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一、基础与运用(20 分)1. (10 分)(1) 悠悠我心(2) 自缘身在最高层(3) 几处早莺争暖树(4)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 沉舟侧畔千帆过(6) 可怜白发生(7) 千树万树梨花开(8) ①匹夫不可夺志也;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长风破浪会有时2. (2 分)(1) 重读“甲”“金”,语调上扬(2) 悲壮3. (4 分)(1) ①和睦;②相得益彰(2) 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但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而且也体现了社会的和谐程度。4. (2 分)D5. (2 分)A二、阅读(50 分)(一)文言文文本阅读(17 分)6. (3 分)(1) 同“饲”,喂(2) 同“现”,表现 (3) ②7. (4 分)(1) 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2)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8. (3 分)居易乃芟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9. (4 分)伯乐应具备善于发现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才能。示例:萧何是韩信的“伯乐”。韩信起初未被重用,萧何发现其才能,多次向刘邦举荐,最终韩信得到重用,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赫赫战功。10. (3 分)甲乙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人才需要被发现和重视的观点。甲文强调千里马需要伯乐才能被发现,否则会被埋没;乙文以竹子喻贤才,指出贤才如同竹子一样,需要被赏识和培养,只有“用贤者”重视,贤才才能发挥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0 分)11. (3 分)A12. (3 分)①开展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利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开发特色课程;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开展“学科+劳动”实践活动;③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13. (4 分)小粤同学,劳动教育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劳动可以培养我们的品德,让我们懂得责任与担当;能增长知识,比如在“学科+劳动”实践活动中,我们能将学科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还能增强体质、培养美感和创新能力。而且学习和劳动并不冲突,参加劳动教育能让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所以,让我们一起积极参加劳动教育吧!(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 分)14. (3 分)①发现少了一个瓜,怀疑弟弟偷吃,弟弟解释是给生病的大婶吃了;②得知缘由后没有真的打弟弟;③大叔夫妻来还瓜钱并送了弟弟一双新鞋 。15. (4 分)示例:“磕”字用得妙。“我用力往大柳树上一磕,‘啪’的一声,西瓜炸开了几道口子”,“磕”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出“我”在紧急情况下,为了让中暑的大婶尽快吃到瓜,急切又用力打开西瓜的情景,体现出“我”的善良和对他人的关心 。16. (4 分)示例:我欣赏文中的“我”。“我”在看瓜时,虽然很想吃瓜,但牢记哥哥的话,没有私自摘瓜,表现出很强的自律性;当看到大婶中暑,“我”顾不上哥哥的警告,果断摘瓜救人,体现了“我”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最后面对哥哥的质问,“我”如实说明情况,展现出诚实的一面 。17. (5 分)“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指的是大叔夫妻还钱送鞋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善良、感恩与温暖,这种美好的情感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它结出的果实会分外甜蜜”意味着这种善良、感恩的美好品质会在“我”心中不断生长,影响“我”以后的为人处世,让“我”懂得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帮助、心怀感恩,这种内心的美好感受比吃西瓜还要甜蜜,也表达了“我”对这种美好情感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充满善意的期待 。(四)(7 分)18. (1 分)简·爱拒绝圣约翰的求婚,不贪恋其富裕的生活和传教的所谓“神圣使命” 。19. (2 分)机智聪慧、勇敢应对20. (4 分)沈琼枝敢于反抗包办婚姻,逃婚至南京后靠卖诗刺绣为生,自食其力;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毅然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坚守自己的尊严和道德底线;面对舅母的虐待、学校的不公正待遇,简·爱都勇敢地抗争,从不屈服 。2025年惠城区第一次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8页,21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業,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共10分,答对一空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青青子衿,。(《诗经·子衿》)(2)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3)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班会上,班主任激励同学们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应当善养‘志气’‘骨气’‘底气’,这样才能承担起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小粤用古诗文中的名句对此进行了解说:“‘志气’使人雄壮豪迈,如《论语》中的‘三军可夺帅也,①‘骨气’使人正直勇敢,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②’;‘底气’使人自信坚定,如李白《行路难》中的‘③直挂云帆济沧海’”。2.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题目。(2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小粤要参加“诵中华经典,品诗词文化”活动,想用这首诗来拍摄一条短视频。请你帮忙补全下面的策划表。诗句画面氛围诵读要点黑云压城敌军似乌云逼近,城墙仿佛将要紧张重读“黑”“压”,语调渐低城欲摧坍塌甲光向日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阳光,昂扬(①金鳞开如金色的鳞片般闪闪发光角声满天鼓角齐鸣,杀声震天,原野上草重读“满”“秋”,语调变低,语②秋色里木枯落,秋色正浓速变慢塞上燕脂暮色中,战场上浸透着鲜血的泥重读“凝”“紫”,语调更低,语惨烈凝夜紫土如胭脂般凝结在一起速更慢“心存善念,如春日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班级要开展以“友善待人,和谐相处”为主题的活动,各小组积极参与,同时也遇到一些疑问,请你帮忙完成3-5题。(8分)3.下面是第一组同学编辑的分享稿,请你阅读后完成(1)(2)题。(4分)友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之一。“友善”一词出自《汉书·息夫躬传》,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亲近hémù①(),《辞海》解释为“交好”。友善包含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等。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但体现了社会的和谐程度,而且也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友善这一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重要内容,这与实现社会和谐大同的目标xiang déyi zhang②()。(1)请你根据拼音补写文段中的词语。(2分)①hemu(②xiang de yi zhang((2)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不妥,请将修改后的语句写下来。(2分)答:4.下面是第二组同学编辑的讲解稿,请你阅读后完成选择题。(2分)与人为善,善解人意,是“友善”的基本内涵。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张英,官至礼部尚书。其家人修建府邸,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张英在京接到家信得知事情经过,便回复了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回信后,按张英的要求让出了三尺。邻居被感动,也让出三尺,于是在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是邻里之间相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pdf 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