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 统编版】2025年小升初语文情境化命题综合测试卷(五)(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 · 统编版】2025年小升初语文情境化命题综合测试卷(五)(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课标·统编版】2025年小升初语文情境化命题综合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五)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课本,是知识的海洋,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承载着文字的重量,更蕴含着历史的悠长意蕴和民族的蓬勃精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规范书写(5分)
1.用钢笔或黑色水笔答题,书写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2分)
2.请认真地抄写下面的诗句,做到书写工整,行款整齐,布局合理。(3分)
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
3.【读《开国大典》】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5分)
凌晨2时许,夜色如墨,天安门广场外已经jù jí( )起不少人,他们尽管一夜未眠,但都精神振奋,脸上yánɡ yì( )着满满的期待。这是每个中国人都有的mènɡ xiǎnɡ( ):一生要去天安门广场看一次升国旗。然后,在人民大会堂前留个影,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拍张照,在毛主席纪念堂zhān yǎnɡ( )伟人遗容,在国家博物馆nínɡ wànɡ( )历史,感受共和国的脉搏。
4.【读生字表】下面四组词语中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目的mù dì 搅和jiǎo he 苦闷kǔ mèn
B.颓然tuí rán 提供tí ɡōnɡ 蚁穴yǐ xué
C.干燥ɡān zào 苔藓tái xuǎn 剥削bō xuē
D.兴旺xìnɡ wànɡ 转动zhuàn dònɡ 祭品jì pǐn
5.【读词语表】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把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3分)
(1)A.残暴 B.辟静 C.依偎 D.浓稠 ( )
(2)A.介意 B.忧郁 C.防御 D.凛乱 ( )
(3)A.唯恐 B.帐篷 C.通宵 D.蜡肉 ( )
6.【读字义】“我们唯有踔(chuō)厉奋发、笃行不dài,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根据字典,“笃行不dài”的“dài”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迨 dài ①等到,达到。 ②趁。
B.殆 dài ①几乎,差不多;财产损失殆尽。 ②危险。
C.怠 dài ①懒惰,松懈。 ②谦辞,表示招待不周。
D.骀 dài 【骀荡】①使人舒畅。 ②放荡。
7.【读句子】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看了2024年澳网比赛,几个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郑钦文在本届比赛中的优异表现。
B.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C.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起眼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D.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肯定它们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将它们传承下去。
8.【读标点】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B.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的背上,神气!
C.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等等……
D.“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9.【读信息】假期,小温要为家人制定游览楠溪江景区的计划,小温不需要重点阅读的材料是( )。(2分)
A.楠溪江景区的地理位置:楠溪江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北部的永嘉县境内,南距温州市区26公里东与雁荡山毗邻,西接缙云仙都……
B.楠溪江的主要景点:岩头中心景区(狮子岩),大若岩景区(永嘉书院、十二峰、百丈瀑),石桅岩景区,四海山景区……
C.楠溪江的特色小吃:永嘉田鱼、沙岗粉干、楠溪香鱼、楠溪素面、永嘉麦饼……
D.楠溪江的古代诗文:《过白岸亭》、《登石室山》、《登永嘉绿嶂山》……
10.【读新闻】2024年2月,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起飞参加第九届新加坡国际航空航天与防务展。下面这段文字选自关于C919的一则新闻报道,以下最合适做这个片段的小标题的一项是( )。(2分)
C919全机长度接近39米,翼展近36米,比同类型飞机略大,同时,C919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和新型航空合金,使得机体更大的情况下,总体重量保持在合理水平。因此,C919比同类型飞机要更加宽敞一些,大概1米9左右的高个子乘客走在机舱里也不会很挤,同时给行李架预留的设计空间也比较大,矮个子的乘客也可以很轻松地完成行李的取放……
A.旅客乘坐体验更舒适 B.航程长度具有竞争力
C.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D.在商用飞机市场广受关注
11.【读名著】根据以下三点提示,可以判断这本书是( )。(2分)
提示一: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提示二:书中的外祖母让主人公保持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提示三:书的作者是一位苏联作家。
A.《战争与和平》 B.《我的大学》 C.《童年》 D.《我的教育》
12.【读日积月累】小学六年,每个园地都有一个日积月累的栏目,有名言警句,有古诗词,有文学常识……请你给以下内容分分类,在括号里填入序号,再将内容补充完整,写在横线上。(8分)
①古诗词 ②文学常识 ③名言警句
册数 类别 具体内容
五上第八单元 ( ) ?为有源头活水来。向来枉费推移力, 。
六上第六单元 ( ) 五谷:稻、 、黍、稷、菽;五彩:黄、青、 、白、黑。
六下第五单元 (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35分)
(一)阅读分享会(11分)
【材料一】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节选自《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材料二】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起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着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节选自《飞夺泸定桥》
【材料三】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节选自《十里长街送总理》
13.材料一中,关于对董存瑞的描写,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对董存瑞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感受到他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B.董存瑞目视前方,用尽全力高喊,表达了他对革命必定能胜利的坚定信念。
C.嘹亮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红军冲锋队马上要冲上来了,董存瑞万般无奈才托起了炸药包。
D.董存瑞把这种舍身炸暗堡的任务交给自己,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体现了英勇抗敌的举动之“壮”。
14.材料二中,对于场面的描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样的环境描写,衬托了人们对失去周总理的悲痛心情。
B.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写出了送行的人多,从中感受到周总理深受人民的爱戴。
C.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余意未尽,还有更多的人对周总理送行的不同方式。
D.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从中可以看到人们很想看到周总理的灵车,早点送总理入土为安。
15.三则材料的场面描写非常具体生动,读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请根据学过的阅读方法,完成下面的对话。(5分)
16.同学们,2024年5月25日是董存瑞牺牲76周年纪念日,请结合资料和短文内容,为他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敬意。(2分)
资料:董存瑞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儿童团长,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牺牲时年仅19岁。
(二)读非连续性文本——脱贫攻坚(16分)
【材料一】报告摘要
我们经过持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自“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书籍推荐
【材料三】文学创作
米糖甜
①费海平对老槐说:“过年给我打两锅米糖吧。”老槐莫名其妙地盯着费海平:“满大街都有卖的,谁还自己打啊?”“手工打的,那是甜而不腻,比机器生产的口感好多了,更何况是你老槐打的米糖。”费海平这么一说,老槐的脸笑成一堆褶子。
②老槐以前就是打米糖的,在十里八村很有些名气,东家打了西家打,过年也能赚上一笔。只是后来手艺歇了,毕竟超市里什么都有卖,本地也有好几家工厂做米糖,产量不是手工能比的,至于口感嘛,老槐不做评价,只哼哼一声。只是少了这一块收入,老槐过年还是有些紧巴。
③听着费海平这么一说,老槐算是应下了这活。
④第二天,老槐便开始准备了。打米糖用的手工栏搭还在,只是布满灰尘,翻出来清洗一下就可以使用。再去邻居家换点糯米,弄些麦芽、芝麻、白糖、豆末,万事俱备。老槐先将糯米淘洗,浸泡三四个小时,然后磨浆、上锅,用柴火蒸熟,搁麦芽发酵后滤渣,熬制成饴糖。饴糖在逐渐冷却的过程中缓慢成形,就可以上手工栏搭拉糖。老槐将糖坯缠绕于木棍,双臂裸露,将饴糖拉直再反向缠回木棍,像极了咏春练功手法。米糖打得好坏,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如此反复,糖变成白色,搁案板搓捏制成圆袋状,灌上配制好的芝麻、豆末和白糖,从一个口上抽丝成条形,剪成一寸左右的糖段,一锅米糖大功告成。
⑤老槐打米糖是在室外空地上,引来不少人驻足观赏,都啧啧称奇,还有一中年男子求购。老槐说:“我这不卖,是给朋友打的。”中年男子仍不死心:“听人介绍才专程赶来的,卖给我吧,朋友那你再打呗。”老槐心想也是,离过年还早,便算了算成本,说了个价钱。小赚几十,心里挺畅快。至于对费海平的承诺,继续打便是,保证不耽误。
⑥说来也怪,一连十几天,每天打两锅,最后都卖了。有些还是慕名上门来买,特意从县里开车过来。先前准备的糯米、芝麻等早就用尽,老槐又采购了几次。倒是费海平的米糖一直没有着落,老槐多少有些不安。费海平是老槐的帮扶干部,为了解决他生活上的困难,经常上门嘘寒问暖,送米送油,帮了他许多。
⑦眼看就要过年,老槐算着日子,准备了最后两锅。蒸糯米时,费海平来了,说:“听说你最近打了几十锅米糖,生意好得很啊。”老槐嘿嘿一笑:“这两锅就是给你的。”
⑧两人正说着,一辆小车开到,下来两人,其中一个说:“就是在这买的。”另一个便对老槐说:“师傅,请给我打两锅米糖。”老槐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这两锅得给我朋友,人家早定了。”“师傅,我可是从县里专门跑来的,就卖给我吧。”老槐仍摇头。
⑨费海平说:“人家大老远来不容易,你就先给他吧。”“给了他,你的米糖咋办?”
⑩费海平附在老槐耳边说:“告诉你个秘密,我有糖尿病,吃不得糖,一点都吃不得。”说完费海平拍拍老槐的肩膀,大笑而去。而老槐一时没反应过来,摸了摸后脑勺,一脸的呆萌样子……
17.以上三则材料都关于 这个话题。(2分)
18.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已经完全解决了所有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B.黄文秀是所有脱贫攻坚征程上的同志的代表,这样的同志有100名。
C.材料三中费海平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老槐脱贫致富。
D.材料三的题目改为“扶贫”更好,更符合文章的主旨。
19.阅读材料三,在下面的方框中补充老槐、费海平有关“米糖”的情节。(4分)
20.材料三围绕费海平和老槐两个主要人物,描写十分细致,同学们都表达了各自的看法,请你也选择一个人物,照样子说说你的看法。(3分)
21.读读下面的资料链接,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你认为这是“欧·亨利”式的结尾吗?为什么?(3分)
资料链接: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以欧。亨利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种结尾艺术,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故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22.让我们凝聚每一份热与光,一起去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虽然我们还是小学生,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滴点做起。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两条“扶贫”的建议。(2分)
(三)整本书阅读(8分)
同学们,每一本书都是读一无二的花朵。当你漫步在书籍的花园中,与心仪的书籍不期而遇,一定会惊喜地停下脚步!
23.文学评论:仿照卢梭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评论,选择《骑鹅旅行记》或《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一本,写一句文学评论。(3分)
书籍名称 文学评论
《鲁滨逊漂流记》 它就是我们学习的课本,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法国】卢梭
24.阅读方法:下面几种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对的打“√”,错的打“×”。(3分)
(1)如果书籍比较难读,那就要放弃去读,因为你看不懂等于白读。( )
(2)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流传下来的都是经典,需要你沉下心来读。( )
(3)读经典书籍,可以了解写作背景,写一写读书笔记,收获更大。( )
25.文学翻译: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翻译不同,读一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翻译?(2分)
译者:张友松 译者:成时 我的翻译
这天晚上的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有见过的。 这是小镇经历过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夜。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共30分)
26.按要求完成习作。(30分)
小学阶段学习积累不少名句,读了下面的诗句有什么启发?回忆起哪些人或事?请选择其中的句为基础,联系生活合理引用,写一篇记叙文。
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函文二十韵》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出现真实人名姓名,字数不少于400字。
读完《飞过沪定桥》后,我关注到了对红四团艰难夺取泸定桥的场面描写,我感受到 。
读完《十里长街送总理》后,我关注到了老奶奶、青年夫妇等人的个体描写,也关注到了众人的 描写,这样写场面的方法是 。
以材料一《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节选的场面描写为例,谈谈采用这样方法写的好处是 。
整本书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创作,真实展现出黄文秀在投身这项伟大事业的过程中,从“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到“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的成长经历。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像黄文秀这样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的同志有180多名;而像黄文秀这样苦千实干,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脱贫事业的干部有数百万之多。正是这些平凡英雄,以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汇聚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第一自然段“老槐的脸笑成一堆褶子”,作者用十分形象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在费海平的表扬下,老槐内心的喜悦之情。
第四自然段详细地叙述了做米糖的经过,目的是为了说明制作米糖的辛苦和艰难,侧面写出了老槐的技艺高超。

。 。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5页(共10页)【新课标·统编版】2025年小升初语文情境化命题综合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五)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略
2.略
3.聚集 洋溢 梦想 瞻仰 凝望
4.A
5.(1)B (2)D (3)D
6.C
7.D
8.D
9.D
10.A
11.C
12.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13.C
14.D
15.红四团战士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群体;点面结合;通过对董存瑞个体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突出他视死如归的精神,同时以点带面,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战斗的激烈和革命先烈的英勇。
16.董存瑞烈士,您出身贫苦,却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年少时您就机智勇敢地掩护区委书记,后来又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在那万分紧急的关头,您毅然舍身炸暗堡,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您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会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7.脱贫攻坚
18.C
19.应下打米糖的活;制作米糖并售卖;老槐准备给费海平打米糖;费海平却表示自己有糖尿病吃不得米糖
20.示例:第⑦段“老槐嘿嘿一笑:‘这两锅就是给你的。’”通过对老槐的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出老槐对费海平的感激,以及终于能完成承诺的欣慰。
21.这是 “欧·亨利” 式结尾。结尾费海平说自己有糖尿病吃不得糖,这一情节出人意料。但前文费海平让老槐把米糖卖给别人,以及他作为帮扶干部一直帮助老槐,都为这一结局埋下伏笔,又在情理之中。
22.①可以将自己闲置的书籍、文具等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②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为贫困地区募捐的活动,贡献自己的零花钱。
23.示例:《骑鹅旅行记》它就是我们探索自然与人性的指南,我们对美好世界的所有向往,都能在它的故事里找到影子。(若选择《汤姆·索亚历险记》,评论合理即可 )
24.(1)× (2)√ (3)√
25.示例:这一夜的场景,是小镇从未有过的热闹与震撼。(翻译合理即可)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
略(根据学生习作实际情况评分,需选择其中一句诗,联系生活合理引用,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出现真实人名,字数不少于400字。
六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5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