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B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B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理解经纬网的用途,绘制了世界某区域经纬网图(如图),并假设情境进行了研究与思考。据完成下面小题。
1. 甲地位于丁地的( )
A. 西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2. 若两架飞机分别从甲、乙两地起飞,向东等速飞行一小时后( )
A. 从甲地起飞的飞机飞行距离长 B. 从乙地起飞的飞机飞行距离长
C. 从甲地起飞的飞机经度跨度大 D. 从乙地起飞的飞机纬度跨度大
3. 从乙地起飞的飞机在向东飞行过程中(终点135°W),与丙地相对方位发生的变化是( )
A. 西北—正北—东北 B. 西南—正南—东南
C. 东南—正南—西南 D. 东北—正南—西北
我国某地中学利用暑假组织地理研学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分布图。据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区域的地貌和地势特征是( )
A. 山地地形为主,河谷地貌发育 B. 喀斯特地貌广布,冲积扇连绵
C 地势东北、西南高,中西部低 D. 地势十分崎岖,地形复杂破碎
5. 在从甲山峰到乙山峰的考察过程中,同学们跋涉的最大高差范围是( )
A. 200~400米 B. 400~600米 C. 600~800米 D. 800~1000米
6. 同学们在考察过程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
①层层梯田,稻花绽放②瀑布悬挂,奔腾而下
③大漠风光,美景如画④森林葱郁,枝繁叶茂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大尺度区域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但在中小尺度区域,影响气候的因素十分复杂。表1、表2分别为甲、乙两城市气候数据统计表,两城市气候类型相同。据完成下面小题。
表1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4 24.5 27 285 33.3 29.5 27.6 27.5 27.5 28.5 27.5 25.5
平均降水量/mm 2 2 1 1 7 426 719 460 383 91 11 16
表2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19 21 26 29 28.5 29 28.5 29 29 28 24.5 20
平均降水量/mm 7 25 63 154 341 337 373 316 314 175 34 15
7. 甲、乙两城市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8. 与甲城市相比,乙城市年均温较低且气温年较差较大,原因可能乙城市( )
A. 地处山地迎风坡,干热风影响小 B. 位于偏低纬度沿海,降水量较多
C. 地处大西洋西岸,冬季风势力强 D. 纬度偏高,与海洋相隔一定距离
9. 甲、乙两城市所在地区需要重点防御自然灾害是( )
A. 泥石流、滑坡 B. 地震、地面沉降 C. 干旱、洪涝 D. 台风、沙尘暴
埃及西奈半岛(位置见下图)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东临以色列和加沙地带,西邻红海,气候干旱,水源匮乏。荷兰某工程师提出西奈半岛生态改造计划,他计划将半岛上巴尔达维尔湖湖底的淤泥挖出来,运到半岛其他区域培育土壤,进而改善局部小气候,变沙漠为绿洲。据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工程师计划利用湖底淤泥培育土壤,主要是因为湖底淤泥( )
A. 质地松软,富含养分 B. 埋藏浅,开采便利
C. 厚度大,可永续利用 D. 可就地取材,成本低
11. 培育土壤之后,首先应当( )
A. 平整土地,开辟耕地 B. 跨流域调水,实施灌溉
C. 种植耐盐碱、耐干旱植物 D. 设置尼龙网沙障,阻挡风沙
12. 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改善其局部小气候的可行措施是( )
A. 扩大水域面积,增加蒸发量 B. 增加植被蒸腾,增大空气湿度
C. 降低夜间气温,增加降水量 D. 调节土壤孔隙,获取凝结水
从2024年4月1日起,斯里兰卡的鲜食菠萝正式进入我国市场。斯里兰卡出口我国的菠萝品种是毛里求斯菠萝,被誉为“菠萝皇后”,其口感甜美,香气四溢,非常适合鲜食。下图示意斯里兰卡的毛里求斯菠萝主要产区分布。据完成下面小题。
13. 斯里兰卡有利于菠萝甜美口感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
A. 沿海平原广阔,地势低平 B. 水热丰富,光照充足
C. 火山遍布,土壤养分多样 D. 生长期长,病虫害少
14. 斯里兰卡菠萝能够进入我国市场,主要是因为我国( )
A. 距斯里兰卡近,海上交通便利快捷 B. 菠萝品种单一,市场饱和度较大
C. 菠萝品质欠佳,难以满足高端消费 D. 水果需求多样,居民购买力提升
日本是全球仿真机器人领域发展速度最快、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将率先进入机器人时代。相关研究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遍布日本的各个领域。下图为2000—2070年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据完成下面小题。
15. 日本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主要驱动力是该国( )
A. 人口老龄化加剧 B. 科学技术创新 C. 政策支持力度大 D. 出口贸易发展
16. 推测机器人开始遍布日本各个领域的时期大约是( )
A. 2020年之前 B. 2030年之前 C. 2035年之后 D. 2060年之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在20世纪初,加拿大就发现了大量铀矿资源(核能发电的主要燃料),并成为全球主要铀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在20世纪末期,世界各国对核电站(核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巨大热量,并存在放射性污染可能)安全的担忧逐步增多,为此加拿大多个省份对铀矿开发按下“暂停键”。近年来,在核电复苏、铀价上涨的背景下,加拿大掀起恢复铀矿开发的热潮。同时,全球电力需求也在数据中心等新兴需求下屡创新高,具有低碳稳定特质的核电成为不二之选。下图为加拿大铀矿资源分布图。
(1)简述加拿大恢复铀矿开发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分析加拿大新建核电站需要重点考虑的选址要求。
(3)阐释核能发电在碳减排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东岸及大西洋西岸的铁路建设项目,也称“南美洲大陆桥”,全长约6500千米,其中既有线路约2600千米,需新建线路约3900千米。2014年7月,我国与巴西、秘鲁共同发表《中国-巴西-秘鲁关于开展两洋铁路合作的声明》,指示各自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就建设两洋铁路进行可行性基础研究。虽然进展缓慢,但如今两洋铁路在东西两端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钱凯港一期建成投运,正式开港;巴西正在开展巴西东西大铁路建设。两洋铁路在巴西境内经过盛产铁矿、大豆和牛肉等产品的核心地带,在秘鲁境内经过铜矿等矿产带。下图为两洋铁路线路规划图。
(1)从社会经济方面,简析两洋铁路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
(2)简述中国企业参与两洋铁路基础性研究和建设的突出优势。
(3)简述两洋铁路建设对沿线国家的重要意义。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吕宋岛位于菲律宾群岛北部,面积10.99万平方千米,是菲律宾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岛屿。吕宋岛地势北高南低,2/3以上为山地、丘陵,山脉南北纵列分布,平原较少。下图示意吕宋岛的山脉和水系分布。
(1)简析吕宋岛的山脉多南北走向的原因。
(2)吕宋岛河流流经地区形成了平原地貌,阐释该岛山脉在平原地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从地形角度说出吕宋岛城镇分布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2024—2025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D 2. C 3. B
【4~6题答案】
【答案】4. A 5. C 6. D
【7~9题答案】
【答案】7. B 8. D 9. C
【10~12题答案】
【答案】10. A 11. C 12. B
【13~14题答案】
【答案】13. B 14. D
【15~16题答案】
【答案】15. A 16.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带动矿产勘探、开发等产业发展,激发勘探、开采等技术创新;带动出口贸易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就业。
(2)核电站必须远离断裂带,建立在地质稳定、自然灾害少的地区;核电站需要充足的水源冷却反应堆,适合建在沿海或靠近河流、湖泊的地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符合法规要求并得到公众支持,建立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
(3)核能发电过程基本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燃料运输量较小,可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核能能量密集,发电效率高,可有效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减少化石能源消耗,进而减少碳排放。
【18题答案】
【答案】(1)沿线国家经济相对落后,铁路建设资金不足;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较低;沿线国家政局较为动荡,其政策变化可能为两洋铁路项目建设带来不确定性;沿线国家存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且铁路建设需协调两国利益,存在一定的难度与变数。
(2)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中国企业在铁路勘察、评估等方面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在建设方面能够提供雄厚的资金、先进的设备和高素质的施工人员。
(3)促进资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降低农矿产品运输费用,扩大农矿产品的市场和生产规模;提升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促进贸易多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19题答案】
【答案】(1)吕宋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分界线大致呈南北走向;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亚欧板块的一部分向上隆起,形成吕宋岛南北走向的山脉。
(2)组成山脉的岩石长期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风化物和碎屑物,为平原的塑造提供大量泥沙和砾石;山脉海拔高,成为数条河流的发源地,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向下游流动;山脉能阻挡水汽,增加降水量,使河流挟沙能力增强,利于平原地貌的形成。
(3)特征:主要分布在山麓和河谷平原地带。
原因:山麓和平原交通较为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地形较平坦,基础设施建设与建筑建设投资成本低;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早期农业发展,为城镇形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