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藻井艺术宣传介绍教育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建筑藻井艺术宣传介绍教育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中国古建筑构件
主讲人:XXX
解码古建筑藻井艺术

藻井的起源:从穴居到天国的营造智慧
藻井的发展:镌刻在穹顶上的中华文明史
藻井的极盛:中式美学的终极呈现
藻井的应用:永不落幕的苍穹

CONTENTS
藻井的起源:
从穴居到天国的营造智慧

藻井的起源:
从穴居到天国的营造智慧
关于藻井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藻井起源于古代穴居屋顶上的通风采光口。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建造房屋时,以树枝、干草及石块层叠覆盖,搭建出高于屋顶平面的空间,以解决室内采光、通风的问题。随着居住环境的变迁和建筑技术的成熟,这种实用的功能逐渐被舍弃,演变为装饰构件。
藻井的起源:
从穴居到天国的营造智慧
固然说法很多,但藻井的起源很大可能是多元性的,是历史、技术、文化、宗教等多重因素交织发展的结果。不同文化支流在碰撞中交融,最终汇成独具东方韵味的建筑语言。
也有学者认为与藻井的起源与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的天象有关,早期的藻井中确实有以日月星辰为装饰纹样的。由于对自然神明的崇拜,古人将天象的理解引入到建筑中,希望以达到保护建筑物的目的。也有学者认为藻井起源于中亚,由建筑结构的变化发展而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汉地,最早应用在石窟建筑中。
藻井的发展:
镌刻在穹顶上的中华文明史

藻井的发展:
镌刻在穹顶上的中华文明史
01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审美观念不断丰富完善,制作工艺水平不断提升,藻井经历了由实用性建筑构件到装饰性建筑构件、由简单到繁复、由疏朗到繁密、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过程。
02
目前可见萌芽阶段的藻井形式,多见于汉朝时期的陵墓建筑中,样式较为简朴,绘制日月星辰等天象图案,如四川三台县郪江汉墓、郑州打虎亭汉墓中都有较简朴的藻井结构出现。这些陵墓建筑有明显的模仿地上建筑的样式,有斗拱、有梁柱,非常形象逼真。所以合理推测至少从汉代起中国古建筑中就出现了“藻井”这一内檐装修形式。
藻井的发展:
镌刻在穹顶上的中华文明史
01
除了日月图案,东汉时期莲花图案和菱形图案开始较多装饰在藻井上,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被认为是高洁的代名词,在佛教中也被看做圣物,可能是受到东汉时期佛教传播的影响。菱形图案根据推测可能是窗格形象的象形,受到“视死如视生”思想的影响,将当时在建筑普遍使用的菱格纹饰装饰在陵墓中。郑州打虎亭汉墓藻井中,可看到莲花图案和菱形图案的使用。
02
打虎亭汉墓是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壁画、画像石墓,位于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村西。墓内石刻、壁画为东汉绘画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墓室顶部,刻有由莲花和菱形图案组成的藻井,边框刻缠枝纹,其外侧满刻各种仙禽神兽,可能是当时地面建筑藻井设计的反映。
藻井的发展:
镌刻在穹顶上的中华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战争频繁,佛教发展流行,佛教图案开始更多出现在藻井上,尤其在佛教石窟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藻井艺术自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莫高窟的藻井壁画中,出现了三层相套的藻井形式,三个由大到小的正方形,以中心各旋转45度角进行递减,形成诸多方井套叠的结构模式。在其中绘制忍冬纹、火焰纹、莲花、飞天等等,色彩丰富艳丽。
魏晋南北朝时期
藻井的发展:
镌刻在穹顶上的中华文明史
隋唐时期,从敦煌的石窟壁画中,可以看出龙、凤、狮子、莲花、石榴、葡萄、团花等图案开始出现在藻井装饰中。图案新颖多变、朝气蓬勃、富丽堂皇,反映了唐前期交融昌盛的文化和日益强盛的国力,一展盛唐气象。
在长期的文化融合之后,藻井已逐渐摆脱简单的四边形层叠的形式,后期又出现了中心以花纹图案分隔形成的八边形图形,形成了四边形藻井到八边形藻井的过渡。同时,唐朝佛教兴盛,木构建筑技术成熟,斗栱结构复杂,藻井的构造可能更加精巧,结构性和装饰性结合得更好。推测当时藻井在寺庙中的应用可能更加普遍,并且融合了更多佛教艺术元素。
藻井的发展:
镌刻在穹顶上的中华文明史
1
2
发展至宋辽金时期,藻井这一结构在建筑室内空间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构造方式逐渐复杂化,并形成了几种基本的形式。宋《营造法式》将藻井的形式分为斗八藻井和小斗八藻井,藻井建筑结构已经发展成熟,推测已广泛使用在高规格建筑中。
比《营造法式》著书时间更早,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藻井是辽金藻井现存最早的案例,独乐寺历史最皁可追至贞观十年(636年),重建于公元984年,观音阁顶部有一方形抹去四角,上加八根角梁组成八棱锥顶的斗八藻井。不仅起到了装饰空间的作用,还对建筑内部空间起到限定与强调的作用。展现出了藻井结构的发展与宋代木构技术的成就。
藻井的极盛:
中式美学的终极呈现

藻井的极盛:
中式美学的终极呈现
明清时期是藻井发展的集大成阶段,其结构技术趋于程式化,装饰艺术走向极致繁复,成为权力等级与工艺美学的双重载体。藻井技艺工艺越来越复杂,从外形上,藻井主要有四种类型:四方、八方、圆形、复合型。一般来说,越是隆重、高贵的建筑,其结构也就越是繁复。
方形藻井,平面呈四方形,经常呈45度角交错设置,在亭子中常见,几根斜梁交叉在承重上也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相对简易的藻井形式。明清时期,八角形的藻井也更加普遍,且工艺复杂。圆形藻井通常出现在圆形平面的建筑中,也经常与方形、八角形的藻井复合使用,便出现了复合式的藻井,更显富丽堂皇。
藻井的极盛:
中式美学的终极呈现
其中北京智化寺藻井是我国明代大型木雕精品,也是历代木质藻井中的代表作品,现存美国纳尔逊博物馆,雕刻之精令人惊叹。清代出现的"金龙藻井"——太和殿藻井几乎完全脱离结构功能,数层斗拱纯粹作为皇权象征,标志着藻井从技术美学向符号美学的转变。
藻井的应用:
永不落幕的苍穹

藻井的应用:
永不落幕的苍穹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独特的装饰性结构,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天花板中央。
藻井的装饰极为精美,常常绘有各种图案,如龙凤、花卉、云纹、几何图形等。这些图案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藻井按型制可分为圆形藻井、四方形藻井、八卦形藻井和椭圆螺旋形藻井等。圆形藻井色彩绚丽、造型精美;四方形藻井增加了纹样的多层次变化;八卦形藻井为八边形且层叠层数较多;椭圆螺旋形藻井的结构相互交错,由下至上逐渐收缩成螺旋形。其结构复杂精巧,由多层斗拱、小短木枋等搭建而成,层层叠落,向内收缩,给人一种深邃而华丽的视觉效果。
藻井的主要功能不仅在于装饰,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实用价值。在象征意义方面,藻井通常被视为尊贵和神圣的象征,多应用于宫殿、寺庙、佛堂等重要的建筑中,以显示其庄严和崇高。从实用角度来看,藻井的复杂结构有助于聚拢声音,增强室内的声学效果。
一、藻井文化
藻井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独特的装饰性结构,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关于中国古建筑中藻井文化的详细介绍:
1、防火与压伏火魔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防火至关重要。据《风俗通》记载,藻井的设计理念源于“井中有水,水火相克”。古人认为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主水)可以镇火,于是在殿堂、楼阁的最高处作井,并装饰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以期望压伏火魔,护佑建筑物安全。
2、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藻井的造型上圆下方,正符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它象征着“天”,如同西方教堂建筑中的穹窿顶代表上苍一样,是中国建筑内天体的缩影。古人对自然和自然现象怀着敬畏和崇拜之心,提倡“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因此对室内的“天”给予了特别重视。
3、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
藻井是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象征,只有在最尊贵的建筑中才能使用,如皇家宫殿(故宫)、敕建敕封的寺庙、陵寝碑亭等。其存在象征着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在这些建筑中,藻井通常位于室内佛像、君主座位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以显示天宇的崇高。
一、藻井文化
与天沟通的象征
对于宫殿来说,藻井是统御帝国的天子与上天沟通、谋求认可的通路;而在寺庙、道观中,藻井则体现了天界诸神佛与其在人间的化身(造像)之间的联系,神佛可借此将其意志和庇佑传递给信徒。
艺术价值与工艺
藻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木构部分通常采用斗拱承托、榫卯相连的方式,不使用一钉一锤,工艺十分复杂。木构之中,四柱二梁二枋为一“间”,每“间”可上下相叠、错落相组,形成八角、六角、圆扇等各种形状,建筑越高级,藻井木构便越繁复。藻井的彩绘纹饰也极为精美,工序繁琐。先施底色,再上大块花纹,后勾画细节,最后以泥金或金箔点睛。常见的颜色有石青、绿、土红、赭石、朱砂、红、黄、白、黑等,用色以对比色为主,颜色相互借用穿插,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
04
05
二、藻井应用实例
1、故宫太和殿
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装饰十分豪华。
2、故宫交泰殿
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顶部为盘龙衔珠藻井。
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常见的装饰结构,通常位于室内佛像、君主座位或重要场所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有彩画、浮雕。它主要分布在皇家宫殿(如故宫)、敕建敕封的寺庙、陵寝碑亭等最尊贵的建筑中。一些使用了藻井结构的建筑如下:
二、藻井应用实例
3
4
5
是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室内正中为八角形浑金蟠龙藻井。
是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殿中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
用于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殿内天花藻井为青绿基调的金龙藻井,中心为大金团龙图案。
故宫斋宫
故宫皇极殿
天坛公园皇穹宇
二、藻井应用实例
6
7
北京西山大觉寺大雄宝殿
殿内正上方有盘龙藻井,显示出皇家寺庙的威严。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太岁殿
存有明代隆福寺藻井,其整体为圆形,每层圆形主框架上都有细雕云纹图案,藻井壁上布满精致的微缩殿宇模型,最上方还有一幅星象图。
8
山西永乐宫三清殿
殿内有八卦藻井,斗拱三层,四周交圈,外方内圆,呈八角形,在正中交汇处雕有二龙戏珠。
二、藻井应用实例
9、浙江宁海县的古戏台
有100余座古戏台都设有螺旋状的藻井,可起到扩音与拢音的作用,使戏台上的声音绕梁不绝。
藻井不仅是一种建筑装饰,更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哲学观念和社会等级制度的综合体现,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和无限的创造力,是中国古建筑的瑰宝之一。它承载着古人对天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以及对神圣和尊贵的追求,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当人们踏入一座古代建筑,抬头仰望藻井时,仿佛能穿越时空,领略到当时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魅力。
二、藻井应用实例
从新石器时代的茅草屋,到紫禁城里的太和殿,藻井记录的不只是建筑技术的演进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认识宇宙、对话苍穹的心灵史。当我们在古建筑中寻找文化根脉时,这些悬浮在头顶的千年构造,依然在诉说着东方智慧。


中国古建筑构件
主讲人:XXX
解码古建筑藻井艺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