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9 分)1.(1)A. (2分) (2)jī bàn( 羁绊 ) yǒng yuè (踊 跃) (2分)2.(7 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③在城阙兮 ④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1)开封禹王台公园举办樱花花展(2 分,写出“开封禹王台公园”得 1分,写出“举办樱花花展”得 1 分 )(2)(2分)将“制造”改为“打造”或“带来”等。4.活动二:如:开展开封花文化主题摄影比赛 活动三:如:组织参观开封花卉种植基地 (2分)5.(2分)言之有理即可 如:望向那瀑布一般的紫藤萝,可感其生命力顽强。二、 现代文阅读(共 21 分)(一)社戏 完成 6- 9题。(共 13分)6.(2 分)波折:早上就叫不到船,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船;因怕外祖母担心,母亲也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7.(4分)(1)(2分)示例:动作描写,运用“点”“磕”“退”“上”“架”等一系列动词,充分描绘出小伙伴们熟练的驾船技巧和勤劳肯干的品格,也折射出他们去看戏时的愉快心情。(2)(2分)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起伏的连山”比作“踊跃的铁的兽脊”,形象地写出了山的连绵起伏和形状,同时“踊跃”一词赋予了连山以人的动态感,生动地表现出船行速度之快,以及“我”急于去看社戏的急切心情。8.(3 分)描写;作者从视觉,听觉和嗅觉角度描写了行船时周围的山、水、草等景物,丰富细腻,有立体感,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衬托出“我”和小伙伴们希望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9.(4 分)质朴:从选文内容上看,作者书写的是“平桥村”这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故事,所描摹的重要人物也是内心质朴的农民和农家子弟。纯真:文中描述了孩子在看戏前的期待、失望和愿望达成的兴奋,以及路途中儿童眼中独特的美丽景色,展现了童年的纯真和快乐。体现了童年的无忧无虑和对世界的纯真看法。(二)阅读文本,完成 10-12 小题。(共 8 分)10.(2分)C分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项结合文本一第 2段“大熊猫有着锋利的犬齿和裂齿,这是大熊猫撕食肉类所必备的牙齿,跟狮子的牙齿类似”“大熊猫的指和趾的末端都有强壮的角质爪,与黑熊类似”,可知,大熊猫撕食肉类所必备的牙齿,跟狮子的牙齿类似,大熊猫的角质爪,与黑熊类似。选项中“饮食习性与狮子、黑熊这些食肉动物类似”表述有误。B项文本二画线句子中“之一”表明“困扰大熊猫的疾病”的因素除了“寄生虫感染”还有其他因素;“几乎”表明“野生大熊猫蛔虫感染概率”接近 100%。“之一”“几乎”的使用,增强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选项中“生动性”表述有误。C项文本二说明野生大熊猫的艰难生存状况时,列举了箭竹大面积枯死导致大熊猫食物减少、大熊猫易发疾病等例子,并用大量数据说明寄生虫感染也是困扰大熊猫的疾病之一。表述正确。D项结合文本三中的“普通人说”“耳朵又大又圆让整个头部看起来圆滚滚的”可知,普通人认为大熊猫头部圆滚滚的原因是“耳朵又大又圆”;结合文本三中的“生物学家说”“头部圆滚滚是因为吻部短”可知,生物学家认为大熊猫头部圆滚滚的原因是“吻部短”。选项中“普通人和生物学家的认识是一致的”表述有误。故选 C。11.(3 分)大熊猫有着锋利的犬齿和裂齿;大熊猫的指和趾的末端都有强壮的角质爪;吻部里有发达的咀嚼肌肉,咬合力惊人。分析:本题考查内容梳理与概括。结合文本一第 2段“就算从现在大熊猫的身体构造上来看,其进化过程中仍保留祖先的一些特点。譬如,大熊猫有着锋利的犬齿和裂齿,这是大熊猫撕食肉类所必备的牙齿,跟狮子的牙齿类似,而与食草动物牛羊的牙齿明显不同。而且,大熊猫的指和趾的末端都有强壮的角质爪,与黑熊类似”,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的原因可概括为:大熊猫有着锋利的犬齿和裂齿;大熊猫的指和趾的末端都有强壮的角质爪。结合文本三中的“生物学家说”“吻部里有发达的咀嚼肌肉,咬合力惊人”,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的原因可概括为:吻部里有发达的咀嚼肌肉,咬合力惊人。12.(3 分)加强野生竹林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给大熊猫足够的野生食物;加强对大熊猫的疾病与防治的研究;加强大熊猫的教育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意义,形成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分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文本二第 2段“20世纪 80年代初,在四川曾出现因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而导致大熊猫的食物大量减少的情况,这使大熊猫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大熊猫一天要吃掉大量竹子”可提出建议:加强野生竹林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给大熊猫足够的野生食物。结合文本二第 2段“肠胃疾病成为它们的常见疾病之一,特别是肠扭转、痉挛等疾病成为青壮大熊猫高发病之一。而呼吸道疾病也是大熊猫幼龄和老龄时的常见病,每当春秋气候突变季节,它们就容易感染”可提出建议:加强对大熊猫疾病与防治的研究。结合三个文本的内容,了解保护现状和意义,可提出建议:加强大熊猫的教育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意义,形成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三、古诗文阅读(共 16 分)(三)(一)《桃花源记》13-16 小题。(共 12 分)13.(2 分)C14.(2 分)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15.(4 分)示例 1:(人物角度)渔人偶遇的桃花源人是普通农民,他们在田间劳作,衣着“悉如外人”,对渔人的突然出现感到惊异,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这都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他们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远客,符合一般农民的待客之道);让人觉得非常真实。示例 2:(情节角度)文本具体交代桃花源人来这里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符合历史真实和生活情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历真切具体,在桃花源的见闻充满生活气息,真实可信;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向太守汇报、太守派人寻找、南阳刘子骥听说后“欣然规往”等情节也都合情合理,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答出任意一个角度即可给满分)16.(4 分)示例:文本一通过渔人的奇遇描绘了一个属于普通劳动者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这里民风淳朴仁厚,环境优美祥和,人们安居乐业,寄托着所有劳动人民的共同理想;作者还通过桃花源人自述来此绝境的原因等,表达对动荡黑暗现实的不满,体现出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批判性。文本二也通过刘、阮二人的奇遇描写了一个富裕美好的世界,但这个世界没有普通劳动者,也不是通过劳动创造的;仙女们轻松享受奢靡生活,完全不知道凡尘生活的艰难,所以文章透露着一种耽于幻想的个人享乐思想,社会批判性比较弱。【能够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分析出思想境界的高下,言之成理即可,共 4 分】(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鉴赏(4分)17.同情与理解: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同在宦海中的孤独感和相互理解,显示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同情。乐观与鼓励:通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传达了一种乐观的信息,即真正的友情不受地理距离的限制,鼓励友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即使身处远方。豁达与安慰:在“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在离别时过于伤感,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豁达情怀。两条即可(第二条必答,依依惜别之情和乐观豁达的心态,也给分)四、名著阅读(共 4 分)18.(1)示例:柳宗元的《江雪》,短小又含蓄,体现了朱自清的观点。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借此表达他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2)示例:孟浩然的绝句《春晓》,短小又含蓄,体现了朱自清的观点。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含蓄地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全诗语言平易浅近,含蓄短小,言浅意浓,景真情真。五、作文(略 40 分)开封市集英中学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楼台高,人影绰绰独徘徊 ③挑兮达兮,____________。 《子矜》八年级语文试题柳宗元《小石潭注:①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悲寂寥,寒气透骨境凄清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所有试题的答案要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记》③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请将试题卷保存好,以备讲评时使用活动二 古城涵花之文化一、积累与运用(19 分)同学们想要传播开封“花文化”,请你参与其中。【城之花】花是春的絮语。请走近春之花,完成以下任务。3.请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2)小题。(每小题 2 分)活动一 文字蕴草木清华千株樱绽,花开汴梁。开封禹王台公园将从 3 月 15 日至 4 月 20 日举行一年一度的1.一同学观花有感,写了下面的文字,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他判断。春在残冬的束.缚下一跃而出,用东风呼唤自然的生灵。花枝逃了春寒的 ,亢樱花花展。本次樱花花展以“国潮文化 樱花盛典”为主题,推出亲子游乐、樱花市集、.奋地抖动着,把灰扑扑的老墙衬出几分少年气。樱花开的 ,引得游人如织,车水 花海露营、樱花汉服巡游等活动,园内种植着 2000 多株樱花,涵盖东京樱、八重红枝垂马龙。但养花人说,要欣赏那花的魂魄,还需在寂静处,看霭霭夕阳笼着的花,丝丝疏 樱等多个品种 。届时大片樱花如云似霞,与古朴的禹王庙等古迹相映成趣,形成“古园雨洗着的花,想起晏殊,想起汪曾祺,于是,冗.杂的心沉淀了,不禁感叹:花是春的絮 新景”的独特景观 ,为市民和游客制造一场春日浪漫盛宴。语,也是人的情愫! (1)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 分)(1)语段中三个加点词语怎么读 请帮他作出选择。( )(2 分)A.shù kàng rǒng B. sù kāng róng (2)划线句子是病句,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C.sù kàng róng D.shù kāng rǒng(2)请在语段横线处填入相应汉字。(2 分) 4.同学们想了解开封花文化,请仿照示例,再补充两种活动形式。(2分)jī bàn( ) yǒng yuè ( )活动一:调查开封城著名赏花处2. 同学们在赏花时发现:自然之景蕴含文化。日月星辰,山水草木,流转到文人的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笔下俱是千古名句。请根据提示,补写诗句。(7 分) 5.请仿照示例,补充语句,为赏花的客人拟一则赏花指南。(2分)赏花,可赏其形,如形若皇冠的郁金香,可观其花型特别;可赏其色,如那金色花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诗文名句 出处蕊映照着晚霞,可见其风致淡雅;可赏其性情, , 。芦苇盛,白露凝霜有情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现代文阅读(共 21 分)。 《蒹葭》(一)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6-9 题。(共 13 分)孟浩然《望洞庭 社戏波涛撼,岳阳城动心志远 ② ,____________。湖赠张丞相》 ①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8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8页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 座号: a密 封 线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②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 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上就叫不到船。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 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祖母很气恼,怪家 ⑨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 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 ⑩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③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6.请简要概括选文中“我”去看社戏前遇到了哪些波折?(2分)7.请根据要求赏析画线句。(4分)④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1)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吃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分)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 还以为船慢。(请从修辞的角度)(2分)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 8.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两岸的豆麦……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 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 分)9.作家迟子建说鲁迅先生的《社戏》有质朴纯真的气质,请结合选文谈谈她这样说的原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因。(4 分)⑤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二)阅读文本,完成 10-12 小题。(共 8 分)⑥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文本一】⑦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但对于大熊猫而言,它居无竹不要紧,食无竹却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不得了。它成为“竹林隐士”并非因为喜欢竹林的清雅,而是为了以竹为食。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在大众眼里,大熊猫只以竹子为食,其实倒也不然。从能量供应角度来说,竹子是一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种极为低效的食物,因此大熊猫一遇到机会,还是要“开开荤”的。曾经,人们多次在四川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省乐山市峨边县发现有大熊猫进入村落羊圈捕食山羊和绵羊。这样一来,在“大能猫以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子为食”这句话前,就必须加上“一般”这样的限制词。此外,在生物分类上,大能猫毕⑧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竟是食肉目①的一员,且不说它的远古祖先是名副其实的食肉类动物,就算从现在大熊猫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8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线 封 密的身体构造上来看,其进化过程中仍保留祖先的一些特点。譬如,大熊猫有着锋利的犬齿 普通人说:大熊猫身体胖乎乎的,耳朵又大又圆让整个头部看起来圆滚滚的,黑眼和裂齿,这是大熊猫撕食肉类所必备的牙齿,跟狮子的牙齿类似,而与食草动物牛羊的牙 圈加上黑白分明的皮毛,看起来样子十分憨厚,而它们行动起来又滑稽可笑,真是可爱齿明显不同。而且,大熊猫的指和趾的末端都有强壮的角质爪,与黑熊类似。 极了。【注释】①食肉目:哺乳纲下的一目。食肉目动物俗称猛兽或者食肉兽。 生物学家说:大熊猫体形不算大;它的前后足都是内八,行走蹒跚;大耳朵使听觉敏(摘编自郭晔旻《“竹林隐士”的饮食生活》) 锐;头部圆滚滚是因为吻部短;吻部里有发达的咀嚼肌肉,咬合力惊人;黑色毛皮能够适应【文本二】 寒冷环境。人们喜欢大熊猫,不仅因为它们外形、动作可爱,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因素。譬如在动 (改编自李思达《“国宝”大熊猫的动物习性和特点》物园观赏大熊猫时,就能发现它们只要醒着就总在玩耍,一会儿在木梯、树木上爬上去趴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下来,一会儿抱着轮胎滚来滚去。事实上喜欢玩耍是大熊猫的自然天性,野生大熊猫在吃 A.文本一中,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其饮食习性与狮子、黑熊这些食肉动物类似。饱喝足后就会进行各种游戏,甚至有时会下山跑到村子里拿当地农户的水桶器皿当玩具 B.文本二画线句子中“之一”“几乎”的使用,增强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玩。 C.文本二说明野生大熊猫的艰难生存状况时,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在可爱憨厚的外表之下,大熊猫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因为自身各种特化生态特性 D.文本三中,对于大熊猫头部圆滚滚的原因,普通人和生物学家的认识是一致的。以及疾病困扰,野生大熊猫生存艰难。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四川曾出现因箭竹大面积开 11.结合文本一、文本三,从身体构造角度概括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的原因。(3 分)花枯死而导致大熊猫食物大量减少的情况,这使大熊猫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大熊猫一天 12.请结合文本提出几点保护大熊猫的建议。(3 分)要吃掉大量竹子,但以竹子为主食的习性其实给它们的肠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一方面 三、古诗文阅读(共 16 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 13-16 小题。(共 12 分)竹子纤维多,不太容易消化;另一方面由于竹子营养成分相对较低,大熊猫需要大量进食桃花源记才能维持生存,因而又加重肠胃负担,使得肠胃疾病成为它们的常见疾病之一,特别是【文本一】肠扭转、痉挛等疾病成为青壮大熊猫高发病之一。而呼吸道疾病也是大熊猫幼龄和老龄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时的常见病,每当春秋气候突变季节,它们就容易感染。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寄生虫感染也是困扰大熊猫的疾病之一。野生大熊猫蛔虫感染概率几乎达到 100%,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这种感染对它们的危害最大。相关专家调研发现,野生大熊猫寄生蛔虫的数目在 100 条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下属于轻度感染,重度感染的大熊猫体内虫体数量可达 300 条以上,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亡。除蛔虫外,蜱类寄生虫也是野生大熊猫身上常见的寄生虫,其中血蜱危害较大,感染率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达到 100%,会导致大熊猫消瘦、营养不良。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摘编自李思达《“国宝”大熊猫的物习性和特点》)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文本三】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8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8页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 座号: a密 封 线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6.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写奇遇,而思想境界却高下有别,请简要分析(4分)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 17 题(4 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文本二】王勃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迷不得返。饥,遥望山上有桃树,子实熟,逐跻险援葛①至其下,各噉②数枚,饥止体充。复下山,以杯取水,见芜菁③叶流下,甚鲜新。复有一杯流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有胡麻④饭。乃相谓曰:“此近人家矣。”遂渡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色甚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见二人持杯,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杯来。”刘、阮惊,二女忻然⑤如旧相识,曰:“来何晚也 ”因邀还家。南、东二壁各有绛罗帐⑥回,帐角悬铃,上有金银交错。其馔⑦有胡17.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美。食毕,行酒。俄有群女持桃子,笑曰:“贺汝婿来!”酒酣作乐。至十日,求还。苦留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乌啼鸣。更怀乡,归思甚苦。女遂相送,指 四、名著阅读(共 4 分)示还路。既还,乡邑⑧零落,已十世矣。(选自于宝《搜神记》,有删改)18.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绝句最短小,贵含蓄,忌说尽。”(忌,即应当避【注】①跻险扱葛:登上高险处,攀着葛藤。②噉:吃。③芜菁:植物名,块根可食。④胡麻:芝麻,⑤忻然:高兴的样子。⑥绛罗帐:用红色丝网做的帐子。⑦馔:饭食。⑧乡邑:这里 免)请你以下面绝句中的一首为例,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朱自清这个观点的理解。(100指家乡。字左右)13.根据语境,下列对文本一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A.“缘溪行”的“缘”和“便扶向路”的“扶”意思相同,“寻向所志”和“寻病终”的(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寻”意思不同。五、作文(40 分)B.第③段中两个“具”意为“详细”,从中可以看出渔人为桃花源人答疑解惑非常尽心。19.请在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完成作文。C.“黄发垂髫”和“怡然自乐”看,这些老人虽白发稀疏、老态龙钟,但神情满足而愉悦。(1)请以“再遇见,又是另一重风景”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D.“乃……无论……”既表现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之久,又传达出渔人对这种隔绝状态的惊异。 (2)有人认为,“走进”永无止境,我们应该不断追求“走进”,也有人认为“走进”的同时也要学会“走出”不能浸其中无法自拔。对此,你怎么看?自选角度,写一篇议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论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 字以上。③文体分明。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15.桃花源记写的是虚构的故事,但让人觉得如此真实,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从人物或情节角度简要分析。(4分)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7 页 共 8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线 封 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下语文期中答案(4.16).pdf 开封市集英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