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 同步练习(3课时,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节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 同步练习(3课时,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章第四节第1课时 细菌
夯实基础巩固
1.细菌一般都进行如图所示的生殖方式。关于细菌的生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出芽生殖、无性生殖 B.分裂生殖、无性生殖C.分裂生殖、有性生D.孢子生殖、无性生殖
2.如图所示为细菌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杆菌,乙是球菌,丙是螺旋菌 B.形态不同的细菌,基本结构也不同
C.细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D.所有种类的细菌都具有鞭毛和荚膜
3.人被尖锐物体扎伤时很容易感染破伤风杆菌,需及时清创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下列有关破伤风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破伤风杆菌很小,用肉眼观察不到其形态结构 B.破伤风杆菌的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中 C.破伤风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叶绿体 D.破伤风杆菌靠分裂繁殖后代
4.下列关于细菌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B.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生殖有直接的关系
C.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
D.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5.课后,同学们一起总结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你不赞同的是( )
A.有些细菌可致病,也有些可用来生产药品 B.有些细菌会污染环境,也有些可净化污水
C.细菌是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要将其彻底消灭D.有些细菌会使食物腐败,也有些可制作食品
6.如图所示分别为细菌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细菌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
(2)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7.超级细菌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如图所示为某超级细菌照片。下列有关该超级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形态判断,该超级细菌属于杆菌
B.该超级细菌细胞内有叶绿体,不需要依赖有机物生活
C.该超级细菌携带的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中
D.该超级细菌很小,用肉眼很难看到,需借助放大镜观察其结构
8.假如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min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h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
A.12800个 B.25600个 C.1600个 D.400个
9.某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他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在某种细菌(记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在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可能原因是( )
A.R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 B.R细菌吞噬了其他细菌
C.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 D.R细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
10.如图所示为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和B瓶内都装有肉汤,图甲表示A
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持新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新鲜的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乙所示),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肉汤能保持新鲜的是_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____(填字母)。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图乙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图甲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需经过重复多次实验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________。
11.如图所示为某种细菌分裂的数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细菌的数量变化与温度(T)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越高,细菌的分裂越快吗 _______(填“是”或“不是”)。
(3)该细菌分裂最快时的温度为_________。
(4)食品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败,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而不腐败,其主要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实战演练
12.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小天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下列选项中,属于细菌菌落的是( )
A.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 B.菌落小,呈绒毛状、絮状
C.菌落大,呈现出红、褐等颜色 D.菌落大,呈现蜘蛛网状
13.检疫人员在一批猪肉的检疫过程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关于该微生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类微生物用孢子紫殖后代 B.这类微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C.最可能是细菌,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这类微生物大多数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开放应用探究
14.小明为了探究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落叶均分成甲、乙、丙
三组,按如下表所示的方式设计实验,浇上等量的蒸馏水,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记录实验现象。请根据表格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腐生细菌 温度/℃ 实验现象
甲 无 25 第25天落叶还没发生变化
乙 有 25 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
丙 有 35 第18天落叶完全腐烂
(1)小明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三组所取的落叶应选自同一种树并且质量要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给树叶浇上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甲、乙两组形成对照,则实验组是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___。该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探究温度对腐生细菌分解植物落叶的作用的影响,则应选择___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家庭中要长时间保存食物,应该将食物放在_____________中。
答案:
2第一章第四节第2课时 真菌
夯实基础巩固
1.下列四种生物中,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
2.细菌和真菌属于微生物,它们不但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不可分。下列微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①大肠杆菌 ②木耳 ③乳酸菌 ④酵母菌 ⑤灵芝 ⑥曲霉 ⑦螺旋菌 ⑧青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⑦ C.②④⑤⑥⑧ D.②⑤⑥⑦⑧
3.霉豆腐,又称豆腐乳,其制作工艺如下:将新鲜老豆腐沥干水后切成小块,放在一个铺有干净玉米叶或稻草的纸箱里,放置约2周时间,使豆腐长出“毛霉”,再让每块豆腐都裹上配料,装入罐子并加入适量白酒、麻油,美味的霉豆腐就做成了。制作霉豆腐过程中所长的“毛霉”是( )
A.酵母菌 B.根霉 C.青霉 D.曲霉
4.科考人员曾在舟山发现一种“伞面”呈暗棕色、“伞柄”布满鳞片的大型真菌(如图所示),经确认,它是一个新物种,被命名为普陀条孢牛肝菌。你推测它可能不具有的特征是( ) A.菌体由菌丝组成 B.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
C.利用孢子繁殖后代D.地上部分能制造有机物
5.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真菌都是多细胞生物
B.细菌和真菌都需要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存
C.细菌都是分裂生殖,真菌都是孢子繁殖
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小,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6.如图所示分别为酵母菌和青霉的形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乙两图中可以看出,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甲 乙
(2)在_________的环境中,橘皮上容易长出青霉,青霉从橘皮中获得营养,其营养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为了避免青霉的结构①中的________散逸,应注意不要随意丢弃发霉的橘皮。
(3)酿酒和蒸馒头时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4)从某些青霉中提取的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7.若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37℃的恒温箱中,一周后,其内生长微生物最多的是( )
8.现有一瓶经高温灭菌并冷却至室温的甜牛奶,如果让你把它制成酸奶,那么你的下一步操作是( )
A.接种酵母菌并敞开瓶口 B.接种醋酸菌并密封瓶口
C.接种霉菌并敞开瓶口 D.接种乳酸菌并密封瓶口
9.如图所示为温度对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量的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
B.发面的最适温度为30℃~45℃
C.在75℃的环境中,酵母菌会大量增殖
D.温度过低时,不利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冬虫夏草的一生
高原草甸的某日,一粒“尘埃”悄悄地落在一只蝙蝠蛾幼虫的背上,细长而闪亮的丝线从“尘埃”中伸出来,开始进入幼虫湿润的身体。在它们生长时,这些丝线还释放一些化合物,慢慢地溶解幼虫体内的组织。这些丝线还进一步深入幼虫的体内。数日后,这只幼虫就成为一只塞满致命丝线的空壳。然后这些丝线开始向这只死幼虫体外延伸。它们长出柄,并且在顶端生有结状物。一旦结状物裂开,就会有数千粒尘埃般的微粒散发出来,风将带着它们再次去“犯罪”。
(1)文中所说的“尘埃”指的是__________,“丝线”指的是___________。
(2)文中所说的“风将带着它们再次去‘犯罪””,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使蝙蝠蛾幼虫致死的生物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
11.小芳跟着妈妈学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成面团,然后将面团放入盛有温水的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锅中的温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醉母菌的生存和繁殖吗 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粉,搅拌,再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
中考实战演练
12.下列有关真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个体有大也有小 B.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C.靠现有的有机物来生活 D.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13.人们在制作食品时,常会用到细菌、真菌。下列食品制作与所用的细菌或真菌不相符的是( )
A.馒头——酵母菌 B.酸奶——乳酸菌 C.醋——醋酸菌 D.酱油——大肠杆菌
开放应用探究
14.在“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编号 温度/℃ 酵母菌含量 发酵前面团的体积/mL 发酵3h后面团的体积/mL
A 4 适量 100 100
B 10 适量 100 105
C 28 适量 100 175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该实验的原理是控制发酵前面团的体积、发酵时间和___________保持不变,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了解酵母菌发酵的效果。
(3)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尚有不足之处,请提出一条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第一章第四节第3课时 病毒、单细胞动植物
夯实基础巩固
1.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青霉、衣藻 B.变形虫、病毒 C.变形虫、酵母菌 D.草履虫、病毒
2.下列与草履虫有着相似的细胞基本结构的是( )
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衣藻 C.酵母菌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C.病毒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4.秋冬季节是甲流的高发期,很多同学深受甲流病毒的困扰,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甲
流病毒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①是蛋白质外壳,②是遗传物质 B.甲流病毒结构简单,但能够独立生活
C.甲流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D.甲流病毒能够通过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5.病毒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
(1)病毒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的。
(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不同,可以
将病毒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毒寄生在活细胞里,利用寄主细胞的物质复制___________,合成___________,再进一步装配多个子代病毒。
6.如图所示为草履虫的结构模式图,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纤毛进行运动。运动时__________朝向前面,这样便于摄取食物。
(2)草履虫的纤毛快速摆动,将附近的食物送入口沟,进入__________内,形成__________、食物逐渐被消化和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___________排出。
(3)草履虫代谢的废物是由_________收集,进而排出体外的。
(4)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常在培养液的滴液中放几根棉花纤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草履虫不具备__________,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以水中的细菌、真菌和其他有营养的碎屑为食物,因此它应该属于单细胞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7.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一类生物的个体就由一个细胞构成
B.能够完成呼吸、排泄和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各项生命活动
C.大多数单细胞生物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D.大多数生活在水域环境中
8.如图所示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表示都具有细胞膜 B.②表示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菌
C.③表示都可以产生抗生素D.④表示都不具有叶绿体
9.如图所示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草履虫靠[①]纤毛摆动旋转前进,通过[②]表膜进行呼吸
B.[③]口沟是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通道
C.草履虫可以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D.酵母菌、病毒、衣藻和草履虫一样,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10.寒冷的冬季容易暴发流感,会对学生的健康和学业造成较大影响。如图甲所示为流感病
毒的结构模式图,如图乙所示为流感病毒侵染并破坏人体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想观察流感病毒,应该使用__________(填“光 学”或“电子”)显微镜。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填“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
(2)为确定所发现的病毒是否为一种新型病毒,科学家需要检测它的遗传信息,科学家检测的结构应是图甲中的[②]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可知,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会在细胞内完成遗传物质的复制和_________外壳的合成,通过组装形成很多子代病毒,再去侵染其他细胞。
11.为了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刺激还是有害刺激,小明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上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号、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_________(填“表”或“底”)层吸取。
(2)用滴管在1号、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如下: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_(填“有利”或“有害”,下同)刺激;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刺激。
中考实战演练
12.车前草花叶病毒、乙肝病毒分别属于( )
A.细菌病毒、动物病毒 B.动物病毒、细菌病毒C.植物病毒、动物病D.植物病毒、细菌病毒13.大肠杆菌T4噬菌体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模式生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单独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B.没有细胞核,属于单细胞生物
C.只能生活在大肠杆菌细胞内 D.可在空气中进行复制增殖
开放应用探究
14.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抗生素主要是一些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物质,能抑制、杀死细菌或干扰其他生活细胞的正常发育,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使用抗生素时,致病菌和有益菌会一起被杀死。
资料2: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在自然界中,噬菌体是细菌的“天敌”。一种噬菌体只攻击特定的细菌。科学家正在研发噬菌体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资料3:噬菌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与细菌、真菌等生物相比,病毒没有___________,不能独立生活。
(2)病毒性疾病不能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出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名称:________________。
(3)噬菌体可以识别特定细菌,其攻击具有特异性,因此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杀伤人体内的其他有益菌。噬菌体攻击细菌过程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 ]___________。
答案: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