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人们戴在手腕上用来看时间的手表,那你们听说过表中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就坚信爸爸的表里藏着一个小生物,我们一起去探寻表里生物的秘密吧!这个表是谁的表 表里怎么会有生物呢?“表里的生物”指的是什么?围绕课文标题,提出自己的问题。作者冯至从小就是一个好奇心特别强的孩子,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他的童年趣事吧。古代人的计时器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属河北)人。中国诗人、学者。诗作前期受唐诗、宋词及德国浪漫派影响,轻柔婉约;后期深受里尔克等西方现代诗人影响,艺术上更为纯熟。在德国文学的翻译研究方面亦有成就。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散文集《山水》,小说《伍子胥》,论著《杜甫传》等。任务一初读课文,认读字词第一课时生字学习吠狂吠狗吠fèi脆清脆干脆拦阻拦拦路恶恶劣凶恶蟋蟋蟀xī蟀蟋蟀shuàicuìlánè多音字钉dīnɡ( )( )dìnɡ( )小李拿了一把钉( )锤,准备钉( )钉子。dīnɡdìnɡ钉子钉锤钉钉子恶è( )( )ě( )wù( )( )恶劣丑恶恶心厌恶可恶这个丑恶( )的人,做的这些坏事真可恶( ),令人感到恶( )心。èwùě认读词语蝎子 钵子 蝈蝈 机器 钟楼 街心盲人 单调 齿轮 唯恐 丑恶 恐怖证实 蟋蟀 蛰xiēdiàomángbōguōxī shuàizhēèbù词语解释蛰钵清脆和谐和睦协调。入神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对眼前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声音)清楚悦耳。词语积累【表示动物“叫”的词语】狗吠 蝉鸣 马嘶 狼嚎狮吼 猿啼 虎啸 鹤唳 龙吟任务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学习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词,想想围绕“表里的生物”每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什么?(完成表格)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想一想:随着时间的变化,“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4.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说说文中的“我”探究了什么问题,是怎样探究的?默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请根据圈画内容梳理表格。时间 发生了什么小时候一天过了许多天此后后来成果检验时间 发生了什么小时候一天过了许多天此后后来“我”对声音的认知及对父亲的怀表产生疑问“我”想动父亲的怀表,被父亲拒绝,这件事激发了“我”的好奇心父亲让“我”看表,但是只许看不许动“我”多次请求父亲让“我”看表,在“我”的追问下父亲说摆来摆去的是蝎子的尾巴“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活的蝎子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但父亲不许“我”动手表,这让“我”很痛苦,后来父亲打开表让“我”观看,并解答了“我”的疑问, “我”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只小蝎子。3.想一想:随着时间的变化,“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好奇(第9段)痛苦(第10段)高兴(第11段)吓了一跳(第17段)时间愉快(第17段)4.说说文中的“我”探究了什么问题,是怎样探究的?产生疑问证实猜测大胆猜测得出结论新疑问新猜测“我”的想法得出结论新疑问新猜测“我”的想法产生疑问证实猜测大胆猜测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交流讨论作者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你能举出一些事例反驳他吗?小溪流淌的声音 风声 雨声 雷电声 …… 火山爆发的声音 任务一研读感悟,人物形象第二课时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总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了解了“我”探究和思考的过程。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去感受人物形象吧。合作学习默读课文,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检验成果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1心理描写爱观察善思考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嗒,滴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2观察非常细致、认真3564897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好奇心强心理描写想象力丰富1011心理描写好奇心强执着11善于观察141513171816心理描写:想象丰富好奇心强19思考:为什么“我吓了一跳”,却还“感到愉快”?想不通为什么表里会有蝎子大胆的猜想通过长期仔细的观察得以验证,成功的喜悦带来了欢乐善思考、想象力丰富交流讨论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好奇心强爱观察善于思考执着想象力丰富交流讨论画“ ”的句子中“这样的话”指的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说了”?2021后来慢慢明白其实表里没有生物。有人觉得文中的“我”太无知了,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不赞同。“我”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儿童的思维去认知事物,正是这种好奇心引领我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任务二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课堂总结课文通过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 ,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有个小蝎子在表里面。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 ,是 、 ,并且非常 的孩子。活的生物强烈的好奇心爱观察善思考执着结构梳理表里的生物疑问——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声,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呢?猜测——父亲不让“我”动怀表——表里关着一个生物证实——打开表盖让“我”看——父亲说表里有一个小蝎子结果——见人就说——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爱观察善思考好奇心强执着想象力丰富拓展延伸关于探索的名言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要揭穿它就必须反复地去探索。 ——达尔文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吧! ——郭沫若真正有才能的人会摸索出自己的道路。 ——歌德新课导入表的内部构造指针齿轮螺丝表里面有生物吗?拓展阅读钟表为什么会发出嘀嗒声这要从机械钟表的擒纵机构说起,如果仅仅是让上满发条的表自由走起来,那么很快就会变成飞表,指针飞跑,无法计时,所以机械钟表都要有一个擒纵机构(一种机械结构),由钟摆或摆轮来一格一格释放齿轮,这样才能计时。嘀嗒声就是擒纵机构一格格走的声音。机械表的工作原理课堂演练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示例一: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我要学习你的这种求知精神!示例二:童年时谁都会有一些很天真的想法,或是做一些看似很“傻”的事情,问一些很幼稚的问题,但是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是美好的。你是否也说过类似的话呢?把你的相似经历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吧。示例一:小时候,我坚信吞下西瓜籽,肚子里就会结西瓜。每次吃西瓜,我都紧张又严肃地告诫家人:“千万不能把籽咽下去,不然肚子里会长出大西瓜!”我一脸认真,反复唠叨。夏日里,这话在饭桌上、院子里不断响起。直到长大,我才明白其中原理,不再把它挂在嘴边。示例二:小时候,我总认为月亮在跟着我走。每次晚上坐车,看见月亮在树梢间穿梭,我都会兴奋地喊:"妈妈快看!月亮在追我们的车!"妈妈笑着解释这是视觉误差,我却坚信月亮特别喜欢我。这个"发现"我逢人就说,直到三年级自然课上,老师用太阳、地球、月亮的模型演示三球运动,我才红着脸停止了这个"重大发现"。现在想来,那份天真多么珍贵,它让平凡的夜空变成了专属于我的童话。课后作业你对哪些事物产生过强烈的好奇心?当时你是怎么想的?试着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一写你的童年趣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6 表里的生物 课件.pptx 古代计时器——日晷.mp4 机械表的工作原理 介绍视频.mp4 (课文朗读)16 表里的生物.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