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星光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三月份学科素养调查科学试卷1.(2025八下·浙江月考)“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意识,电使用不当时,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超负荷使用插座 B.用湿手触摸开关C.迅速用手拉开触电的人 D.放风筝时远离高压设备【答案】D【知识点】急救常识;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安全用电: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解答】A、超负荷使用插座,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B、生活用水可以导电,用湿手接触开关,可能会导致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C、人是导体,不能直接用手拉开触电的人,会导致触电,应先断电或用绝缘体将电线拨开,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D、在高压设备附近放风筝或者钓鱼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所以不能在高压设备附近放风筝或者钓鱼,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2025八下·浙江月考)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A.欧姆定律I= B.水分子C.氢元素H D.漏斗【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更侧重于直观地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而符号则更侧重于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是抽象的,可以是字母、图片、路标等。【解答】欧姆定律 I= ,水分子模型,为漏斗模型,故A、B、D不合题意;H是氢元素符号,属于符号,故C符合题意。故选C。3.(2025八下·浙江月考)科学家发现的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它的形状像足球,因此又叫足球烯。下列模型中,可用来表示C60的是 ( )A. B.C. D.【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根据C60分子的特点和构成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它的形状像足球,因此又叫足球烯,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4.(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所示为某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可能是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磁感线B.图中C点没有磁场C.图中A点和B点磁场一样强D.图中D点处的小磁针黑色一端为S极【答案】A【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 A.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的;B.磁感线的分布疏密可以反映磁场的强弱,越密越强,反之越弱;C.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D.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解答】A.条形磁铁两端的磁感线呈放射状,且从N极出来回到S极,故A正确;B.磁体的周围的C点肯定存在磁场,故B错误;C.A点的磁感线比B点的磁感线密,所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强,故C错误;D.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因此小磁针黑色一端为N极,故D错误。故选A。5.(2025八下·浙江月考)科学观点需要许多事实证据的支持,有时一个事实也可以作为多个观点的证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支持的观点是( )A.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D.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答案】B【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分析图片展示的物理过程,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条形磁体N极靠近小磁针S极时,二者相互吸引;条形磁体S极靠近小磁针S极时,二者相互排斥,由此可看出:(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图中小磁针由静止到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CD不符合题意;该现象不能说明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故B符合题意。故选B。6.(2025八下·浙江月考)下列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B.安培--引出磁感线描述磁场C.欧姆--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D.法拉第--发明电磁继电器【答案】A【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法拉第引入磁感线、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解答】A、奥斯特实验,验证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即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正确;B、引入磁感线的是法拉第,故B错误;C、安培---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故C错误;D、约瑟夫·亨利---发明电磁继电器,故D错误。故答案为:A。7.(2025八下·浙江月考)关于条形磁体、地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下面四图描述错误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A.根据磁体周围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BD.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指向;C.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交错分布,结合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条形磁体的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指向S极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左端为螺线管的N极,右端为螺线管的S极,则小磁针的S极靠近螺线管的N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C错误符合题意;D.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左端为螺线管的N极,右端为螺线管的S极,则小磁针的N极靠近螺线管的S极,即右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8.(2025八下·浙江月考)今年“五一”假期,铁路接触网遭异物侵扰的新闻多次上热搜。铁路部门有明确规定:在高铁线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内,不得升放风筝。若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丝风筝线散落在高铁接触网(高压电路)上,会造成短路而使动车组失去动力。下列电路能描述该现象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解析】【分析】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直接连接或火线与大地直接连接,会造成短路。【解答】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丝风筝线散落在高铁接触网上时,金属丝与大地相连,直接将火线与大地连接,此时动车组被短路,没有电流经过动车组,所以动车组失去动力。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故选D。9.(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实验装置与探究内容不相符的是( )A.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B.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C.探究电动机的原理D.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答案】B【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分析各个图片展示的实验过程,确定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A.小磁针的S极靠近条形磁铁的N极时发生偏转,可以判断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B.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可以探究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故B符合题意;C.根据图片可知,该装置有电源,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装置,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片可知,此装置没有电源,探究的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产生电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25八下·浙江月考)小明同学在《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接上蓄电池,发现电动机不转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他忘了将磁铁装上B.换向器未装好,发现电刷没有接触换向片C.线圈静止在平衡位置D.蓄电池接反了【答案】D【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导体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任意改变一个方向,导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同时改变两个方向,导体的运动方向不变。【解答】A、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没有安装磁铁,线圈不会转动,故A不符合题意;B、电刷没有接触换向片,电路处于断路状态,没有电流,线圈不会转动,故B不符合题意;C、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受力平衡,不会转动,故C不符合题意;D、蓄电池接反,电路中电流方向相反,线圈转动方向相反,不会不转,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1.(2025八下·浙江月考)关于如图所示的探究电生磁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图甲可知: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B.根据图乙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C.根据图丙可知: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线圈匝数有关D.要使图丙中右边的电磁铁磁性增强,可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右移【答案】D【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观察四幅图片,分析描述的实验过程,确定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与选项中的描述对照即可。【解答】A.在甲图中,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则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这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小磁针在两极附近呈辐射状排列,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丙图中,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相同,线圈匝数越多的,吸引的大头针个数越多,这说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线圈匝数有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通过增大电流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性,故可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2.(2025八下·浙江月考)关于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ab是轻质塑料棒B.用该装置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C.只要开关闭合,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就会偏转D.根据该实验揭示的原理发明了电动机【答案】B【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以及应用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A.磁场中的ab应该是金属棒,故A错误;B.金属棒在磁场中以不同的方式运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故B正确;C.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C错误;D.根据该实验的原理发明了发电机,故D错误。故选B。13.(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甲所示为磁悬浮地球仪,球体内有一条形磁体,上端为S极,其下方环形底座内有一电磁铁,通过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使地球仪悬浮在空中,如图乙所示为其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电磁铁下端为S极B.电源上端为正极C.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D.若在球体正上方A处吸一小铁块,可适当向右滑动滑片P使球体离底座的距离保持不变【答案】B【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 AB.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确定螺线管上面的极性,最后根据安培定则确定电流的方向,从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C.根据滑片移动方向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流大小变化,进而确定磁场强弱变化;D.相同条件下,磁体之间的距离越小磁力越大,距离越大则磁力越小。【解答】AB.根据图片可知,球体悬浮在空中,则它受到向上的排斥力,那么电磁铁的上端与条形磁铁的下端为同名磁极。已知条形磁体上端为S极,则下端为N极,则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使大拇指指向电磁铁的N极(电磁铁的上端),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从螺线管的下端流入,所以电源的下端为正极,故B错误符合题意,A正确不合题意;C.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由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C正确不合题意;D.若在球体正上方A处吸一小铁块,则球体重力增大,那么此时它受到的排斥力增大。使球体离底座的距离保持不变,需要增强磁场强度,需要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可适当向右滑动滑片P,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4.(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火线上的保险丝熔断了,可以用铁丝代替B.闭合开关S2,L2正常工作,此时用测电笔测f、c点氖管都能发光C.用灯泡L0取代保险丝接入电路,只闭合S1,若L0正常发光而L1不亮,说明电路正常D.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后,室内电灯全部熄灭,可能是因为插头短路【答案】D【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解析】【分析】A.根据保险丝的材料特点和用途判断;B.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C.灯泡的亮度与电压大小有关,结合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分析判断;D.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或总功率过大。【解答】A.保险丝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材料制成,当电流过大时会产生很多热量,进而烧断自己保护电路,而铁丝的电阻小而熔点高,无法达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A错误;B. c点接电源零线,用测电笔测c点氖管不能发光,故B错误;C.用灯泡L0取代保险丝接入电路,只闭合开关S1,L0与L1是串联,若L0正常发光而L1不亮,说明L0接通且电压为220V,说明L1短路,故C错误;D.台灯的功率一般比较小,不会导致电路电流过大。由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室内电灯全部熄灭可知,是台灯的插头处有短路,造成保险丝熔断,故D正确。故选D。15.(2025八下·浙江月考)图甲为干簧管开关的结构图,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易被磁化的软铁材料,被固定于玻璃管内。将条形磁体靠近并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磁簧片触点就会闭合,电路接通如图乙所示;当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就会断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需要软铁簧片可以用塑料片替换B.触点相互接触利用的是同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C.利用条形磁体使软铁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使电路处于导通状态D.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相互排斥使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答案】C【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 A.铁容易被磁化,塑料不能磁化;B.磁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CD.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短路和断路。【解答】 A.塑料不能被磁化,故不可以把软磁铁换成塑料,故A错误;B.触点相互接触利用的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故B错误;C.利用条形磁体使软铁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使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故C正确;D.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间没有作用力使电路处于断路状态,故D错误。故选C。16.(2025八下·浙江月考)某校开展项目化学习挑战赛“为夜跑者设计制作节能夜跑灯”。利用跑步时人带动磁铁在水管内来回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使节能夜跑LED灯发光,其原理与下图描述一样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电磁感应【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与题干描述分析对照即可。【解答】根据“ 带动磁铁在水管内来回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可知,整个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A.闭合开关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的装置图,故B符合题意;C.当导体中通过电流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直导线能产生磁场,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电磁铁串联时通过的电流大小相同,线圈匝数多的吸引的铁屑数量多,则可以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是淘宝热卖的一款插线板。在使用中发现:插线板接通电源后,指示灯L不发光,但A组插座可以正常使用;当闭合插线板上的开关S后,A、B组插座都可以正常使用,且指示灯L发光。下列关于该插线板的电路设计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 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串联电路的用电器互相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由此分析解答。【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插线板接通电源后,指示灯L不发光,此时插座B不能工作,但A组插座可以正常使用,说明两个插座不相互影响,应该为并联。当闭合插线板上的开关S后,A、B组插座都可以正常使用,且指示灯L发光,说明指示灯与插座B并联,且开关S在二者构成的干路上,如下图所示: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8.(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表示物质甲和乙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构成丁分子的原子不同C.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丙分子是由3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答案】C【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从图片中提取信息,然后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和共有4种分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B.由图可知,1个丁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C.由图可知,乙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丙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9.(2025八下·浙江月考)小波同学按如图的电路图连接了一个模拟家庭电路。开关闭合后,灯泡能正常发光,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氖管均不发光。针对该模拟电路,有四位同学发表了以下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小华说:“保险丝是用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B.小龙说:“灯泡能正常发光,所以灯泡的连接是安全、合理的。”C.小丽说:“插座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cd间断路。”D.小洲说:“插座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ab间断路。”【答案】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A.根据保险丝的材料和特点判断;B.根据家庭电路安全通电的知识判断;CD.两孔插座接线时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根据测电笔的发光情况确定断路位置。【解答】A.保险丝要选用电阻率大且熔点低的材料来制作,故A错误;B.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故B错误;CD.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不发光,说明右孔与火线之间存在断路。如果ab之间断路,那么灯泡不会发光,则断路发生在cd之间,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0.(2025八下·浙江月考)阴雨天时,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为保证行人的安全,需在天桥入口处设置警示灯。图甲是某同学为此设计的部分模拟电路,电磁铁及触点1固定不动,衔铁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上下运动,带动铜棒OF 绕O 点运动。该电路中需用到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的湿敏电阻,将湿敏电阻接在电路中(图中未画出),闭合开关S,当空气湿度小于设定值时,警示灯随湿度变化而自动调整亮度;当空气湿度增大到设定值时,警示灯能不断闪烁,图乙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变化的关系图像。忽略电磁铁线圈电阻,灯泡阻值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应选R1作为该电路的湿敏电阻B.在M、N、Q三处位置中,湿敏电阻应安装在Q 处C.小于设定值时,湿度越小警示灯越亮D.向左移动滑片P,可使警示灯在较小湿度下实现闪烁【答案】D【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没有改变电路中其他部分,要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使警示灯在较小湿度条件下实现闪烁,原则是电路中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阻不变,根据湿敏电阻阻值变化情况判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有效长度越长,电阻越大。【解答】A、由图乙可知,R1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R2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题中的要求,当空气湿度增加,能见度低,警示灯变亮,电路中电流变大,电阻减小,所以R2符合要求,故A错误;B、如果将湿敏电阻串联在M处,当湿度增大时,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动触点2接触静触点1,吸合后电磁铁和电阻被短路,警示灯会一下变亮,吸合后电磁铁和电阻被短路,衔铁被弹簧拉下,此时警示灯和电阻串联,警示灯变暗,这样警示灯能起到闪烁的作用,接在N、Q处不会出现此现象,故B错误;C、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为了安全应湿度越大时,警示灯越亮,故C错误;D、电源电压不变,空气湿度设定值不变,即电路中电流不变,总电阻不变,向左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即湿敏电阻阻值较大时,电路中电流就能达到触发电流,使警示灯在较小湿度下就能实现闪烁,故D正确。故答案为:D。21.(2025八下·浙江月考)认识分子原子后,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1)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2)体温计中的水银(汞单质)是由 构成的。(3)水汽化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答案】(1)二氧化碳分子(2)汞原子(3)水分子(4)水分子【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组成的知识解答;(2)常见的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3)根据物态变化的本质解答;(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解答】(1)“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2)体温计中的水银,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构成的;(3)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则没有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1)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构成;(2)体温计中的水银(汞单质)是由汞原子构成的。(3)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是物质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水汽化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22.(2025八下·浙江月考)小明同学列举了如下两种方法来检验铁棒是否有磁性。(1)图甲,将铁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互相吸引;将另一端靠近小磁针N极,也互相吸引,说明铁棒 (选填“有”或“无”)磁性。(2)图乙,当铁块从铁棒左端开始水平向右移动至右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填“不断变大”或“保持不变”或“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说明铁棒有磁性。【答案】(1)无(2)先变小后变大【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解析】【分析】 (1)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分析;(2)根据磁体的磁极磁性最强分析。【解答】(1)自然界的磁极只有两个,则两个磁极相互靠近时要么相互吸引,要么相互排斥,不可能出现与两个磁极都是吸引的情形。根据题意可知,铁棒无磁性。(2)根据题意可知,当铁块从铁棒左端开始水平向右移动至右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说明铁棒两端磁性强,中间弱,那么铁棒应该是一个条形磁铁,即铁棒有磁性。(1)图甲,将铁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互相吸引;将另一端靠近小磁针N极,也互相吸引,如果有磁性,必然有一次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说明铁棒无磁性,吸引是小磁针具有磁性。(2)图乙,当铁块从铁棒左端开始水平向右移动至右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说明铁棒两端磁性强,中间弱,故说明铁棒有磁性。23.(2025八下·浙江月考)对于家庭中所使用的电器,无论是其电器本身还是电路,都有着安全使用的要求。(1)某电热壶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当电热壶接入家庭电路时,a端应与 线相连。(2)图乙中,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将电热壶插头插入三孔插座中,闭合电热壶开关,两者都不能工作。拔下插头,按图 (选填“丙”或“丁”)的方法使用测电笔检测插座,左右两孔都能使氖管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可能是 。A.AB间断路 B.CD间断路 C.进户零线断路【答案】火;丙;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上;(2)①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判断;②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端与开关直接相连,则a端应接火线。(2)①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应接触笔尾金属体,故选丙。②插座的右孔接火线,则测电笔发光,说明火线是正常的。左孔接零线,正常时测电笔接触不发光,而此时发光说明它的零线通过灯泡与火线相连,则应该是进户线零线部分断路。故选C。24.(2025八下·浙江月考)磁在生活无处不在,并应用于生活。(1)如图1所示,是一款磁吸式数据线,线体可以和不同型号的充电头磁性吸附对接,达到一线多头的使用效果,线体和充电头磁性吸附的原理是 (填“同”或“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如图2所示,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或排斥,这是因为 。(3)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可以用磁感线来描述,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与下列选项相同的是 。A.研究光的传播时,引人“光线”B.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C.研究电流时,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水流来认识它D.研究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答案】(1)异(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3)A【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2)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解答;(3)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然后与研究磁场用的方法对照。【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 磁吸式数据线的线体和充电头吸附的原理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根据题意可知,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灯丝中有电流,由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可知,灯丝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而偏移。(3)根据题意可知,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是模型法;A.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是模型法,故A符合题意;B.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利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C.研究电流时,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水流来认识,则利用的是类比法,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使用等效替代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线体和充电头吸附的原理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灯丝中有电流,由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可知,灯丝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而偏移。(3)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是模型法;A.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是模型法,故A符合题意;B.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是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C.研究电流时,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水流来认识它是类比法,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是等效替代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5.(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内部结构示意图,线圈通过导线与接线柱相连。(1)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指针发生偏转,其原理是 。(2)该电压表有两个量程,若使用小量程,则应把导线接在图中 两个接线柱上。(填字母)【答案】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A、B【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解答;(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指针发生偏转,其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2)根据图片可知,线圈和电阻串联,根据U总=U1+U2可知,AC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线圈电压和电阻上电压之和,则AC上电压肯定大于AB两点之间的电压,因此使用小量程,应该把导线接在图中AB两个接线柱上。26.(2025八下·浙江月考)温度对磁铁的磁性强弱有无影响?提出问题:小明在家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壶烧开水时,发现壶中的水烧开后,开关按钮会自动跳起断电。开关为什么能自动跳起呢?带着这个问题,小明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这是一个磁吸开关,给水加热前开关按钮被磁铁吸住。当水烧开时,磁铁的磁性减弱,开关跳起。根据资料,小明猜想:温度对磁铁的磁性有影响,且温度越大,磁性越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一块强磁铁的一个磁极,分别在三根同样的铁钉上从钉头向下的同一方向划过100次,使铁钉 ;②把铁钉A放入塑料薄膜袋内,将其放入一堆铁屑中,慢慢提起塑料袋,将其放在一张白纸上、从袋中取出铁钉,把落在纸上的铁屑收集起来,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1;③把铁钉B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重复②步骤,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2;④把铁钉C放入盛有冰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重复②步骤,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3;⑤比较m1、m2、m3的大小关系,当m1、m2、m3三者关系为 ,说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交流与评估:此探究应用了 的科学方法。【答案】弱;磁化;m3>m1>m2;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根据“当水烧开时,磁铁的磁性减弱,开关跳起”进行猜想;①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⑤吸引物体的质量越大,则说明磁场越强,结合磁性随温度的变化解答;根据实验过程确定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解答】根据“当水烧开时,磁铁的磁性减弱,开关跳起”,小明猜想:温度对磁铁的磁性有影响,而且温度越大,磁性越弱。① 用一块强磁铁的一个磁极,分别在三根同样的铁钉上从钉头向下的同一方向划过100次,使铁钉 磁化,从而获得磁性。⑤根据题意可知,当m3>m1>m2时就能够证明温度越高,磁性越弱,才能说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通过温度改变,其他条件不变,来探究温度对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此本次探究活动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本实验通过铁钉吸引铁屑的质量来判断铁钉的磁性强弱,还用到了转换法。27.(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是科学兴趣小组用来探究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相当于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运,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提出问题】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建立猜想】猜想1: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能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猜想2: 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猜想3: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有效长度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实验研究】(1)验证猜想1: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2)验证猜想2: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磁场更强的磁体,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3)验证猜想3: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 ,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3)【实验结论】(4)【评价与交流】上述实验中金属圆盘均逆时针转动,某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在实验中都向同一方向偏转。若想让电流表指针向另一方向偏转,则需要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答案】磁场强弱;换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调换磁场方向/圆盘顺时针转【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建立猜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猜想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实验研究】根据探究的猜想确定要改变的因素即可;【评价与交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解答】 【建立猜想】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有关,根据猜想1可知猜想2:磁场强弱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实验研究】 验证猜想三时,要改变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长度,所以需要换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评价与交流】 上述实验中金属圆盘均逆时针转动,某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在实验中都向同一方向偏转。若想让电流表指针向另一方向偏转,则需要调换磁场方向或圆盘顺时针转动。28.(2025八下·浙江月考)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材料二: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材料三: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2。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材料四: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1)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如图3中的甲图所示,①闭合开关;②放置小磁针:③摆放导线: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2)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发现小磁针偏转不明显,可能是按照 (选填“甲”或“乙”)放置;(3)材料二图1中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你预测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4)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 ;(5)经过改进后发现现象不明显,他可以如何改进 。【答案】B;乙;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演示奥斯特实验的步骤解答;(2)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南北方向,让导线方向与其平行,则此时小磁针受到的磁力最大,偏转角度最大;(3)通电导体受到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4)根据科拉顿没有看到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原因分析解答;(5)感应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弱和电流大小有关。【解答】(1)实验时,应该先②放置小磁针,然后③摆放导线,使其与小磁针的指向平行,最后①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发生改变,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根据图3可知,当通电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时,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与导线垂直,此时磁场对小磁针的作用力大,则小磁针明显偏转,因此小磁针偏转不明显可能是按照乙放置。(3)当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它产生的磁场方向也会发生改变,则它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就会改变。由于原来两根导线相互吸引,所有现在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4)在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而没有看到感应电流的产生是因为电流产生的时间很短,因此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可以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5)根据题意可知,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可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29.(2025八下·浙江月考)五一长假,小明和爸妈一起外出旅游,图甲是某宾馆床头柜上的开关示意图,图乙是其控制的电路,其中S1为旋钮开关,单独控制台灯的通断和亮度;S2为单独控制电视插座的开关。请正确连接电路。【答案】【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开关S1只能控制台灯,则开关S1与灯泡串联,且开关S1先接火线,再接灯泡。开关S2只控制插座,则它应与插座串联,开关接火线,电视插座直接接零线,如下图所示: 30.(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①说明分子的特性是 ;(2)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填“原子的数目”或“分子的数目”);(3)图③中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答案】(1)分子之间有间隔(2)原子;分子数目(3)分子【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答;(2)化学变化的本质为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3)根据图片分析物质的组成。【解答】(1)根据图①可知,水蒸气液化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那么可知分子的特性是:分子之间有间隔;(2)由图②、图③可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而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3)根据图片可知,氢气、氯气和氯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图③还可以看出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由水的微观构成可知,分子的特性是分子之间有间隔;(2)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而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如图②的分子数目增加、图③的分子数目不变。(3)氢气、氯气和氯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图③还可以看出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31.(2025八下·浙江月考)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5个等级(42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42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6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1)我们经常用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某人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 安。(2)在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 21400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答案】(1)0(2)任何环境中均安全,则人两端的电压为6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1)零线不带电,没有电流经过人体和测电笔,所以氖管不会发光。(2)人与测电笔串联,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此时测电笔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减去人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经过测电笔的电流等于经过人体的电流。【解答】(1)零线不带电,所以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时,没有电流流过人体,即流过人体的电流为零。32.(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表所示。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R0=10Ω,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的空调电路正常工作。温度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电阻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1)这一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名称叫 。(2)计算说明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多少?(要有计算过程)(3)为了节省电能,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计算控制电路中需再串联多大的电阻?(4)控制电路中的电池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会下降,需要定时更换,如果不更换,那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说明理由。【答案】(1)电磁继电器(2)解:根据题意可知,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R总===400Ω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热=R总﹣R0==400Ω﹣10Ω=390Ω对照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的启动温度是25℃。(3)解:根据(2)中的分析可知,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为400Ω,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360Ω,则电路中还应串联的电阻。(4)解:控制电路中的电池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会下降,需要定时更换,如果不更换, 空调会在更高的温度启动。因为衔铁恰好被吸引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是一定的,当控制电路电压下降时,衔铁被吸引时,控制电路总电阻减小,而线圈电阻和串联电阻不变,热敏电阻就会减小,热敏电阻又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所以启动温度会升高。【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 (1)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的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一般由电磁铁、衔铁、弹簧片、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包括低压控制电路、高压工作电路两个部分;(2)根据左边电源电压为6V,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电磁继电器启动,可计算出此时,电磁继电器的总电阻,再减去线圈电阻,可得到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后从表中找出对应温度;(3)当温度设定为30℃时,从表中找出对应的电阻值,用同样的方法求出总电阻,减去表中对应的阻值,即可得出应串联的电阻大小;(4)电磁铁吸合时需要的电流大小不变,根据电压变化,利用U=IR分析总电阻的变化,接下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确定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最终确定启动温度的变化即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该装置由电磁铁、衔铁、弹簧片、触点组成,左边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右边电路为高压工作电路,即用低压电路控制高压电路,则其基本结构是一个电磁继电器。(1)由图可知,该装置由电磁铁、衔铁、弹簧片、触点组成,左边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右边电路为高压工作电路,其基本结构是一个电磁继电器。(2)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R总===400Ω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热=R总﹣R0==400Ω﹣10Ω=390Ω对照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的启动温度是25℃。(3)因为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为400Ω,由表中数据可知,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360Ω,则电路中还应串联的电阻(4)空调会在更高的温度启动;因为衔铁恰好被吸引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是一定的,当控制电路电压下降时,衔铁被吸引时,控制电路总电阻减小,而线圈电阻和串联电阻不变,热敏电阻就会减小,热敏电阻又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所以启动温度会升高。1 / 1浙江省星光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三月份学科素养调查科学试卷1.(2025八下·浙江月考)“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意识,电使用不当时,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超负荷使用插座 B.用湿手触摸开关C.迅速用手拉开触电的人 D.放风筝时远离高压设备2.(2025八下·浙江月考)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A.欧姆定律I= B.水分子C.氢元素H D.漏斗3.(2025八下·浙江月考)科学家发现的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它的形状像足球,因此又叫足球烯。下列模型中,可用来表示C60的是 ( )A. B.C. D.4.(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所示为某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可能是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磁感线B.图中C点没有磁场C.图中A点和B点磁场一样强D.图中D点处的小磁针黑色一端为S极5.(2025八下·浙江月考)科学观点需要许多事实证据的支持,有时一个事实也可以作为多个观点的证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支持的观点是( )A.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D.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6.(2025八下·浙江月考)下列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B.安培--引出磁感线描述磁场C.欧姆--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D.法拉第--发明电磁继电器7.(2025八下·浙江月考)关于条形磁体、地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下面四图描述错误的是( )A. B.C. D.8.(2025八下·浙江月考)今年“五一”假期,铁路接触网遭异物侵扰的新闻多次上热搜。铁路部门有明确规定:在高铁线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内,不得升放风筝。若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丝风筝线散落在高铁接触网(高压电路)上,会造成短路而使动车组失去动力。下列电路能描述该现象的是( )A. B.C. D.9.(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实验装置与探究内容不相符的是( )A.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B.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C.探究电动机的原理D.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0.(2025八下·浙江月考)小明同学在《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接上蓄电池,发现电动机不转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他忘了将磁铁装上B.换向器未装好,发现电刷没有接触换向片C.线圈静止在平衡位置D.蓄电池接反了11.(2025八下·浙江月考)关于如图所示的探究电生磁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图甲可知: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B.根据图乙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C.根据图丙可知: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线圈匝数有关D.要使图丙中右边的电磁铁磁性增强,可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右移12.(2025八下·浙江月考)关于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ab是轻质塑料棒B.用该装置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C.只要开关闭合,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就会偏转D.根据该实验揭示的原理发明了电动机13.(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甲所示为磁悬浮地球仪,球体内有一条形磁体,上端为S极,其下方环形底座内有一电磁铁,通过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使地球仪悬浮在空中,如图乙所示为其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电磁铁下端为S极B.电源上端为正极C.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D.若在球体正上方A处吸一小铁块,可适当向右滑动滑片P使球体离底座的距离保持不变14.(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火线上的保险丝熔断了,可以用铁丝代替B.闭合开关S2,L2正常工作,此时用测电笔测f、c点氖管都能发光C.用灯泡L0取代保险丝接入电路,只闭合S1,若L0正常发光而L1不亮,说明电路正常D.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后,室内电灯全部熄灭,可能是因为插头短路15.(2025八下·浙江月考)图甲为干簧管开关的结构图,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易被磁化的软铁材料,被固定于玻璃管内。将条形磁体靠近并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磁簧片触点就会闭合,电路接通如图乙所示;当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就会断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需要软铁簧片可以用塑料片替换B.触点相互接触利用的是同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C.利用条形磁体使软铁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使电路处于导通状态D.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相互排斥使电路处于断路状态16.(2025八下·浙江月考)某校开展项目化学习挑战赛“为夜跑者设计制作节能夜跑灯”。利用跑步时人带动磁铁在水管内来回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使节能夜跑LED灯发光,其原理与下图描述一样是( )A. B.C. D.17.(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是淘宝热卖的一款插线板。在使用中发现:插线板接通电源后,指示灯L不发光,但A组插座可以正常使用;当闭合插线板上的开关S后,A、B组插座都可以正常使用,且指示灯L发光。下列关于该插线板的电路设计正确的是( )A. B.C. D.18.(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表示物质甲和乙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构成丁分子的原子不同C.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丙分子是由3种不同的原子构成19.(2025八下·浙江月考)小波同学按如图的电路图连接了一个模拟家庭电路。开关闭合后,灯泡能正常发光,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氖管均不发光。针对该模拟电路,有四位同学发表了以下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小华说:“保险丝是用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B.小龙说:“灯泡能正常发光,所以灯泡的连接是安全、合理的。”C.小丽说:“插座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cd间断路。”D.小洲说:“插座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ab间断路。”20.(2025八下·浙江月考)阴雨天时,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为保证行人的安全,需在天桥入口处设置警示灯。图甲是某同学为此设计的部分模拟电路,电磁铁及触点1固定不动,衔铁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上下运动,带动铜棒OF 绕O 点运动。该电路中需用到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的湿敏电阻,将湿敏电阻接在电路中(图中未画出),闭合开关S,当空气湿度小于设定值时,警示灯随湿度变化而自动调整亮度;当空气湿度增大到设定值时,警示灯能不断闪烁,图乙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变化的关系图像。忽略电磁铁线圈电阻,灯泡阻值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应选R1作为该电路的湿敏电阻B.在M、N、Q三处位置中,湿敏电阻应安装在Q 处C.小于设定值时,湿度越小警示灯越亮D.向左移动滑片P,可使警示灯在较小湿度下实现闪烁21.(2025八下·浙江月考)认识分子原子后,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1)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2)体温计中的水银(汞单质)是由 构成的。(3)水汽化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2.(2025八下·浙江月考)小明同学列举了如下两种方法来检验铁棒是否有磁性。(1)图甲,将铁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互相吸引;将另一端靠近小磁针N极,也互相吸引,说明铁棒 (选填“有”或“无”)磁性。(2)图乙,当铁块从铁棒左端开始水平向右移动至右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填“不断变大”或“保持不变”或“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说明铁棒有磁性。23.(2025八下·浙江月考)对于家庭中所使用的电器,无论是其电器本身还是电路,都有着安全使用的要求。(1)某电热壶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当电热壶接入家庭电路时,a端应与 线相连。(2)图乙中,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将电热壶插头插入三孔插座中,闭合电热壶开关,两者都不能工作。拔下插头,按图 (选填“丙”或“丁”)的方法使用测电笔检测插座,左右两孔都能使氖管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可能是 。A.AB间断路 B.CD间断路 C.进户零线断路24.(2025八下·浙江月考)磁在生活无处不在,并应用于生活。(1)如图1所示,是一款磁吸式数据线,线体可以和不同型号的充电头磁性吸附对接,达到一线多头的使用效果,线体和充电头磁性吸附的原理是 (填“同”或“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如图2所示,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或排斥,这是因为 。(3)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可以用磁感线来描述,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与下列选项相同的是 。A.研究光的传播时,引人“光线”B.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C.研究电流时,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水流来认识它D.研究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25.(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内部结构示意图,线圈通过导线与接线柱相连。(1)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指针发生偏转,其原理是 。(2)该电压表有两个量程,若使用小量程,则应把导线接在图中 两个接线柱上。(填字母)26.(2025八下·浙江月考)温度对磁铁的磁性强弱有无影响?提出问题:小明在家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壶烧开水时,发现壶中的水烧开后,开关按钮会自动跳起断电。开关为什么能自动跳起呢?带着这个问题,小明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这是一个磁吸开关,给水加热前开关按钮被磁铁吸住。当水烧开时,磁铁的磁性减弱,开关跳起。根据资料,小明猜想:温度对磁铁的磁性有影响,且温度越大,磁性越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一块强磁铁的一个磁极,分别在三根同样的铁钉上从钉头向下的同一方向划过100次,使铁钉 ;②把铁钉A放入塑料薄膜袋内,将其放入一堆铁屑中,慢慢提起塑料袋,将其放在一张白纸上、从袋中取出铁钉,把落在纸上的铁屑收集起来,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1;③把铁钉B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重复②步骤,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2;④把铁钉C放入盛有冰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重复②步骤,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3;⑤比较m1、m2、m3的大小关系,当m1、m2、m3三者关系为 ,说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交流与评估:此探究应用了 的科学方法。27.(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是科学兴趣小组用来探究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相当于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运,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提出问题】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建立猜想】猜想1: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能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猜想2: 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猜想3: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有效长度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实验研究】(1)验证猜想1: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2)验证猜想2: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磁场更强的磁体,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3)验证猜想3: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 ,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3)【实验结论】(4)【评价与交流】上述实验中金属圆盘均逆时针转动,某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在实验中都向同一方向偏转。若想让电流表指针向另一方向偏转,则需要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28.(2025八下·浙江月考)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材料二: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材料三: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2。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材料四: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1)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如图3中的甲图所示,①闭合开关;②放置小磁针:③摆放导线: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2)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发现小磁针偏转不明显,可能是按照 (选填“甲”或“乙”)放置;(3)材料二图1中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你预测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4)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 ;(5)经过改进后发现现象不明显,他可以如何改进 。29.(2025八下·浙江月考)五一长假,小明和爸妈一起外出旅游,图甲是某宾馆床头柜上的开关示意图,图乙是其控制的电路,其中S1为旋钮开关,单独控制台灯的通断和亮度;S2为单独控制电视插座的开关。请正确连接电路。30.(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①说明分子的特性是 ;(2)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填“原子的数目”或“分子的数目”);(3)图③中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31.(2025八下·浙江月考)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5个等级(42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42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6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1)我们经常用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某人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 安。(2)在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 21400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32.(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表所示。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R0=10Ω,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的空调电路正常工作。温度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电阻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1)这一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名称叫 。(2)计算说明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多少?(要有计算过程)(3)为了节省电能,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计算控制电路中需再串联多大的电阻?(4)控制电路中的电池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会下降,需要定时更换,如果不更换,那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说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急救常识;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安全用电: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解答】A、超负荷使用插座,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B、生活用水可以导电,用湿手接触开关,可能会导致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C、人是导体,不能直接用手拉开触电的人,会导致触电,应先断电或用绝缘体将电线拨开,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D、在高压设备附近放风筝或者钓鱼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所以不能在高压设备附近放风筝或者钓鱼,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更侧重于直观地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而符号则更侧重于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是抽象的,可以是字母、图片、路标等。【解答】欧姆定律 I= ,水分子模型,为漏斗模型,故A、B、D不合题意;H是氢元素符号,属于符号,故C符合题意。故选C。3.【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根据C60分子的特点和构成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它的形状像足球,因此又叫足球烯,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4.【答案】A【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 A.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的;B.磁感线的分布疏密可以反映磁场的强弱,越密越强,反之越弱;C.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D.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解答】A.条形磁铁两端的磁感线呈放射状,且从N极出来回到S极,故A正确;B.磁体的周围的C点肯定存在磁场,故B错误;C.A点的磁感线比B点的磁感线密,所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强,故C错误;D.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因此小磁针黑色一端为N极,故D错误。故选A。5.【答案】B【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分析图片展示的物理过程,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条形磁体N极靠近小磁针S极时,二者相互吸引;条形磁体S极靠近小磁针S极时,二者相互排斥,由此可看出:(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图中小磁针由静止到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CD不符合题意;该现象不能说明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故B符合题意。故选B。6.【答案】A【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法拉第引入磁感线、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解答】A、奥斯特实验,验证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即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正确;B、引入磁感线的是法拉第,故B错误;C、安培---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故C错误;D、约瑟夫·亨利---发明电磁继电器,故D错误。故答案为:A。7.【答案】C【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A.根据磁体周围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BD.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指向;C.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交错分布,结合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条形磁体的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指向S极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左端为螺线管的N极,右端为螺线管的S极,则小磁针的S极靠近螺线管的N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C错误符合题意;D.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左端为螺线管的N极,右端为螺线管的S极,则小磁针的N极靠近螺线管的S极,即右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8.【答案】D【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解析】【分析】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直接连接或火线与大地直接连接,会造成短路。【解答】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丝风筝线散落在高铁接触网上时,金属丝与大地相连,直接将火线与大地连接,此时动车组被短路,没有电流经过动车组,所以动车组失去动力。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故选D。9.【答案】B【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分析各个图片展示的实验过程,确定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A.小磁针的S极靠近条形磁铁的N极时发生偏转,可以判断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B.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可以探究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故B符合题意;C.根据图片可知,该装置有电源,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装置,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片可知,此装置没有电源,探究的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产生电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答案】D【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导体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任意改变一个方向,导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同时改变两个方向,导体的运动方向不变。【解答】A、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没有安装磁铁,线圈不会转动,故A不符合题意;B、电刷没有接触换向片,电路处于断路状态,没有电流,线圈不会转动,故B不符合题意;C、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受力平衡,不会转动,故C不符合题意;D、蓄电池接反,电路中电流方向相反,线圈转动方向相反,不会不转,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1.【答案】D【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观察四幅图片,分析描述的实验过程,确定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与选项中的描述对照即可。【解答】A.在甲图中,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则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这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小磁针在两极附近呈辐射状排列,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丙图中,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相同,线圈匝数越多的,吸引的大头针个数越多,这说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线圈匝数有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通过增大电流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性,故可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2.【答案】B【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以及应用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A.磁场中的ab应该是金属棒,故A错误;B.金属棒在磁场中以不同的方式运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故B正确;C.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C错误;D.根据该实验的原理发明了发电机,故D错误。故选B。13.【答案】B【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 AB.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确定螺线管上面的极性,最后根据安培定则确定电流的方向,从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C.根据滑片移动方向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流大小变化,进而确定磁场强弱变化;D.相同条件下,磁体之间的距离越小磁力越大,距离越大则磁力越小。【解答】AB.根据图片可知,球体悬浮在空中,则它受到向上的排斥力,那么电磁铁的上端与条形磁铁的下端为同名磁极。已知条形磁体上端为S极,则下端为N极,则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使大拇指指向电磁铁的N极(电磁铁的上端),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从螺线管的下端流入,所以电源的下端为正极,故B错误符合题意,A正确不合题意;C.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由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C正确不合题意;D.若在球体正上方A处吸一小铁块,则球体重力增大,那么此时它受到的排斥力增大。使球体离底座的距离保持不变,需要增强磁场强度,需要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可适当向右滑动滑片P,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4.【答案】D【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解析】【分析】A.根据保险丝的材料特点和用途判断;B.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C.灯泡的亮度与电压大小有关,结合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分析判断;D.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或总功率过大。【解答】A.保险丝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材料制成,当电流过大时会产生很多热量,进而烧断自己保护电路,而铁丝的电阻小而熔点高,无法达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A错误;B. c点接电源零线,用测电笔测c点氖管不能发光,故B错误;C.用灯泡L0取代保险丝接入电路,只闭合开关S1,L0与L1是串联,若L0正常发光而L1不亮,说明L0接通且电压为220V,说明L1短路,故C错误;D.台灯的功率一般比较小,不会导致电路电流过大。由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室内电灯全部熄灭可知,是台灯的插头处有短路,造成保险丝熔断,故D正确。故选D。15.【答案】C【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 A.铁容易被磁化,塑料不能磁化;B.磁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CD.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短路和断路。【解答】 A.塑料不能被磁化,故不可以把软磁铁换成塑料,故A错误;B.触点相互接触利用的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故B错误;C.利用条形磁体使软铁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使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故C正确;D.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间没有作用力使电路处于断路状态,故D错误。故选C。16.【答案】B【知识点】电磁感应【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与题干描述分析对照即可。【解答】根据“ 带动磁铁在水管内来回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可知,整个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A.闭合开关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的装置图,故B符合题意;C.当导体中通过电流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直导线能产生磁场,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电磁铁串联时通过的电流大小相同,线圈匝数多的吸引的铁屑数量多,则可以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答案】B【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 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串联电路的用电器互相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由此分析解答。【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插线板接通电源后,指示灯L不发光,此时插座B不能工作,但A组插座可以正常使用,说明两个插座不相互影响,应该为并联。当闭合插线板上的开关S后,A、B组插座都可以正常使用,且指示灯L发光,说明指示灯与插座B并联,且开关S在二者构成的干路上,如下图所示: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8.【答案】C【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从图片中提取信息,然后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和共有4种分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B.由图可知,1个丁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C.由图可知,乙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丙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9.【答案】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A.根据保险丝的材料和特点判断;B.根据家庭电路安全通电的知识判断;CD.两孔插座接线时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根据测电笔的发光情况确定断路位置。【解答】A.保险丝要选用电阻率大且熔点低的材料来制作,故A错误;B.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故B错误;CD.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不发光,说明右孔与火线之间存在断路。如果ab之间断路,那么灯泡不会发光,则断路发生在cd之间,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0.【答案】D【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没有改变电路中其他部分,要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使警示灯在较小湿度条件下实现闪烁,原则是电路中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阻不变,根据湿敏电阻阻值变化情况判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有效长度越长,电阻越大。【解答】A、由图乙可知,R1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R2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题中的要求,当空气湿度增加,能见度低,警示灯变亮,电路中电流变大,电阻减小,所以R2符合要求,故A错误;B、如果将湿敏电阻串联在M处,当湿度增大时,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动触点2接触静触点1,吸合后电磁铁和电阻被短路,警示灯会一下变亮,吸合后电磁铁和电阻被短路,衔铁被弹簧拉下,此时警示灯和电阻串联,警示灯变暗,这样警示灯能起到闪烁的作用,接在N、Q处不会出现此现象,故B错误;C、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为了安全应湿度越大时,警示灯越亮,故C错误;D、电源电压不变,空气湿度设定值不变,即电路中电流不变,总电阻不变,向左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即湿敏电阻阻值较大时,电路中电流就能达到触发电流,使警示灯在较小湿度下就能实现闪烁,故D正确。故答案为:D。21.【答案】(1)二氧化碳分子(2)汞原子(3)水分子(4)水分子【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组成的知识解答;(2)常见的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3)根据物态变化的本质解答;(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解答】(1)“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2)体温计中的水银,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构成的;(3)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则没有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1)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构成;(2)体温计中的水银(汞单质)是由汞原子构成的。(3)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是物质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水汽化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22.【答案】(1)无(2)先变小后变大【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解析】【分析】 (1)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分析;(2)根据磁体的磁极磁性最强分析。【解答】(1)自然界的磁极只有两个,则两个磁极相互靠近时要么相互吸引,要么相互排斥,不可能出现与两个磁极都是吸引的情形。根据题意可知,铁棒无磁性。(2)根据题意可知,当铁块从铁棒左端开始水平向右移动至右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说明铁棒两端磁性强,中间弱,那么铁棒应该是一个条形磁铁,即铁棒有磁性。(1)图甲,将铁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互相吸引;将另一端靠近小磁针N极,也互相吸引,如果有磁性,必然有一次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说明铁棒无磁性,吸引是小磁针具有磁性。(2)图乙,当铁块从铁棒左端开始水平向右移动至右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说明铁棒两端磁性强,中间弱,故说明铁棒有磁性。23.【答案】火;丙;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上;(2)①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判断;②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端与开关直接相连,则a端应接火线。(2)①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应接触笔尾金属体,故选丙。②插座的右孔接火线,则测电笔发光,说明火线是正常的。左孔接零线,正常时测电笔接触不发光,而此时发光说明它的零线通过灯泡与火线相连,则应该是进户线零线部分断路。故选C。24.【答案】(1)异(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3)A【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2)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解答;(3)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然后与研究磁场用的方法对照。【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 磁吸式数据线的线体和充电头吸附的原理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根据题意可知,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灯丝中有电流,由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可知,灯丝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而偏移。(3)根据题意可知,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是模型法;A.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是模型法,故A符合题意;B.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利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C.研究电流时,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水流来认识,则利用的是类比法,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使用等效替代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线体和充电头吸附的原理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灯丝中有电流,由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可知,灯丝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而偏移。(3)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是模型法;A.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是模型法,故A符合题意;B.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是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C.研究电流时,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水流来认识它是类比法,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是等效替代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5.【答案】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A、B【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解答;(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指针发生偏转,其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2)根据图片可知,线圈和电阻串联,根据U总=U1+U2可知,AC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线圈电压和电阻上电压之和,则AC上电压肯定大于AB两点之间的电压,因此使用小量程,应该把导线接在图中AB两个接线柱上。26.【答案】弱;磁化;m3>m1>m2;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根据“当水烧开时,磁铁的磁性减弱,开关跳起”进行猜想;①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⑤吸引物体的质量越大,则说明磁场越强,结合磁性随温度的变化解答;根据实验过程确定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解答】根据“当水烧开时,磁铁的磁性减弱,开关跳起”,小明猜想:温度对磁铁的磁性有影响,而且温度越大,磁性越弱。① 用一块强磁铁的一个磁极,分别在三根同样的铁钉上从钉头向下的同一方向划过100次,使铁钉 磁化,从而获得磁性。⑤根据题意可知,当m3>m1>m2时就能够证明温度越高,磁性越弱,才能说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通过温度改变,其他条件不变,来探究温度对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此本次探究活动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本实验通过铁钉吸引铁屑的质量来判断铁钉的磁性强弱,还用到了转换法。27.【答案】磁场强弱;换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调换磁场方向/圆盘顺时针转【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建立猜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猜想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实验研究】根据探究的猜想确定要改变的因素即可;【评价与交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解答】 【建立猜想】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有关,根据猜想1可知猜想2:磁场强弱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实验研究】 验证猜想三时,要改变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长度,所以需要换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评价与交流】 上述实验中金属圆盘均逆时针转动,某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在实验中都向同一方向偏转。若想让电流表指针向另一方向偏转,则需要调换磁场方向或圆盘顺时针转动。28.【答案】B;乙;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演示奥斯特实验的步骤解答;(2)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南北方向,让导线方向与其平行,则此时小磁针受到的磁力最大,偏转角度最大;(3)通电导体受到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4)根据科拉顿没有看到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原因分析解答;(5)感应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弱和电流大小有关。【解答】(1)实验时,应该先②放置小磁针,然后③摆放导线,使其与小磁针的指向平行,最后①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发生改变,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根据图3可知,当通电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时,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与导线垂直,此时磁场对小磁针的作用力大,则小磁针明显偏转,因此小磁针偏转不明显可能是按照乙放置。(3)当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它产生的磁场方向也会发生改变,则它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就会改变。由于原来两根导线相互吸引,所有现在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4)在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而没有看到感应电流的产生是因为电流产生的时间很短,因此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可以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5)根据题意可知,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可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29.【答案】【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开关S1只能控制台灯,则开关S1与灯泡串联,且开关S1先接火线,再接灯泡。开关S2只控制插座,则它应与插座串联,开关接火线,电视插座直接接零线,如下图所示: 30.【答案】(1)分子之间有间隔(2)原子;分子数目(3)分子【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答;(2)化学变化的本质为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3)根据图片分析物质的组成。【解答】(1)根据图①可知,水蒸气液化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那么可知分子的特性是:分子之间有间隔;(2)由图②、图③可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而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3)根据图片可知,氢气、氯气和氯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图③还可以看出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由水的微观构成可知,分子的特性是分子之间有间隔;(2)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而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如图②的分子数目增加、图③的分子数目不变。(3)氢气、氯气和氯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图③还可以看出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31.【答案】(1)0(2)任何环境中均安全,则人两端的电压为6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1)零线不带电,没有电流经过人体和测电笔,所以氖管不会发光。(2)人与测电笔串联,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此时测电笔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减去人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经过测电笔的电流等于经过人体的电流。【解答】(1)零线不带电,所以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时,没有电流流过人体,即流过人体的电流为零。32.【答案】(1)电磁继电器(2)解:根据题意可知,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R总===400Ω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热=R总﹣R0==400Ω﹣10Ω=390Ω对照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的启动温度是25℃。(3)解:根据(2)中的分析可知,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为400Ω,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360Ω,则电路中还应串联的电阻。(4)解:控制电路中的电池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会下降,需要定时更换,如果不更换, 空调会在更高的温度启动。因为衔铁恰好被吸引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是一定的,当控制电路电压下降时,衔铁被吸引时,控制电路总电阻减小,而线圈电阻和串联电阻不变,热敏电阻就会减小,热敏电阻又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所以启动温度会升高。【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 (1)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的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一般由电磁铁、衔铁、弹簧片、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包括低压控制电路、高压工作电路两个部分;(2)根据左边电源电压为6V,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电磁继电器启动,可计算出此时,电磁继电器的总电阻,再减去线圈电阻,可得到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后从表中找出对应温度;(3)当温度设定为30℃时,从表中找出对应的电阻值,用同样的方法求出总电阻,减去表中对应的阻值,即可得出应串联的电阻大小;(4)电磁铁吸合时需要的电流大小不变,根据电压变化,利用U=IR分析总电阻的变化,接下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确定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最终确定启动温度的变化即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该装置由电磁铁、衔铁、弹簧片、触点组成,左边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右边电路为高压工作电路,即用低压电路控制高压电路,则其基本结构是一个电磁继电器。(1)由图可知,该装置由电磁铁、衔铁、弹簧片、触点组成,左边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右边电路为高压工作电路,其基本结构是一个电磁继电器。(2)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R总===400Ω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热=R总﹣R0==400Ω﹣10Ω=390Ω对照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的启动温度是25℃。(3)因为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为400Ω,由表中数据可知,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360Ω,则电路中还应串联的电阻(4)空调会在更高的温度启动;因为衔铁恰好被吸引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是一定的,当控制电路电压下降时,衔铁被吸引时,控制电路总电阻减小,而线圈电阻和串联电阻不变,热敏电阻就会减小,热敏电阻又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所以启动温度会升高。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星光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三月份学科素养调查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星光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三月份学科素养调查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