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海城市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测试
道德与法治试卷
(道德与法治、历史考试时间150分钟,道德与法治试卷满分70分)
温馨提示:请每一位考生把所有的答案都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答题要求见答题卡。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孔子说:“行己有耻。”这启示我们( )
A.自信自强 B.拒绝诱惑 C.坚守底线 D.见贤思齐
2.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有(  )
①小明提出的解题方法,让老师深受启发 ②小林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表达见解
③面对老师的批评,小林当即为自己辩解 ④小强上课爱插嘴,还喜欢帮助老师挑毛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下列情感分类正确的是( )
①基础性情感:安全感②高级情感:恐惧感③负面情感:道德感④两方面混杂的体验:敬畏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是( )
A.来之不易的 B.独特的 C.不可逆的 D.短暂的
5.小芳对老师说:“老师,我今天帮妈妈擦地啦。”老师回答道:“你真棒!不过,不要再说‘帮’,我们都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段对话启示我们( )
①家是放松的避风港
②家务劳动完全是父母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③家庭成员要相互关爱和扶助
④要共担家庭责任,建设和谐家庭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情境普法短剧《预防校园欺凌,从我做起》。参加这一活动有利于同学们( )
①学会保护自己,增强法治观念 ②学会化解纠纷,制裁违法犯罪
③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 ④增强安全意识,规避任何危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作者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李某、某出版社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8.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揭示出学习要( )
A.养成良好的习惯 B.掌握科学的方法
C.采取合适的方式 D.保持浓厚的兴趣
9.下列知识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①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②社会规则:道德
③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 ④主刑:剥夺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学习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琪琪对家人的工作和收入进行了分析,你认同的是( )
①爸爸在国家电网工作——爸爸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
②妈妈在村办药茶厂当厂长——药茶厂属于私营企业
③爷爷经营一家小商店——爷爷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④姑姑是大型连锁超市的售货员——姑姑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作业多——累,爸妈唠叨——烦,和同学闹得不愉快——气……面对生活中的负面情感体验,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
A.生活中的负面情感体验只会给人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
B.负面情感体验会抑制我们的积极性,阻碍我们的成长,没有益处
C.负面情感会使人精神萎靡、一蹶不振,我们应想尽一切办法摒弃
D.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可以丰富人生阅历,使生命更饱满
12.“同心掬得满庭芳”,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履行这项义务,中学生应该( )
①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 ②与少数民族同学友好相处
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④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有调研报告显示:网络泄密占泄密事件总数的七成以上。某西方国家军方研究中国军情的权威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来自中国军迷发布的网络信息。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
A.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C.要树立和增强防范意识
D.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表达爱国情感
14.图中反映的是(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样化 D.社会信息化
15.九年级,意味着结束,更意味着开始。
下图是某班同学在“美好的初中时光”
主题班会中的分享,他们的分享最想告诉我们
①大胆尝试,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②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③不断探索,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④做好准备,理性进行职业选择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6.(8分).下面是初中生小明个人成长记录册中的部分内容,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微点评。
个人成长记录 微点评
记录一:金秋九月,小明踏入了中学的校门。课堂上,语文老师表扬他朗读水平很高,数学老师说他思维活跃,但计算马虎,英语老师夸他小组合作表现出色。道德与法治老师调查学生们的梦想,他想成为一名军人。 (1)小明同学认识自己的途径属于    评价。   ____________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    。
记录二:七年级下学期,小明和同学结伴郊游,在公交车上,他主动给老人让座。拍照时,不小心踩踏了草坪,他主动向管理人员道歉并上交罚款。 青春不是肆意飞扬,小明的做法先后体现了青春有格的两种品质, 即    和    。
记录三:小明在网上购买了一件衣服,穿了两天后发现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他和店家沟通后很快解决了问题。 (3)小明维权的方式是    。
记录四:12月4日是宪法宣传日,小明所在班级举行了宪法知识竞赛。 (4)通过竞赛,小明知道了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
记录五:小明在新闻中看到——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中国给出清晰回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    的发展前景。
17.(12分)小鸣同学在学校的校本课上了解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地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请你一起参与讨论吧!
【民族之崛起】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分)
(2)材料中提到“确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什么 (答出2点即可)(2分)
【改革促发展】
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的腾飞。
从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力维护公平正义,到颁布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护航人民美好生活;从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到保障性安居工程惠及1.4亿多群众……沉甸甸的成绩单,生动诠释了“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3)材料中提到“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请写出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2分)
(4)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2分)
【奋进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小鸣通过在校本课上的学习讨论,不禁产生疑问:10年后,中国式现代化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答出2个角度即可)(4分)
18.(10分)在道德与法治课上,九年级一班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开展“时政播报”活动,以下是师生的播报稿(节选)
老师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小华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
小静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小云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将在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阅读上述播报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老师播报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符合哪一发展理念 (2分)
(2)小华和小静同学播报的内容,体现出我国坚持的哪些基本国策 (2分)
(3)为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绿色家园,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4分)
(4)小云的播报内容涉及到了文化层面,请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列举两项中华文化的内容。(2分)
19.(10分)【爱党崇法,履行责任】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要引导、教育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分别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宪法》第一章第二条: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2)材料二中宪法条文体现了我国宪法的哪一原则?(2分)
材料三 据图片完成以下问题。

(3)请具体阐述图中①的相关知识。(2分)
(4)根据图中④,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践行宪法?(2分)
(5)我们在学校可以开展哪些宪法宣传活动 (2分)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C D B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B B
二、非选择题(共4题,40分)
16. (8分)(1)他人。编织人生梦想。努力。(2)止于至善。行己有耻。
(3)和解。 (4)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5)开放创新、包容互惠。
17.(12分)(1)强国富民
(2)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答出其中2点即可)
(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中国的腾飞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18. (10分)(1)共享发展理念。
(2)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垃圾分类投放、随手关灯和水龙头、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纸张双面使用等,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等。
(4)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19.(10分)(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4)①学习宪法。②认同宪法。③践行宪法。
(5)开主题班会、布置板报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