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课前检测5min1.《氓》中以桑叶润泽比喻女子青春年华的两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氓》中以桑叶枯黄比喻女子年老色衰的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3.《氓》中描写女子婚后操劳家务的句子:三岁为妇,靡室劳矣。4.屈原《离骚》中“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两句以“鸷鸟”为喻,表明自己绝不同流合污。5.在《离骚》中,屈原用比喻手法写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6.屈原在《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两句,表现自己为了心所向往的美德,纵然多次死去也不后悔。学写文学评论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知识链接部分,掌握诗歌鉴赏和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方法。2.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诗歌,细品诗家之语,寻找对作品感触最深的一个评论点。3.学写文学短评,完成片段训练。自主学习:4分钟①2min快速大声朗读文学评论的概念、技法和写作角度,圈画重点知识,掌握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②2min阅读“火眼金睛”部分的写作示例,辨析其优缺点,并说明原因。(随机 口展)自主反馈文学——评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何为文学评论?点评、议论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无评——只对原句简单翻译,没有观点,没有评论文段一自主反馈文学——评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客观何为文学评论?点评“蜀道之难,难于上天”,吟诵这句贯穿全诗的咏叹,让我唏嘘感慨。这条蜀道不就是我们的人生之路吗?人生在世,犹如行路,道路总会或'青泥盘盘”,或“百步九折”,而不可逾越的“峨嵋之巅”又何止一二呢?《蜀道难》道尽蜀道行进之难,更道尽人生之艰险。其实李白就是在间接地告诉我们,人生艰难,万不可率性随意,要谨慎从事,认真对待。是呀!李白不是还一再的提醒我们“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也不止一次的告诫我们“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吗?但他没有让我们止步不前,而是让我们等待机会,积蓄力量,然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我们的心弦,引发我们思考:惟有历尽人生之难,可领略广阔云天。——李白《蜀道难》偏重读后感一首《归园田居》让我思绪万千,依稀看到一位老者踏着田陌缓缓而归,衣袂飞扬,两鬓繁霜,在官场沉浮蹉跎了半生,终于顺从了本性归问内心所向的草木丘山。开荒南野,方宅十亩,草屋八九,生活简朴清贫,却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宁。陶洲明就是那个人命危浅的时代里一只暮月的倦鸟,一尾孤独的游鱼一棵高做的青松,他勇敢地归于田园找到了灵魂的归宿。而我们呢?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浮华喧器的时代里,在这样人潮涌动的快节奏都市中,我们在其中挣扎着流浪,又到何处寻得灵魂的归宿呢?重“感”—在写作时结合本人实际,写自己的感想、体会,主观色彩较鲜明文段二辨析文学短评与读后感评:属于评论体,侧重于分析评价作品思想艺术的优劣高下,带有客观评价的色彩。感:属于引申体,需要在写作时结合本人实际,联系社会现实,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收获,主观感发的色彩更为鲜明。怎样才避免写成读后感?——尽量不出现“我觉得”“让我们感受到”“让我”“感叹词or感叹语气”等——说白了,纯客观鉴赏,理性分析。自主反馈文学——评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观点鲜明客观着眼点要小、分析要深入文学短评写作的角度与内容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主题思想、主要情感、形象、艺术手法、构思技巧、语言、艺术风格……①主题思想和主要情感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写作路径:明确角度(情感)——情境再现(想象)——总结评价(但有些浅评的意思)示例一:千百年来,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成为抒发远客思乡之情的经典中的经典。(明确角度一情感)清冷的秋夜,被一轮明月照亮了,风悄悄地浮动起阵阵凉意,庭院倍显寂寥。光透过窗,照射进了屋子里,肆意地洒在床头,带来了冷冷的秋宵寒意。本来就睡意清浅的他被打扰了。睡梦初醒的他起身顺着光源的方向,望了又望,在恍惚迷离中,好像是地上铺了一舶亮的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月正挂在中天。这时,他完全清醒了,心头竟泛起阵阵波澜,似什么堵在他心头,让他竟然有了几分苦恼。他看着那明明,心头骤然涌上一种酸酸的情愫。(情境再现想象)他已无法控制心中的那份感情了,他默默徘徊着,徘徊着,终于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明,低头思故乡”诗句跃然纸上。(诗文引用)李白的这寥寥数字,言浅而情深,终成为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远客旅思感怀的名篇。(总结评价)——唐代白《静夜思》文学短评写作的角度与内容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主题思想、主要情感、形象、艺术手法、构思技巧、语言、艺术风格……①主题思想和主要情感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②分析作品的形象(好写)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③评价作品的手法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等;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③评价作品的手法(最好写)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等;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④评价作品的构思技巧写作思路: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时间、空间为线索等;层次结构:如总一分一总、总一分、分一总、分一分;行文布局: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等。选材特点:如生动典型、来自生活、新鲜亲切等;写作路径:明确角度(技巧)——诗文分析——总结评价示例四:“曲笔”,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诗歌的抒情更为婉转、含蓄、意境深邃,倍增哀乐。“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运用想象,面写“思家”。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红情扩大化,实感人。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自己。这个冬到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具体“说”了什么,作者并没有指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提一个“思”字,而运用曲笔虚写,平实质朴的语言,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谓平中见奇。——唐代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⑤鉴赏作品的语言(好写)鉴赏作品的语言,一是要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等;二是要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三是要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写作路径:明确角度(语言)——炼字分析——总结评价示例二:李白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自然,明白如话,如清水芙蓉,无矫揉造作之痕。诗人独处他乡,于夜深人静之时,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而“举头望明月”中“望”这一动作神态照应了前向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蒙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虽然整首诗歌语言平实,但诗意却体味不尽。《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蜻蜓点水﹣﹣浅评(只抓住表面的印象,浅表性地进行评论),缺乏有针对性的叙(对作品内容的概括、复述、介绍或摘录引用)。文段三自主反馈文学——评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论据充分客观着眼点要小、分析要深入总-分-总对文章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观点+叙述+分析评价+回扣论点佳作欣赏一借丞相祠堂之破败,感叹一代名相身后之寂寞,抒发诗人对诸葛亮的强烈缅怀和景仰之情。“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在这两句中诗人用一“寻”字,表明此行是诗人专程为瞻仰武侯而来;而柏木森森,四季常青,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氛围,抒发诗人对诸葛亮的无限仰慕追思之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诗写祠堂台阶上都被深深碧草所掩映,黄鹂空鸣好音无人听取,描写出祠堂环境的荒芜破败;景语含情,突出先贤早已被人遗忘,诸葛武侯身后的凄凉。“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古故圣者尚且如此,不令人叹惋!(分论点):抓住“情感表达”这一个角度,深入挖掘适当的引用原文,从原作出发进行赏析既有对原文的翻译,也有读者角度的赏析和议论抒情,十分恰切观点句选取文章中的某一个小角度明确的观点叙述句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分析句围绕观点句对作品内容等进行分析评论总结句总结段落的观点学写文学短评:段落构思【牛刀小试】3min请你在《氓》和《孔雀东南飞》中任选一篇,从语言、构思、意象、情感、手法等方面选择一两个角度,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撰写文学短评。200字左右。合作探究:5分钟1.请各小组在组内推选一位同学的标准段作为范例进行升格写作,指出ta的优缺点并加以修改。要求:全体起立,双手持书,组长带领,全员集思广益。1.各小组将修改后的作品,投影到黑板上。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修改。(随机,口展)小组展示:卫女是一位敢于追爱的女性。“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面对氓的示爱,卫女也热情回应,即使只是“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卫女也丝毫没有怀疑过氓的真诚。古时成亲,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女子择夫关乎后半辈子的幸福,但卫女一心爱慕氓,不仅从未怀疑过氓,反而还对因婚期而生气的氓温柔相劝“将子无怒”,足以体现卫女对氓的爱慕与对爱情的勇敢追求。下面文字从哪个角度进行评论的?形象卫女是一位敢于追爱的女性。“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面对氓的示爱,卫女也热情回应,即使只是“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卫女也丝毫没有怀疑过氓的真诚。古时成亲,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女子择夫关乎后半辈子的幸福,但卫女一心爱慕氓,不仅从未怀疑过氓,反而还对因婚期而生气的氓温柔相劝“将子无怒”,足以体现卫女对氓的爱慕与对爱情的勇敢追求。诗意在浪漫与现实间流淌——评《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为乐府双璧之一,这篇不知何人所作的精彩篇章,独特在其浪漫与现实的交织中。愿与卿同去,化作双鸳鸯,诗中蕴含的浪漫色彩,让孔雀东南飞熠熠生辉。焦仲卿与刘兰芝情深意厚,但奈何母亲的阻挡,两人被迫分开。全文围绕浪漫主义,分别时的语言描写是浪漫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二情劳劳复依依;结尾全文最具有浪漫气息的桥段,描写了一对璧人为了爱双双殉情化作鸳鸯。如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歌颂了美好爱情,充满浪漫色彩。诗不能只有浪漫,它其中蕴含的现实意义更加丰富。旧社会的封建礼教与大家长制的束缚酿成了爱情悲剧。旧社会女子要三从四德,日夜辛苦;而男子没有勇气与旧礼教相抗衡。诗中不仅是宣扬崇高美好的爱情,更有对打破封建礼教的渴望与对自由光明的崇尚,它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深刻的警醒。浪漫让人感慨,现实引人反思,《孔雀东南飞》中的诗意充满着浪漫与现实,让诗意更加浓厚,让诗词更加多姿。当堂检测选择本单元所学的一首诗歌,或拓展阅读下面所列古代诗词,从语言、构思、意象、情感等方面选择一两个角度,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分析自己阅读欣赏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写一篇作文提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