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 8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农光互补是太阳能光伏发电与日光温室的有机结合,全面实现 “ 上发电下种植 ” 的全新农业生产格局。 山东、江苏、广东等地是我国农光互补发电集中区。下图示意光伏板与日光温室结合的模式。据此完成下 面 1、2题。1. 与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江苏、广东等地成为我国农光互补发电集中的主要原因是A. 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 B. 地形崎岖,方便建设 C. 经济落后,能源需求大 D. 人口稠密,土地有限 2. 农光互补模式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A. 土壤侵蚀轻 B. 农民经济收入高 C. 市场需求大 D. 室内光照强度高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常出现空间不匹配的问题,例如我国存在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不 匹配的情况,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应对措施之一。下图示意我国山西、湖北、河北、黑龙江、西藏五省 区的耕地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据此完成下面 3、4小题。3. 甲、乙、丙、丁所对应省份正确的是A. 甲——河北 B. 乙——湖北 C. 丙——黑龙江 D. 丁——西藏4. 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A. 甲省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比例上升B. 乙省水资源短缺缓解,耕地面积扩大 C. 山西省增加灌溉水源,促进规模化种植 D. 丁省水能资源增加,发电量增加下图为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读图完成第 5~7题。5. 该石林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 气候、植被 B. 植被、土壤 C. 土壤、地形 D. 岩石、水文6. 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及其特点可能是A.沉积岩—致密且坚硬 B.岩浆岩一可能含有化石C.岩浆岩—可能具有气孔状构造 D.沉积岩—具有层状纹理7. 云南石林地区因过度开采导致石漠化加剧,以下治理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 全面禁止旅游活动 B. 推广坡改梯工程C. 种植耐旱速生树种 D. 人工回填覆盖黏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矿产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下 表为 2010~2020年我国部分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 8、9题。矿产资源 2010年对外依存度(%) · 2020年对外依存度(%)石油 55. 6 72. 4铁矿石 62. 5 80. 3铜 70. 2 85. 6铝土矿 50. 1 67. 98. 根据材料,对外依存度增长率最大的矿产资源是A. 石油 B. 铁矿石 C. 铜 D. 铝土矿9. 材料中反映我国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对国家安全的直接影响是A. 增强了国内资源供应的稳定性 B. 增加了资源供应渠道C. 增加了资源供应中断的风险 D. 促进了国际资源合作2023年,广西" 百色一北京"果蔬专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形成全国首条南菜北运铁路绿色大通道,该线路全程采用冷链物流技术,运输时间由公路的 50小时缩短至30小时,损耗率从 15%降至 5%。百色市通过 "南菜北运"工程,带动当地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 120万亩,吸纳就业超 10万人。据此完成第 10、 11题。10. 广西百色市通过 “ 南菜北运” 将蔬菜销往北京。此举对百色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有利影响是A. 降低蔬菜价格,维护菜篮子工程 B. 减少本地农业用水量,缓解水资源短缺 C. 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增加就业机会 D. 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加速城镇化进程 11. 百色市向北方运输蔬菜改为 “ 果蔬专列” ,其突出优势是A. 运输灵活性高,直达偏远地区 B. 装卸环节多,蔬菜损耗率低C. 运输速度快,市场竞争力强 D. 蔬菜运量大,运输费用较低北京时间 2025年 2月 5 日,印尼马鲁古海(图 1)发生 5. 9级地震,震源深度 80千米,诱发的海啸给 当地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为应对海啸灾害,印尼当地建立了 “ 海底变化引起海啸的预警监 测系统” (图 2)据此完成第 12~ 14题。12. 此次地震A. 附近多海岭分布 B. 附近为板块消亡边界 C. 震源位于莫霍面以上 D. 引发海啸危及台湾 13. 甲、乙、丙三地表层海水性质比较,正确的是A. 海水盐度:甲<乙 B. 海水温度:甲>丙 ·C. 海水盐度:乙<丙 D. 海水密度:甲<丙14. 关于海啸的预警监测系统叙述正确的是①运用传感器采集海底变化的数据 ②利用BDS指导人员的撤离③运用RS可以监测海啸动态过程 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预警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和方向发生了新变化。杭州人口流入规模位居第 6 , 常住人口十年增加 320万人,其中 0~50千米圈层贡献了75%的增量。同期,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占比超 30%,并实施“ 人才落户零门槛 ”政策。下表为“ 六普 ”“ 七普 ”人口流入规模前 5名的城市(单位: 万人),据此完成第 15、 16题。排名 “ 六普” 流入规模 “ 七普” 流入规模1 上海 890 深圳 7152 深圳 776 广州 5973 北京 700 成都 5814 东莞 640 西安 4485 广州 464 郑州 39715. 表中城市 “ 六普” 和 “ 七普” 数据的变化能反映出A. 直辖市的人口流入规模总体扩大 B. 珠三角城市人口流入规模均减小C. 长三角城市群辐射范围缩小 D. 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吸引力增强16. 杭州都市圈 0~ 50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增长迅速,推测与此关联度最小的是A. 落户政策放宽 B. 历史底蕴深厚 C. 新兴产业发展 D. 市辖区域扩大“ 黄牛之乡 ”内蒙古通辽市以科尔沁草原独特的牧业资源为依托开展认养农业。消费者通过电商认购 黄牛,由电商及农户代养,农场配套种植饲草并利用粪便生产有机肥,消费者可以实时监督查看所认养牛 的成长状况(如下图)。据此完成第 17、 18题。17. 通辽市推广 “ 黄牛认养” 模式,消费者通过线上平台认购黄牛并实时监控生长过程。这种模式显著改善 了当地农业区位因素中的A. 气候条件 B. 土壤肥力 C. 市场范围 D. 政策支持18. 科尔沁草原推广 “ 牛羊认养” 模式,消费者通过平台认养黄牛并实时监控生长过程,农场配套种植饲草 并利用粪便生产有机肥。这种模式对当地农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①提高畜牧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②预付资金稳定生产,提高农牧民收入③通过订单农业,减少流通环节损耗 ④改变农业结构,加快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变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结构调整,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下表为 2015~2020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部分产业转移情况。据此完成 19、20题。产业类型 东部地区转移企业数量 · 中西部地区承接企业数量纺织业 500 450电子制造业 300 280机械制造业 200 18019. 根据材料,以下关于产业转移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子制造业的转移主要受劳动力成本影响B. 受劳动力成本影响,纺织业的转移和承接数量最多C. 机械制造业的转移数量较少,说明其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小D. 东部地区转移的企业全部由中西部地区承接20. 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①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③社会管理压力增大 ④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技术水平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因平均年降水量小于 0. 1毫米,被称为世界“ 旱极 ”。但在某些年份,这片 平常几乎看不到植物的“ 死亡之地 ”短时内变成“ 沙漠花海 ”。据此完成 21题。21. 当阿塔卡马沙漠变成 “ 沙漠花海” 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秘鲁沿海海鸟数量锐减 B. 全球气候加速变暖C. 低纬信风逐渐增强 D. 澳大利亚东北地区易发生洪涝下图为“ 某月 7 日某时刻澳大利亚及其周边地区海平面天气图 ”。据此完成 22、23题。22. 甲乙之间的气压差可能是A. 4hPa B. 8hPa C. 12hPa D. 16hPa23. 符合丙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某学生通过 DeepSeek查找我国某城市夏至日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约为 6点 20分和 20点 10分, 下图是学生绘制该城市冬至日、夏至日及 L 日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及方位示意图。据此完成 24、25题。24. 据图可以推知该城市可能为A. 成都 B. 上海 C. 昆明 D. 广州25. L日可能处于A. 3月下旬 B. 5月中旬 C. 9月下旬 D. 12月中旬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50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材料一 :沙特阿拉伯地区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一方面,积极推动石油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加快港口、铁路以及物流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石油经 济兴起后,利雅得从传统绿洲城市转型为现代化大都市,金融、科技园区和巨型购物中心不断涌现。材料二:沙特首都利雅得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前沿城市,依托“ 2030愿景 ” 计划到 2030年实现可再生 能源占比 50%。目前该地区正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及传统能源升级,推动区域经济从单一石油依赖向 多元化可持续发展转型。材料三:下图为沙特阿拉伯主要城镇与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 1)指出在甲地附近建设工业园区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5分) ·(2)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利雅得城镇化率高的原因。(4分)(3)结合沙特“ 2030愿景” ,分析利雅得能源产业转型对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6分)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雨林植被分布的最北端,其境内的自然保护区是 野生亚洲象在我国的唯一栖息地,该保护区在地域上由互不相连的 5个子保护区组成。近年来,由于农田、 橡胶林及公路建设等人类活动将各子保护区进一步割裂。因此,有学者提出,在各子保护区尤其是有野象 分布的地区之间规划建立生态走廊带,用以加强各子保护区亚洲象群的沟通交流。材料二:下图为西双版纳区域略图。材料三:下表为云南省西双版纳气候资料统计表。1月 2月 3月 4 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气温 16. 5 18. 7 21. 7 24. 5 25. 8 26. 1 25. 6 25. 4 24. 7 22. 9 19. 7 16. 5降水 12. 4 14. 7 21. 8 51. 5 126. 8 158. 5 220. 2 197. 7 141. 1 91. 2 59. 4 18. 8注:气温(℃),降水( mm)( 1)亚洲象曾广泛地分布在长江流域甚至黄河流域,由于气温 (升高/降低),亚洲象被迫一路南迁。现在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 。从大气环流看,夏季给西双版纳带来降水的主要是风(填风向)。(3分)(2)从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分析当地适合热带雨林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3)结合材料,说出设置生态走廊带应采取的措施。(6分)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东北地区黑土广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退化严重,黑龙江用“ 少耕深松 ” 的方法来保持黑土肥力。近年来,东北地区的人口一直处于净迁出状态。材料二:下图为东北地区城市分布图。( 1)描述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主要特征。(4分)(2)简述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对当地有利和不利影响。(6分)(3)黑龙江常用 “ 少耕深松” 的方法来保持黑土肥力,请分析其原理。(6分)(4)列举评估当地黑土修复效果的指标。(4分) 绝密☆考试结束前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D B D B D D C D C C C B A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D D B C B B B A B C C B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50分)26.( 1)气候炎热干旱,环境恶劣;淡水资源短缺;沙尘暴频发(多风沙);劳动力数量不足;位置偏远(远 离市场) ,产品运输成本高;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远离石油产区(石油资源匮乏) ,能源 短缺。(每点 1分,任选5点共5分)(2)热带沙漠气候广布,降水稀少,城镇绿洲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资源短缺,限制农业发展);丰富的石 油资源促进能源工业、制造业及金融产业集聚,吸引农村人口迁入;乡村耕地资源短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 人口容量小。(每点 2分,任选 2点共 4分)(3)减轻对石油经济的过度依赖,延缓资源枯竭引发的石油危机;促进新能源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增加 地区经济收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 加快地区协调发展。(每点 2分,任选3点共6分)27. 答案:( 1)降低 热带季风气候 西南/偏南风(每空 1分,共3分)(2)位于北回归线南侧,纬度低,热量充足;位于云贵高原南侧,北部有高原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 小,气温较高;位于印度洋北侧,雨季受偏南风影响大,降水量大。(每点 2分,共 3点 6分,因果赋分, 没有从地理位置角度答出的气候条件不给分)(3)退耕还林、退胶还林,恢复生态廊道内的自然植被;设置隔离带,减少人类活动进入生态走廊的机会, 减少人口活动的干扰;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限 制人类活动干扰。(每点 2分,任选3点共6分)28.( 1)分布不均;平原多山区少;北少南多;多沿河分布(每点 1分,共 4点 4分)(2)有利影响: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了当地的人 地矛盾等。不利影响:造成部分人才流失(劳动力不足);产生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每点 2 分,任选 3点共6分,至少有一点不利或有利影响。)(3)少耕可减少土壤表层扰动,减轻水蚀、风蚀造成的肥力流失(2分);深松使深层土壤疏松,增强土 壤透气性,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土壤墒情),改善土壤结构(2分);有助于有机质的分解和积累,进一步 提升土壤肥力(2分)。(每点2分,共3点 6分)(4)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土壤 pH值;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土壤重金 属含量;土层厚度。(每点 1分,任选 4点共 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