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苍南县星海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苍南县星海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苍南县星海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科学试题
1.(2025八上·苍南期末)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为节约用水,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浇灌果园
B.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C.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后,就可供人们直接饮用
D.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体污染和防治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保护的知识判断。
【解答】A.为节约用水,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故A错误;
B.海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淡水占比很小,故B错误;
C.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后,还需要进行消毒净化,这样才可供人们直接饮用,故C错误;
D.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故D正确。
故选D。
2.(2025八上·苍南期末)粗盐提纯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A. 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过滤使要使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侧。
量筒只能用与测量体积,不能用于溶解固体或稀释溶液。【解答】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A错误;
B、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C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5八上·苍南期末)小科是一个科学迷,在观看了野外求生的电视节目后,自己也试着自制净水装置,在较大容器内装有天然水,中间放置另一相对小一些的容器,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颗小石子置于保鲜膜上,且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小科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净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
A.吸附 B.过滤 C.沉淀 D.蒸馏
【答案】D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蒸馏利用的是互溶的物质沸点不同从而将物质分离;过滤用于分离不互溶的固体和液体。【解答】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颗小石子置于保鲜膜上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是利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冷却变为水,属于蒸馏的过程,所以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蒸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2025八上·苍南期末)11月9日,某校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119”消防演习。如图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
C.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B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弧完整,才能执行动作。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脑。
图中的X表示感受器,传出神经①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肌肉为效应器,执行动作,完成反射。
【解答】A、图中X表示感受器,故A正确;
B、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内分泌腺无法分泌激素,不会影响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完整性,肌肉能够收缩,故B错误;
C、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故C正确;
D、由题干中的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5.(2025八上·苍南期末) 春节马上来临了,住在杭州的小明一家计划去三亚过个温暖的新年,而同学小乐一家则计划去往哈尔滨滑雪。三亚和哈尔滨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性质 D.季风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因素及季风等。
【解答】三亚和哈尔滨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故答案为:A。
6.(2025八上·苍南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6 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二号05卫星,卫星高速穿过大气层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下列关于大气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
B.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C.平流层最适合飞机飞行
D.卫星先后依次经过了对流层、中间层、平流层、暖层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 大气层分为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解答】 大气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可以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故A正确不合题意;
风、雷、雨、电等强对流活动都发生在对流层,故B正确不合题意;
平流层的大气比较稳定,适合飞机飞行,故C正确不合题意;
卫星离开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5八上·苍南期末)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B.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大脑、小脑和脑干
C.所有的动物都有先天性行为,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C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A.根据对激素的作用的知识判断;
BD.根据神经系统的组成判断;
C.根据先天性行为的定义判断。
【解答】 A.人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人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故A错误;
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故B错误;
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本能,如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属于先天性行为,故C正确;
D.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D错误。
故选C。
8.(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的故障。他将导线先并联在L1两端时,发现L2亮,灯L1不亮,由此判断(  )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答案】A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有用电器能正常工作,说明电路为通路,不存在断路,若所有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可能存在断路。【解答】据图可知,电路是串联的,闭合开关时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中应有断路存在,或是两灯均短路;用导线先并联在L1两端时,发现L2亮,灯L1不亮,说明这时电路已形成通路,即L2及开关应是正常的,同时因导线与灯L1并联,则不可能为灯L1短路,故只能为灯L1发生了断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2025八上·苍南期末)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无色透明 B.B表示水
C.D方法可为蒸发溶剂 D.C通过升高温度一定可以实现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其溶解度大小与温度的关系不一定相同,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氢氧化钙和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解答】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故A错误;
B、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②表示溶剂,但不一定是水,也可能是酒精等,故B错误;
C、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可以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方法可为蒸发溶剂,故C正确;
D、饱和溶液通过升高温度不一定能变成不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2025八上·苍南期末)有一种静电喷涂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电后,它可以使喷出的涂料微粒带上电荷,当涂料喷出后,会形成分散的雾状。当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带正电的金属球工件上时,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支架中瞬时电流的方向是向下的
B.静电喷涂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负电荷
C.喷出后的涂料会越来越分散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工件上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电荷的定向移动会形成电流,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解答】BD、金属球工件上带正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雾状涂料均匀喷涂在带正电的金属球工件上,即雾状涂料与带正电的金属球相互吸引,所以静电喷涂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负电荷,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静电喷涂枪喷出的涂料微粒都带负电荷,所以喷出后的涂料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工件上,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A、金属球工件上带正电荷,当带负电荷的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上时,负电荷由金属球进入大地,则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由于电流发向与负电荷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向上,故A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2025八上·苍南期末)下列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用喝水杯做“纸片托水”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
B.图乙:为自制气压计,玻璃管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
C.图丙: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原来停止沸腾的水一定会再次沸腾
D.图丁:圆形水管左粗右细,水管中的气泡随水流水平向右快速运动过程中体积会变大
【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变化;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水经过不同粗细的管道时,因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水量相同,可知管越小,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气泡越大。【解答】A、喝水杯做“纸片托水”实验,只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值,故A错误;
B、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与水柱的压强之和,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向外压水柱,所以水柱将会升高,故B错误;
C、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如果沸点没有降低到试管内水的温度,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不会再次沸腾,故C错误;
D、由于圆形水管左粗右细,当水向右流动过程中,水经过细管时,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泡在细管处体积变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甲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 a 端滑到 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60Ω
C.电源电压为5V
D.滑片移动过程中,两电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越长,滑动变阻器的连入电阻的阻值越大,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逐渐减小。
没有电源电压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串联电路,要求电源电压可通过在图像中找两个点,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规律,列出两种情况下的电源电压表达式,联立两式,即可求得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的阻值。【解答】A、据甲图可知,电路是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故A错误;
B、据乙图可知,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1A,此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为5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故B错误;
C、据乙图可知,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0.6A,可得电源电压为:------①,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0.1A,此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为5V,可得电源电压为:-------②,联立①②解得:U=6V,R0=10Ω;故C错误;
D、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片移动过程中,R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则,即,故滑片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 数变化量的比值始终不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所示为蒸发食盐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如下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在①→③变化过程中,食盐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B.在②一③变化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断减少
C.③与④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值不同
D.在①→④变化过程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一直不断增大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③④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为饱和溶液,由①到②水分减少,温度不变,没有晶体析出,说明①为不饱和溶液,且由①到②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不确定②是不饱和溶液还是恰好饱和,所以无法判断②和③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解答】A、在①→③变化过程中,为恒温蒸发过程,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②→③变化过程中,溶剂不断蒸发,溶剂的质量不断减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③→④过程中,升温蒸发水分,此时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④>③,溶质与溶剂的比值不相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②为饱和溶液,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2025八上·苍南期末)多次实验能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下列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
A.“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把水换成其他液体多次测量
B.“粗盐提纯过滤”时,多次洗涤滤纸和玻璃棒
C.“用刻度尺进行反应快慢的测试”时,对同一个人同一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
D.“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答案】A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
【解答】A.“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把水换成其它液体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A符合题意;
B.“粗盐提纯过滤”时,多次洗涤滤纸和玻璃棒,是为了减小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刻度尺进行反应快慢的测试”时,对同一个人同一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故C不符合题意;
D.“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容器内有一密度未知的长方体M,通过粗细可忽略不计的硬质细杆AB固定。打开水阀以稳定的流速注水。当注水时间为时,容器内水面恰好接触到长方体M的底部;当注水时间为时,长方体M恰好全部浸没在水中;继续加水一段时间后停止(水未溢出)。整个过程中细杆AB所受的力的大小F(不考虑方向)与时间t的关系不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浸在水中时将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且在完全浸没之前,物体受到的浮力随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变大而变大。物体始终静止,受力平衡。由于不知道物体的密度,所以无法判断物体的状态,若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受到的拉力方向向上,则拉力+浮力等于重力;若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则拉力的方向向下,浮力等于拉力加重力。若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最终浸没后浮力等于重力,不再受到拉力。【解答】A、当长方体M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长方体会沉底,即浮力小于重力,时间为t1前,长方体不受浮力,则细杆AB所受的力不变,时间为t1~t2之前,随长方体浸在水中体积的增加,浮力变大,则细杆AB所受的力变小,当再继续加水时,因为浮力不变,则细杆AB所受的力不变,但细杆AB仍然受力,A可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当长方体M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长方体会悬浮,即浮力等于重力,时间为t1前,长方体不受浮力,则细杆AB所受的力不变,时间为t1~t2之前,随长方体浸在水中体积的增加,浮力变大,当长方体刚好浸没后浮力等于重力,此时细杆AB所受的力刚好为0,当再继续加水时,因为浮力不变,细杆AB所受的力仍然为0,B可能,故B不符合题意;
CD、当长方体M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长方体会漂浮,即浮力等于重力,时间为t1前,长方体不受浮力,则细杆AB所受的力不变,时间为t1~t2之前,随长方体浸在水中体积的增加,浮力变大,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因此在时间t2之前,细杆AB所受的力先减小到0,再增加,后保持不变,C可能,D不可能,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2025八上·苍南期末)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③   ,④   。
(2)目前,人类修建水库主要是改造上述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写序号)。
【答案】(1)水汽输送;降水
(2)⑤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③是水汽输送,能让陆地上的水资源得到补充。
(2)人类最容易干预的水循环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例如修建水库、南水北调等。
【解答】(1)由图可知,①是蒸发,②降水,③是水汽输送,④是降水,⑤地表径流,⑥是蒸腾作用,⑦是蒸发。
(2)人类修建水库主要是改造上述水循环中的⑤地表径流环节,修建水库可以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洪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域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得地下水位升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1)由图可知,①是蒸发,②降水,③是水汽输送,④是降水,⑤地表径流,⑥是蒸腾作用,⑦是蒸发。
(2)人类修建水库主要是改造上述水循环中的⑤地表径流环节,修建水库可以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洪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域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得地下水位升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17.(2025八上·苍南期末)用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2号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2)在乙图烧杯的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并使其充分溶解,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落,则说明固体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时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1)氧气
(2)放热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1)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是氢气,与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是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2)石蜡熔化,说明吸收了热量,可知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常见物质中溶于水吸热的是硝酸铵。
【解答】(1)由图可知,2号试管连接电源的正极,其中生成的气体为氧气,故填氧气。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石蜡受热熔化,塑料片掉落,故填放热。
(1)由图可知,2号试管连接电源的正极,其中生成的气体为氧气,故填氧气。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石蜡受热熔化,塑料片掉落,故填放热。
18.(2025八上·苍南期末)12月3日,台州马拉松在黄岩鸣枪开跑。本次比赛设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甜蜜跑三个项目,赛事规模15000人。
(1)赛前组委会发布公告“比赛当天多云为主,风力适宜,有利于赛事开展”上述信息描述的是黄岩当天的   (填“天气”或“气候)状况
(2)当选手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即起跑,此反射类型是   反射。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中的   状态。
A.B.
【答案】(1)天气
(2)条件;A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体温的控制;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1)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的空气状况,气候指的是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况。
(2)不需要学习,与生俱来的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应,经后天学习才具有的能力属于条件反射。
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加快散热。
【解答】(1)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故“比赛当天多云为主,风力适宜,有利于赛事开展”描述的是黄岩当天的天气状况。
(2)当选手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即起跑,此反射类型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条件反射。
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以及血管舒张使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热,故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中的A状态。
(1)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故“比赛当天多云为主,风力适宜,有利于赛事开展”描述的是黄岩当天的天气状况。
(2)[2] 当选手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即起跑,此反射类型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条件反射。
[3] 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以及血管舒张使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热,故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中的A状态。
19.(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是一种测定风速大小的装置示意图。探头下的金属杆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自由移动,无风时,P在R2的中间。
(1)请判断:风速的零刻度   (选填“是”或“不是”)电压表的零刻度。
(2)当风速增大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答案】(1)不是
(2)下;变大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判断电路串联联时,可以先将电压表及其引线去除,防止干扰,可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2)流体流速大,压强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越长,电阻越大。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电阻越大,其两端电压越大,据此分析。
【解答】(1)由图知道,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题意知道,无风时,P在R2的中间,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较大,由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较小,由U=IR知R1两端的电压较小,但不为零,所以风速的零刻度不是电压表的零刻度。
(2)根据图示知道,当有风吹过探头时,由于探头为上凸下平形状,相同时间空气经过上表面的路程比下表面长,经过上表面的速度比下表面快,所以上表面的气压小于下表面的气压,探头将受到一向上的合力,滑片向上移动;
当风速增大时,探头上下表面空气流速差较大,上下表面气压差较大,受向上的合力较大,所以滑片向上运动的较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较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知道,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R1分担的电压变大,故电压表示数变大。
(1)由图知道,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题意知道,无风时,P在R2的中间,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较大,由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较小,由U=IR知R1两端的电压较小,但不为零,所以风速的零刻度不是电压表的零刻度。
(2)根据图示知道,当有风吹过探头时,由于探头为上凸下平形状,相同时间空气经过上表面的路程比下表面长,经过上表面的速度比下表面快,所以上表面的气压小于下表面的气压,探头将受到一向上的合力,滑片向上移动;
当风速增大时,探头上下表面空气流速差较大,上下表面气压差较大,受向上的合力较大,所以滑片向上运动的较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较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知道,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R1分担的电压变大,故电压表示数变大。
20.(2025八上·苍南期末)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品质越差。小明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两种牛奶品质的优劣,他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如图所示。
(1)分别将自制密度计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品质较高的牛奶为   (填“甲”“乙”或“相同”);
(2)使用中,发现细铁丝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这一杯牛奶密度(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不变),则测得密度与原来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乙
(2)偏小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密度计刻度下大上小,结合牛奶的密度与品质的关系进行判断。
(2)总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铁丝放入玻璃管后,试管将下沉一些,才能保证总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刻度偏上,由密度计刻度特点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小。
【解答】(1)密度计始终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浮力相同时,密度计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则乙的密度较大,品质较高。
(2)细铁丝在外面时和在里面时,密度计的总重力不变,根据可知,它们受到的总浮力不变。根据可知,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当细铁丝在外面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铁丝的体积与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而铁丝在里面时,只有玻璃管排开液体。比较可知,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即液面所对的刻度靠上,即测出密度偏小。
(1)密度计始终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浮力相同时,密度计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则乙的密度较大,品质较高。
(2)细铁丝在外面时和在里面时,密度计的总重力不变,根据可知,它们受到的总浮力不变。根据可知,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当细铁丝在外面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铁丝的体积与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而铁丝在里面时,只有玻璃管排开液体。比较可知,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即液面所对的刻度靠上,即测出密度偏小。
21.(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甲为某智能镜子,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当人靠近镜子,手按压总开关的①结构,镜子内部的③、④ 结构连通,形成通路,镜子配置的摄像头就会检测用户脸上的信息,并在镜面的显示屏上提供合适的护肤建议。
(1)为防触电,按压开关中   结构应为绝缘体;(填写结构序号)
(2)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于感光组件,从反射弧的组成角度看,感光组件属于   ;
(3)当用户靠近镜子时,开关 S1 自动闭合,摄像头工作。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 S2 自动闭合,智能模块启动,开始分析用户脸上的信息。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该要求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答案】(1)①②
(2)感受器
(3)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串、并联电路的设计;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1)人接触的是①,①②相连,可知为防止触电,①②均应使用绝缘体材料。
(2)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接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执行动作)。
(3)摄像头与智能模块单独工作,说明两者并联;S2 自动闭合,智能模块启动,说明S2 在智能模块所在的支路上。
【解答】(1)为了防止触电,手按压总开关的①②结构,为绝缘体。
(2)人脸通过摄像头可成像在感光组件上,在感光组件成像,因此感光组件属于感受器。
(3)根据题意可知,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 闭合,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智能模块启动,这说明智能模块与灯泡互不影响,是并联的,且开关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智能模块,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为了防止触电,手按压总开关的①②结构,为绝缘体。
(2)人脸通过摄像头可成像在感光组件上,在感光组件成像,因此感光组件属于感受器。
(3)根据题意可知,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 闭合,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智能模块启动,这说明智能模块与灯泡互不影响,是并联的,且开关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智能模块,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2025八上·苍南期末)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如图操作流程。
(1)操作③的名称是   ,操作正确,完成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A.B.C.D.
(2)操作④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精盐,发现精盐制得率较低,其不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沿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答案】(1)过滤;A
(2)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3)C
【知识点】误差分析;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将不互溶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称为过滤,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玻璃棒放在三层滤纸一侧。
(2)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获得晶体,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注意蒸发时不能将液体蒸干,不然会导致固体飞溅。
(3)精盐制得率偏低,可能是在精炼过程中存在溶质损失导致的。
【解答】(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所以操作③的名称是过滤;过滤器的制作过程是先将滤纸对折成半圆,然后折成四分之一圆制成一个圆锥形,且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所以难溶物在滤纸上的分布情况是小于滤纸的半圆,则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看到的情况是最接近图中的A。(2)操作④(蒸发)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蒸发皿,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3)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导致溶解的氯化钠质量偏小,进一步导致精盐制得率较低,故A不符合题意;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导致部分氯化钠损失,进一步导致精盐制得率较低,故B不符合题意;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导致计算的精盐制得率较高,故C符合题意;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导致部分氯化钠损失,进一步导致精盐制得率较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所以操作③的名称是过滤;过滤器的制作过程是先将滤纸对折成半圆,然后折成四分之一圆制成一个圆锥形,且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所以难溶物在滤纸上的分布情况是小于滤纸的半圆,则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看到的情况是最接近图中的A;
(2)操作④(蒸发)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蒸发皿,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3)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导致溶解的氯化钠质量偏小,进一步导致精盐制得率较低;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导致部分氯化钠损失,进一步导致精盐制得率较低;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导致计算的精盐制得率较高;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导致部分氯化钠损失,进一步导致精盐制得率较低;
故选ABD。
23.(2025八上·苍南期末)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胰岛素能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为研究胰岛素的作用,某学校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查阅资料】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有Ⅰ型和Ⅱ型之分。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不同人群空腹口服100g葡萄糖后的血浆,将血浆中的胰岛素浓度变化绘制成曲线如图1所示。
【交流讨论】(1)由图1可知,   (选填“I”或“Ⅱ”)型糖尿病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2)探究二: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吗?
【查阅资料】小鼠血糖浓度低会出现抽搐现象。
①随机选取20只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mL胰岛素,乙组小鼠注射 。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两组小鼠的状况。
(2)把实验步骤②补充完整:   。
(3)小组同学得出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则甲组和乙组分别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探究三: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
①随机选取20只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并将其胰岛破坏,平均分为A、B两组。
②A、B两组每天饲喂等量含糖量高的饲料。饲喂一段时间后,给A组小鼠口服胰岛素,给B组小鼠注射等量的胰岛素。
③测得A、B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如图2。
(4)分析图2数据可得出结论:   。
【答案】(1)Ⅰ
(2)0.2mL生理盐水;甲组小鼠出现抽搐现象,乙组小鼠无明显变化
(3)口服胰岛素不能有效降低血糖,而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曲线始终在正常人的下方,可知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2)乙组为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皆可,注意要等量,即0.2mL。
(3)根据【查阅资料】可知,使用胰岛素降低血糖后,实验组甲中的小鼠将出现抽搐的情况。
(4)由图可知,B组一段时间后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而A组没有,说明口服胰岛素不能降血糖。【解答】(1)根据图1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可以看出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明显不足;由此可知,Ⅰ型糖尿病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2)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实验组(甲组)注射0.2mL胰岛素,对照组需要注射0.2mL生理盐水,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根据资料,小鼠血糖浓度低会出现抽搐现象,因此注射胰岛素的甲组小鼠会出现抽搐,而注射生理盐水的乙组小鼠不会有明显变化。
(4)图2显示,口服胰岛素的小鼠血糖浓度没有显著下降,而注射胰岛素的小鼠血糖浓度显著下降,最后趋于正常值,说明口服胰岛素不能有效降低血糖,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1)(1)根据图1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可以看出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明显不足;由此可知,Ⅰ型糖尿病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2)(2)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实验组(甲组)注射0.2mL胰岛素,对照组需要注射0.2mL生理盐水,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根据资料,小鼠血糖浓度低会出现抽搐现象,因此注射胰岛素的甲组小鼠会出现抽搐,而注射生理盐水的乙组小鼠不会有明显变化。
(3)(4)图2显示,口服胰岛素的小鼠血糖浓度没有显著下降,而注射胰岛素的小鼠血糖浓度显著下降,最后趋于正常值,说明口服胰岛素不能有效降低血糖,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24.(2025八上·苍南期末)小科同学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定的铁架台未画出)。
步骤一:用一支容量为2.5mL的针筒,先将轻质活塞(活塞质量不计)的下底面拉到刚好对准2.5mL的刻度线,用橡皮泥封住针口,此时活塞静止。
步骤二:在活塞上加砝码,当活塞再次静止时,记录下活塞上砝码质量,重复五次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20℃不变,不计活塞和筒壁之间的摩擦)。
步骤三:将测得数据绘成图像,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是通过   来反映封闭气体的压强大小。
(2)根据图像乙可得到实验结论:   。
(3)已知外界大气压为帕,想要用如图甲装置测算出针筒内气体压强的数值,还需要测量出什么数据。   。
【答案】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大,压强越小;针筒有刻度部分的长度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封闭气体的压强大小不易测量,实验采用转换法,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反映封闭气体的压强大小。
(2)图乙说明压强与气体体积成反比。
(3)压强,由数学知识可知,面积等于体积除以高,所以还需要测量针筒有刻度部分的长度。
【解答】(1)根据题意知道,实验中根据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结合,计算出筒内气体压强,所以,实验中是通过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反映封闭气体的压强大小。
(2)由图像知道,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3)[3]若要用如图甲装置测算出针筒内气体压强的数值,还需要知道针筒内部的横截面积,所以还需要测量针筒有刻度部分的长度,然后根据针筒的容积,由计算针筒内部的横截面积。
25.(2025八上·苍南期末)小金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验证猜想,他利用弹簧测力计挂圆柱形物体进行实验,如图乙中的图线a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像。
(1)由图乙图线a可知,浮力与   有关,实验中,物体受到水产生的最大浮力为   N。
(2)为了验证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他将水换成酒精重复上述实验,请你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物体在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酒精中深度h的关系的大致图像   。
(3)图丙的浮力秤是利用物体漂浮时原理工作的。当秤盘放上物体时,小筒浸在水中的深度为h,小筒重(包括秤盘)为G0、圆柱形小筒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则所称物体的重力为   (用字母表示)。
【答案】(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4
(2)
(3)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浸没后继续向下,浮力不变,说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深度无关。
(2)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使用酒精,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浮力减小,由拉力=重力-浮力可知,拉力将变大。
(3)称漂浮,浮力等于总重力,物体的重力=浮力-秤自重。
【解答】(1)由图乙图线a可知,圆柱形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越小,直到其浸没液体中为止,所以,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由图乙知,物体的重力为G=4.8N,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8N
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F浮=G-F=4.8N-0.8N=4N
(2)根据F浮=ρgV,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又根据称重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越大。水换成酒精(ρ酒精=0.8g/cm3)重复上述实验,物体在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比在水中时要大,物体下表面浸入酒精中深度h的关系大致图像在原图线的上方,如下图

(3)当秤盘放上物体时,物体的重力为G物,小筒重(包括秤盘)为G0,总重力为
G总=G物+G0
圆柱形小筒受到向上的浮力为
F浮=ρgV=ρghS

G总= F浮=ρghS
所称物体的重力为
(1)[1]由图乙图线a可知,圆柱形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越小,直到其浸没液体中为止,所以,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由图乙知,物体的重力为
G=4.8N
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0.8N
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F浮=G-F=4.8N-0.8N=4N
(2)根据F浮=ρgV,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又根据称重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越大。水换成酒精(ρ酒精=0.8g/cm3)重复上述实验,物体在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比在水中时要大,物体下表面浸入酒精中深度h的关系大致图像在原图线的上方,如下图:
(3)当秤盘放上物体时,物体的重力为G物,小筒重(包括秤盘)为G0,总重力为
G总=G物+G0
圆柱形小筒受到向上的浮力为
F浮=ρgV=ρghS

G总= F浮=ρghS
所称物体的重力为
26.(2025八上·苍南期末)厚膜电阻是一种被广泛用于高温电子设备中的定值电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小明想测定某一型号的厚膜电阻的大小,设计如图甲实验。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请完成实物图甲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连入的阻值最大);
(2)请根据图乙,第三次实验的电压是   V;
(3)分析表中数据,请写出得出厚膜电阻阻值的方法   ;
实验次数 电压(伏) 电流(安)
1 4.9 0.1
2 9.8 0.2
3
0.25
(4)查阅资料发现:该厚膜电阻材料为导电金属陶瓷,滑动变阻器金属丝材料为镍铬合金丝,两种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如丙图所示。保持滑片不变,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减小,请解释其原因:   。
【答案】(1)
(2)12
(3)分别求出三次实验的电阻,再求平均值
(4)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滑动变阻器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电金属陶瓷的电阻几乎不变,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分到厚膜电阻的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 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连入的阻值最大 ,即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最长。
(2)电压表读数时要注意所选量程以及分度值,大量程的分度值为0.5V,小量程的分度值为0.1V。
(3)为了减小误差,应分别计算出三次测得的电阻的阻值,再通过取平均值得出电阻大小。
(4)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阻越大,其两端的分压越大。【解答】(1)根据实验电路是串联的,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连入的阻值最大,说明连接的是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如下图所示:
(2)乙图中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读数为12V。
(3)实验中为了使测量的电阻更准确,减小误差,应分别求出三次实验的电阻,再求平均值。
(4)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滑动变阻器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电金属陶瓷的电阻几乎不变,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分到厚膜电阻的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
(1)根据实验电路是串联的,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连入的阻值最大,说明连接的是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如下图所示:
(2)乙图中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读数为12V。
(3)实验中为了使测量的电阻更准确,减小误差,应分别求出三次实验的电阻,再求平均值。
(4)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滑动变阻器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电金属陶瓷的电阻几乎不变,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分到厚膜电阻的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
27.(2025八上·苍南期末)“酱香拿铁”是瑞兴咖啡推出的一款热门咖啡。配料中包含茅台酒和咖啡,其中茅台酒中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53%,酱香拿铁中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0.5%。
(1)酱香拿铁的配料主要包括浓缩咖啡、茅台酒、牛奶、冰块,可见酱香拿铁属于   (选填“溶液”或“浊液”)
(2)现用100克茅台酒可以配制出多少克的酱香拿铁?   
【答案】(1)浊液
(2)设100克茅台酒可以配制出酱香拿铁的质量为x,则有:100g×53%=x×0.5% x=10600g答:用100克茅台酒可以配制出10600克的酱香拿铁。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是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久置均会分层。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联立方程进行求解。
【解答】(1)酱香拿铁的配料主要包括浓缩咖啡、茅台酒、牛奶、冰块,不符合“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酱香拿铁属于浊液
(1)酱香拿铁的配料主要包括浓缩咖啡、茅台酒、牛奶、冰块,不符合“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酱香拿铁属于浊液;
(2)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见答案。
28.(2025八上·苍南期末)浮标广泛应用于台风预测、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如图,某浮标由坚硬壳体及下方可伸缩油囊构成(油囊质量忽略不计)。当液压式柱塞泵将壳体内的油注入油囊时,油囊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当油囊中的油全部被抽回壳体内时,油囊体积忽略不计。已知浮标壳体质量为,油的总质量为,当向油囊中注油时,浮标悬浮于水中。油的密度为,海水密度取,取。求:
(1)油囊中注入油时,浮标所受浮力;
(2)浮标壳体体积;
(3)若某次测试时将一体积为、质量为的测量仪挂于浮标下方浸没于水中,浮标漂浮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则需要向油囊中注入多少千克的油?
【答案】(1)根据题意可知,浮标壳体和油的总质量为;
则浮标所受的重力为;
浮标悬浮于水中,由沉浮条件可知,此时浮标所受浮力等于浮标所受的重力

(2)浮标悬浮于水中,此时浮标的总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
则浮标的总体积:;
而油囊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
即:。
那么浮标壳体的体积:。
(3)当挂上测量仪时,浮标漂浮,
此时浮标和测量仪的总质量为;
浮标和测量仪受到的重力为;
此时浮标受到的总浮力为;
测量仪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
则测量仪受到的浮力为;
壳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壳体受到的浮力为;
油囊受到的浮力;
油囊的体积等于油囊排开水的体积为;
则向油囊中注入油的质量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据此可求浮标所受浮力;
(2)知道浮标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标排开水对体积,由于浮标处于悬浮状态,浮标的总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知道油囊中注入油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囊中注入油的体积;浮标的总体积减去油囊中注入油的即为浮标壳体体积;
(3)测量仪挂于浮标下方浸没于水中,浮标漂浮,此时的浮力等于测量仪、浮标壳体和油的总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水的总体积;排开水的总体积减去测量仪的体积和浮标壳体的体积再加上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即为向油囊中注入油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向油囊中注入质量。
(1)浮标壳体和油的总质量为
浮标所受的重力为
当向油囊中注12kg油时,浮标悬浮于水中,由沉浮条件可知,此时浮标所受浮力等于浮标所受的重力
(2)当向油囊中注12kg油时,浮标悬浮于水中,此时,浮标的总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由可知
当向油囊中注12kg油时,油囊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为
浮标壳体体积等于此时浮标的总体积减去油囊的体积
(3)当挂上测量仪时,浮标漂浮,此时浮标和测量仪的总质量为
浮标和测量仪受到的重力为
由沉浮条件可知,此时浮标受到的总浮力为
测量仪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则测量仪受到的浮力为
壳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等于浮标壳体总体积减去浮标漂浮时露出水面的体积
壳体受到的浮力为
油囊受到的浮力等于此时浮标受到的总浮力减去测量仪受到的浮力,再减去壳体受到的浮力
此时,油囊的体积等于油囊排开水的体积为
油囊中油的体积等于此时油囊的体积为,则向油囊中注入油的质量为
29.(2025八上·苍南期末)某项目学习小组同学制作了简易拉力计,选用电压表来显示拉力的大小。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其中电源电压3V,定值电阻R1阻值为3Ω,电压表量程为0~3V,轻质细杆将弹簧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相连。
(1)当拉力F=0N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V。
(2)为方便读数,小组同学想在电压表表盘上标注相应的拉力值。经测定,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与拉力F关系如图乙。求在电压表刻度为1.5V的位置上所标注的拉力大小。(写出计算过程)
(3)电路中的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源电压会降低,该拉力计的测量值将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0
(2)解:当电压表示数U2=1.5V时,R1两端的电压为
通过R1的电流为
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查图乙可知,F=200N。
答:在电压表刻度为1.5V的位置上所标注的拉力大小为3Ω。
(3)偏小
【知识点】误差分析;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2)根据串联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及欧姆定律计算的阻值,由图乙读出压力大小。
(3)拉力值是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表示的,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电源电压减小,可知电压表示数将减小,测得的拉力减小。
【解答】(1)当拉力F=0N时,R2接入电阻为0Ω,电压表测导线电压,示数为0V。
(3)当拉力相同时,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相同,R1电阻不变,但由于电源电压降低,导致R1,R2两端的电压都会偏小,故该拉力计的测量值将会偏小。
(1)当拉力F=0N时,R2接入电阻为0Ω,电压表测导线电压,示数为0 V。
(2)解:当电压表示数U2=1.5V时,R1两端的电压为
通过R1的电流为
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查图乙可知,F=200N。
答:在电压表刻度为1.5V的位置上所标注的拉力大小为3Ω。
(3)当拉力相同时,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相同,R1电阻不变,但由于电源电压降低,导致R1,R2两端的电压都会偏小,故该拉力计的测量值将会偏小。
1 / 1浙江省苍南县星海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科学试题
1.(2025八上·苍南期末)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为节约用水,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浇灌果园
B.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C.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后,就可供人们直接饮用
D.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
2.(2025八上·苍南期末)粗盐提纯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A. 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3.(2025八上·苍南期末)小科是一个科学迷,在观看了野外求生的电视节目后,自己也试着自制净水装置,在较大容器内装有天然水,中间放置另一相对小一些的容器,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颗小石子置于保鲜膜上,且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小科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净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
A.吸附 B.过滤 C.沉淀 D.蒸馏
4.(2025八上·苍南期末)11月9日,某校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119”消防演习。如图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
C.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5.(2025八上·苍南期末) 春节马上来临了,住在杭州的小明一家计划去三亚过个温暖的新年,而同学小乐一家则计划去往哈尔滨滑雪。三亚和哈尔滨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性质 D.季风
6.(2025八上·苍南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6 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二号05卫星,卫星高速穿过大气层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下列关于大气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
B.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C.平流层最适合飞机飞行
D.卫星先后依次经过了对流层、中间层、平流层、暖层
7.(2025八上·苍南期末)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B.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大脑、小脑和脑干
C.所有的动物都有先天性行为,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8.(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的故障。他将导线先并联在L1两端时,发现L2亮,灯L1不亮,由此判断(  )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9.(2025八上·苍南期末)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无色透明 B.B表示水
C.D方法可为蒸发溶剂 D.C通过升高温度一定可以实现
10.(2025八上·苍南期末)有一种静电喷涂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电后,它可以使喷出的涂料微粒带上电荷,当涂料喷出后,会形成分散的雾状。当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带正电的金属球工件上时,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支架中瞬时电流的方向是向下的
B.静电喷涂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负电荷
C.喷出后的涂料会越来越分散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工件上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1.(2025八上·苍南期末)下列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用喝水杯做“纸片托水”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
B.图乙:为自制气压计,玻璃管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
C.图丙: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原来停止沸腾的水一定会再次沸腾
D.图丁:圆形水管左粗右细,水管中的气泡随水流水平向右快速运动过程中体积会变大
12.(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甲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 a 端滑到 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60Ω
C.电源电压为5V
D.滑片移动过程中,两电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13.(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所示为蒸发食盐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如下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在①→③变化过程中,食盐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B.在②一③变化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断减少
C.③与④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值不同
D.在①→④变化过程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一直不断增大
14.(2025八上·苍南期末)多次实验能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下列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
A.“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把水换成其他液体多次测量
B.“粗盐提纯过滤”时,多次洗涤滤纸和玻璃棒
C.“用刻度尺进行反应快慢的测试”时,对同一个人同一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
D.“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15.(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容器内有一密度未知的长方体M,通过粗细可忽略不计的硬质细杆AB固定。打开水阀以稳定的流速注水。当注水时间为时,容器内水面恰好接触到长方体M的底部;当注水时间为时,长方体M恰好全部浸没在水中;继续加水一段时间后停止(水未溢出)。整个过程中细杆AB所受的力的大小F(不考虑方向)与时间t的关系不可能是(  )
A. B.
C. D.
16.(2025八上·苍南期末)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③   ,④   。
(2)目前,人类修建水库主要是改造上述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写序号)。
17.(2025八上·苍南期末)用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2号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2)在乙图烧杯的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并使其充分溶解,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落,则说明固体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时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18.(2025八上·苍南期末)12月3日,台州马拉松在黄岩鸣枪开跑。本次比赛设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甜蜜跑三个项目,赛事规模15000人。
(1)赛前组委会发布公告“比赛当天多云为主,风力适宜,有利于赛事开展”上述信息描述的是黄岩当天的   (填“天气”或“气候)状况
(2)当选手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即起跑,此反射类型是   反射。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中的   状态。
A.B.
19.(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是一种测定风速大小的装置示意图。探头下的金属杆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自由移动,无风时,P在R2的中间。
(1)请判断:风速的零刻度   (选填“是”或“不是”)电压表的零刻度。
(2)当风速增大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0.(2025八上·苍南期末)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品质越差。小明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两种牛奶品质的优劣,他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如图所示。
(1)分别将自制密度计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品质较高的牛奶为   (填“甲”“乙”或“相同”);
(2)使用中,发现细铁丝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这一杯牛奶密度(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不变),则测得密度与原来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甲为某智能镜子,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当人靠近镜子,手按压总开关的①结构,镜子内部的③、④ 结构连通,形成通路,镜子配置的摄像头就会检测用户脸上的信息,并在镜面的显示屏上提供合适的护肤建议。
(1)为防触电,按压开关中   结构应为绝缘体;(填写结构序号)
(2)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于感光组件,从反射弧的组成角度看,感光组件属于   ;
(3)当用户靠近镜子时,开关 S1 自动闭合,摄像头工作。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 S2 自动闭合,智能模块启动,开始分析用户脸上的信息。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该要求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22.(2025八上·苍南期末)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如图操作流程。
(1)操作③的名称是   ,操作正确,完成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A.B.C.D.
(2)操作④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精盐,发现精盐制得率较低,其不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沿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23.(2025八上·苍南期末)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胰岛素能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为研究胰岛素的作用,某学校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查阅资料】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有Ⅰ型和Ⅱ型之分。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不同人群空腹口服100g葡萄糖后的血浆,将血浆中的胰岛素浓度变化绘制成曲线如图1所示。
【交流讨论】(1)由图1可知,   (选填“I”或“Ⅱ”)型糖尿病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2)探究二: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吗?
【查阅资料】小鼠血糖浓度低会出现抽搐现象。
①随机选取20只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mL胰岛素,乙组小鼠注射 。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两组小鼠的状况。
(2)把实验步骤②补充完整:   。
(3)小组同学得出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则甲组和乙组分别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探究三: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
①随机选取20只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并将其胰岛破坏,平均分为A、B两组。
②A、B两组每天饲喂等量含糖量高的饲料。饲喂一段时间后,给A组小鼠口服胰岛素,给B组小鼠注射等量的胰岛素。
③测得A、B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如图2。
(4)分析图2数据可得出结论:   。
24.(2025八上·苍南期末)小科同学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定的铁架台未画出)。
步骤一:用一支容量为2.5mL的针筒,先将轻质活塞(活塞质量不计)的下底面拉到刚好对准2.5mL的刻度线,用橡皮泥封住针口,此时活塞静止。
步骤二:在活塞上加砝码,当活塞再次静止时,记录下活塞上砝码质量,重复五次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20℃不变,不计活塞和筒壁之间的摩擦)。
步骤三:将测得数据绘成图像,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是通过   来反映封闭气体的压强大小。
(2)根据图像乙可得到实验结论:   。
(3)已知外界大气压为帕,想要用如图甲装置测算出针筒内气体压强的数值,还需要测量出什么数据。   。
25.(2025八上·苍南期末)小金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验证猜想,他利用弹簧测力计挂圆柱形物体进行实验,如图乙中的图线a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像。
(1)由图乙图线a可知,浮力与   有关,实验中,物体受到水产生的最大浮力为   N。
(2)为了验证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他将水换成酒精重复上述实验,请你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物体在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酒精中深度h的关系的大致图像   。
(3)图丙的浮力秤是利用物体漂浮时原理工作的。当秤盘放上物体时,小筒浸在水中的深度为h,小筒重(包括秤盘)为G0、圆柱形小筒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则所称物体的重力为   (用字母表示)。
26.(2025八上·苍南期末)厚膜电阻是一种被广泛用于高温电子设备中的定值电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小明想测定某一型号的厚膜电阻的大小,设计如图甲实验。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请完成实物图甲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连入的阻值最大);
(2)请根据图乙,第三次实验的电压是   V;
(3)分析表中数据,请写出得出厚膜电阻阻值的方法   ;
实验次数 电压(伏) 电流(安)
1 4.9 0.1
2 9.8 0.2
3
0.25
(4)查阅资料发现:该厚膜电阻材料为导电金属陶瓷,滑动变阻器金属丝材料为镍铬合金丝,两种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如丙图所示。保持滑片不变,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减小,请解释其原因:   。
27.(2025八上·苍南期末)“酱香拿铁”是瑞兴咖啡推出的一款热门咖啡。配料中包含茅台酒和咖啡,其中茅台酒中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53%,酱香拿铁中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0.5%。
(1)酱香拿铁的配料主要包括浓缩咖啡、茅台酒、牛奶、冰块,可见酱香拿铁属于   (选填“溶液”或“浊液”)
(2)现用100克茅台酒可以配制出多少克的酱香拿铁?   
28.(2025八上·苍南期末)浮标广泛应用于台风预测、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如图,某浮标由坚硬壳体及下方可伸缩油囊构成(油囊质量忽略不计)。当液压式柱塞泵将壳体内的油注入油囊时,油囊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当油囊中的油全部被抽回壳体内时,油囊体积忽略不计。已知浮标壳体质量为,油的总质量为,当向油囊中注油时,浮标悬浮于水中。油的密度为,海水密度取,取。求:
(1)油囊中注入油时,浮标所受浮力;
(2)浮标壳体体积;
(3)若某次测试时将一体积为、质量为的测量仪挂于浮标下方浸没于水中,浮标漂浮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则需要向油囊中注入多少千克的油?
29.(2025八上·苍南期末)某项目学习小组同学制作了简易拉力计,选用电压表来显示拉力的大小。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其中电源电压3V,定值电阻R1阻值为3Ω,电压表量程为0~3V,轻质细杆将弹簧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相连。
(1)当拉力F=0N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V。
(2)为方便读数,小组同学想在电压表表盘上标注相应的拉力值。经测定,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与拉力F关系如图乙。求在电压表刻度为1.5V的位置上所标注的拉力大小。(写出计算过程)
(3)电路中的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源电压会降低,该拉力计的测量值将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体污染和防治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保护的知识判断。
【解答】A.为节约用水,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故A错误;
B.海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淡水占比很小,故B错误;
C.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后,还需要进行消毒净化,这样才可供人们直接饮用,故C错误;
D.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过滤使要使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侧。
量筒只能用与测量体积,不能用于溶解固体或稀释溶液。【解答】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A错误;
B、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C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蒸馏利用的是互溶的物质沸点不同从而将物质分离;过滤用于分离不互溶的固体和液体。【解答】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颗小石子置于保鲜膜上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是利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冷却变为水,属于蒸馏的过程,所以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蒸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B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弧完整,才能执行动作。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脑。
图中的X表示感受器,传出神经①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肌肉为效应器,执行动作,完成反射。
【解答】A、图中X表示感受器,故A正确;
B、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内分泌腺无法分泌激素,不会影响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完整性,肌肉能够收缩,故B错误;
C、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故C正确;
D、由题干中的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5.【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因素及季风等。
【解答】三亚和哈尔滨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 大气层分为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解答】 大气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可以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故A正确不合题意;
风、雷、雨、电等强对流活动都发生在对流层,故B正确不合题意;
平流层的大气比较稳定,适合飞机飞行,故C正确不合题意;
卫星离开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C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A.根据对激素的作用的知识判断;
BD.根据神经系统的组成判断;
C.根据先天性行为的定义判断。
【解答】 A.人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人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故A错误;
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故B错误;
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本能,如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属于先天性行为,故C正确;
D.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A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有用电器能正常工作,说明电路为通路,不存在断路,若所有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可能存在断路。【解答】据图可知,电路是串联的,闭合开关时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中应有断路存在,或是两灯均短路;用导线先并联在L1两端时,发现L2亮,灯L1不亮,说明这时电路已形成通路,即L2及开关应是正常的,同时因导线与灯L1并联,则不可能为灯L1短路,故只能为灯L1发生了断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其溶解度大小与温度的关系不一定相同,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氢氧化钙和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解答】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故A错误;
B、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②表示溶剂,但不一定是水,也可能是酒精等,故B错误;
C、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可以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方法可为蒸发溶剂,故C正确;
D、饱和溶液通过升高温度不一定能变成不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电荷的定向移动会形成电流,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解答】BD、金属球工件上带正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雾状涂料均匀喷涂在带正电的金属球工件上,即雾状涂料与带正电的金属球相互吸引,所以静电喷涂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负电荷,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静电喷涂枪喷出的涂料微粒都带负电荷,所以喷出后的涂料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工件上,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A、金属球工件上带正电荷,当带负电荷的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上时,负电荷由金属球进入大地,则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由于电流发向与负电荷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向上,故A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变化;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水经过不同粗细的管道时,因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水量相同,可知管越小,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气泡越大。【解答】A、喝水杯做“纸片托水”实验,只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值,故A错误;
B、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与水柱的压强之和,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向外压水柱,所以水柱将会升高,故B错误;
C、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如果沸点没有降低到试管内水的温度,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不会再次沸腾,故C错误;
D、由于圆形水管左粗右细,当水向右流动过程中,水经过细管时,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泡在细管处体积变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越长,滑动变阻器的连入电阻的阻值越大,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逐渐减小。
没有电源电压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串联电路,要求电源电压可通过在图像中找两个点,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规律,列出两种情况下的电源电压表达式,联立两式,即可求得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的阻值。【解答】A、据甲图可知,电路是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故A错误;
B、据乙图可知,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1A,此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为5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故B错误;
C、据乙图可知,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0.6A,可得电源电压为:------①,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0.1A,此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为5V,可得电源电压为:-------②,联立①②解得:U=6V,R0=10Ω;故C错误;
D、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片移动过程中,R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则,即,故滑片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 数变化量的比值始终不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③④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为饱和溶液,由①到②水分减少,温度不变,没有晶体析出,说明①为不饱和溶液,且由①到②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不确定②是不饱和溶液还是恰好饱和,所以无法判断②和③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解答】A、在①→③变化过程中,为恒温蒸发过程,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②→③变化过程中,溶剂不断蒸发,溶剂的质量不断减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③→④过程中,升温蒸发水分,此时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④>③,溶质与溶剂的比值不相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②为饱和溶液,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答案】A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
【解答】A.“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把水换成其它液体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A符合题意;
B.“粗盐提纯过滤”时,多次洗涤滤纸和玻璃棒,是为了减小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刻度尺进行反应快慢的测试”时,对同一个人同一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故C不符合题意;
D.“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浸在水中时将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且在完全浸没之前,物体受到的浮力随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变大而变大。物体始终静止,受力平衡。由于不知道物体的密度,所以无法判断物体的状态,若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受到的拉力方向向上,则拉力+浮力等于重力;若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则拉力的方向向下,浮力等于拉力加重力。若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最终浸没后浮力等于重力,不再受到拉力。【解答】A、当长方体M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长方体会沉底,即浮力小于重力,时间为t1前,长方体不受浮力,则细杆AB所受的力不变,时间为t1~t2之前,随长方体浸在水中体积的增加,浮力变大,则细杆AB所受的力变小,当再继续加水时,因为浮力不变,则细杆AB所受的力不变,但细杆AB仍然受力,A可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当长方体M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长方体会悬浮,即浮力等于重力,时间为t1前,长方体不受浮力,则细杆AB所受的力不变,时间为t1~t2之前,随长方体浸在水中体积的增加,浮力变大,当长方体刚好浸没后浮力等于重力,此时细杆AB所受的力刚好为0,当再继续加水时,因为浮力不变,细杆AB所受的力仍然为0,B可能,故B不符合题意;
CD、当长方体M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长方体会漂浮,即浮力等于重力,时间为t1前,长方体不受浮力,则细杆AB所受的力不变,时间为t1~t2之前,随长方体浸在水中体积的增加,浮力变大,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因此在时间t2之前,细杆AB所受的力先减小到0,再增加,后保持不变,C可能,D不可能,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答案】(1)水汽输送;降水
(2)⑤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③是水汽输送,能让陆地上的水资源得到补充。
(2)人类最容易干预的水循环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例如修建水库、南水北调等。
【解答】(1)由图可知,①是蒸发,②降水,③是水汽输送,④是降水,⑤地表径流,⑥是蒸腾作用,⑦是蒸发。
(2)人类修建水库主要是改造上述水循环中的⑤地表径流环节,修建水库可以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洪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域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得地下水位升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1)由图可知,①是蒸发,②降水,③是水汽输送,④是降水,⑤地表径流,⑥是蒸腾作用,⑦是蒸发。
(2)人类修建水库主要是改造上述水循环中的⑤地表径流环节,修建水库可以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洪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域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得地下水位升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17.【答案】(1)氧气
(2)放热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1)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是氢气,与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是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2)石蜡熔化,说明吸收了热量,可知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常见物质中溶于水吸热的是硝酸铵。
【解答】(1)由图可知,2号试管连接电源的正极,其中生成的气体为氧气,故填氧气。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石蜡受热熔化,塑料片掉落,故填放热。
(1)由图可知,2号试管连接电源的正极,其中生成的气体为氧气,故填氧气。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石蜡受热熔化,塑料片掉落,故填放热。
18.【答案】(1)天气
(2)条件;A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体温的控制;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1)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的空气状况,气候指的是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况。
(2)不需要学习,与生俱来的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应,经后天学习才具有的能力属于条件反射。
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加快散热。
【解答】(1)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故“比赛当天多云为主,风力适宜,有利于赛事开展”描述的是黄岩当天的天气状况。
(2)当选手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即起跑,此反射类型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条件反射。
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以及血管舒张使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热,故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中的A状态。
(1)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故“比赛当天多云为主,风力适宜,有利于赛事开展”描述的是黄岩当天的天气状况。
(2)[2] 当选手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即起跑,此反射类型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条件反射。
[3] 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以及血管舒张使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热,故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中的A状态。
19.【答案】(1)不是
(2)下;变大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判断电路串联联时,可以先将电压表及其引线去除,防止干扰,可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2)流体流速大,压强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越长,电阻越大。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电阻越大,其两端电压越大,据此分析。
【解答】(1)由图知道,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题意知道,无风时,P在R2的中间,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较大,由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较小,由U=IR知R1两端的电压较小,但不为零,所以风速的零刻度不是电压表的零刻度。
(2)根据图示知道,当有风吹过探头时,由于探头为上凸下平形状,相同时间空气经过上表面的路程比下表面长,经过上表面的速度比下表面快,所以上表面的气压小于下表面的气压,探头将受到一向上的合力,滑片向上移动;
当风速增大时,探头上下表面空气流速差较大,上下表面气压差较大,受向上的合力较大,所以滑片向上运动的较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较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知道,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R1分担的电压变大,故电压表示数变大。
(1)由图知道,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题意知道,无风时,P在R2的中间,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较大,由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较小,由U=IR知R1两端的电压较小,但不为零,所以风速的零刻度不是电压表的零刻度。
(2)根据图示知道,当有风吹过探头时,由于探头为上凸下平形状,相同时间空气经过上表面的路程比下表面长,经过上表面的速度比下表面快,所以上表面的气压小于下表面的气压,探头将受到一向上的合力,滑片向上移动;
当风速增大时,探头上下表面空气流速差较大,上下表面气压差较大,受向上的合力较大,所以滑片向上运动的较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较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知道,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R1分担的电压变大,故电压表示数变大。
20.【答案】(1)乙
(2)偏小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密度计刻度下大上小,结合牛奶的密度与品质的关系进行判断。
(2)总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铁丝放入玻璃管后,试管将下沉一些,才能保证总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刻度偏上,由密度计刻度特点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小。
【解答】(1)密度计始终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浮力相同时,密度计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则乙的密度较大,品质较高。
(2)细铁丝在外面时和在里面时,密度计的总重力不变,根据可知,它们受到的总浮力不变。根据可知,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当细铁丝在外面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铁丝的体积与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而铁丝在里面时,只有玻璃管排开液体。比较可知,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即液面所对的刻度靠上,即测出密度偏小。
(1)密度计始终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浮力相同时,密度计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则乙的密度较大,品质较高。
(2)细铁丝在外面时和在里面时,密度计的总重力不变,根据可知,它们受到的总浮力不变。根据可知,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当细铁丝在外面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铁丝的体积与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而铁丝在里面时,只有玻璃管排开液体。比较可知,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即液面所对的刻度靠上,即测出密度偏小。
21.【答案】(1)①②
(2)感受器
(3)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串、并联电路的设计;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1)人接触的是①,①②相连,可知为防止触电,①②均应使用绝缘体材料。
(2)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接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执行动作)。
(3)摄像头与智能模块单独工作,说明两者并联;S2 自动闭合,智能模块启动,说明S2 在智能模块所在的支路上。
【解答】(1)为了防止触电,手按压总开关的①②结构,为绝缘体。
(2)人脸通过摄像头可成像在感光组件上,在感光组件成像,因此感光组件属于感受器。
(3)根据题意可知,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 闭合,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智能模块启动,这说明智能模块与灯泡互不影响,是并联的,且开关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智能模块,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为了防止触电,手按压总开关的①②结构,为绝缘体。
(2)人脸通过摄像头可成像在感光组件上,在感光组件成像,因此感光组件属于感受器。
(3)根据题意可知,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 闭合,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智能模块启动,这说明智能模块与灯泡互不影响,是并联的,且开关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智能模块,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答案】(1)过滤;A
(2)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3)C
【知识点】误差分析;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将不互溶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称为过滤,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玻璃棒放在三层滤纸一侧。
(2)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获得晶体,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注意蒸发时不能将液体蒸干,不然会导致固体飞溅。
(3)精盐制得率偏低,可能是在精炼过程中存在溶质损失导致的。
【解答】(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所以操作③的名称是过滤;过滤器的制作过程是先将滤纸对折成半圆,然后折成四分之一圆制成一个圆锥形,且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所以难溶物在滤纸上的分布情况是小于滤纸的半圆,则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看到的情况是最接近图中的A。(2)操作④(蒸发)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蒸发皿,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3)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导致溶解的氯化钠质量偏小,进一步导致精盐制得率较低,故A不符合题意;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导致部分氯化钠损失,进一步导致精盐制得率较低,故B不符合题意;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导致计算的精盐制得率较高,故C符合题意;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导致部分氯化钠损失,进一步导致精盐制得率较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所以操作③的名称是过滤;过滤器的制作过程是先将滤纸对折成半圆,然后折成四分之一圆制成一个圆锥形,且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所以难溶物在滤纸上的分布情况是小于滤纸的半圆,则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看到的情况是最接近图中的A;
(2)操作④(蒸发)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蒸发皿,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3)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导致溶解的氯化钠质量偏小,进一步导致精盐制得率较低;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导致部分氯化钠损失,进一步导致精盐制得率较低;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导致计算的精盐制得率较高;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导致部分氯化钠损失,进一步导致精盐制得率较低;
故选ABD。
23.【答案】(1)Ⅰ
(2)0.2mL生理盐水;甲组小鼠出现抽搐现象,乙组小鼠无明显变化
(3)口服胰岛素不能有效降低血糖,而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曲线始终在正常人的下方,可知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2)乙组为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皆可,注意要等量,即0.2mL。
(3)根据【查阅资料】可知,使用胰岛素降低血糖后,实验组甲中的小鼠将出现抽搐的情况。
(4)由图可知,B组一段时间后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而A组没有,说明口服胰岛素不能降血糖。【解答】(1)根据图1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可以看出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明显不足;由此可知,Ⅰ型糖尿病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2)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实验组(甲组)注射0.2mL胰岛素,对照组需要注射0.2mL生理盐水,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根据资料,小鼠血糖浓度低会出现抽搐现象,因此注射胰岛素的甲组小鼠会出现抽搐,而注射生理盐水的乙组小鼠不会有明显变化。
(4)图2显示,口服胰岛素的小鼠血糖浓度没有显著下降,而注射胰岛素的小鼠血糖浓度显著下降,最后趋于正常值,说明口服胰岛素不能有效降低血糖,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1)(1)根据图1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可以看出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明显不足;由此可知,Ⅰ型糖尿病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2)(2)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实验组(甲组)注射0.2mL胰岛素,对照组需要注射0.2mL生理盐水,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根据资料,小鼠血糖浓度低会出现抽搐现象,因此注射胰岛素的甲组小鼠会出现抽搐,而注射生理盐水的乙组小鼠不会有明显变化。
(3)(4)图2显示,口服胰岛素的小鼠血糖浓度没有显著下降,而注射胰岛素的小鼠血糖浓度显著下降,最后趋于正常值,说明口服胰岛素不能有效降低血糖,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24.【答案】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大,压强越小;针筒有刻度部分的长度
【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封闭气体的压强大小不易测量,实验采用转换法,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反映封闭气体的压强大小。
(2)图乙说明压强与气体体积成反比。
(3)压强,由数学知识可知,面积等于体积除以高,所以还需要测量针筒有刻度部分的长度。
【解答】(1)根据题意知道,实验中根据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结合,计算出筒内气体压强,所以,实验中是通过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反映封闭气体的压强大小。
(2)由图像知道,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3)[3]若要用如图甲装置测算出针筒内气体压强的数值,还需要知道针筒内部的横截面积,所以还需要测量针筒有刻度部分的长度,然后根据针筒的容积,由计算针筒内部的横截面积。
25.【答案】(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4
(2)
(3)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浸没后继续向下,浮力不变,说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深度无关。
(2)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使用酒精,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浮力减小,由拉力=重力-浮力可知,拉力将变大。
(3)称漂浮,浮力等于总重力,物体的重力=浮力-秤自重。
【解答】(1)由图乙图线a可知,圆柱形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越小,直到其浸没液体中为止,所以,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由图乙知,物体的重力为G=4.8N,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8N
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F浮=G-F=4.8N-0.8N=4N
(2)根据F浮=ρgV,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又根据称重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越大。水换成酒精(ρ酒精=0.8g/cm3)重复上述实验,物体在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比在水中时要大,物体下表面浸入酒精中深度h的关系大致图像在原图线的上方,如下图

(3)当秤盘放上物体时,物体的重力为G物,小筒重(包括秤盘)为G0,总重力为
G总=G物+G0
圆柱形小筒受到向上的浮力为
F浮=ρgV=ρghS

G总= F浮=ρghS
所称物体的重力为
(1)[1]由图乙图线a可知,圆柱形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越小,直到其浸没液体中为止,所以,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由图乙知,物体的重力为
G=4.8N
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0.8N
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F浮=G-F=4.8N-0.8N=4N
(2)根据F浮=ρgV,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又根据称重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越大。水换成酒精(ρ酒精=0.8g/cm3)重复上述实验,物体在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比在水中时要大,物体下表面浸入酒精中深度h的关系大致图像在原图线的上方,如下图:
(3)当秤盘放上物体时,物体的重力为G物,小筒重(包括秤盘)为G0,总重力为
G总=G物+G0
圆柱形小筒受到向上的浮力为
F浮=ρgV=ρghS

G总= F浮=ρghS
所称物体的重力为
26.【答案】(1)
(2)12
(3)分别求出三次实验的电阻,再求平均值
(4)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滑动变阻器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电金属陶瓷的电阻几乎不变,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分到厚膜电阻的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 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连入的阻值最大 ,即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最长。
(2)电压表读数时要注意所选量程以及分度值,大量程的分度值为0.5V,小量程的分度值为0.1V。
(3)为了减小误差,应分别计算出三次测得的电阻的阻值,再通过取平均值得出电阻大小。
(4)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阻越大,其两端的分压越大。【解答】(1)根据实验电路是串联的,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连入的阻值最大,说明连接的是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如下图所示:
(2)乙图中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读数为12V。
(3)实验中为了使测量的电阻更准确,减小误差,应分别求出三次实验的电阻,再求平均值。
(4)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滑动变阻器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电金属陶瓷的电阻几乎不变,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分到厚膜电阻的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
(1)根据实验电路是串联的,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连入的阻值最大,说明连接的是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如下图所示:
(2)乙图中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读数为12V。
(3)实验中为了使测量的电阻更准确,减小误差,应分别求出三次实验的电阻,再求平均值。
(4)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滑动变阻器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电金属陶瓷的电阻几乎不变,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分到厚膜电阻的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
27.【答案】(1)浊液
(2)设100克茅台酒可以配制出酱香拿铁的质量为x,则有:100g×53%=x×0.5% x=10600g答:用100克茅台酒可以配制出10600克的酱香拿铁。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是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久置均会分层。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联立方程进行求解。
【解答】(1)酱香拿铁的配料主要包括浓缩咖啡、茅台酒、牛奶、冰块,不符合“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酱香拿铁属于浊液
(1)酱香拿铁的配料主要包括浓缩咖啡、茅台酒、牛奶、冰块,不符合“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酱香拿铁属于浊液;
(2)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见答案。
28.【答案】(1)根据题意可知,浮标壳体和油的总质量为;
则浮标所受的重力为;
浮标悬浮于水中,由沉浮条件可知,此时浮标所受浮力等于浮标所受的重力

(2)浮标悬浮于水中,此时浮标的总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
则浮标的总体积:;
而油囊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
即:。
那么浮标壳体的体积:。
(3)当挂上测量仪时,浮标漂浮,
此时浮标和测量仪的总质量为;
浮标和测量仪受到的重力为;
此时浮标受到的总浮力为;
测量仪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
则测量仪受到的浮力为;
壳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壳体受到的浮力为;
油囊受到的浮力;
油囊的体积等于油囊排开水的体积为;
则向油囊中注入油的质量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据此可求浮标所受浮力;
(2)知道浮标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标排开水对体积,由于浮标处于悬浮状态,浮标的总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知道油囊中注入油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囊中注入油的体积;浮标的总体积减去油囊中注入油的即为浮标壳体体积;
(3)测量仪挂于浮标下方浸没于水中,浮标漂浮,此时的浮力等于测量仪、浮标壳体和油的总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水的总体积;排开水的总体积减去测量仪的体积和浮标壳体的体积再加上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即为向油囊中注入油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向油囊中注入质量。
(1)浮标壳体和油的总质量为
浮标所受的重力为
当向油囊中注12kg油时,浮标悬浮于水中,由沉浮条件可知,此时浮标所受浮力等于浮标所受的重力
(2)当向油囊中注12kg油时,浮标悬浮于水中,此时,浮标的总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由可知
当向油囊中注12kg油时,油囊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为
浮标壳体体积等于此时浮标的总体积减去油囊的体积
(3)当挂上测量仪时,浮标漂浮,此时浮标和测量仪的总质量为
浮标和测量仪受到的重力为
由沉浮条件可知,此时浮标受到的总浮力为
测量仪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则测量仪受到的浮力为
壳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等于浮标壳体总体积减去浮标漂浮时露出水面的体积
壳体受到的浮力为
油囊受到的浮力等于此时浮标受到的总浮力减去测量仪受到的浮力,再减去壳体受到的浮力
此时,油囊的体积等于油囊排开水的体积为
油囊中油的体积等于此时油囊的体积为,则向油囊中注入油的质量为
29.【答案】(1)0
(2)解:当电压表示数U2=1.5V时,R1两端的电压为
通过R1的电流为
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查图乙可知,F=200N。
答:在电压表刻度为1.5V的位置上所标注的拉力大小为3Ω。
(3)偏小
【知识点】误差分析;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2)根据串联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及欧姆定律计算的阻值,由图乙读出压力大小。
(3)拉力值是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表示的,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电源电压减小,可知电压表示数将减小,测得的拉力减小。
【解答】(1)当拉力F=0N时,R2接入电阻为0Ω,电压表测导线电压,示数为0V。
(3)当拉力相同时,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相同,R1电阻不变,但由于电源电压降低,导致R1,R2两端的电压都会偏小,故该拉力计的测量值将会偏小。
(1)当拉力F=0N时,R2接入电阻为0Ω,电压表测导线电压,示数为0 V。
(2)解:当电压表示数U2=1.5V时,R1两端的电压为
通过R1的电流为
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查图乙可知,F=200N。
答:在电压表刻度为1.5V的位置上所标注的拉力大小为3Ω。
(3)当拉力相同时,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相同,R1电阻不变,但由于电源电压降低,导致R1,R2两端的电压都会偏小,故该拉力计的测量值将会偏小。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