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5
2025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一)
历史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6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



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全省现有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30项。这表



明()

A.中外交流,博采众长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文化中原,历史悠久
D.华夏大地,物产丰富
2.在江苏、湖南等地的春秋时期墓葬中,发掘出一批人工治炼的生产工具。它们是
1146℃以上高温治炼的产物,其治炼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FezO,→Fe。符合上述描
述的是(
)

。t
A.良渚遗址出土
B.春秋护头
C.春秋战国时期
D.二里头遗址


的玉琮
铜胄
的铁农具
出土的铜鼎

3.《史记》记载:“帝以诸侯地广,易生骄奢乱事,乃令其子弟析土而王之,使其力少而
不能为非。”汉武帝采取此举的目的是()

A.削弱诸侯的经济实力
B.彻底杜绝诸侯叛乱
C.加强中央对地方管控
D.增强诸侯国的实力
4.右图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它的出土印证了唐朝()
A.政治清明稳定
B.文化繁荣昌盛
※》
C,民族交流融合
D.对外交往频繁
唐墓壁画客使图

九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5.阅读下面材料,找出其中的关联,据此可知研究的是(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A.经济重心南移
B.城市商业繁荣
C.民族关系发展
D.对外交流频繁
6.徐光启在写《农政全书》的《除蝗疏》时,分析统计了从春秋到元代所记111次蝗灾
发生的月份和《元史》所载近400次蝗灾发生的地点,从而准确地划定了蝗灾发生的
时间和地区,为蝗害的防治找到了客观依据。材料体现出他()
A.关注科学理论
B.得到百姓的支持
C.重视数据分析
D.注重实践与总结
7.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已任的思想,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末清初顾炎
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体现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A.凸显家国情怀
B.崇尚和谐相处
C.主张和而不同
D.重视以人为本
8.“1840年以来,西方的大炮运来了西方的商品和机器…来自西方的机器夺走了小生
产者的饭碗,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涌入中国而使女红(注:指从事纺织等工作的
女性)失业。”材料反映了列强的侵略()
A.冲击了中国传统经济
B.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C.开启中国近代化探索
D.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
9.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时序中,这种爱国运动的狂飙起落,成为促使变法走向革命的
催化剂。材料描述的是(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D.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0.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
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段材料揭
示了()
A.辛亥革命的必要性
B.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C.五四运动的必要性
D.中共一大召开的必要性
11.民国政府于1912年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艺品的发明者及其改良者
拥有专利权:于1914年颁布《公司条例》,保障投资者的权利。这表明()
A.群众监督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B.经济发展需要公平的社会风气
C.技术创新有助于经济的发展
D.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法律保障
12.这次会议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
策略,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明确规定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
切工作的指针,这次会议旨在()
九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