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5 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考试地 理 2025.4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马铃薯不受欢迎,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我国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下面小题。1.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新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A.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B.光热充足,降水丰富C.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D.地形复杂,气候多样2.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最可能是A.霜冻 B.大风 C.光照 D.洪涝3.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A.低热河谷地带 B.中低海拔地区 C.高海拔地区 D.四川盆地泰晤士河流域植被覆盖好,水流平缓,河流含沙量小。下图为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以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同时水闸上方排洪)的时间夏季多于冬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A.地处背风坡 B.副热带高压控制 C.夏季西风偏弱 D.寒流流经5.水闸的主要功能A.拦水发电 B.储存淡水 C.供旅游活动 D.防止海水入侵6.泰晤士河河口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A.泥沙沉积量减少 B.河水盐度变高C.河流水质下降 D.河流含沙量增加土壤冻融过程中的水热动态变化是地表水循环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够改变土壤水分运移规律。依据土壤温度可以将土壤冻融过程划分为冻结发展期、完全冻结期、融化发展期和完全融化期四个阶段,其中完全冻结期平均为 124 天,完全融化期平均为 117 天,其他两个时期为过渡期。下图示意某山区灌丛草甸土壤冻融四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按照冻结发展期、完全冻结期、融化发展期和完全融化期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8.①阶段土壤表层蒸散发量小,深层渗漏量偏大的主要原因为A.冻结层比较浅 B.平均气温较低 C.降水量比较小 D.枯枝落叶较多输沙通量是指地表垂直断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沙粒输送量。科学家以退役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为原料,制成孔径呈“上方大、下方小”的多孔沙障(如左图)。经测试,孔隙度为 20%的多孔沙障防风固沙效果最佳。右图示意无沙障和 20%孔隙度沙障下输沙通量随高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孔隙度为 20%的多孔沙障防沙效果最显著的高度A.2cm B.8cm C.14cm D.20cm10.在相同孔隙度条件下,相比均匀钻孔,采用“上方大、下方小”不均匀钻孔方式的优点是①减轻重量 ②提高稳定性 ③减小风阻 ④提高输沙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该模式适宜推广的城市是A.海南文昌 B.四川西昌 C.山西太原 D.甘肃酒泉印尼穿越流(ITF)调控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间热量和水体的交换。研究表明印尼穿越流强度年际变化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下图为 ITF 路径示意图。图中甲海区受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每年盐度会出现周期性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2.甲海区出现盐度降低的月份及影响因素分别是A.12 月至次年 3 月 西北季风 B.6 月至 9 月 西北季风C.12 月至次年 3 月 东南季风 D.6 月至 9 月 东南季风13.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A.ITF 增加了印度洋的蒸发量,提升大气中的水汽含量B.ITF 增加了太平洋西部的暖水量,使该区域蒸发加强C.ITF 暖水输送减少,导致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降水减少D.ITF 削弱了太平洋西部的暖水流,使东南亚降水减少滇西北瓦拉亚窟溶洞出露于怒江大峡谷西岸的石灰岩中,洞穴系统总长达 27km 以上,分为 I、Ⅱ、Ⅲ三层,此结构与下游 38 多公里处的怒江三级阶地为对同一地质事件的不同地貌响应。下图示意瓦拉亚窟溶洞分层与怒江河流阶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第Ⅱ层溶洞水平发育时期A.T1 阶地面已经形成 B.T3 阶地陡坎正在形成C.T2 阶地面正在形成 D.T1 阶地陡坎已经形成15.导致两处对同一地质事件的地貌响应不同的原因是A.侵蚀强度差异 B.气候特征差异C.岩石性质差异 D.抬升幅度差异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2024 年 11 月 14 日,由中国投资建设的南美第一个智慧型港口钱凯港正式开港。该港口是南美洲新的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是中国和秘鲁在南美洲高质量共建的“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钱凯港的开通为南美洲国家的农矿产品出口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下图示意秘鲁钱凯港位置。(1)说明中国在南美洲选择秘鲁建设港口的主要经济原因。(6 分)(2)从运输的角度说明钱凯港开港对加强南美洲与我国贸易联系的作用。(4 分)(3)从海洋生态保护的角度,请为钱凯港的开通运营提出合理建议。(4 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海洋从大气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能力通过海—气界面的二氧化碳通量(简称 CO 通量)来表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冰洋成为全球重要的碳汇区域,西北冰洋地区二氧化碳通量的变化与海冰密集度、风速、温度等因素息息相关。下图为西北冰洋地区不同分区示意图,下表为夏季西北冰洋各项参数数据(CO 通量正值表示海水释放 CO ,负值表示海水吸收 CO )(1)分析海洋成为世界上最大碳库的原因。(4 分)(2)简析夏季西北冰洋陆架区高碳汇通量形成的原因。(6 分)(3)海冰消融增加了海洋碳汇能力,专家认为这将带来负面影响,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6 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 分)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州府古晋市建城于 1839 年,早期为当地发展贸易而兴起的定居点,在航海时代因邻近东南亚重要贸易航线常受海盗侵袭。21 世纪之前,古晋主城区始终位于沙捞越河南岸,近年来当地在河流北岸布局行政和公共设施。古晋市 2030 年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主城核心—战略核心—关键节点三级空间结构。下图示意古晋市 2030 年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1)古晋主城区未选择河口设城,而是布局在沙捞越河南岸。试分析原因。(4 分)(2)21 世纪之前,古晋主城区始终位于沙捞越河南岸,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 分)(3)从区域功能角度,简述古晋市 2030 年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的合理性。(4 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我国某沙漠内散布大量高大沙山(约 20000km )和湖泊(约 20km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70mm,水面蒸发量约 2000mm。沙漠中湖泊水量的补给来源引起了科研小组的关注。科研小组一研究发现:相对于平坦沙地,沙山增强了降水下渗补给地下水的强度;沙山表层 0.3m 以下为湿沙层;多次降水实验发现 15mm 的一次降水能下渗至 0.3m 深。假设“一次降水超过 15mm 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如 18mm 的一次降水补给地下水 3mm),则可根据每年超过 15mm 的降水场次及相应降水量(数据省略)计算出“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 8mm”。 科研小组一基于“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 8mm”的推断,通过计算发现“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大于湖泊的年蒸发量(如下图示意);若忽略地下蒸发,当地降水足以维持湖泊水量的稳定。而科研小组二则认为“一次降水超过 15mm 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并猜测“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主要补给来源可能是通过深层大断裂获得的沙漠区域外水量。(1)科研小组一计算了“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和湖泊的年蒸发量(以 m3 计)。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4 分)(2)科研小组二认为“一次降水超过 15mm 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列出 2 条反对理由。(4 分)(3)为验证猜测,科研小组二计划选择湖泊的水温、水位、水化学成分等指标进行监测。针对其中任意 2 个指标,分别说明其选择依据。(6 分)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5 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考试地理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A C C D A A A A C D A C C C16.(1)秘鲁距中国较近;秘鲁所在的南美洲农矿产品丰富,价格低廉;秘鲁陆上邻国多, 辐射范围广;秘鲁经济和技术实力有限,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投入。(2)(开辟太平洋沿岸便捷贸易通道,)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远洋运输成本,增加运输货物的种类和数量。(3)减少石油和噪音污染;修复近海生态系统,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17.(1)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溶解 CO2 的能力强,固碳最大;海洋生物量大,固碳能力高。(2)陆架区海水深度较浅,夏季海冰融化速率更快,与大气 CO2 交换、吸收更多;海冰消融后对 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少,较高的海表温度一定程度影响海水对大气 CO 的吸收;受高温高盐北冰洋海 水的影响,较高的生物初级生产活动吸收大量 CO2;风速较大,大气中 CO2 扩散更多,有利于海洋 的吸收。(3)不同意。理由:海冰消融后二氧化碳更多溶解于海洋形成大量碳汇,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同时海冰减少有利于北极地区资源开发。[或同意。理由:海冰消融后海洋吸收过多二氧化碳将导致海洋酸化,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海冰消融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气候变化。]18.(1)河口受风暴潮影响更大,洪涝灾害较多;红树林沼泽广布,筑城难度大;沿河布局受海盗、敌方的侵袭小,安全性高,易守难攻;可以借助河流发展水运,联系贸易。(2)发展规模有限,位于河流一侧便于加强联系;热带雨林地区,河流水量大,修筑桥梁成本高、难度大;南岸沼泽较少,可利用的土地面积较大。(3)南部发展基础条件好,各级核心与节点密度大,是经济建设的主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是其发展方向。北部是重要的生态空间,分布有大面积的红树林沼泽,以国家公园和少数节点建设为主,为区域发展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各区域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利用和保护生态空间,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9.(1)沙山区地下水的降水量补给量:8/1000×(20000×10002)=1.6×108(m )湖泊的降水年补给量:70/1000×(20×10002)=1.4×106(m )“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1.6×108+1.4×106=1.614×108(m )湖泊的年蒸发量:(2000/1000)×(20×10002)=4×107(m )(2)该部分降水下渗至 0.3m 以下后仍有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下渗至 0.3m 前会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在下渗过程中会有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在下渗过程中可能在沙山下部以径流或泉水的形式渗出地表(最终消耗于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可能有一部分未下渗,在地表形成径流(最终消耗于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3)水温:流经深层大断裂带的地下水水温较高且稳定,如果监测到湖泊水温的季节变化小且年均水温明显高于平均气温(冬季水温明显偏高且稳定);水位:流经深层大断裂带的地下水量稳定(不受当地降水影响),如果监测到湖泊水水位季节变化小(稳定),且与当地降水变化没有明显相关性(不受当地降水影响);水化学成分:流经深层大断裂带的水,含有较高的深层地质背景矿物(锶/硒/锂/锌/偏硅酸等)化学成分,且水中矿物含量稳定(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地理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题选对得 3 分,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1)说明中国在南美洲选择秘鲁建设港口的主要经济原因。(6 分)评分要点(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可):①秘鲁地理位置优越(距中国较近/位于南美洲西海岸)。②南美洲农矿资源丰富,出口需求大。③秘鲁陆上邻国多,港口辐射范围广。④秘鲁经济基础薄弱,需外部资金和技术支持。(2)从运输角度说明钱凯港开港对加强南美洲与我国贸易联系的作用。(4 分)评分要点(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即可):①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物流成本。②提升运输效率,扩大货物吞吐量和种类。(3)从海洋生态保护的角度,为钱凯港的开通运营提出合理建议。(4 分)评分要点(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即可):①严格控制油污排放,减少海洋污染。②修复近海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③加强环境监测,建立生态保护区。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1)分析海洋成为世界上最大碳库的原因。(4 分)评分要点(每点 2 分):①海洋水体巨大,溶解 CO 能力强。②海洋生物(如浮游植物)固碳作用显著。(2)简析夏季西北冰洋陆架区高碳汇通量形成的原因。(6 分)评分要点(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可):①海冰消融快,海水与大气接触面积扩大。②水温较高,促进 CO 溶解。③生物活动旺盛,吸收 CO 能力强。④风速较大,加速大气 CO 向海洋扩散。(3)是否同意“海冰消融增加碳汇能力将带来负面影响”?说明理由。(6 分)评分标准:观点(2 分):明确同意或不同意。理由(4 分,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同意:海洋酸化破坏生态;释放温室气体加速气候变化。不同意:缓解全球变暖;促进北极资源开发。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 分)(1)分析古晋主城区未选择河口设城的原因。(4 分)评分要点(每点 1 分,任答 4 点): ①河口易受风暴潮和洪涝威胁。 ②河口沼泽广布,建设难度大。 ③远离海盗侵袭,安全性高。 ④依托河流发展水运贸易。(2)解释 21 世纪前古晋主城区始终位于南岸的原因。(3 分)评分要点(每点 1 分): ①南岸地势较高,土地可利用面积大。 ②热带雨林气候,北岸建桥成本高。 ③早期发展规模有限,南岸便于集中管理。(3)简述 2030 年城市规划空间结构的合理性。(4 分)评分要点(每点 2 分,任答 2 点): ①南岸主城区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协作。 ②北岸生态保护区(如红树林)维持生态平衡。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1)计算“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和湖泊年蒸发量。(4 分)评分标准:正确列出计算过程(2 分)。结果正确(2 分,如补给量≈1.6×10 m ,蒸发量≈4×10 m )。(2)列出 2 条反对科研小组一假设的理由。(4 分)评分要点(每点 2 分): ①忽略下渗过程中的蒸发损失。 ②未考虑地表径流或泉水渗出导致的水量消耗。(3)针对水温、水位或水化学成分,说明监测指标的验证依据。(6 分)评分要点(每点 3 分,任答 2 个指标):水温:深层地下水温度稳定,若湖泊水温变化小则支持外源补给。水位:若水位稳定且与降水无关,表明受深层断裂带影响。水化学成分:若含深层矿物且成分稳定,则证明外部水源。总分说明:答案要点可酌情合并或拆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与参考答案表述不同但含义一致的答案,应正常赋分。地理试题 第 2 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