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口口口2025年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一道德与法治答题卡第1面(共2面)考生严禁填涂,监考教师填涂,缺考标志〔]学校班级姓名考生条形码考生号考室号座位号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干净,正确填涂方法是:“一”。1[A】[B][c】[D]6[A][B][c][D]11[A][B]【c]【D]2[A][B][C][D]7[A][B][c】【D]12[A】[B】[c】[D]3[A][B】[C][DJ8[A][B][C][D]13[A][B][C][D]4[A][B][C]D]9[A][B][c][D]14【A】[B][c】[D]一、选择题5【A]【B][c]【D110【A1[8][c][D]15[A][B][C][D](共48分)■16[A]【B][C][D]21[A][B][G】[D]17[A】[B][cJ[D]22[A][BJ【c]【D]18[A]【BJ【C]【D]23[A][B][0][D]19[A】[B][c][D]24[A][B][C][D]20[A][B][c][D]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二、非选择题(共5题,计52分)25.(8分)(1)判断:()理由:(2)判断:()理由:26.(6分)道德与法治答题卡第2面(共2面)请勿在此处作任何标记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27.(14分)(1)(2)28.(10分)(1)(2)29.(14分)(1)(2)(3)2025 年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共 48 分)1. D 2. A 3. B 4. D 5. D 6. B 7. C 8. A 9. C 10. B 11. C12. A 13. A 14. C 15. C 16. B 17. B 18. D 19. D 20. C 21. A22. B 23. D 24. C二、非选择题。(共 5 题,共 52 分)25.(8 分)(1)(√)(1 分)该男子热爱学习。学习让我们获得成长,同时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3 分)(或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的其他答案)(2)(×)(1 分)小闽没有正确认识自强与成功的关系。自强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但自强不一定能成功。(3 分)26.(6 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应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的需要;有利于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利于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6 分)(或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的其他答案)27.(14 分)(1)李振声院士勇于担当责任,把“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当成一生追求的目标;他提升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进行农业科技攻关,不断培育出优质小麦品种;他不言代价与回报,终身致力于小麦研究。(6 分)(2)①A。(1 分)②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3 分)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③从自己做起,自觉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或:外出就餐时做到按量点餐/剩余饭菜打包/践行光盘行动);提醒、监督、制止浪费粮食的行为。(4 分)(或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的其他答案)28.(10 分)(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重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6 分)(或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的其他答案)(2)不可以。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让机器人替代我们完成作业、通过考试是不诚信行为,也是没有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4 分)(若学生仅从“做诚信的人”或“履行受教育义务” 单个角度作答,最高可得 3 分)29.(14 分)(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4 分)(或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的其他答案)(2)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体现了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一系列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行动体现了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中国非遗为世界普遍接受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6 分)(3)本题采用等级评分。(4 分)等级水平 分值 等级描述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表达顺畅。内容应含有“我与祖国的 水平 3 3—4 分关系”和“我的行动”两个层面。观点正确,仅从“我与祖国的关系”或“我的行动”一个层 水平 2 1—2 分面作答。水平 1 0 分 未作答或作答不符合题意。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准考证号:姓名:(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025年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第I卷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党和人民①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②实现了我国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③确立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正确路径④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阅读以下文本框,回答第2一3题。★2024年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发出“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号召。2.根据文本框内容推断此次会议名称为A.全国教育大会B.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C.全国法治大会D.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3.为落实会议精神,学校拟在校园宣传栏开设一期专栏。以下选题内容合适的是A.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B.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D.改革只有正在进行时,没有完成时4.2024年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我国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精、尖”展品集体亮相,全方位展示了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创新成果。航博会的举办A.表明我国已迈入发达国家行列B.说明我国掌握全球宇宙治理话语权C.彰显了我国世界航空航天第一强国的风采D.体现了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开放合作姿态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页共8页5.下列时事新闻解读正确的是序号时事新闻新闻解读①我国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表明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②我国启动延迟退休改革有助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③联合国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能逐步消除世界各国之间的文明差异④我国施行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有利于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谈到,“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以下古语古训与习近平主席寄语相符的是A.治国有常,利民为本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下列对校园生活“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序号微行为微点评①考试考砸了,在课堂上放声大哭合理表达情绪②经常与老师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师生教学相长③代表班级落落大方的在国旗下讲话展示自信风采④好友和别人闹矛盾,约我一起去教训那人友谊需要忠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儿子:爸爸,你回来了!记得把手机放到手机袋里哦。爸爸:好的,今天是家庭团聚日。图1和对话内容告诉我们建设和谐家庭要①珍惜相聚时光,用心体味亲情②相互协作配合,成员共同分担③专心陪伴家人,拒绝使用手机④学会交流沟通,化解亲子冲突国1回家团聚首件事郝延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队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奋勇拼搏,从预赛第五名,到决赛第一名,赢得了属于中国艺术体操的第一个奥运冠军。材料告诉我们道德与法治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三道德与法治.pdf 初三道德与法治答案.docx 初三道德与法治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