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科学(1-2章)1.(2024八上·嵊州期中)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如图所示表达的含义是( )A.科技水平越来越高 B.水污染越来越少C.地下水越来越缺乏 D.降水越来越多2.(2024八上·嵊州期中)在学校食堂水龙头的上方适合张贴的标志是( )A. B.C. D.3.(2024八上·嵊州期中)小科利用如图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过注射器的刻度变化来计算气体体积。若要继续探究水的组成,还应获取的信息( )A.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C.实验时的通电时间 D.通过电极的电流大小4.(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所示,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台秤,其中央有一个盛水平底柱形烧杯,现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实心铝块逐渐浸入,直至刚浸没于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台秤的示数不变B.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变大,台秤的示数逐渐变小C.水对杯底增加的压力等于铝块浮力的变化量D.浮力逐渐变大,台秤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变5.(2024八上·嵊州期中)潜艇甲和护卫舰乙参加完一次军事演习后,按如图所示的状态由东海返回长江某基地。则它们在东海和长江中所受到的浮力F甲、F乙的变化情况是( )A.F甲、F乙均不变 B.F甲不变,F乙变小C.F甲、F乙均变小 D.F甲变小,F乙不变6.(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将少量蔗糖和松香粉末分别放入水中和酒精中并振荡,结果发现a、d两支试管内的粉末消失了,b、c试管内粉末没有减少。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都有关系B.作为溶剂,酒精的溶解能力更强C.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D.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7.(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混有少量的c,可以采用恒温蒸发的方法提纯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D.在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8.(2024八上·嵊州期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操作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A.取用 NaClB.称取 NaClC.量取蒸馏水D.溶解 NaCl9.(2024八上·嵊州期中)在20℃时向水中依次加入A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③和图④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A的溶解度为C.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D.图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6.5%10.(2024八上·嵊州期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力推广燃油车 B.露天焚烧垃圾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工厂直接排放废气11.(2024八上·嵊州期中)该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A. B.C. D.12.(2024八上·嵊州期中)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吸尘器B.真空压缩袋C. 高压锅D. 离心式水泵13.(2024八上·嵊州期中)某校计划建设校园气象站,下列工具可作为观测“风向”的是( )A. B.C. D.14.(2024八上·嵊州期中)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A.户外运动 B.晾晒衣服C.播种小麦 D.高空作业15.(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甲、乙、丙、丁代表四地的年气温和降水分布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乙地B.丁地可能为西北内陆干旱地区C.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丙地D.甲地可能为我国东部地区16.(2024八上·嵊州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1)如图甲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表示水循环中相应的环节,其中③表示 。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对水循环环节中的 (选填序号)施加影响。(2)如图乙是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分布规律是 。(3)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需要进行对照比较,如图丙所示的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A.②⑤⑥⑦ B.①②⑤⑦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⑦17.(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甲为某同学过滤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操作示意图。(1)过滤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 。(2)同学过滤后,发现滤液仍很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3)该同学根据过滤的原理,改进了过滤器如图乙,其中 起吸附的作用。经过过滤得到清澈的水,得到的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18.(2024八上·嵊州期中)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如下左图是浙江省某时的天气图,请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天气状况以 天气为特征。(2)丙地在该锋面过境时,会出现 天气。19.(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0米,B地海拔3000米,C地海拔1100米,D地海拔100米,此地常年刮东风,回答下列问题:(1)C、D两地气温相差约 ℃.(2)A、C两地比较,降水较多的是 地,因为C地处于 .20.(2024八上·嵊州期中)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因为生病而需要打针输液。图为输液示意图,药瓶瓶口插有两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 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针头的表面做得非常光滑,这是为了 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输液速度,除了放大调节器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 。21.(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是小科同学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本实验中,要准确称取蔗糖 g。(2)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3)在配制溶液时,下列选项中的情况会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A.蔗糖中含杂质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但没有使用游码C.使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22.(2024八上·嵊州期中)在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2米,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米,重125.6牛,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 帕。23.(2024八上·嵊州期中)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水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减少),以加快电解速度。为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的因素,科学小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表2: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数据记录表实验编号 温度/"C 时间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mI① 15 60 22.2② 15 60 33.1③ 30 60 26.0④ 30 60(1)本实验通过比较 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2)对比实验组①③或②④的结果,则V的值可能是____。A.20.1 B.25.3 C.28.2 D.36.9(3)结合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各组产生气体的速度将如何改变?并说出你的理由。24.(2024八上·嵊州期中)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品质越差。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如图所示。(1)纯牛奶是 (选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2)分别将自制密度计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品质较高的牛奶为 (选填“甲”、“乙”或“相同”);(3)使用中,发现细铁丝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这一杯牛奶密度(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不变),则测得密度与原来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5.(2024八上·嵊州期中)绍兴人历来有着晒酱油肉的习惯,传统晒酱油肉十分依赖天气,要求低温晴燥。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温差1℃ 2℃ 3℃ 4℃ 5℃0℃ 82% 65% 47% 31% 15%5℃ 86% 71% 58% 45% 32%10℃ 88% 76% 65% 54% 44%(1)图甲A、B两个天气系统中,适合晒酱油肉的是 ;(填字母)(2)空气相对湿度如上表,则当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5℃和0℃时,此时的环境相对湿度为 ;(3)在测量时,如果仪器表面风速较大,会使湿球温度计的示数偏低,则测得的相对湿度将 。(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26.(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小石利用标有2.5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1)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其中 处数据补充完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注射器容积V/mL 注射器刻度总长度L/cm 大气压p/Pa7.5 2.5 4 (2)小孟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孟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可能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的是 (填序号)。(3)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宋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7×10-5m2,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求所测大气压的值 。(g取10牛/千克)27.(2024八上·嵊州期中)家住海边的小宁,发现如下现象:往往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而夜晚则相反。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28.(2024八上·嵊州期中)“同济飞鱼”是我国制造的一款水空跨域巡航器原型机,它在空中可以像无人机一样飞行,入水后像潜水器一样运行(如图甲所示),它的质量为1.63kg,可在水下巡游约40min。已知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同济飞鱼”在水中巡游时,下沉时浮力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某次测试“同济飞鱼”的“打捞”功能的试验中,“同济飞鱼”悬挂着一个实心物块A从水面以下匀速上升,直至实心物块A匀速提升到距水面一定的高度,如图乙所示;测试过程中,绳的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不计水的阻力),如图丙所示。求:①实心物块A重力多大?②实心物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③其密度是多少?29.(2024八上·嵊州期中)20℃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实验编号 A B C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9 18 27溶液质量(克) 59 68 68(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选填编号“A”、“B”或“C”).(2)C杯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多少克?30.(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1)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S为12mm2,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72g,g取10N/kg,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2)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在外界为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3)对照图所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线,利用这种高压锅烧煮食物时可以到达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大气压值取1.0×105pa)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解析】【分析】分析图片,从中提取信息,从而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由祖辈到父亲再到儿孙,打的井越来越深,说明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位之所以不断下降,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也说明了地下水在不断地枯竭,越来越缺乏。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2.【答案】A【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解析】【分析】 分析各个选项中标志包含的意义,哪个与水有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解答】 A.是节约用水的标志,故A符合题意;B.是剧毒标志,故B不合题意;C.表示塑料瓶回收,故C不合题意;D.是禁止烟火的标志,故D不合题意。故选A。3.【答案】B【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判断。【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 若要继续探究水的组成,还应获取的信息是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根据气体成分可以推断水的组成成分,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4.【答案】C【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A.分别对铝块、烧杯及水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台秤示数的表达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断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两者示数的变化。在该过程中,无水溢出,根据深度变化,利用p=ρgh判断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的关系;D.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解答。【解答】 AB.对铝块进行受力分析:铝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浮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得:G铝=F+F浮,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F=G铝-F浮,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浮逐渐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逐渐减小;对烧杯及水进行受力分析:烧杯及水受竖直向下的重力,铝块向下的压力F压=F浮,台秤的支持力FN,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台秤的支持力:FN=G+F压,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压=F浮逐渐增大,FN逐渐变大,则台秤所受压力增大,台秤的示数增大,在该过程中无水溢出烧杯,则水的深度变大,根据p=ρgh可知,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增大;故A、B错误;C.实心铝块逐渐浸入水中,直至刚浸没于水中,浮力逐渐增加,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对水的压力逐渐增加,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铝块浮力的变化量,故C正确;D.浮力逐渐增加,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对水的压力逐渐增加,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逐渐增加,烧杯对台秤的压力逐渐增加,台秤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也增加,根据可知,台秤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故D错误。故选C。5.【答案】D【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①潜水艇浸没在水中由河里驶入海中,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gV排可求浮力的变化。②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或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护卫舰由东海驶入长江中,都是漂浮,根据漂浮的条件分析护卫舰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解答】 当护卫舰由东海驶入长江中,护卫舰都是漂浮,则护卫舰受到的浮力:F浮=G,∵护卫舰受到的重力不变,∴护卫舰受到的浮力不变。即乙受到的浮力不变。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由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因为由东海驶入长江中,液体的密度变小,∴由公式F浮=G排=ρgV排可知,潜水艇由东海驶入长江中,潜水艇受到的浮力变变小。即甲受到的浮力变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6.【答案】B【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解析】【分析】 据题意,将少量蔗糖和松香粉末分别放入水中和酒精中并振荡,结果发现a、d两支试管内的粉末消失了,b、c试管内粉末没有减少,结合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将少量蔗糖和松香粉末分别放入水中和酒精中并振荡,结果发现a、d两支试管内的粉末消失了,b、c试管内粉末没有减少,由ac对比可知,溶解能力与溶剂有关系;由ab对比可知,溶解能力与溶质有关系,故A正确不合题意;B.由ac对比可知,溶解能力与溶剂有关系;由ab对比可知,溶解能力与溶质有关系;实验不能说明作为溶剂酒精的溶解能力更强,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由ac对比可知,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故C正确不合题意;D.由ab对比可知,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7.【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溶解度指的是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随温度变化较大,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获得晶体,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获得晶体。【解答】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使其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使其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应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故A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B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溶解度越大,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因此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故C正确;D、在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则50g水最多能溶解25g的a物质,因此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所得溶液质量为75g,故D错误。故答案为:C。8.【答案】C【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解答】A.取用氯化钠时,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B.称取氯化钠时,氯化钠应该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B错误;C.称量水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C正确;D.量筒不能充当溶解的容器,故D错误。故选C。9.【答案】C【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A.当溶液质量小于水和加入物质的总质量时,溶液是饱和的;B.溶解度是某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物质的质量;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A.从图可以看出,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A物质,则图③和图④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不合题意;B.从图可以看出,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A物质,因此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6g,故B正确不合题意;C.由A分析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A物质,向100g水中加入40gA物质,最多溶解36g,因此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36g,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上述分析,图③和图④中A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0.【答案】C【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 “碳中和”,即CO2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A.大力推广燃油车,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做法与“碳中和”理念不相符,故A错误;B.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做法与“碳中和”理念不相符,故B错误;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做法与“碳中和”理念相符,故C正确;D.工厂直接排放废气,会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做法与“碳中和”理念不相符,故D错误。故选C。11.【答案】C【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解析】【分析】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的气压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解答】 A.热区空气膨胀上升,冷区空气收缩下沉,故A错误;B.白天陆地温度较高,空气热胀上升,海洋温度较低,空气下沉,故B错误;C. 白天盛行谷风,山坡气流上升,山谷气流下沉,故C正确;D.市区温度较高,郊区温度较低,所以在市区空气上升,郊区空气下沉,空气流动方式应为逆时针,故D错误。故选C。12.【答案】C【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 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解答】 A.用吸尘器吸尘土时,吸出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尘土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尘器中,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B.真空压缩保存袋的工作原理是把棉被衣物内部的空气抽走从而使体积得到缩小,利用大气压把本来膨胀的棉被等物品压扁,隔离外界空气,故B不符合题意;C.用高压锅煮饭,是利用了气压升高,液体沸点增大的原理,并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故C符合题意;D.活塞式抽水泵,通过活塞上移使抽水泵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答案】B【知识点】风【解析】【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设备的用途分析判断。【解答】A.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度、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故A不合题意;B.风向标,该工具可作为校园气象站观测“风向”,故B符合题意;C.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故C不合题意;D.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故D不合题意。故选B。14.【答案】B【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天气预报符号代表的含义判断。【解答】 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往往根据天气预报安排生产生活,如A图所示的大雨天气,不适合户外运动;B图所示的晴天,适合晾晒衣服;C图所示的沙尘暴天气,不适合外出郊游;D图所示的雷电天气,不适合高空作业。故选B。15.【答案】B【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提取信息,得到四个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进而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甲、乙、丙三地的降水量都有几个月高于100mm,只有丁没有一个月的降水量得到100mm,即降水量最少的是丁,故A错误;B.丁地区的降水量非常少,可能为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故B正确;C.四个地区中,丙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差最小,而不是最大,故C错误;D.甲地气温年较差很大,肯定不是东部沿海地区,故D错误。故选B。16.【答案】(1)水汽输送;⑤(2)随着纬度的增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合理即可)(3)B【知识点】水循环;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解析】【分析】水循环过程包括①降水,②蒸发,③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解答】(1)水循环中相应的环节中③表示水汽输送。南水北调工程是对水循环环节中南水北调其实就是将南方充沛的水通过地表人工河流输送到北方缺水区域,因此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⑤地表径流。(2)由乙图可知,随着纬度的增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3)①位置是水未被污染之前,因此需要在①位置处采集,②位置是之后通过分支形成③和④,需要在②处水样采集,水流途中汇集到⑦处,那么 ⑦位置需要采集,⑥和⑤处是相同的,没有必要采集,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应该是①②⑤⑦,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水汽输送;⑤(2)随着纬度的增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3)B17.【答案】(1)引流(2)滤纸破损(3)活性炭;混合物【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解析】【分析】(1)根据仪器的作用来分析;(2)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3)根据简易净水器的组成及其作用来分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解答】 (1)过滤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引流;(2)同学过滤后,发现滤液仍很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经过过滤得到清澈的水,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因此属于混合物。18.【答案】(1)阴雨(2)大风降温降水【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解析】【分析】(1)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2)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甲地气压四周高,中间低,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天气状况以阴雨天气为主。(2)读浙江省某时的天气图,丙地位于冷锋附近,在该锋面过境时,会出现降水、降温、刮风等天气。19.【答案】(1)6(2)C;迎风坡【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解析】【分析】 (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使得一些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植被不同。(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解答】 (1)如图所示,C地海拔1100米,D地海拔100米,C、D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C、D两地气温相差约1000÷100×0.6=6℃。(2)A、C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C,因为A地处于背风坡,C位于迎风坡。20.【答案】大气压;减小摩擦;将药瓶的高度增加一些【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大气压强的存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2)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若要提高输液速度,可以增大液体的压强,根据p=ρ液gh可知,此时可以将药瓶的高度增加一些,即增大液体的压强。【解答】(1) 因为输液时,如果没有C管,外部压强大于瓶内压强时,液体就无法输入到人体中,所以C管是利用大气压使药液从A管顺利流出的;(2)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针头做得非常光滑,扎针时可以减小针头与血管之间的摩擦,以减轻病人的痛苦;(3)为了是药液顺利流入人体内,可以提高药瓶的高度,即增大液体对人体的压强。21.【答案】(1)40(2)⑤③①④②(3)C【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 (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称取蔗糖的质量=200g×20%=40g。(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蔗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蔗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操作顺序为⑤③①④②。(3)A.蔗糖中含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不合题意;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但没有使用游码,不影响称量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不合题意;C.使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符合题意;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合题意。故选C。22.【答案】4000【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此时大气压力等于玻璃板的重力,大气压力就等于吸盘内外气压差与圆形吸盘面积的乘积。【解答】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此时大气压力等于玻璃板的重力,∴G=F=PS,故答案为:400023.【答案】(1)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2)D(3)加快,随着实验进行,水量减小,溶液浓度变大,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 (1)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回答此题;(2)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回答此题;(3)根据溶液的浓度变化分析回答此题。【解答】 (1)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看出,通过记录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来反映电解水速度的快慢;(2)①③两组实验中只有温度不同,②④两组实验中也只有温度不同,对比编号①③或②④的实验结果,可验证的假设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V的值可能是36.9,故选D;(3) 随着实验的进行,各组产生气体的速度将加快,理由是:随着水的分解,溶液的浓度增大,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24.【答案】(1)乳浊液(2)乙(3)偏小【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1)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是乳浊液,久置会分层。(2)密度计刻度下大上小,即对应刻度越下面的液体密度越大。(3)密度计在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可知两种情况下浮力大小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铁丝放入试管,试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刻度向上移。【解答】(1)纯牛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为乳浊液。(2)密度计始终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浮力相同时,密度计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则乙的密度较大,品质较高。(3)细铁丝在外面时和在里面时,密度计的总重力不变,根据可知,它们受到的总浮力不 变。根据可知,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当细铁丝在外面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铁丝的体积与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而铁丝在里面时,只有玻璃管排开液体,比较可知,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即液面所对的刻度靠上,即测出密度偏小。(1)纯牛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为乳浊液。(2)密度计始终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浮力相同时,密度计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则乙的密度较大,品质较高。(3)细铁丝在外面时和在里面时,密度计的总重力不变,根据可知,它们受到的总浮力不 变。根据可知,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当细铁丝在外面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 体积等于铁丝的体积与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 ;而铁丝在里面时,只有玻璃管排开液体,比较可知,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即液面所对的刻度靠上,即测出密度偏小。25.【答案】(1)B(2)32%(3)偏小【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的概念【解析】【分析】 (1)等压线数值内大外小为高压,从气流来说是反气旋;反气旋的气流为北顺南逆辐散,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等压线数值内小外大为低压,从气流来说是气旋;气旋的气流为北逆南顺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2)根据干球温度数值和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温差可以确定环境的相对湿度数值。(3)影响湿度的因素主要有风速、含水量、蒸发等。【解答】 (1)读图可知,图示A近地面为低压,说明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水汽容易凝结,多阴雨天气;B近地面为高压,气流下沉,水汽难以凝结,多晴朗天气,太阳强烈,适宜晒酱油肉。(2)当干球温度计的数值是5℃,湿球温度计的读数为0℃,则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差是5℃,二者的交叉点是32%,说明此时的环境相对湿度为32%。(3)在测量时,如果仪器表面风速较大,会使湿球温度计的示数偏低,则水分蒸发强烈,则测得的相对湿度将偏小。26.【答案】(1)1.2×105(2)②(3)1×105Pa【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 (1)根据注射器容积和注射器刻度总长度求出活塞的截面积,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根据压强计算公式求出大气压;(2)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和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都会引起弹簧测力计对活塞拉力减小,测得大气压值偏低;活塞与注射器筒壁有摩擦时,大气压对活塞的作用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摩擦力之差,用弹簧测力计示数来计算大气压,测得大气压值大于真实值。(3)在向烧杯中加水,小烧杯开始移动时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摩擦力之差,当向外缓慢抽水,活塞开始向右移动时,大气压对活塞的作用力等于此时弹簧和摩擦力之和,从而求出大气压;【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活塞得截面积,不考虑摩擦力得影响:F大气=F;所以大气压;(2)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由残余气体时,设残余气体对活塞的作用力为F余,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为F大气,则有F+F余=F大气,计所以这样计算出的大气压偏低,故①不合题意;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有摩擦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f摩擦+F大气,则这样计算的大气压偏高,故②符合题意。③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时,和①的情况相同,计算出来的大气压偏低,该③不合题意;故选②。(3)当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1=f摩擦+F大气,所以摩擦力f摩擦=F1-F大气,当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大气=F2+f摩擦=F2+F1-F大气,所以;F1=(m1+m桶)g=(880g+100g)×10N/kg=0.98kg×10N/kg=9.8N,F2=(m2+m桶)g=(460g+100g)×10N/kg=0.56kg×10N/kg=5.6N,所以F大气=7.7N,大气压。27.【答案】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白天海洋升温较慢,陆地升温快陆地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使陆地上方气压变小,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导致形成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知识点】比热容;风【解析】【分析】根据水的热容比沙子的热容大,白天吸热慢,晚上放热慢进行解答。【解答】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白天海洋升温较慢,陆地升温快陆地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使陆地上方气压变小,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导致形成风由海洋吹向陆地。28.【答案】(1)不变(2)①G=14N②F浮=5N③P=2.8×103kg/m3【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飞鱼受到浮力的变化;(2)①根据丙图可知,当物体完全出水后不受浮力,则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因此拉力最大;②当物体完全浸没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而绳子的拉力小,根据F浮=G-F2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③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体积,再根据计算物体的密度。根据图丙可知物块的重力和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绳子的拉力,根据G=mg求出物块的质量;根据称重法求出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物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块的密度。【解答】(1)“同济飞鱼”在水中巡游时,下沉时它排开水的体积始终等于自身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将保持不变。(2)①由图乙可知,当物块没有浸入水中时,物块的重力等于绳的拉力,即G=F1=14N,当②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绳的拉力F2=9N,物块浸没中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2=14N-9N=5N;③物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块自身的体积,即V=V排=5×10-4m3,物块的密度:。29.【答案】(1)A(2)C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9g=(59g+x)×0.9% ;解得:x=941g。【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 (1)根据溶液的状态来分析;(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3)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列方程计算即可。【解答】 (1)分析上述三组溶液,由C组溶液可知50g水中最多溶解:68g-50g=18g食盐,因此A为不饱和溶液,BC为饱和溶液。30.【答案】(1)安全阀的重力:G=mg=0.072kg×10N/kg=0.72N;气孔的面积:S=12mm2=1.2×10-5m2,安全阀对气孔处气体产生的压强:(2)由题意知: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安全阀对气体压强之和为高压锅能达到的最大压强,则锅内最大气压是:p内=p大气+p限压阀=1.0×105Pa+6×104Pa=1.6×105Pa(3)对照图象可知,当气压为1.6×105Pa时,所对应的温度大约是115℃。【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1)根据计算安全阀对气孔处气体产生的压强;(2)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安全阀对气体压强之和为高压锅能达到的最大压强;(3)根据图像确定锅内的最高温度。1 / 1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科学(1-2章)1.(2024八上·嵊州期中)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如图所示表达的含义是( )A.科技水平越来越高 B.水污染越来越少C.地下水越来越缺乏 D.降水越来越多【答案】C【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解析】【分析】分析图片,从中提取信息,从而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由祖辈到父亲再到儿孙,打的井越来越深,说明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位之所以不断下降,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也说明了地下水在不断地枯竭,越来越缺乏。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2.(2024八上·嵊州期中)在学校食堂水龙头的上方适合张贴的标志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解析】【分析】 分析各个选项中标志包含的意义,哪个与水有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解答】 A.是节约用水的标志,故A符合题意;B.是剧毒标志,故B不合题意;C.表示塑料瓶回收,故C不合题意;D.是禁止烟火的标志,故D不合题意。故选A。3.(2024八上·嵊州期中)小科利用如图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过注射器的刻度变化来计算气体体积。若要继续探究水的组成,还应获取的信息( )A.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C.实验时的通电时间 D.通过电极的电流大小【答案】B【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判断。【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 若要继续探究水的组成,还应获取的信息是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根据气体成分可以推断水的组成成分,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4.(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所示,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台秤,其中央有一个盛水平底柱形烧杯,现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实心铝块逐渐浸入,直至刚浸没于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台秤的示数不变B.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变大,台秤的示数逐渐变小C.水对杯底增加的压力等于铝块浮力的变化量D.浮力逐渐变大,台秤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变【答案】C【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A.分别对铝块、烧杯及水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台秤示数的表达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断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两者示数的变化。在该过程中,无水溢出,根据深度变化,利用p=ρgh判断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的关系;D.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解答。【解答】 AB.对铝块进行受力分析:铝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浮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得:G铝=F+F浮,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F=G铝-F浮,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浮逐渐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逐渐减小;对烧杯及水进行受力分析:烧杯及水受竖直向下的重力,铝块向下的压力F压=F浮,台秤的支持力FN,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台秤的支持力:FN=G+F压,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压=F浮逐渐增大,FN逐渐变大,则台秤所受压力增大,台秤的示数增大,在该过程中无水溢出烧杯,则水的深度变大,根据p=ρgh可知,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增大;故A、B错误;C.实心铝块逐渐浸入水中,直至刚浸没于水中,浮力逐渐增加,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对水的压力逐渐增加,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铝块浮力的变化量,故C正确;D.浮力逐渐增加,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对水的压力逐渐增加,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逐渐增加,烧杯对台秤的压力逐渐增加,台秤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也增加,根据可知,台秤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故D错误。故选C。5.(2024八上·嵊州期中)潜艇甲和护卫舰乙参加完一次军事演习后,按如图所示的状态由东海返回长江某基地。则它们在东海和长江中所受到的浮力F甲、F乙的变化情况是( )A.F甲、F乙均不变 B.F甲不变,F乙变小C.F甲、F乙均变小 D.F甲变小,F乙不变【答案】D【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①潜水艇浸没在水中由河里驶入海中,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gV排可求浮力的变化。②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或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护卫舰由东海驶入长江中,都是漂浮,根据漂浮的条件分析护卫舰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解答】 当护卫舰由东海驶入长江中,护卫舰都是漂浮,则护卫舰受到的浮力:F浮=G,∵护卫舰受到的重力不变,∴护卫舰受到的浮力不变。即乙受到的浮力不变。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由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因为由东海驶入长江中,液体的密度变小,∴由公式F浮=G排=ρgV排可知,潜水艇由东海驶入长江中,潜水艇受到的浮力变变小。即甲受到的浮力变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6.(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将少量蔗糖和松香粉末分别放入水中和酒精中并振荡,结果发现a、d两支试管内的粉末消失了,b、c试管内粉末没有减少。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都有关系B.作为溶剂,酒精的溶解能力更强C.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D.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答案】B【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解析】【分析】 据题意,将少量蔗糖和松香粉末分别放入水中和酒精中并振荡,结果发现a、d两支试管内的粉末消失了,b、c试管内粉末没有减少,结合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将少量蔗糖和松香粉末分别放入水中和酒精中并振荡,结果发现a、d两支试管内的粉末消失了,b、c试管内粉末没有减少,由ac对比可知,溶解能力与溶剂有关系;由ab对比可知,溶解能力与溶质有关系,故A正确不合题意;B.由ac对比可知,溶解能力与溶剂有关系;由ab对比可知,溶解能力与溶质有关系;实验不能说明作为溶剂酒精的溶解能力更强,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由ac对比可知,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故C正确不合题意;D.由ab对比可知,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7.(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混有少量的c,可以采用恒温蒸发的方法提纯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D.在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溶解度指的是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随温度变化较大,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获得晶体,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获得晶体。【解答】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使其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使其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应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故A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B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溶解度越大,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因此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故C正确;D、在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则50g水最多能溶解25g的a物质,因此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所得溶液质量为75g,故D错误。故答案为:C。8.(2024八上·嵊州期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操作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A.取用 NaClB.称取 NaClC.量取蒸馏水D.溶解 NaCl【答案】C【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解答】A.取用氯化钠时,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B.称取氯化钠时,氯化钠应该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B错误;C.称量水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C正确;D.量筒不能充当溶解的容器,故D错误。故选C。9.(2024八上·嵊州期中)在20℃时向水中依次加入A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③和图④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A的溶解度为C.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D.图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6.5%【答案】C【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A.当溶液质量小于水和加入物质的总质量时,溶液是饱和的;B.溶解度是某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物质的质量;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A.从图可以看出,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A物质,则图③和图④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不合题意;B.从图可以看出,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A物质,因此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6g,故B正确不合题意;C.由A分析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A物质,向100g水中加入40gA物质,最多溶解36g,因此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36g,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上述分析,图③和图④中A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0.(2024八上·嵊州期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力推广燃油车 B.露天焚烧垃圾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工厂直接排放废气【答案】C【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 “碳中和”,即CO2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A.大力推广燃油车,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做法与“碳中和”理念不相符,故A错误;B.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做法与“碳中和”理念不相符,故B错误;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做法与“碳中和”理念相符,故C正确;D.工厂直接排放废气,会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做法与“碳中和”理念不相符,故D错误。故选C。11.(2024八上·嵊州期中)该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解析】【分析】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的气压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解答】 A.热区空气膨胀上升,冷区空气收缩下沉,故A错误;B.白天陆地温度较高,空气热胀上升,海洋温度较低,空气下沉,故B错误;C. 白天盛行谷风,山坡气流上升,山谷气流下沉,故C正确;D.市区温度较高,郊区温度较低,所以在市区空气上升,郊区空气下沉,空气流动方式应为逆时针,故D错误。故选C。12.(2024八上·嵊州期中)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吸尘器B.真空压缩袋C. 高压锅D. 离心式水泵【答案】C【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 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解答】 A.用吸尘器吸尘土时,吸出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尘土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尘器中,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B.真空压缩保存袋的工作原理是把棉被衣物内部的空气抽走从而使体积得到缩小,利用大气压把本来膨胀的棉被等物品压扁,隔离外界空气,故B不符合题意;C.用高压锅煮饭,是利用了气压升高,液体沸点增大的原理,并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故C符合题意;D.活塞式抽水泵,通过活塞上移使抽水泵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2024八上·嵊州期中)某校计划建设校园气象站,下列工具可作为观测“风向”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风【解析】【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设备的用途分析判断。【解答】A.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度、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故A不合题意;B.风向标,该工具可作为校园气象站观测“风向”,故B符合题意;C.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故C不合题意;D.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故D不合题意。故选B。14.(2024八上·嵊州期中)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A.户外运动 B.晾晒衣服C.播种小麦 D.高空作业【答案】B【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天气预报符号代表的含义判断。【解答】 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往往根据天气预报安排生产生活,如A图所示的大雨天气,不适合户外运动;B图所示的晴天,适合晾晒衣服;C图所示的沙尘暴天气,不适合外出郊游;D图所示的雷电天气,不适合高空作业。故选B。15.(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甲、乙、丙、丁代表四地的年气温和降水分布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乙地B.丁地可能为西北内陆干旱地区C.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丙地D.甲地可能为我国东部地区【答案】B【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提取信息,得到四个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进而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甲、乙、丙三地的降水量都有几个月高于100mm,只有丁没有一个月的降水量得到100mm,即降水量最少的是丁,故A错误;B.丁地区的降水量非常少,可能为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故B正确;C.四个地区中,丙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差最小,而不是最大,故C错误;D.甲地气温年较差很大,肯定不是东部沿海地区,故D错误。故选B。16.(2024八上·嵊州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1)如图甲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表示水循环中相应的环节,其中③表示 。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对水循环环节中的 (选填序号)施加影响。(2)如图乙是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分布规律是 。(3)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需要进行对照比较,如图丙所示的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A.②⑤⑥⑦ B.①②⑤⑦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⑦【答案】(1)水汽输送;⑤(2)随着纬度的增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合理即可)(3)B【知识点】水循环;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解析】【分析】水循环过程包括①降水,②蒸发,③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解答】(1)水循环中相应的环节中③表示水汽输送。南水北调工程是对水循环环节中南水北调其实就是将南方充沛的水通过地表人工河流输送到北方缺水区域,因此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⑤地表径流。(2)由乙图可知,随着纬度的增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3)①位置是水未被污染之前,因此需要在①位置处采集,②位置是之后通过分支形成③和④,需要在②处水样采集,水流途中汇集到⑦处,那么 ⑦位置需要采集,⑥和⑤处是相同的,没有必要采集,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应该是①②⑤⑦,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水汽输送;⑤(2)随着纬度的增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3)B17.(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甲为某同学过滤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操作示意图。(1)过滤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 。(2)同学过滤后,发现滤液仍很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3)该同学根据过滤的原理,改进了过滤器如图乙,其中 起吸附的作用。经过过滤得到清澈的水,得到的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答案】(1)引流(2)滤纸破损(3)活性炭;混合物【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解析】【分析】(1)根据仪器的作用来分析;(2)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3)根据简易净水器的组成及其作用来分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解答】 (1)过滤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引流;(2)同学过滤后,发现滤液仍很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经过过滤得到清澈的水,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因此属于混合物。18.(2024八上·嵊州期中)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如下左图是浙江省某时的天气图,请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天气状况以 天气为特征。(2)丙地在该锋面过境时,会出现 天气。【答案】(1)阴雨(2)大风降温降水【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解析】【分析】(1)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2)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甲地气压四周高,中间低,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天气状况以阴雨天气为主。(2)读浙江省某时的天气图,丙地位于冷锋附近,在该锋面过境时,会出现降水、降温、刮风等天气。19.(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0米,B地海拔3000米,C地海拔1100米,D地海拔100米,此地常年刮东风,回答下列问题:(1)C、D两地气温相差约 ℃.(2)A、C两地比较,降水较多的是 地,因为C地处于 .【答案】(1)6(2)C;迎风坡【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解析】【分析】 (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使得一些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植被不同。(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解答】 (1)如图所示,C地海拔1100米,D地海拔100米,C、D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C、D两地气温相差约1000÷100×0.6=6℃。(2)A、C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C,因为A地处于背风坡,C位于迎风坡。20.(2024八上·嵊州期中)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因为生病而需要打针输液。图为输液示意图,药瓶瓶口插有两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 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针头的表面做得非常光滑,这是为了 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输液速度,除了放大调节器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 。【答案】大气压;减小摩擦;将药瓶的高度增加一些【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大气压强的存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2)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若要提高输液速度,可以增大液体的压强,根据p=ρ液gh可知,此时可以将药瓶的高度增加一些,即增大液体的压强。【解答】(1) 因为输液时,如果没有C管,外部压强大于瓶内压强时,液体就无法输入到人体中,所以C管是利用大气压使药液从A管顺利流出的;(2)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针头做得非常光滑,扎针时可以减小针头与血管之间的摩擦,以减轻病人的痛苦;(3)为了是药液顺利流入人体内,可以提高药瓶的高度,即增大液体对人体的压强。21.(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是小科同学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本实验中,要准确称取蔗糖 g。(2)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3)在配制溶液时,下列选项中的情况会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A.蔗糖中含杂质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但没有使用游码C.使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答案】(1)40(2)⑤③①④②(3)C【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 (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称取蔗糖的质量=200g×20%=40g。(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蔗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蔗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操作顺序为⑤③①④②。(3)A.蔗糖中含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不合题意;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但没有使用游码,不影响称量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不合题意;C.使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符合题意;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合题意。故选C。22.(2024八上·嵊州期中)在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2米,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米,重125.6牛,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 帕。【答案】4000【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此时大气压力等于玻璃板的重力,大气压力就等于吸盘内外气压差与圆形吸盘面积的乘积。【解答】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此时大气压力等于玻璃板的重力,∴G=F=PS,故答案为:400023.(2024八上·嵊州期中)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水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减少),以加快电解速度。为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的因素,科学小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表2: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数据记录表实验编号 温度/"C 时间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mI① 15 60 22.2② 15 60 33.1③ 30 60 26.0④ 30 60(1)本实验通过比较 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2)对比实验组①③或②④的结果,则V的值可能是____。A.20.1 B.25.3 C.28.2 D.36.9(3)结合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各组产生气体的速度将如何改变?并说出你的理由。【答案】(1)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2)D(3)加快,随着实验进行,水量减小,溶液浓度变大,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 (1)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回答此题;(2)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回答此题;(3)根据溶液的浓度变化分析回答此题。【解答】 (1)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看出,通过记录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来反映电解水速度的快慢;(2)①③两组实验中只有温度不同,②④两组实验中也只有温度不同,对比编号①③或②④的实验结果,可验证的假设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V的值可能是36.9,故选D;(3) 随着实验的进行,各组产生气体的速度将加快,理由是:随着水的分解,溶液的浓度增大,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24.(2024八上·嵊州期中)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品质越差。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如图所示。(1)纯牛奶是 (选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2)分别将自制密度计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品质较高的牛奶为 (选填“甲”、“乙”或“相同”);(3)使用中,发现细铁丝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这一杯牛奶密度(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不变),则测得密度与原来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乳浊液(2)乙(3)偏小【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1)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是乳浊液,久置会分层。(2)密度计刻度下大上小,即对应刻度越下面的液体密度越大。(3)密度计在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可知两种情况下浮力大小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铁丝放入试管,试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刻度向上移。【解答】(1)纯牛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为乳浊液。(2)密度计始终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浮力相同时,密度计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则乙的密度较大,品质较高。(3)细铁丝在外面时和在里面时,密度计的总重力不变,根据可知,它们受到的总浮力不 变。根据可知,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当细铁丝在外面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铁丝的体积与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而铁丝在里面时,只有玻璃管排开液体,比较可知,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即液面所对的刻度靠上,即测出密度偏小。(1)纯牛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为乳浊液。(2)密度计始终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浮力相同时,密度计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则乙的密度较大,品质较高。(3)细铁丝在外面时和在里面时,密度计的总重力不变,根据可知,它们受到的总浮力不 变。根据可知,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当细铁丝在外面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 体积等于铁丝的体积与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 ;而铁丝在里面时,只有玻璃管排开液体,比较可知,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即液面所对的刻度靠上,即测出密度偏小。25.(2024八上·嵊州期中)绍兴人历来有着晒酱油肉的习惯,传统晒酱油肉十分依赖天气,要求低温晴燥。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温差1℃ 2℃ 3℃ 4℃ 5℃0℃ 82% 65% 47% 31% 15%5℃ 86% 71% 58% 45% 32%10℃ 88% 76% 65% 54% 44%(1)图甲A、B两个天气系统中,适合晒酱油肉的是 ;(填字母)(2)空气相对湿度如上表,则当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5℃和0℃时,此时的环境相对湿度为 ;(3)在测量时,如果仪器表面风速较大,会使湿球温度计的示数偏低,则测得的相对湿度将 。(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答案】(1)B(2)32%(3)偏小【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的概念【解析】【分析】 (1)等压线数值内大外小为高压,从气流来说是反气旋;反气旋的气流为北顺南逆辐散,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等压线数值内小外大为低压,从气流来说是气旋;气旋的气流为北逆南顺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2)根据干球温度数值和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温差可以确定环境的相对湿度数值。(3)影响湿度的因素主要有风速、含水量、蒸发等。【解答】 (1)读图可知,图示A近地面为低压,说明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水汽容易凝结,多阴雨天气;B近地面为高压,气流下沉,水汽难以凝结,多晴朗天气,太阳强烈,适宜晒酱油肉。(2)当干球温度计的数值是5℃,湿球温度计的读数为0℃,则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差是5℃,二者的交叉点是32%,说明此时的环境相对湿度为32%。(3)在测量时,如果仪器表面风速较大,会使湿球温度计的示数偏低,则水分蒸发强烈,则测得的相对湿度将偏小。26.(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小石利用标有2.5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1)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其中 处数据补充完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注射器容积V/mL 注射器刻度总长度L/cm 大气压p/Pa7.5 2.5 4 (2)小孟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孟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可能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的是 (填序号)。(3)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宋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7×10-5m2,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求所测大气压的值 。(g取10牛/千克)【答案】(1)1.2×105(2)②(3)1×105Pa【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 (1)根据注射器容积和注射器刻度总长度求出活塞的截面积,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根据压强计算公式求出大气压;(2)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和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都会引起弹簧测力计对活塞拉力减小,测得大气压值偏低;活塞与注射器筒壁有摩擦时,大气压对活塞的作用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摩擦力之差,用弹簧测力计示数来计算大气压,测得大气压值大于真实值。(3)在向烧杯中加水,小烧杯开始移动时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摩擦力之差,当向外缓慢抽水,活塞开始向右移动时,大气压对活塞的作用力等于此时弹簧和摩擦力之和,从而求出大气压;【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活塞得截面积,不考虑摩擦力得影响:F大气=F;所以大气压;(2)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由残余气体时,设残余气体对活塞的作用力为F余,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为F大气,则有F+F余=F大气,计所以这样计算出的大气压偏低,故①不合题意;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有摩擦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f摩擦+F大气,则这样计算的大气压偏高,故②符合题意。③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时,和①的情况相同,计算出来的大气压偏低,该③不合题意;故选②。(3)当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1=f摩擦+F大气,所以摩擦力f摩擦=F1-F大气,当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大气=F2+f摩擦=F2+F1-F大气,所以;F1=(m1+m桶)g=(880g+100g)×10N/kg=0.98kg×10N/kg=9.8N,F2=(m2+m桶)g=(460g+100g)×10N/kg=0.56kg×10N/kg=5.6N,所以F大气=7.7N,大气压。27.(2024八上·嵊州期中)家住海边的小宁,发现如下现象:往往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而夜晚则相反。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答案】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白天海洋升温较慢,陆地升温快陆地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使陆地上方气压变小,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导致形成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知识点】比热容;风【解析】【分析】根据水的热容比沙子的热容大,白天吸热慢,晚上放热慢进行解答。【解答】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白天海洋升温较慢,陆地升温快陆地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使陆地上方气压变小,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导致形成风由海洋吹向陆地。28.(2024八上·嵊州期中)“同济飞鱼”是我国制造的一款水空跨域巡航器原型机,它在空中可以像无人机一样飞行,入水后像潜水器一样运行(如图甲所示),它的质量为1.63kg,可在水下巡游约40min。已知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同济飞鱼”在水中巡游时,下沉时浮力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某次测试“同济飞鱼”的“打捞”功能的试验中,“同济飞鱼”悬挂着一个实心物块A从水面以下匀速上升,直至实心物块A匀速提升到距水面一定的高度,如图乙所示;测试过程中,绳的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不计水的阻力),如图丙所示。求:①实心物块A重力多大?②实心物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③其密度是多少?【答案】(1)不变(2)①G=14N②F浮=5N③P=2.8×103kg/m3【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飞鱼受到浮力的变化;(2)①根据丙图可知,当物体完全出水后不受浮力,则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因此拉力最大;②当物体完全浸没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而绳子的拉力小,根据F浮=G-F2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③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体积,再根据计算物体的密度。根据图丙可知物块的重力和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绳子的拉力,根据G=mg求出物块的质量;根据称重法求出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物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块的密度。【解答】(1)“同济飞鱼”在水中巡游时,下沉时它排开水的体积始终等于自身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将保持不变。(2)①由图乙可知,当物块没有浸入水中时,物块的重力等于绳的拉力,即G=F1=14N,当②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绳的拉力F2=9N,物块浸没中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2=14N-9N=5N;③物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块自身的体积,即V=V排=5×10-4m3,物块的密度:。29.(2024八上·嵊州期中)20℃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实验编号 A B C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9 18 27溶液质量(克) 59 68 68(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选填编号“A”、“B”或“C”).(2)C杯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多少克?【答案】(1)A(2)C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9g=(59g+x)×0.9% ;解得:x=941g。【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 (1)根据溶液的状态来分析;(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3)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列方程计算即可。【解答】 (1)分析上述三组溶液,由C组溶液可知50g水中最多溶解:68g-50g=18g食盐,因此A为不饱和溶液,BC为饱和溶液。30.(2024八上·嵊州期中)如图,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1)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S为12mm2,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72g,g取10N/kg,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2)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在外界为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3)对照图所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线,利用这种高压锅烧煮食物时可以到达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大气压值取1.0×105pa)【答案】(1)安全阀的重力:G=mg=0.072kg×10N/kg=0.72N;气孔的面积:S=12mm2=1.2×10-5m2,安全阀对气孔处气体产生的压强:(2)由题意知: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安全阀对气体压强之和为高压锅能达到的最大压强,则锅内最大气压是:p内=p大气+p限压阀=1.0×105Pa+6×104Pa=1.6×105Pa(3)对照图象可知,当气压为1.6×105Pa时,所对应的温度大约是115℃。【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1)根据计算安全阀对气孔处气体产生的压强;(2)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安全阀对气体压强之和为高压锅能达到的最大压强;(3)根据图像确定锅内的最高温度。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科学(1-2章)(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科学(1-2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