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监测
六年级科学·道德与法治(合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请将座号填写到相应位置。
科学
道德与法治
总分
等级
题号







得分
科学(教科版)(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建造港珠澳大桥时,遇到了“建岛的海床上有15到20米深的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
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的问题,建造团队采取的解决方法是(
A.用圆钢筒围岛
B.修建人工岛
C.修建海底隧道
2.在同样的瓶子里装入自来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最稳定的是(
A.
B
3.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空中飞过的小鸟不用记录
B.可以用拍照的方式记录不知名的生物
C.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可以随意采摘植物
4.人脸识别技术利用了(
A.每个人的脸部温度不同
B.每个人的气味不同
C.每个人的相貌特征不同
5.目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人类正在采取很多措施,下列哪一项不是我们正在采取的措施?
()
A.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
B.建立动物精子库、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
C.开发观光旅游景点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走灯关。关灯后,小宝家里依然十分明亮,说明他家住房的采光系统好。
2.建造足球教练使用的塔台时,美观是这个工程项目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3.狗尾草、蒲公英属于草质茎植物。
4.研究古代生物化石,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古今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5.消灭所有害虫是人类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利的做法。
三、连线题(10分)
将下列俗语与其表达的意义用线连起来。
虎父无犬子
遗传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
橘生准南为橘,生于淮北即为枳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六年级科学(教科)·道德与法治(合卷)第1页(共4页)
四、实验题(10分)
萌萌同学做了一个塔台模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她一起完成下列各题。
1.下表是萌萌使用的材料和材料价格,由此可知她制作的塔台模型的材料成本为(
材料
吸管
钩码
胶带
使用数量
66根
5个
9米
价格
0.1元/根
1元/个
0.1元/米
A.12.4元
B.12.45元
C.
12.5元
2.在右图中,萌萌测试的是塔台模型的(
A.抗震能力
B.抗风能力
C.顶端承重能力
3.萌萌在测试塔台模型时,发现模型的抗风能力得分较低,下列处理方式可行的是(
A.调整塔台模型的位置,离风扇远一些
B.减少塔台模型底部的钩码
C.调整塔台模型的主体结构,增大塔台的底面积
4、萌萌想要加强塔台模型中间吸管的稳定性,她应该多制作(
)结构,全面提高稳定性。
A.平行四边形
B.三角形
C.梯形
5.萌萌在塔台模型的底部设计了花纹状凹槽,其目的是(
)0
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使塔台更美观
五、综合题(10分)
五一假期,小鹿到温州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研学,这里是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地。
以下是小鹿的自然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
黄腹角雉体型与鸡相似,胖乎乎的,不善飞翔,胆
淡蓝色的肉角
子很小,反应迟钝。当听到危险响动时,它不飞不跑,
(在繁殖期展露)
站在原地不动或者急中生“智”,一头钻进杂草丛中,可

羽毛具有
是身子还露在外面,像鸵鸟一样,真是只“呆鸡”啊!
红蓝相间
淡黄色圆斑
沿途,我看到有的黄腹角雉在啄食小昆虫,有的啄小
的肉裙
果子,还有的啄小种子。通过资料牌上介绍,我知道了
(在繁殖期
黄腹角雄白天在林地里活动、觅食,夜晚回树上休息。
展露)
管理员叔叔说,由于栖息地破坏等原因,黄腹角雉
生存受到极大威胁。真希望它们能远离灭绝的命运,
腹部黄
安全繁殖生息。
色羽毛
观察者:小鹿
观察日期:2025.5.1
黄腹角雉(雄性)手绘图
1.
豹猫是黄腹角雉的天敌之一,下列食物链表达正确的是(
)。
A.浆果→豹猫→黄腹角雉
B.浆果→黄腹角雉→豹猫
C.豹猫→黄腹角雉→浆果
2.小鹿发现雄性黄腹角雄在繁殖期会展露红蓝相间的肉裙,这很可能是为了(
A.吸引雌性
B.恐吓天敌
C.隐藏自己
3.科学家发现,地球的运动会对生物活动造成影响。“黄腹角雉白天在林地里活动、觅食,夜晚回
树上休息”,这一行为可能是由()。
A.地球自转导致
B.地球公转导致
C.月球绕地球公转导致
4.小鹿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黄腹角雄还有一些“近亲”,如红腹角雄、灰腹角雄等,这属于
)(选填“遗传”或“变异”)现象。
5.如今,黄腹角雄濒临灭绝。根据小鹿的自然笔记,推测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
)。
六年级科学(教科)·道德与法治(合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