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十一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标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及马恩的探索与实践。通过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一)早期工人运动 1.原因
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并波及愈来愈多的国家,到1847年发展为世界性的危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给劳动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现代史编》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促进工人阶级力量壮大。也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2)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妇女每天要工作18小时,她们的脊椎骨和骨盆都变形了。儿童九岁起就开始劳动,每天工作12到14小时,青少年中患佝偻病的特别多。在1818年至1827年间,一家呢绒纺织厂中,死亡的成年工人和青工为92人,其中至少52人死于肺结核,或称做“痨病” 。
——据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整理
(3)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政治权利有限
卢德运动—工人捣毁机器
当时工人阶级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资产阶级,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
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工人阶级进行了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利的多种形式的斗争。
(一)早期工人运动
2.内容:捣毁机器
1813年英国国会颁布《捣毁机器惩治法》镇压
2.内容:争取政治权利: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
两次武装起义
为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而掀起的工人运动
抗议资本家对自己的
压迫剥削
3.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
打击了资产阶级,也表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诞生。
它(三大工人运动)打击了资产阶级,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同时,它也证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才能取得胜利。
—— 马世力《世界史纲》
傅立叶(法)
欧文(英)
圣西门(法)
(二)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空想社会主义
1.代表人物及主张和实践:
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
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按劳分配、人人平等、民主管理、消灭私有制、通过教育消除阶级矛盾
“一切人都应该劳动,平均分配产品,财产共有”
“法郎吉”
人人平等,免费教育,按劳分配,没有城乡差别
上书拿破仑
期待富人慷慨解囊
自己出资进行实验
1824年, 53岁的英国企业家欧文带领他的4个儿子和一些门徒,花巨款购买了美国印第安州3万亩土地,建立了“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工具共有、按劳分配、人人平等、民主管理的原则。然而4年后,由于重重矛盾,公社最终瓦解,欧文也欠下了巨额债务。
——张保拴、王建生
《欧文的人生理想与实践》
“新和谐”公社蓝图
2.失败原因及评价
(1)对资产阶级充满幻想
(2)理论脱离社会实际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对于未来理想社会消灭私有财产、消灭剥削、实施共同福利等的美好描述,激发了人们的期待和向往。
——王青山《社会学概论》
具有空想性,不可能实现;但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愿望,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作了理论铺垫。
经济社会:
阶级基础:
理论来源:
主观因素:
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
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原因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19世纪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第一版
《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第一版(陈望道译;1920年出版)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大工业的发展,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无产阶级不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
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
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认为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进步
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无产阶级统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党宣言》内容
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明唯物史观:
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阐明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政治经济学
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马克思病逝后恩格斯根据马克思手稿继续完成并出版《资本论》。
(四)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1.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思想武器:(1)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2)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3)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3.政党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4.对 中 国:(1)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2)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创立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
1.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
进工人阶级的联合。
2.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
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第一国际会员证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和实际上的领袖。
1871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但是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组织也日渐衰弱,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
(二)巴黎公社运动
1.原因:1870-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对外:卖国
对内:镇压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1870年,普法战争刚爆发,马克思就预言:“不管路易·波拿巴同普鲁士的战争的结局如何,第二帝国的丧钟已经在巴黎敲响了!”法国很快战败。第二帝国垮台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巴黎市民组成的“国民自卫军”
2.1871年3月28日建立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城市政权。巴黎公社是一个民主政权。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不是社会主义政权。
国民自卫军起义
巴黎公社建立
3.措施
(1)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公社委员会和司法机构;
(2)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3)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民主性),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维护工人阶级利益);
(4)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等等。
4.结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德国联合扼杀。
巴黎公社社员墙
阅读材料,分析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原因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尚处于资本主义的“青年时代”,小生产仍占绝对的优势,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程度。
材料二:凡尔赛当时具有先进的军队和武器,国民自卫军怎么抵得过呢。
材料三:巴黎公社时期,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从公社领导人的思想状况来看,既有信奉激进的社会主义的布朗基主义者,也有信仰改良的社会主义的蒲鲁东主义者,还有信奉革命的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的……
材料四: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
材料五: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
5.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2)客观原因:法国资产阶级势力过于强大
(3)主观原因:
缺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
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切断法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命脉;
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没建立工农联盟。
6.巴黎公社运动的意义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课堂小结】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
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早期工人运动:原因、内容、意义
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代表人物、思想主张、结果
原因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其他内容
意义
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的成立:原因、成立、意义
巴黎公社:原因、成立、措施、结果、败因、意义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提出剩余价值学说
创立唯物主义史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