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2024-2025学年2024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共4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2024-2025学年2024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共4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七单元 生物与环境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展示一幅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片,提问学生:“在这片草原上,草被羊吃,羊又可能被狼捕食,这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形成的联系是怎样的呢?” 引发学生对食物链的思考。
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关系,如水稻被蝗虫吃,蝗虫被青蛙吃,青蛙被蛇吃等,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条,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
食物链
食物链的概念
讲解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以 “草→兔→狐” 这条食物链为例,说明生产者(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食性消费者(兔)以草为食,肉食性消费者(狐)以兔为食,它们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了一条食物链。强调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
食物链的组成和书写规则
展示多条食物链,引导学生观察食物链的组成,总结出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讲解食物链的书写规则:用箭头表示食物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从生产者开始,依次写出各级消费者。例如,“草→鼠→蛇→鹰”,表示草被鼠吃,鼠被蛇吃,蛇被鹰吃。让学生练习书写一些简单的食物链,如 “树叶→蝉→螳螂→黄雀” 等,并进行点评纠正。
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介绍在食物链中,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以此类推。如在 “草→兔→狐” 食物链中,草是第一营养级,兔是第二营养级,狐是第三营养级。说明营养级反映了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所占据的营养环节,不同营养级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和物质转化关系。
食物网
食物网的概念
展示一幅复杂的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片,讲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草可以被兔、鼠等多种动物食用,兔又可以被狐、鹰等捕食,鼠也可以被蛇、鹰等捕食,这些食物链相互交织,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强调食物网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
食物网中生物的相互关系
组织学生分析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生物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例如,在草原食物网中,狐和鹰都以兔为食,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同时,狐捕食兔,鹰也捕食兔,这是捕食关系。说明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数量。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利用动画视频展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讲解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在能量传递过程中,能量会逐渐减少,因为生物在呼吸作用中会消耗一部分能量。同时,物质也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循环,如碳、氮等元素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以 “草→兔→狐” 食物链为例,草中的有机物和能量传递给兔,兔又传递给狐,而兔和狐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又回到环境中,被草等生产者利用。
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
讲解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有着重要影响。例如,人类大量捕杀狼,会导致羊的数量增加,羊大量吃草,可能会造成草原退化;人类排放的污染物,如农药、重金属等,会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以 DDT 在食物链中的富集为例,展示相关数据和图片,说明 DDT 在水体中被浮游生物吸收,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吃小鱼,人类吃鱼,随着食物链的传递,DDT 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不断升高,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介绍人类也可以通过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控制污染等,维护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稳定。
(三)小组讨论(10 分钟)
给出讨论话题,如 “如果草原上的鼠类大量繁殖,会对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产生哪些影响?”“人类过度使用农药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有什么危害?如何减少这种危害?”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生物的相互关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进行分析。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组成、书写规则,食物链中的营养级,食物网中生物的相互关系,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还有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
强调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稳定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至关重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生态保护,减少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破坏。
(五)布置作业(5 分钟)
选择一个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绘制其食物网,并分析其中一条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过程。
查阅资料,了解当地某一种人类活动(如工业生产、农业种植等)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写一篇短文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五、教学资源
展示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的图片、动画视频。
相关案例分析资料、数据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板书设计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概念:生物间食物联结的链锁关系
组成与书写:生产者→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营养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依次类推
食物网
概念: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
生物关系:捕食与竞争
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渠道
人类活动影响:破坏与保护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有了初步的认识。直观演示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后续教学中可增加更多形象的比喻或简化模型辅助教学。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人类活动影响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拓展知识方面,可加强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身边事
左图中形象的说明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么图中的生物与环境能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这里的动物吃什么?它们有什么样的食物关系?请大家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用简单的文字或者箭头表示出来。
图中的所有生物与环境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树→蝉→螳螂→黄雀
学习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
2.理解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3.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力流动。
4.了解有毒物质生物富集现象。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下图是某一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物。请把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用箭头连接起来。
探究竟 资料分析

12条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相互连接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1.草→兔→狐
2.草→兔→猫头鹰
3.草→鼠→狐
4.草→鼠→猫头鹰
5.草→鼠→蛇→猫头鹰



12.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消费者
消费者
生产者
……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写法:
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注意: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下面这条食物链中,植物和动物分别充当什么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基础环节
初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称为一个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1、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以下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树→虫→鸟→细菌
C.阳光→草→鼠→蛇
D.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
E.草→昆虫→青蛙→蛇→鹰
E
学以致用
2、下列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5
3.假如食虫鸟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食虫鸟减少
猫头鹰减少
蛇增加
蜘蛛增多
青蛙减少
蜘蛛增多
食虫鸟增多
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和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所占的比例,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平衡
4.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会有什么后果?
过度放牧,草不能及时再生,导致草原的食物网会受到破坏,严重时则会造成沙漠化。
后果:
说明: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启示:
人类应该爱护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资源
5.当某种生物摄取食物时,它从食物中获取了什么?
答:当某种生物摄取食物时,它从食物中获得了物质和能量。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传递给消费者、生产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分解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碳通过___________进入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__,然后又传给 ________和 _______,经________的_______ 作用和生物的 _________作用,又回到生态系统的环境中。
光合作用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分解者
呼吸
分解
物质循环的特点:可以循环利用。
植物的残枝落叶 兔的遗体 狐的遗体
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
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来自太阳的能量
被兔吃掉
被狐吃掉
最多
最少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6.哪种生物体内获得的能量最多?哪种获得的能量最少?能量最初来源于哪里?
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
DDT
初级消费者
DDT含量:3.5×10-9
DDT含量:4×10-8
DDT含量:5×10-7
DDT含量:2×10-6
生产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7.分析各营养级的数值,你能发现什么?
越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DDT的浓度就越高。这种现象叫做有毒物质的富集。
生物体内的污染物超过一定的浓度时,生物就会出现受害症状。
重金属 正常含量 超标症状
铅 0.1mg/L 易贫血、损害神经系统
砷 ≦100 g/L 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并可能致癌
镉 ≦5 g/L(血液) ≦1 g/L(尿) 易引起骨痛病
汞 ≦5 ~10 g/L(血液) ≦20 g/L(尿) 诱发肝炎和血尿
知识拓展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当堂练
1.分析88页当堂练第3题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螃蟹的引入对原来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2)就生态系统中的草、浮游生物、鱼虾、螃蟹、鸟等生物,写出它们的食物链。
(3)大部分鱼虾被螃蟹吃掉后,螃蟹的数量可能会有什么变化?草和浮游生物的数量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这个生态系统稳定下来?
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
草→鱼虾→鸟;草→浮游生物→鱼虾→鸟;
草→浮游生物→鱼虾→螃蟹;草→浮游生物→螃蟹
草→螃蟹。
螃蟹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加;草和浮游生物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科学引入螃蟹的天敌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和物质都能完全循环
B.物质循环,部分能量向下传递
C.能量和物质都完全消失
D.能量循环,大多数物质消失了
B
3.下图中每一个字母代表一种生物。分析回答:
(1)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2)生产者是______,B和C之间
是_______关系,B和D之间可能有_______关系。
(3)除图中已经出现的成分外,生态系统的成分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吸收了有毒物质,______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高。
3
A
捕食
竞争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G
开眼界
外来物种入侵
1星题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食物链和食物网
1.下列关于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B.食物链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食物链呈环状闭合
D.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唯一的
2.[2024江苏宿迁中考]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因食物
关系形成不同的食物链。下列各项中,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
C
A.草 鹿 野兔 狼
B.昆虫 食虫鸟 蛇 猫头鹰
C.草 昆虫 食虫鸟 蛇
D.阳光 草 昆虫 食虫鸟
3.要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 )
B
A.减少分解者的数目 B.增加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
C.改变环境中的湿度 D.减少消费者的数目
4.情境题 某校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
一生态景区研学旅行,调查周边生物后,
绘制出如图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由___条食物链组成。
4
(2)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
捕食
竞争(不分先后顺序)
(3)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

______关系,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4)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和细菌、真菌
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部分。
生物
知识点2 生态系统的功能
5.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
点是( )
D
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 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逐级递增 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的4种
生物(蛇、青蛙、蝗虫、草)所构成的能量金
字塔(图形面积表示所得能量的多少),其中
对应的生物是( )
C
A.蛇 B.青蛙 C.蝗虫 D.草
7.[2024广东模拟] 园中有树,树上有蝉,螳螂捕蝉,黄雀在
后。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污染,则上述生
物组成的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D
A.树 B.蝉 C.螳螂 D.黄雀
8.[2024河南商丘二模改编]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
的是( )
D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的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单向的
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成分和营养结构保持不变
D.生态系统中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
2星题 提升能力
9.立德树人 传统文化 以下谚语所蕴含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
是( )
C
A.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蚌 鹬 人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植物虾小鱼 大鱼
C.草尽狐兔愁:草 兔 狐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 螳螂 黄雀
解析: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不被其他
动物捕食的最高级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箭头
指向捕食者。
10.[2024河南周口期中] 在一个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的
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青蛙被人大量捕杀,则一段时间
内蝗虫的数量变化将如图中的哪条曲线所示( )
C
A. B. C. D.
解析: 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
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
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蝗虫
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
11.稻螟虫是啃食水稻的害虫,青蛙是稻螟虫的
天敌,稻田中放养适量青蛙,可以减少农药的使
用,青蛙在稻田中也会遭到蛇的捕食。如图表示
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中各生物(用甲~丁表示) 体内农药的
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 稻螟虫 青蛙 蛇
②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 青蛙 稻螟虫 蛇
③图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青蛙
④图中丁所代表的生物是水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题中所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
水稻 稻螟虫 青蛙 蛇。在食物链中,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越
高。
12.创新题 花萼山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美,是人们康
养度假的胜地。某校生物研学小组对该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绘制了图一花萼山森林生态系统部分成分示意图
(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①~④表示某种生理
活动,、、 表示丙中的三种生物)和图二生态系统组成图
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花萼山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图一中乙合成的有机物
B.图一中③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重
要作用
C.一般情况下,花萼山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能力更强一些
D.图一中甲对应图二中③,若图一受有毒物质污染,则食物
网中 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13.[2024四川遂宁中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粮食安
全是“国之大者”,要用中国的粮仓保护中国的粮食安全,一
块块农田就是我们的粮仓。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
网,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从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缺乏的成分是______
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非生物部分、分解者
(2)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青蛙和蜘蛛的种间关系有
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捕食、竞争
(3)太阳能通过水稻的______作用输入农田生态系统,食草昆
虫等动物通过摄食食物链中上一环节生物体内的________
(填物质)获得能量,从而推动能量的流动。食物网中能让青
蛙间接从水稻获得更多能量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光合
有机物
水稻 食草昆虫 青蛙
(4)防虫害是保证粮食安全的辅助措施之一,请结合图中食物
网为广大水稻种植户提出合理的防虫害建议: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保护青蛙、蜘蛛等天敌(合理即可)
小结
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相互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渐递减。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
4.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越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就越高,这种现象叫有毒物质的富集。
5.外来物种入侵,主要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特别是侵占了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本地物种死亡和濒危。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