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
惠州市2025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容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顶的答案信
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该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认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对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发展道恪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是杏存在
海洋文明,长期存在分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文明或只有大陆文明(黄色文明),而无
海洋文明〔蓝色文明),或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二元结构,或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山地
农牧文明构成一体两翼。导致这些认识的原因主要是将海洋文明等同于西方文明,赋予先进性,
或局限于陆地视角,将海洋活动视为农业文明的海洋延伸。
中国古代拥有漫长的海岸线,长期在人口数量、经济和技术水平上处于领先地位,无凝是
一个海洋大国。中国古代海洋活动及其创造的成果是否成其为一种文明形态,即海洋文明?这
需要明确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基本要素,并依据其生成、发展、系统化和稳定性,认识海洋文
明的形成和特性。
认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基本要素及其演变需建立几个重要意识:一是海洋文明具有多样
性,不等同于天然的先进,更不等同于西方文明,中国古代滨海民众以海洋生计为重要生存方
式,贸易内生于海洋性生计之中,海洋生计和贸易自然衍生出独特的知识、观念和信仰;二是
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生成、发展的沿海地区及从事海洋活动的民众处于农业文明主导的王朝国家
直辖体系之内,海洋活动深刻地受到王期体制的制约:三是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经历了发轫、发
展和成熟,其兴替演变是海洋生计兴衰和国家治理方式的局部转向,而非王潮整体性质的变化。
基于以上认识,可知影响中国古代海洋文明演进的基本要素是制度、生计、贸易、知识、
观念和信仰。这些基本要素发轫、发展到月各明确系统性和稳定性,是海洋文明趋向成熟的标
志。宋代以前,部分要素逐渐生成并初步发展,尚未表现出系统性和稳定性。宋元时期,海洋
文明六个基本要素都形成明确的系统性和稳定性,标志着传统海洋文明趋向成熟。制度上既允
许外国人来华,也鼓励本国人出海,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