板上各滴一滴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每滴水的质量要相同B.对比甲和乙,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C.对比乙和丙,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D.对比甲和丁,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3.T1℃时,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晶体材料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温度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请回答:(1)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不变。(2)甲的熔点比乙的沸点 (填“高”或“低”)。4.在课堂上老师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演示实验,已知纸在空气中温度到达183℃就可以燃烧,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约520℃,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由图丙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2)如图乙所示,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内主要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3)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A.组装器材时若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图乙中应将B处向下调整B.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C.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183℃,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5.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小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1)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表面积和 都相同。(2)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甲所示。按实验要求,选择图甲中 两个样品进行对比,能够比较方便地进行研究。(3)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他这样做 (填“正确”或“不正确”)。(4)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据此,你认为小丽的猜想 (填“正确”或“不正确”)。6.[新考法·说理题]如图所示的鸳鸯火锅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为什么同时加热的锅底总是辣汤先沸腾,清汤后沸腾呢?(已知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两边汤量一样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物态变化(3)——(原卷版)【新教材·新考法】2025浙教版科学七下同步练习.docx 3.2物态变化(3)——(解析版)【新教材·新考法】2025浙教版科学七下同步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