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学类作品阅读高频考点突破 人物形象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文学类作品阅读高频考点突破 人物形象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文学类作品阅读高频考点突破
——人物形象
CONTENTS
目录
常见设问方式

考点分类梳理

方法实践演练

真题巩固提升


常见设问方式
(1)×× 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文中哪些细节可见 ×× 的品质
(3)文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两位老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4)你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5)小说塑造 ×× 这个形象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6)×× 的形象如何体现文章主旨?
(7)你如何看待 ×× 的选择?
考点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考点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考点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考点四:
人物的社会意义或主题关联
一、常见设问方式
考点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考点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考点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考点四:人物的社会意义或主题关联
二、常考考点分类

考点分类梳理
真题典例1:(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
《高原之子》
“在高原搞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解决人的适应问题,不行!”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吴天一没有二话:“我是设计师,我来!”
他说:“玉树人民需要我,我必须要去,现在就去!”
[任务二 学习传主品质]请你根据下列语句,概括出吴天一的精神品质。
思路一:定位人物描写
划出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直接描写。
攻克高原病的坚定信念
心系祖国/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舍身忘我/不畏艰险/身先士卒
心怀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考点一: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真题典例2:(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
《巴颜顺的作战靴》
小说中的巴颜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具体事件简要分析。
思路二:标注关键事件
标注人物参与的关键事件。
①他在演习中主动请缨,驾驶导弹发射车涉过湍急的河流——勇敢
②他当兵22年,驾驶过多种型号的导弹发射车,干过多个岗位的操作号手,多次立功——技术过硬
③他认真带兵参加实装操作比武,从新兵中带出多名全能号手——有责任心
考点一: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考点一: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思路一:定位人物描写
划出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直接描写。
思路二:标注关键事件
标注人物参与的关键事件。
思路三:次要人物烘托
通过次要人物对比或反衬突出形象。
思路四:关注人物评价
关注作者或他人对人物的评价。
思路五:关注人物介绍
抓有关人物身份、地位、经历、言行等语句。
思路六:关注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也可以补充人物性格。
考点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
修辞手法
环境描写
故事情节
其他人物
①外貌描写:暗示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经济状况和精神状况;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心理活动。
②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促进情节发展;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③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④神态描写:更好表现人物性格、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
⑤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⑥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
修辞手法
环境描写
故事情节
其他人物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通过多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自然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造就人物性格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因此引起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对比)、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考点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考点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1.区分主次人物
(1)从标题看:主要写了......事,主要写了哪一个人物。
(2)从主题看:主要人物做......事,体现了......主题思想。
(3)从行文笔墨看: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哪些事件;
从主要人物起笔或收束全文;
主要人物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4)从人物关系看:次要人物衬托了主要人物,
突出了主要人物......品质
(5)从写作视角看:故事是从哪个人物的视角来写的。
考点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2.主要人物的作用
(1)从情节上看: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2)从主题上看:体现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3)从社会意义上看: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作用
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考点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3.次要人物的作用
(1)从内容上看:围绕次要人物写了(或交代了)......内容。
(2)从情节或结构上看:为下文......情节或塑造人物形象做铺垫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暗示社会环境或深化主旨、升华主题
充当线索人物
(3)从人物关系上看:从侧面烘托主要人物
通过对比,突出主要人物
考点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4.小说中“我”的作用
(1)讲述故事: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2)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缘故,
情节得以发展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
鲜明,衬托或侧面烘托主要人物。
(4)线索人物:“我”作为文章的叙事线索,贯穿全篇,使文
章情节集中,脉络清晰。
(5)主题思想:见证了......的主题。

方法实践演练
真题典例3:(2023·真题变式)
1.张德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船歌》
①张德贵是抚河镇的把船老大,水性甚好,人称“浪里白条张顺”。他胆色一流,技术更是一流。在整个抚河镇的船工中,无人能及。他从13岁开始,就跟着他的老爹在抚河上行船,不到30岁就开始掌舵。几十年虽风雨坎坷,却一直都顺顺当当,从来没有失过手。
思路四:关注人物评价
技艺高超
一篇文章练透人物形象四大考点
真题典例3:(2023·真题变式)
1.张德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船歌》
张德贵像困兽般焦躁不已,想了很久,终于,他到望江楼,跟鬼子说:“愿意替皇军效力。”
鬼子放了人。当天晚上,张德贵把老婆孩子交给他的徒弟赵小雷,让他连夜送他们去乡下避风头。
思路二:标注关键事件
胆大心细
热爱家庭
老婆孩子被日本人抓去,他设法救回来。
一篇文章练透人物形象四大考点
真题典例3:(2023·真题变式)
1.张德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船歌》
这一次,张德贵没有能够把运粮船带过险滩,在最危险的地方,运粮船撞到了一块大石头,船沉没了。满满一大船大米和押运的十几名鬼子,连同张德贵一起,瞬间,就沉没在波涛汹涌的抚河中,再也不见踪影……
思路二:标注关键事件
英勇无畏
保家卫国
誓死反抗
他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一篇文章练透人物形象四大考点
一篇文章练透人物形象四大考点
真题典例3:(2023·真题变式)
1.张德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参考示例:
张德贵是一个技艺高超、胆大心细、公平随和、充满阳刚、勇而有谋、热爱家庭、英勇无畏、保家卫国、誓死反抗的船工领头人的英雄形象。例如:“他胆色一流,技术更是一流”,可以看出他技艺高超;老婆孩子被日本人抓去,他设法救回来,可以看出他胆大心细、热爱家庭;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可以看出他英勇无畏。
一篇文章练透人物形象四大考点
真题典例3:(2023·真题变式)
2.小说塑造张德贵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参考示例:
①推动情节发展。小说通过写发生在张德贵身上的几件事情,讲述出故事的来龙去脉。②塑造人物形象。小说通过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高度赞扬了中国那些面对外来侵略决不屈服、誓死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③揭示小说的主题。借助张德贵和一群船工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评价,歌颂了在外国入侵时英勇反抗的普通劳动者不惜牺牲生命,也绝不做亡国奴的崇高精神。
一篇文章练透人物形象四大考点
真题典例3:(2023·真题变式)
3.小说描写张德贵的老婆、儿子和女儿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参考示例:
①丰富小说的内容。描写张德贵的老婆、儿子和女儿,增加了故事内容和线索,扩大了小说的容量。②从一个侧面表现主要人物形象。描写张德贵热爱自己的老婆、儿子和女儿,表现家庭和谐、生活幸福;后面描写他先救出全家人,再赴运输“战场”,这也从侧面塑造出人物形象。③使情节波澜起伏。日本人抓了张德贵的老婆、儿子和女儿,胁迫他就范,使情节在曲折中发展。
真题典例4: (2024·甘肃·中考真题)
小逸认为,应该在文中写出大叔、大娘和孩子们的名字。小文却认为,不写具体的名字更好。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温馨时光》
⑥孩子们在贵阳和遵义工作,已分别打来了电话,说回老家过年,还特地叮嘱两位老人,说现在超市里什么年货都有,到时候买回来就是,家里就不用操心准备了。但是老两口总觉得不备点什么,心里空荡荡的不踏实,于是又忙着张罗。大娘将自家种的绿豆备好,打算做孩子们喜欢吃的绿豆粉,还把黄豆细心地筛选了一遍,拿一半煮豆豉,拿一半生豆芽。大叔也不闲着,把酿米酒、做汤圆的糯米选好,实实地放在屋里,还把烙绿豆粉饼用的秸秆堆放到厢房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随时用都是干燥的。就连烟花也已订好了,包娃儿们放个够。
参考示例
示例1:我同意小文的观点。社会好了,人民生活幸福了,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千千万万个家庭都这样。不写具体的名字,更具有普遍性,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示例2:我同意小逸的观点,写出具体的名字,文章更具体,更真实。
一篇文章练透人物形象四大考点

真题巩固提升
请完成《文学类作品阅读: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汇编》以下练习:
(一)《_________“密谋”》1题(二)《永不凋落的红叶》4题
(六)《沙粒给云雀的信》2题 (十一)《五月菜油香》5题
(十二)(2024·四川雅安)2题 (十八)《春到零丁洋》3题
(二十八)《陪 考》3题
(三十)《姥爷的小人书》1题
(一)《_________“密谋”》1题
下面是李华同学初读这篇文章时的笔记,请你帮他补全下面表格。
①妈妈说一起出去探险;
②爸爸在一次行动中牺牲了;
③妈妈说话很轻松,医生一再叮嘱“要随时回诊!”
④坚强勇敢、智慧果敢、教子有方。
(二)《永不凋落的红叶》4题
塑造小女孩的形象离不开“我”、妇女、司机、巡警等次要角色,小徐请你说说为什么。
“我”: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通过“我”的视角展开故事,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我” 对小女孩的关心和询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温暖。
妇女:妇女的言行表现出她的善良和同情心,她对小女孩的夸赞和安慰,进一步烘托了小女孩的可爱和坚强,同时也丰富了故事中的情感表达。
司机:司机的行为体现了社会对小女孩的关爱,他掏出名片表示愿意帮助小女孩,展现了社会的温暖和正能量。
巡警:巡警认出小女孩并带她上山,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暗示了小女孩的父亲作为警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铭记。这些次要角色共同为小女孩的故事营造了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社会环境,丰富了故事的内涵,使小女孩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六)《沙粒给云雀的信》2题
你会选沙粒和云雀中哪一个交朋友?请结合它的形象特点说说理由。
示例一:我会选沙粒交朋友。沙粒虽然只是万度苏沙漠中普通的一粒,但它真诚善良,渴望友谊,主动给云雀写信表达交友愿望;它有好奇心,对世界充满探索欲,如想知道蔓越橘和醋栗哪个更甜等;它懂得自我反思,为没有自己的名字而苦恼,为不知送什么礼物给朋友而思考;它容易满足,想开一朵有三个花瓣的粉色花朵就知足了;它乐观,即使被人忽视也不抱怨,如认为被小昆虫当作山很骄傲。
示例二:我会选云雀交朋友。云雀勇敢自由,没有目的地却一直在飞翔,享受自由的状态;它真实坦诚,在回信中分享自己受冻挨饿、干渴以及不知道去葱岭做什么的生活状态;它有对美的认知和追求,如认为自己美且复杂;它懂得赞美,能给沙粒关于赞美的建议。
(十一)《五月菜油香》5题
文中描写父亲的笔墨不多,但父亲的形象清晰可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
父亲是新时代劳动人民的代表。他勤劳肯吃苦,是生产队最好的榨油工。父亲顾家且关爱子女,将油坊里的伙食带回来与家人分享。父亲精明能干,了解国家政策,眼光长远有决断,购买粮食加工设备,搭乘政策的东风,重操榨油本行,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父亲重视教育,支持孩子们完成学业,让子女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十二)(2024·四川雅安)2题
作为老师,王敬民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①热爱学生。对学生的不敬毫不计较;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上大学”的梦想。②教学有法。讲究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③教育有方。对于这群调皮捣蛋的学生,采用激励的方法,带他们去参观大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十八)《春到零丁洋》3题
第⑤段作者为什么着重写深圳的青年人。
①青年人是深圳的开拓者,是深圳发展的重要力量,寄托着城市的希望与未来,体现着敢闯敢试,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
②充满志气、力争上游的深圳青年人体现了对前文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对国家、民族的热爱的传承,对灿烂未来的美好追求。
(二十八)《陪 考》3题
请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至少答两点)。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疼爱孩子、关心后代、细心周到、勤劳朴实的人。
(三十)《姥爷的小人书》1题
姥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1)姥爷是一个喜欢收集用过的“破烂儿”的人;
(2)姥爷是一个热爱读书、充满回忆与梦想的人。
(3)姥爷是一个慈祥、温暖、擅长讲故事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