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资源简介

2025年4月高二下学期地理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焦庄户村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村内有保存较完好的地道战遗址。2003年以来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产业逐渐多元化。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村内户籍人口3025人,常住人口4000余人,各项产业总收入约8000万元,下表示意焦庄户村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03年以前) 第二阶段(2003—2018年) 第三阶段(2019年以来)
主要产业 农业 旅游业、农业 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动力 村民个体主导 政府重点支持 外部投资、商企进驻
1.焦庄户村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 )
①农业生产功能增强 ②乡村景观趋于破碎 ③外来人口比重增加 ④就业形式逐渐多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焦庄户村产业逐渐多元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 C.政策扶持 D.环境优美
3.近年来,很多传统村落旅游坚持以“集群系统性保护发展,差异化发展”为规划策略,可以避免( )
A.产业模式多样化 B.冲击原住民生活 C.同质化现象突出 D.游客体验感欠佳
读表“中国城镇化水平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9 2009 2019
城镇人口比例/% 10.64 18.41 17.50 18.96 26.21 34.78 48.34 60.6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4.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 )
A.城镇化速度持续加快 B.1979年后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
C.正处于逆城镇化阶段 D.2009年城镇人口比例超过50%
5.伴随城镇化进程,我国( )
A.城镇数量不断减少 B.城乡之间经济联系减弱
C.能源利用效率降低 D.第二、三产业比例上升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垄广泛发育。下图表示观测期高大沙垄高点和低点的气温日变化,沙垄高点和低点相对高差49m。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与沙垄高点相比,沙垄低点( )
A.全天气温均较低 B.日平均气温较低 C.气温日较差较小 D.夜晚降温较慢
7.观测期间( )
A.6时,因高差较大,沙垄高点和低点温差大
B.上午,沙垄低点比高点太阳辐射更强,增温更快
C.15时,因地面辐射较强,沙垄区气温高
D.夜晚,因大气逆辐射强,沙垄高点气温较高
8.观测期最可能是( )
A.6月 B.8月 C.10月 D.12月
某科研团队为评估城市群碳排放量和碳汇量的平衡状态,分别以城市群内所有城市的碳汇量平均值、碳排放量平均值为分界点,划分出“高碳汇-高碳排”“低碳汇-低碳排”“高碳汇-低碳排”“低碳汇-高碳排”四种碳平衡类型区。下图为2007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碳平衡类型划分和2022年碳平衡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基于科研团队的划分依据,推测2022年关中城市与碳平衡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临汾——低碳汇-高碳排 B.西安——高碳汇-高碳排
C.平凉——低碳汇-高碳排 D.宝鸡——高碳汇-低碳排
10.渭南碳汇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当地( )
①低碳技术的推广 ②严格保护耕地
③植被覆盖率提高 ④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促进关中平原城市群碳平衡协同发展的可行措施有( )
①共享低碳技术和资源 ②增加城市间交通互联
③采用一致的碳减排方案 ④促进城市间碳排放交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13.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遗产地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由三片区域构成(下图)。北部牧场地处内蒙古高原,中北部的罕山林场为大兴安岭南部余脉,南部牧场为开阔的谷地和丘陵。当地牧民每年定期在两个牧场间转场放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牧民由南部牧场开始迁往北部牧场的时间最可能是( )
A.2月初 B.5月末 C.8月初 D.11月末
15.罕山林场为南北两个牧场同时提供的生态服务包括( )
①净化水质②涵养水源③防风固沙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东盟是由东南亚10个国家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2000年以来,人口由5亿左右增长至现在的6亿以上。与此同时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东盟年产汽车约400万辆,是全球六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的汽车除满足当地市场外,还持续扩展外销规模。
材料二:越南是东盟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997年以来越南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保证工业区的集聚发展,并提出了“2050愿景”,明确打造胡志明市、河内市以及岘港市等重点经济区,在经济上发挥主导性增长极作用。下图为越南工业区分布示意图。
(1)指出东盟人口变化的特点,并说明人口因素对其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2)描述越南工业区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城乡融合是指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的过程,近郊产业园在推动城乡融合中扮演重要角色。J工业园地处北方某市近郊,诞生了国内某知名肉制品品牌,附近乡镇的就业人口每日呈现“工作在园区-居住在乡镇”的流动特征。附近万亩荷塘占地9250亩,栽植了大量睡莲、花莲等水生植物,是一个极具生态体验价值的综合性湿地。下图示意J工业园和万亩荷塘的位置。
(1)从三大产业的角度,指出万亩荷塘可为周边村民提供的就业方向。
(2)分析J工业园附近乡镇就业人口每日呈现“工作在园区—居住在乡镇”流动特征的有利条件。
(3)简述J工业园对该市实现城乡融合的作用。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控和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加快形成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基地。(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
材料二 重晶石是一种很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原料,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原料产地主要在南方地区。下图示意我国重晶石矿区储量占全国比重。
材料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重晶石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2022年,我国重晶石出口量为72.21万吨。我国重晶石出口产品多以未被深加工的原矿和粉矿为主。
(1)指出我国重晶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其给我国重晶石开发利用带来的困难。
(2)简述保障我国重晶石资源安全可采取的措施。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摘自2014年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习近平讲话
材料二:地热水为大气降水经过地下深循环获得地球内部热量而形成,通常矿物质与重金属含量超标。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温度高,可直接获取其热量用于发电、供暖等。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规模利用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方式逐渐由粗放式直接开采向“取热不取水”单井循环模式发展(下图),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与直接开采相比,分析单井循环模式开采水热型地热在环境保护上的优势。
(2)结合以上材料,论述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B D B C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D B D
16.(1)人口变化特点:增长快,劳动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影响:从生产者角度看,劳动力充足且价格较低,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强;从消费者角度看,人口多和增长快使本地汽车市场规模大,劳动人口数量多,收入水平提高,增强了对汽车的购买力。
(2)分布格局:南北多,中间少;多沿铁路线(或港口)分布。原因:政府政策引导;南、北部产业基础好;南、北部地形平坦,腹地较广(或中部狭窄,地域间交通联系不便);南、北部水、陆交通便利。
17.(1)村民可从事荷莲种植采摘或荷塘水产养殖等工作;村民可对荷花、莲藕、莲子等食品进行加工,制作荷莲主题文创工艺品;村民可销售荷莲相关农产品或加工产品,从事导游、经营农家乐/餐饮/民宿、环保等相关服务工作。
(2)工业园知名农副食品加工业就业岗位多;乡镇临近工业园;周边多快速路等交通便利,通勤时间短;乡镇生活成本低,生活方便;园区内住宿条件有限,有一定环境污染。
(3)
推动城乡间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推动郊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优化城乡空间结构等。
18.(1)特征:空间分布不均,贵州省分布最密集。困难: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对重晶石需求大,但分布少,导致重晶石运输成本高;集中分布,导致矿产开发对环境的破坏较大。
(2)加大技术投入,加强重晶石矿资源勘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集约化利用重晶石矿;加强行业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超采、盗采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重晶石矿出口管理,增加高附加值加工产品出口等。
19.(1)单井循环模式开采不直接抽取地下水,不易产生地面沉降;无尾水排泄,对河流(或地表水)污染较小;采用套管与地层隔离,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较小;井内部的水可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论点:能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所需的能源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开发水热型地热资源,保障我国能源长期稳定供应。
论据:开发水热型地热能,为我国发电、供暖等提供丰富且稳定的能源;我国大规模利用水热型地热资源,减少我国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增加能源供应量,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地热资源清洁可再生,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