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四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酒泉市四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
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区域划分的依据是气候和地貌,属于自然区域,其界线具有过渡性,B、D错误;区域
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A错误:由于各区域范围广阁.因此其内部具有明显的差异,C正确。故选C。
2.B【解析】①区域因干早多沙漠而呈黄色,为“黄色中国”,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A错误:②区域因高寒多冰雪而呈银白色,为
“银色中国”,B正确:③区域降水多、气温高,植被四季常绿,为“绿色中国”,C错误:④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有广阔的东北
平原和华北平原,小麦,水稻成熟时一片金黄,为“金色中国”,且这里以落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为主,D错误。故选B。
3.D【解析】①外来人口比重增加:第三阶段外部投资和商企进驻,产业多元化需要更多劳动力,常住人口(4000余人)远超户
籍人口(2653人),说明外来人口增加,①错误:②乡村景观趋于破碎:材料提到保存较为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未提及景观破碎化
②错误:③农业生产功能减弱:第三阶段主要产业为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农业占比下降,③正确:④就业形式逐渐多样:产业从单
一农业扩展为旅游、文创等多元产业,就业机会增加,④正确。故选D。
4.C【解析】广州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收入较多,旅游和文化消费水平较高,大岭村利用距离广州市区近(只有约
15千米)和较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等优势,发展了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C正确:历史文化有利于吸引
大量游客前来旅游,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A错误;读表可知,政府重点支持是第二阶段(2000一2018年)该村发
展的动力,是第二阶段发展的直接原因,B错误:物产丰富有利于其发展农业但无法对其多元化影响,D错误。故选C。
5.B【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大岭村的发展经验是利用距离广州市区近和较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等优势,发展了乡村旅
游和文化创意产业,所以该村的发展经验最适合推广应用到距城较近,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B正确,D错误:受到地形限制的乡村,
一般可开发区域不大,没办法开展产业多元化,而且和人口不断减少的乡村一般情况差不多,一般都位登俯远,交通不便,因而不适合
推广大岭村的发展经验,A,C错误。故选B。
6.A【解析】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其有经济辐射力,上海市的辐射范用儿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区,对长三角经
济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上海在这几个城市中经济最发达,故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是经济发展水平。故
选A。
7.B【解析】由图可1.2005一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呈缩小的趋势.可能是因为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B正确:2005一2012
年上海市经济水平上升,A错误:城市规模扩大、辐射区交通通达度提高会使辐射半径扩大,CD错误。故选B。
8.C【解析】房地产过度开发与玉门老城出现弃楼遍地无必然联系,①错误:城市的发展与工业的发展关系密切,石油资源的枯
竭导致石油产业衰落,劳动力大量外迁,是玉门老城区出现弃楼遍地的主要原因,②③正确:玉门位于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冰
雪融水有限,供水不足,导致区域环境承载力减低,人口大量流出,④正确:该地可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面积充足,由于资源开采引发
的环境污染不是出现弃楼遍地的主要原因,⑤错误。故选C。
9.B【解析】玉门老城区科技水平低,不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错误:依托当地自然优势,光照充足,风资源集中,开发新能
源,建设新能源城市利于促进玉门市的复兴,B正确:玉门老城区衰落的原因主要是石油资源的枯竭,当地已不再适宜发展石油化工
产业,C错误:建设商品粮基地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紧缺,D错误。故选B。
10.A【解析】东南亚、非洲比中国有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等,其生产成本低于中国,导致跨国企业将业务重组,自中
国转移至东南亚、非洲。故选A。
①地理试题第1页(共3页)2024一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
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距广州市区约15千米。村内有保存较为完
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2000年以来,大岭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
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产业逐渐多元化。2020年村内户籍人口2653人,常住人口
注意事项:
4000余人,各项产业总收入约9000万元。下表示意大岭村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据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回答选释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发展阶段
(2000年以前)
(2000-2018年)
(2019年以来)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主要产业
农业
旅游业、农业
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发展动力
村民个体主导
政府重点支持
外部投资、商企进驻
3.大岭村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①外来人口比重下降
②乡村景观趋于破碎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③农业生产功能减弱
④就业形式逐渐多样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
4.大岭村产业逐渐多元化的根本原因是
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绿色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历史文化
B.政策扶持
C.市场需求
D.物产丰富
5.大岭村的发展经验最适合推广应用到
A.规模较小,受到地形限制的乡村
B.距城较近,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

C.规模较大,人口不断减少的乡村
D.距城较远,自然风景优美的乡村
北京
城市的辐射半径越大,影响的地区范围越广,即其经济辐射力越强。长三角经


济圈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其他城市为接受经济
辐射的城市。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区,对长三角经济区的
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03~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6.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
辐射半径(km)
460
A.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指标是
440
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线
A.经济发展水平
2
C.各区域内部有明显的差异
B.城市规模
D.该图划分的依据是气候和土壤
C.就业水平
380
360
2.图中数字及各区域名称、主要成因的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D.对外开放水平
340
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时间(年)
A.①一“金色中国”一海陆位置影响
7.引起2005~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
B.②一“银色中国”一海拔所致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③一“黄色中国”一流水侵蚀作用
A.上海市经济水平下降
B.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
D.④一“绿色中国”一常绿阔叶林分布
C.上海市城市规模缩小
D.辐射区交通通达度提高
④第1页(共6页)
④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