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政治试卷(PDF版,含答案+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政治试卷(PDF版,含答案+答题卡)

资源简介

2025.4 高三思想政治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 2 3 4 5 6 7 8
C C C A A B D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D C A C A D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2 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共 2 问,共 15 分)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选择”“文化发展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建设
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9 分)
【参考答案】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建设教育强国应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技、人才支撑。(3 分)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融通各种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既要向内看,不断增强教育的社会协同力;又
要向外看,扩大中国特色教育的国际影响力。(3 分)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最广大
人民的立场上,建设教育强国应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教育的民生保障力,
促进共同富裕。(3 分)
【评分细则】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1 分),建设教育强国应立足时代之基,回答
时代之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1 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技、人才支撑。(1
分)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1 分),融通各种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融
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1 分)。建设教育强国既要向内看,不断增强教育的社会协同力;又
要向外看,扩大中国特色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1 分)。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 分),建设教育强国应坚定理想
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正确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分),发挥教育的民生
保障力,促进共同富裕(1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山区学校是如何成为“香饽饽”的。
(6 分)
【参考答案】
①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为山区学校建设奠定物质基础。(2 分)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人才等要素流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 分)③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和
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分)
【评分细则】
①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1 分),为山区学校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建
设,1 分)。
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人才等要素流动(以优惠待遇鼓励教师到山区从教,1 分),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持,1 分)。
③弘扬劳动精神(1 分),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和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分)。
(每点 2 分。若考生从“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协调、共享发展理念” “实现扶贫与扶智的
统一”等方面作答,亦可酌情给 1 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共 3 问,共 25 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两个不允许”的
合理性。(8 分)
【参考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两个不允许”是党领导人民推进乡村全面振
兴的重要决策。(2 分)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 “两个不允许”的要求符合我国宪法和土地法
的规定。(2 分)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两个不允许”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了社
会稳定和农业安全。(2 分)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两个
不允许”的同时,要求积极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既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对接了乡
村建设人才的居住需求。(2 分)
【评分细则】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党是
领导一切的/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1 分)。“两个不允许”是党领导人民推进乡村
全面振兴的重要决策(提供根本政治保证/方向,1 分)。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
力的重要依托,1 分),“两个不允许”的要求符合我国宪法和土地法的规定(1 分)。
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性质、党的宗旨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等,1 分), “两
个不允许”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了社会稳定和农业安全(1 分)。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 分),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
律,在“两个不允许”的同时,要求积极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既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也对接了乡村建设人才的居住需求(1 分)。
(若考生答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亦可酌情给 1 分。)
(2)宅基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和“最后保障线”。若允许其自由交易,就会导致农
民失去安身立命之本。有人据此推出,如果禁止宅基地自由交易,就不会导致农民失去安身
立命之本。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推理是否合理。(8 分)
【参考答案】
该推理不合理。(1 分)①若允许宅基地自由交易,就会导致农民失去安身立命之本,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2 分)②在进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
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
断的前件。(2 分)③推理“如果禁止宅基地自由交易,就不会导致农民失去安身立命之本。”
是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进而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违背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
推理结构错误。(3 分)
【评分细则】
该推理不合理。(1 分)
①若允许宅基地自由交易,就会导致农民失去安身立命之本,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2
分)。
②在进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
的后件(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肯定前件式);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
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否定后件式)(2 分)。
③推理“如果禁止宅基地自由交易,就不会导致农民失去安身立命之本。”是否定了假言
判断的前件,进而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2 分),违背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推
理结构错误(1 分)。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判断李某是否能够如约获得补偿,
并说明理由。(9 分)
【参考答案】
李某不能如约获得补偿。(1 分)①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但其所有
权归农村集体所有,王某无宅基地所有权,故无权处分。(3 分)②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
求内容合法,根据中央“两个不允许”规定,李某非本村村民,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王某
将自建住宅和宅基地所有权转让给李某的补偿约定无效。(4 分)③所以李某不能如约获得
补偿,但可以要求王某以其他形式补偿损失。(1 分)
【评分细则】
李某不能如约获得补偿(1 分)。
①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农村村民有权长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1 分),
但其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1 分),王某无宅基地所有权,故无权处分(1 分)。
②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内容合法(1 分),根据中央“两个不允许”规定(1 分),李
某非本村村民,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1 分),王某将自建住宅和宅基地所有权转让给李
某的补偿约定无效(1 分)。
③所以李某不能如约获得补偿,但可以要求王某以其他形式补偿损失(1 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共 2 问,共 12 分)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缅绿色发展伙伴关系能够
得以推进的原因。(8 分)
【参考答案】
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缅两国在能源供求上具有互补性,存在广泛的共同利
益。(2 分)②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中缅发展绿色伙伴关系顺应时代发展潮
流,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 分)③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
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中缅绿色伙伴关系的发展为当地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2 分)
【评分细则】
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1 分),中缅两国在能源供求上具有互补性,存在广泛
的共同利益(1 分)。
②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1 分),中缅发展绿色伙伴关系顺应时代发展潮
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 分),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 分)。
③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加
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1 分),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推动全球
绿色发展,1 分),中缅绿色伙伴关系的发展为当地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1 分)。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为讲好中缅光伏合作故事设计两条
宣传标语。要求:语言规范简洁,每条不超过 20 字。(4 分)
【答案示例】
①携手绿色发展,共建美丽世界。
②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③携手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共享中国梦。
【评分说明】
①每条宣传标语 2 分,若考生所写答案超过两条,只对前两条评分。
②考生答案只要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某方面内容,即可认定属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
③评分的关键在于是否紧扣“讲好中缅光伏合作故事”——包括绿色发展、国家合作、共
享发展、全球南方国家等方面内容均可得分。2024-2025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检测
思想政治答题卡
17.(2)
学校
班级
芳尘严禁填涂,照考教师填涂
姓名
淮考证号:
座号
缺考标志〔]
注意事项
1.答趣前,考牛先将白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班级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消楚。
下确填涂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并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龆出
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
填涂样例
贴条形码区域
3选样逝答苯使用2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
错误填涂
选挥匙答案使用0.5亳米的黑色中巾性(签字)笔或碳茶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6 区
4.保持卡而清洁,不折在、不破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香心六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
01AB CD
05 ABICID
13Al BI CD
02ABC D
06AB D
10AB CD
14ABCD
03ABCD
07ABCD]
11 AB CD
15ABCD
04 Al B CD
08AB D
12 AB CD
16AlB]CD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1)
18.(1)
请在各题口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8.(2)
19.(1)
18.(3)
19.(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知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日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4-2025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检测
思想政治试题
(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6题,共48分)
1.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体重管理
年”活动,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问,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
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
成。“体重管理年”活动
①聚焦健康中国建设,拓展了中国梦的广度和深度
②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③坚持党的领导,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④构筑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基础研究难度大、花费高周期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基础研究高度重
视,财政投入持续增长,2024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2497亿元,同比增长
10.5%;企业等社会力景也积极参与资助基础研究,多元化投人机制正在逐渐形
成。支持基础研究,应发挥
①看不见的手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②第二次分配对资源配置的调控作用
③看得见的手对资金多元投人的支配作用④第三次分配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为引导国有企业更高效地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实现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目
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该
制度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以下椎导正确的是
①明确企业战略使命→抓好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增州社会供给+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②增强企业民生保障能力+努力做到投资于人一→增进人民福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③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新型生产关系→实现稳定盈利发展新质生)产:力
④明确国企核心功能定位→优化战略产业布局→聚焦创新研发→高水平科技月立白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三思想政治一1一(共6页)
4.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开会议,强调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
教育要坚持“开门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为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
度、改有成效开辟了一条明晰的大道。“开门教育”
①是中国共产党白我革命的一种有效形式②坚持群众路线推进从严治党
③是国家机关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举措
④构成党内民主建设重要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建设,福州市人民政协乘持“两岸一家亲”
理念,开展“促进台湾青年来榕创业就业优惠政策措施落实”等协商监督课题,
向政府反映《关于放宽台湾学生来榕就学规定的建议》等数百条社情民意信息,
让台胞切实感受到政协温暖。福州市人民政协心系台胞,有利于
①彰显协商民主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制度优势
②俦牢两岸同根同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明确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的定位
④树立海峡两岸一家亲的人民政协工作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行政复议是广大群众和企业依法维护白身权益、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2025
年3月1日起,司法部依托“掌上复议”微信小程序和行政复议服务平台,在
全国范围开展在线中请、在线补正、在线阅卷、在线听证、在线调解和在线送达
等活动,助力社会公众足不出户申请和参加行政复议。司法部的上述举措旨在
①增强法治意识,化解社会矛盾
②完善行政复议程序,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③克服懒政怠政,保障可司法公正
④建设智能高效政府,维护群众正当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漫画《接受自己的普通,也努力与众不同》(作者徐涛)包含的哲理有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特殊性存在的前提条件
②若不尊重客观规律.就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
④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中椎动白身的发展
A.①X②
B.①④
拉旋自之加着通
C.②③
D.③④
地光动5左不同
高三思想政治一2一(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