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3课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3.2——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区域认知:结合赤道地区、温带大陆西部等不同地区的区域图,说明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的关系。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归纳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地理实践力:结合图文材料或者野外观察,认识自然景观,理解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人地协调观:辨析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下气候的不同,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地区气候的影响。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目录CONTENTS01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02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03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03三、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1、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和成因: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例如:●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热带季风气候: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交替控制。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控制这里,气流下沉,干旱炎热;冬季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受西风带控制,暖湿多雨。2、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副热带高气压带30°N40°N3.主要分布区地中海气候以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除此还分布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和西南海岸等地。地中海气候分布【材料阅读】美国加州山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火频发,每年大小山火多达上千起。该州太平洋沿岸地区多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秋季有从内华达高原吹来的大风,极易造成山火快速蔓延。当地时间2017 年10 月8 日下午,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湾区北部多地发生森林大火,其中纳帕和索诺马两县火情最重,逾1 000 名居民和游客连夜撤离住所。因大火蔓延,纳帕、索诺马和尤巴三县进入紧急状态。截至2017 年10 月19日,火灾造成40 多人死亡,超过200 人失踪,过火面积近900 平方千米,6 000 栋建筑被烧毁,总共约10 万人撤离。山火燃烧形成的大量烟雾和灰烬升入空中,形成一条长达160 千米的“烟雾带”。当地很多航班因火灾烟尘而被迫取消。答案:加州大部分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多阳光,降水少,干旱。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森林覆盖率高,很多植物能分泌挥发油。一旦着火,助燃,燃烧时间长,火势强。思考:加州山火的地理原因。4.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被由于夏季炎热干旱,为减少水分蒸腾,许多树木的叶子坚硬,叶片不大,叶面多有“蜡质层”,常覆盖茸毛,有些植物的叶子甚至退化或缩小变成刺。森林上层乔木生长稀疏,树木也不甚高达,但林下常绿植物多,生长茂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很多植物能分泌挥发油,连同芳香的花朵,使得这类群落具有特殊的香味。葡萄,油橄榄,无花果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群落结构相对较简单,只有乔木和灌木,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植物耐旱性强,具有厚的革质硬叶,一般株高较矮,树干粗壮,树皮的木栓层特别发达。巩固训练:下图分别为某气候区典型植被景观图(左为油橄榄、右为无花果)。分布地区较广,地中海地区较普遍。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指出油橄榄、无花果典型分布区突出气候特征。成果展示 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暖湿多雨。(2)简析地中海周边地区气候形成原因。(3)指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景观对气候的适应性特征。成果展示 夏季受北移(向高纬移动)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热;冬季受南移(向低纬移动)的西风带控制(西南暖湿气流),气候暖湿。成果展示 叶片小,树木叶子坚硬,叶面有蜡质层;有些植物叶子退化或缩小成刺。2、北京时间11月6日8:00,我国北京的一位妈妈望着窗外的纷纷落叶,给正在国外留学的女儿打电话,以下是部分电话内容:“妈妈:生日快乐!思琪:妈,您记错了,我的生日是6号,明天才是……妈妈:冷吗?思琪:不冷,只是阴雨天气多起来了,不像前几个月,几乎每天都阳光明媚……”。据此完成(1)~(2)题。(1)思琪所在地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2)思琪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A.纽约 B.巴西利亚C.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 D.温哥华4.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地中海地区冬雨率较高的原因。答案 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2)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业的有利条件。(3)描述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原因。答案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高温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答案 规律: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相对较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远,受大西洋影响小,降水集中分布在冬季。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气候类型 不同气候具有独特的特征,据此可以确定材料所对应的气候类型和分布区域 11月降水______,气候温和;几个月前天气以_____为主,该地冬季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气候气候分布 四个城市中,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属于_______气候[科学思维] 气候类型的分析思路增多晴天暖湿多雨干旱炎热地中海地中海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热带草原气候1、分布规律: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西岸。2、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3、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当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当信风带控制时,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全年降水较多,年降水量为750~1 000 毫米。湿季高温多雨,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干季,天气燥热,晴朗少雨或滴雨不下,土壤中水分严重不足,植物凋萎,一片枯黄。湿季干季4、热带草原气候具体分布地区:非洲中部、南美巴西高原及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等。5.热带草原的植被特点:1.在热带草原气候区,自然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2.因湿季有较多的降水,干季亦不太长,所以在草原中散生着耐旱的乔木。3.这种植被类型称为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赤道高原型) 海拔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马达加斯加岛西部 (背风型) 该地虽受暖流影响,但在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非洲南部20°~30°(信风副高型)夏季东南信风自海洋携带水汽遇地形抬升形成降水;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副高控制干燥少雨6.非洲热带草原的植被特点:在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下,东非草原呈现干湿季交替的现象:①赤道低气压带季节性移动至此,降水量大,水草充足,食草动物逐水草而迁徙至此;②赤道低气压带移走信风带移动至此,降水稀少,草原荒芜,食草动物迁徙离开。2.这种迁徙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什么关系?1. 为什么东非草原的野生草食动物会定期迁徙 ?因食物(逐水草)迁徙。【探究活动】1. 比较图3-28、图3-29 和图3-30 中植被景观的差异,讨论气候对其植被景观形成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三幅植被景观均位于温带地区,其景观特征的差异主要因降水量不同所致。2. 读图3-31、图3-32,完成相关任务。(1)将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热带草原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⑥地中海气候⑦温带海洋性气候⑧温带季风气候⑨温带大陆性气候⑩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1寒带气候的序号填入图3-31 中空白圆圈内。(3)气候的形成除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结合区域地理知识,试举例进行说明。参考答案:气候的形成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受到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下垫面状况的影响。例如在地形因素的作用下,高大的山地或高原形成高原山地气候;在洋流的作用下,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到了北极圈以北地区;在海陆位置因素的作用下,中亚、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地形和暖流等作用下,马达加斯加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纬度相对较高的地方岀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共28张PPT)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1课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3.2——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区域认知:结合赤道地区、温带大陆西部等不同地区的区域图,说明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的关系。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归纳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地理实践力:结合图文材料或者野外观察,认识自然景观,理解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人地协调观:辨析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下气候的不同,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地区气候的影响。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目录CONTENTS01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02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03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主题探究】每年 6 月前后,东非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会长途跋涉,上演地球上蔚为壮观的大迁徙场面。参与大迁徙的兽群分为前、中、后“三军”:打头阵的是斑马,紧随其后的是角马,殿后的是瞪羚。兽群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北上,迁徙至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猎豹等凶猛食肉动物伏击的地段,而且要提防随时可能出没的鬣狗,以及在马拉河聚集的鳄鱼。到达终点两三个月后,这支野生动物大军将再次不辞辛劳地返回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1. 想一想,为什么东非草原的野生食草动物会定期进行迁徙?【参考答案】东非草原食草动物的迁徙主要是因为逐水草(食物)而迁徙。 2. 议一议,这种迁徙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在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下,东非草原呈现干湿季交替的现象:赤道低气压带季节性移动到此, 降水量大,水草充足,食草动物逐水草而迁徙至此;赤道低气压带移走,信风带移动到此,降水稀少,草原荒芜,食草动物迁徙离开。因此,东非草原食草动物的迁徙是追逐水草的一种自然地理现象。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01基础知识—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气温的度量方法有日均温、气温日较差、月均温、年均温、气温年较差等。降水的度量方法有月降水量、月际降水变率、年降水量、年际降水变率、蒸散量、空气湿度等。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基本要素,那么影响两者的因素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否一样呢?1.影响气温的因素影响因素 对气温的影响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高低和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气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影响降水多少(天气状况),进而影响气温高低;云雨多则昼夜温差小、云雨少则昼夜温差大天气系统 不同天气系统控制或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部位控制下的阴雨、晴朗、风力影响气温下垫面 地形地势 同一纬度,与平原、盆地相比,高原的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阴坡气温低,阳坡气温高,冬季风迎风坡气温低、背风坡气温高;谷地地区气流易下沉增温;同一山地山顶和山谷相比,山顶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海陆位置 距海远近→海洋性或大陆性强弱→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小洋流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地表性质 不同地表(如海洋与陆地,绿地与裸地)比热容大小不同,气温不同;不同地表反射率的差异影响气温人类活动 热岛效应、温室效应、阳伞效应(大气中的烟尘增多,一方面使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另一方面微尘作为凝结核导致云、雾增多)等2.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因素 对降水的影响大气环流 海风影响降水多,陆风影响降水少;西风影响降水多,信风影响降水少;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多,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天气系统 气旋、低压槽、锋面控制,气流上升,降水多;反气旋、高压脊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下垫面 海陆位置 一般而言,近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迎岸风影响降水多,离岸风影响降水少地形 暖湿气流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山腰处洋流 暖流增湿,寒流减湿地表性质 植被茂密、水域面积大,水汽充足,降水多人类活动 城市雨岛效应(上升气流旺盛,凝结核充足);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大降水量一、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1.热带雨林成因及特点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2.热带雨林气候的大洲分布美洲:①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②中美洲地区东部,③巴西高原东侧沿岸(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迎风的大西洋沿岸,呈狭长带状分布)非洲①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②向西为沿几内亚湾北岸及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分布带;③在马达加斯加岛东岸迎风地带呈带状分布,其南端已达南回归线亚洲: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向北可伸展至北回归线大洋洲:大洋主要分布在①澳大利亚东北部和热带太平洋中的一些岛屿2.热带雨林气候的大洲分布1.判断正误。(1)赤道地区都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垂直结构丰富。( )(3)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气温都在26 ℃以上。( )2.热带雨林气候( )A.分布于南北纬10°之间 B.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全年高温,各月降水均匀 D.树木常绿,叶子终年不落×√解析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10°之间,有些地区受特殊因素影响分布的纬度较高;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各月降水并不均匀;树木常绿,但是叶子也会有更新。×东北信风东南信风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大气环流: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地形:平原广阔,南面、北面有低缓的高原,东南信风、东北信风都可进入,受到山地抬升作用,降水丰富洋流:平原向东开口,沿岸有暖流,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可以长趋直入,一直到平原西部1.解释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3、典型植被:热带雨林植物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是世界上植物生长率最高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植被特点:① 全年呈深绿色,无明显季相变化② 藤本、附生植物、绞杀植物,茎花、板根热带雨林下的土壤为砖红壤,由于全年高温高湿,微生物分解作用与淋溶作用强,化学风化强烈,土壤贫瘠在一些地区可形成厚达数米至十数米的风化壳4、典型植被:热带雨林2、热带雨林被称为“长着绿洲的沙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从水分角度来看,热带雨林虽然表面看起来植被繁茂、水分充足,但实际上土壤的蓄水能力有限。大量的降水快速通过土壤,导致土壤相对干旱,就像沙漠中的土壤一样难以保持大量水分。从生态特征方面,热带雨林中物种丰富,植物竞争激烈,很多植物为了适应环境,进化出了特殊的蓄水或保水机制,如一些植物的叶片具有蜡质层等,这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在水分利用上有其独特性,看似湿润却又存在水分供应的限制,与沙漠环境有一定相似之处。总之,热带雨林在水分等方面的特性使其具有了“长着绿洲的沙漠”这一独特的称谓。5.天气特点天气变化单调,无明显季节变化。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多强对流天气,大雨倾盆,至黄昏雨歇,天气稍凉【阅读材料】 报时雨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图隆阿贡(约 8°S),每天都要下两场非常准时的大雨:第一场是下午三点钟,第二场是下午五点半。人们将这种准时下的大雨,称为“报时雨”。当地一些偏僻的山村小学,过去因没有钟,就以这两场雨作为下午上学和放学的时间。有人不相信下雨时间的准确性,曾用“雨钟”和时钟作过长期的比较测定,结果,两者的误差不超过两分钟。在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约 1.5°S),也有这种“报时雨”。这个城市每天都要下几次雨,而且每次下雨的时间几乎都是固定的。当地居民习惯用下雨的次数来计时,如人们约定见面时间,不是说上午几点钟或下午几点钟,而是说上午第几次雨后,或者讲下午第几次雨前。[基础巩固练]读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1~2题。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解析 图中显示,①风带中风向右偏,说明①风带位于北半球,结合风向可知,①风带为东北信风;③风带中风向左偏,说明③风带位于南半球,结合风向可知,③风带为东南信风。东南信风与东北信风之间为赤道低气压带,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下图示意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及植被局部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区域形成“全年高温多雨”气候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与气压带B.海陆位置和地形C.陆地面积和洋流D.植被和河流水系下图示意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及植被局部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2)图示景观是热带雨林特殊的板根现象。板根形成原因及主要作用是( )①雨林多雨、潮湿,土壤含水量高、含氧量低 ②雨林植被茂盛,树冠宽大、沉重 ③吸收深层土壤中水分、养分 ④进行呼吸作用,稳固地上部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刚果盆地:① 位于非洲大陆中西部,距海较远,地形闭塞,东部高原阻挡,信风难以带来海洋湿润水汽② 沿岸寒流,降温减湿马来群岛:被海洋包围,深受海洋影响,气候有海洋性特点显著2.为什么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盆地地形,地势平坦,盆地内部流速缓,植被覆盖好。)无结冰期(地处热带,全年高温。) 水能资源最丰富(干支流多险滩、瀑布和急流,落差大,水量大。)刚果河的水量一年之中仍有涨落,而且上、中、下游的情况有所不同(赤道南北流域范围大小不同,以及支流水量多少和洪水期有异)3、刚果河水文特征?(共26张PPT)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1课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3.2——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区域认知:结合赤道地区、温带大陆西部等不同地区的区域图,说明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的关系。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归纳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地理实践力:结合图文材料或者野外观察,认识自然景观,理解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人地协调观:辨析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下气候的不同,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地区气候的影响。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目录CONTENTS01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02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03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02二、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1.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其成因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海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通常会叠加暖流的影响,其分布范围还受地形的影响。欧洲西部平原开阔,沿岸暖流强大。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可深入内陆并且暖流还影响高纬度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较小;2.全年湿润,冬雨较多,年降水量一般700~1000mm。3.中纬度大陆西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空气的影响显著。2.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典型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①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②有明显的季相更替:春季萌叶抽枝;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秋季叶色转黄,树叶凋落;冬季则完全无叶。3.植被特征1.判断正误。(1)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各大洲都有分布。( )(2)温带落叶阔叶林都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大的分布区位于( )A.欧洲西部 B.北美洲西部 C.南美洲西部 D.大洋洲××解析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大的分布区位于欧洲西部。6、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1)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以北: ①洋流和海陆轮廓的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海陆轮廓线方向与北大西洋暖流前进方向大体一致); ②地形: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会阻挡大西洋上湿润的西风深入,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在西部沿海分布。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①地处南纬40°附近,终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携带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气候湿润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③东南部周围海洋面积广阔,深受海洋影响,气温年较差小,海洋性强(2)澳大利亚东南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由于受到高大山脉的地形阻挡,无法深入内陆(3)为什么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局限于狭窄的滨海地带读新西兰地形图,回答(1)~(2)题。(1)新西兰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 )A.炎热多雨 B.温和少雨C.终年温和湿润 D.寒冷干燥(2)图中a、b两地年降水量相比较( )A.a地多于b地B.a地和b地相近C.a地少于b地D.a地夏季降水量更丰富,b地冬季降水量更丰富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图3-21中虚线范围内气候独特,夏凉少雨,冬温多雨。每年9月中旬,鲑鱼从海洋中回到该地,并沿河流洄游到上游的溪流中产卵。柯莫德熊(又称白灵熊)是该区域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以森林中各类浆果和动物为主食。洄游季溪流中丰富的鲑鱼能为柯莫德熊储备冬眠所需的能量。20世纪后期,几家大型跨国木材公司在该地区进行了商业性采伐。目前,该地区包括柯莫德熊在内的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极大威胁。1.分析虚线区域内气候冬温多雨特征的形成原因。答案:虚线区域位于北纬50°到北纬60°大陆的西岸,冬季受来自海洋暖湿的盛行西风影响,且该区域东侧为高大的山脉,西风遇地形阻挡气流抬升,多地形雨;东侧山脉阻挡来自高纬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且西侧沿海暖流又有增温增湿作用。因此,在多要素的综合作用下,虚线区域内形成了冬季气候温和多雨的特征。2.从气候和水文角度,分析鲑鱼在每年9月中旬能顺利洄游到河流上游的有利条件。答案:9月中旬该区域河流水温适宜、降水量较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流量较小,流速较慢,鲑鱼洄游阻力较小,利于其洄游到河流上游。3.分析柯莫德熊的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答案.商业性采伐破坏了柯莫德熊生存的环境,导致栖息地减少;鲑鱼洄游减少,食物数量减少;人类过度猎杀等原因导致柯莫德熊数量减少。完善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设立自然保护区;禁止砍伐森林,恢复生态环境;禁止猎杀柯莫德熊等。4、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农业生产:因为气候原因,纬度高、降水多,所以温度、光照条件不充足,难以发展传统种植业;但是!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特别适合发展“畜牧业”和“商业性乳酪业”。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右图中气候类型相同的地点及其气候类型。(2)左图字母所示的气压带、风带中,能交替控制右图中某地区的组合有哪些?答案 ①和⑦,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和⑥,地中海气候;③和⑤,热带沙漠气候。答案 A和B交替控制,D和E交替控制。(3)右图中,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是________,主要是受左图________的控制。(4)⑦⑧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什么?(5)图示季节,巴西高原地区景观特征是什么?答案 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答案 草木茂盛。④C⑦[综合提升练]下图为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②③④⑤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A.②B.③C.④D.⑤解析 ②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说明是热带沙漠气候,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③、④两地受副热带高压及西风交替控制,说明是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南北纬;⑤地终年受西风控制,说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故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⑤,D项正确。下图为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2.图中③⑤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可能是( )A.全年降水较均匀B.年均气温在20 ℃以上C.降水集中在夏季D.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解析 据上题分析可知,③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暖湿多雨,夏季干旱炎热;⑤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是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D项正确。下图为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3.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地最有可能分属( )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解析 ①地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据第1题分析可知,②地是热带沙漠气候;③、④两地是地中海气候;⑤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图中最有可能分属三种气候类型,B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章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一课时 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pptx 第三章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三课时 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pptx 第三章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二课时 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