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教材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新教材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亲爱的同学们,春天是花儿“百般斗芳菲”、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时节。“走进三月,
百花争春的主题活动拉开了序幕,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赏牡丹】
悠悠古曹州,牡丹之美倾绝尘世,声名远扬,家喻户晓①。逢盛世花开,其色为国
之正色,其香乃天授奇香。人间四月,菏泽大地,牡丹风姿卓然,独领风骚,鹤立鸡群②。
牡丹花,摇曳()多姿,五彩(ban lan)。红牡丹像一团燃烧的云霞在绿叶间
肆意释放着热情白牡丹宛如仙子遗落的羽衣层层叠叠的花瓣在风中轻颐粉牡丹恰

。牡丹的尽情绽(
)放,犹如谦逊③好客的菏泽人,张
开双腾,迎接五湖四海④的朋友来感受牡丹的魅力。
1,上面文段是小东对牡丹的描写,有一处用拼音代替了汉字,有两个字不确定读音,请选
出正确的一项()(3分)
A.斑斓ye zhan
B.斑阑
zhuai
zhàn
C.班斓ye zhan
D.班阑zhudi zhan
2依次填入波浪线句子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3小东在描述时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序号是()(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仿写句子。将粉牡丹描述完整。(3分)
【活动二:赞海棠】
5.小东想请同学们用现代汉语描述诗中海棠的形象。(4分)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二)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活动三:析梅花】
6.小东希望自己平时多进行诗词积累,请同学们帮他写出关于梅花的一些诗句。(4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7.根据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二:寻找“最美对联”,结合梅花的品格,试着给梅花写一
副对联。(3分)
上联
下联
横批
【活动四:诗文咏志】
8.同学们不仅积累了关于“花”的诗句,还复习了前三单元的课内名句。(7分)
(1)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2)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3)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旦辞爷娘去,
,不闻爷娘唤女声,
。(《木兰诗》)
(5)《木兰诗》中展现木兰战场生活艰难苦寒的对偶句是:
二、阅读与鉴赏(41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4分)
春日信笔
[清]陈长生
软红无数欲成泥,庭草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鹅语,风筝吹落画檐西。
9.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软红无数欲成泥中“软红借代落花,“欲成泥”暗喻春天将尽。
B.“庭草催春绿渐齐”以拟人手法表现草木生长之态,暗含时光流逝。
C.“窗外忽传鹦鹉语通过声音描写烘托春日热闹氛围,“忽传暗含人际交流。
D.“风筝吹落画檐西以动态收束全诗,“吹落赋予自然风力以主观能动性。
10.分析“软红无数欲成泥”中“软”字的表达效果。(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5题。(14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
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初一语文期中参考答案
1.(3 分)A
2.(3 分)B
3.(2 分)②
4.(3分)粉牡丹像少女羞红的脸颊,在绿叶的衬托下,洋溢着纯真与娇俏,惹人怜爱。
5.(4 分)海棠枝叶繁茂;花苞尚未完全舒展,而是藏于绿叶之间;海棠仿佛懂得沉淀与积
蓄,不急于在枝头绚烂,而是静待时机,淡泊从容,默默坚守自我。
6.(4分)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王安石的《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 其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出自黄櫱禅师的《上堂开示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卢梅坡的《雪梅 其一》(写对 1 句得 1 分)
7.(3分)示例一:上联:傲立霜天凭铁骨 下联:独开冷境溢清芬 横批:梅韵高风
示例二:上联:玉骨经寒香愈冽 下联:冰心映雪品尤纯 横批:梅品高洁
示例三:上联:不随桃李争春色 下联:独守孤贞傲冷冬 横批:梅心自守
8.(7分) 弹琴复长啸 故园东望路漫漫 此夜曲中闻折柳 暮宿黄河边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9.(2分)D
【解析】:“吹落”是自然风力的客观作用,并未赋予风力以“主观能动性”,尾句通过风筝
飘落的动态画面,营造出春日的闲适与静谧。A 项解析“软红”的借代与隐喻;B项点明“催
春”的拟人手法;C项分析“互传”的双关效果(鹦鹉对话与人际交流)。
10.(2 分)在诗句“软红无数欲成泥”中,“软红”指的是落花,“软”字通过拟人手法,
使得落花仿佛有了生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落花慢慢堆积起来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
染力。
11.(4 分)(1)乃:于是,就 (2)C (3)顾:看 (4)既:已经
12.(2 分)B
13.(2 分)“信乎其似巢也!”中“也”表感叹语气,翻译为“啊”。这句话是客人看到陆游
的书巢后的感叹,“信乎”表示确实,客人感叹确实像鸟窝啊。表现出客人对陆游房屋像鸟
窝的肯定,同时也体现出客人对陆游热爱读书,把屋子堆满书,还幽默地称其为“巢”的这
种行为的赞美之情 。
答案第 1页,共 5页
14.(2 分)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15.(4 分)
对于吕蒙,从甲文“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以及“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以看出,吕蒙通过读书了解历史、借鉴历史,增长了治军、治国
才略,从而更好地处理“当涂掌事”的事务 。
对于陆游,从乙文“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可以看出,陆
游读书的益处在于怡情,享受读书之乐,读书是他的精神寄托、情感慰藉。他的疾痛呻吟、
悲忧愤叹都在读书中得到消解 。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
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
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
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
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陆子已经年老而且多病,仍不放弃读书,我把自己的居室取名叫书巢。有客人问我说:
“现在您有幸有屋子居住,屋室有门窗墙壁,还可以连接其他的屋室,可是你却称它为巢,
这是为什么呢?”陆子说:“我屋子里(的书),有的藏在木箱里,有的陈列在眼前,有的排
列在床头,俯仰观看,环顾四周,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伤忧虑,愤
激感叹,没有不和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妻子和儿女都不相见,连天气风雨雷雹的变化,
也都不知道。偶尔想站起身,可乱书围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
地步,于是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巢吗?’”于是带领客人进屋观看。客人开始不
能进来,进来了又不能出去,于是也大笑说:“确实是像巢一样啊。”
16.(3分)C
【解析】C有误,结合材料一第②段“消防是一项知识性、科学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涉
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密切相关”可知,消防
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密切相关的关系,强调的是相关性,而不
是决定性。
17.(3分)示例:立刻阻止奶奶去拿存折和现金;给自己和爷爷奶奶披上浸湿的衣物或被褥,
答案第 2页,共 5页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让身体尽量贴近地面;带领他们往安全出口方向冲去,切勿乘坐电梯。
18.(3分)①注重消防通道的建设,保障消防通道的畅通;②普及消防法规和消防科学知识,
提高全民消防意识;③注意自身的行为安全。
19.(4分)①宣传抗战(或:宣传抗日思想);②接受教育;③1943年下半年;④成功保释
(或:保释出狱)
20.(2分)
批注 2:运用动作描写“捏”“放”“挑”“戴”“穿”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沈知影送情报
时的谨慎和机智,体现了他作为地下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勇敢无畏。
批注 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沈老比作陈年好酒和经典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沈
知影的人生经历丰富且值得细细品味,他的精神内涵深厚,难以用言语形容,表达了对沈老
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21.(2分)示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更好地把握人物情感。(言之成理即可)
22.(6分)①刘四爷;虎妞
②老舍这句话的意思是:祥子最初为了买车努力奋斗,但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后,他的希望
一次次破灭,最终走向堕落,精神上自我毁灭。比如,祥子三起三落的买车经历,他的车被
乱兵抢走、被孙侦探敲诈、为葬虎妞卖车,这些挫折让他逐渐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从一个勤
劳、善良、有梦想的人变成了自私、懒惰、狡猾的行尸走肉,完成了从努力生存到自我毁灭
的过程。
23.(50分)
【范文】
我眼中的好老师
鸟儿因为有了蓝天,才能翱翔;花朵因为有了雨露,才能绽放;鱼儿因为有了溪水,才
能遨游;而我因为有了您,才能茁壮成长!
在我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我的现任班主任——刘老师。他,个子
不高,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眼镜、额头上露出丝丝皱纹,头上布满了根根银丝,每天穿着锃亮
的皮鞋,帅气的风衣,其精气神是顶呱呱的!
刘老师可是一个关爱学生、教学有方的人,让我心生敬意!
记得有一次周一早晨升旗时,校领导说晚自习时要进行仪容仪表检查。这句话一说出口,
原来嬉皮笑脸的男生,突然变得垂头丧气,像打蔫的茄子。因为他们的头发未理,将会“榜
上有名”。上午一转眼就过去了,到了午休时间,男生们更愁了,因为离晚上又近了一步。
答案第 3页,共 5页
当时,刘老师似乎觉察到了这一点,带着关切的语气说:“头发长的男生可以趁午休时间去
理一下,没有钱的找我拿!”听到这句话,男生们脸上的愁苦一扫而光,找刘老师拿完钱,
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呆呆地望着刘老师,脑海里浮现出刚才的画面,觉得刘老师对
待自己的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是那么温暖、那么幸福!
刘老师教我们语文,不知怎的,上他的课,我总是精神饱满。教学有方的他,带给我们
的总是无穷的欢乐。记得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捕鸟这个片段时,他竟把课堂变成
舞台了——“同学们请先在下面模拟捕鸟的过程,等会请同学上台表演。”大家在座位上兴致
勃勃地疯玩起来,可到了上台的时候,却总是手忙脚乱。看来,还得请“刘大师”亲自出马。
只见“刘大师”往碗下撒了点粉笔灰,正要拉绳子时,“那鸟呢“刘大师”?”一个同学忽
然叫道。“刘大师”犹豫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鸟呀,在这儿呢!”“刘大师”伸出他的
两根手指头,在桌子上交叉着来回走动着。
“叽,叽!”口里还模拟着鸟叫声。“啪!”“鸟”捕到了!我们乐得直拍桌子,哈哈大
笑。“同学们想想刚才的过程,迅速把这段背下来吧。”还真是奇怪,不一会儿,我们就把描
写的内容又快又准地记住了。这有趣的授课方式,一下子就把我们吸引到语文深处去了。
刘老师是我的榜样,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总会想办法帮我们解决。在同学们不开心
的时候,他会像家人一样找同学谈心;在我们集体比赛失败了的时候,他也会来安慰我们,
让我们再接再厉,不要灰心……
他是我的好老师,是一个值得我永远敬重的人。我真的好想对他说一声:“刘老师,您
辛苦了!”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立意。本题要求以“我眼中的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我”,写真实的
自己,既不是别人的,也不是虚拟的自己;“眼中的”,自己亲眼看到或亲自体会到的,记忆
深刻的、震撼心灵的,强调的是个人的观察、感受和理解,而非对象的客观描述。因此作文
应该围绕自己的独特视角,展现对所选对象的个性化认识。根据材料“每个人的眼中都有自
己记忆深刻的人,你眼中记忆深刻的人是谁呢”的提示,补题应填人物,如父亲、母亲、老
师、同学、清洁工、门卫大爷、快递小哥等等。立意上,应选择正面积极的视角,展现对所
选对象的赞美和肯定,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次,构思选材。本文要求写成记叙文。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补全题目,如写我眼中
的父亲是高大挺立的,可从父亲在家庭、单位和社会生活上选取材料,也可从父亲对长辈、
对妻子、对子女、对朋友、对陌生人等不同角度选材。如果选择“我眼中的老师”,可以先
答案第 4页,共 5页
写一写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故事,描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细节对自己的触动和启发。二
是对象的特征与品质: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分析所选对象的独特之处,如性格、品质、特点
等。需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进行描写和刻画,要用议论抒情语句表达对所写人的尊敬和赞
美之情;如能写出对自己的影响或作用,主题就升华了。
作文的写法上,最好使用以小见大、细节描写的方法等突出主题;在表达方式上,应该
以叙述为主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
答案第 5页,共 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