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政治抢押秘籍(浙江专用)高频考点09世界多极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高考政治抢押秘籍(浙江专用)高频考点09世界多极化

资源简介

高频考点09 世界多极化
目录
核心考点一:多极化趋势 1
核心考点二:和平与发展 3
核心考点三:中国的外交 5
知识点一:多极化趋势
1.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成因 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 ②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表现 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欧盟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意义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力量逐渐增强,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关系正在经历变化,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提醒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不能错误认为目前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2.中国、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中国 地位 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作用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展中国家  ①发展中国家在人口、经济、贸易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推进南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联合自强,成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3.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1)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2)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3)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实质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原则 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保障 强大的国家实力是保障。国家实力通常用一国的综合国力来衡量。国家实力衰弱不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因此,我国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
选择题 准确理解概念:多极化趋势是指世界政治格局中出现多个力量中心,相互制衡。要明确多极化趋势与单极世界、两极格局的区别,以及新兴力量崛起等相关概念。如选项中出现将多极化趋势简单等同于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表述,可判断为错误。 关注关键信息:注意题目中的时间、地点、国际事件等关键信息,分析其与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联系。例如,提到某一新兴国家在国际组织中影响力增强的事例,可能就与多极化趋势中新兴力量崛起有关。 主观题 审清题意:明确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原因、影响,还是在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形势的变化等具体问题。例如,要求分析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如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秩序等角度进行作答。 结合材料与知识:一方面要运用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如多极化趋势下各国的外交政策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等;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如某国际会议上各国的立场和行动,来分析多极化趋势在其中的体现和作用。 全面分析: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竞争格局、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方面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要全面考虑,避免遗漏重要要点。例如,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因为多个力量中心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国际事务,各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加注重平等协商。 同时,要关注当前国际政治中的热点问题,如新兴国家的发展、地区组织的作用等,这些都可能与多极化趋势相关,有助于在解题时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题目。
知识点二:和平与发展
1.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区别
和平问题 发展问题
含义 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重要性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可以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2)和平与发展的联系
和平问题、发展问题都是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2.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 经济全球化→各国贸易往来日益增强→增进交流、加深相互依赖程度→扩大经济上的共同利益→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世界多极化 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 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国际协调机制 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多边主义深入发展→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日趋成熟→倾向于选择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冲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1)主要障碍
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个别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②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③当今世界,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贸易摩擦、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2)如何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为了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4.国际关系民主化
原因 ①面对影响和平与发展的诸多挑战,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商量着办 ③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 ④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⑤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垄断国际事务的行动肯定是不能成功的
要求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选择题 概念辨析法: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概念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国际形势、国际组织等概念。例如,区分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不同表现,若选项将两者混淆,如把贫困问题归结为和平问题,就可判断为错误。 排除极端选项法:对于表述过于绝对或极端的选项要格外警惕。比如出现“和平与发展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世界上不再有任何冲突”等类似表述,通常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优先排除。 主观题 审题抓关键:明确题目是围绕和平与发展的哪个方面设问,是分析现状、探讨原因,还是提出解决措施等。同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特定的地区冲突、国际合作项目等,这些信息往往是解题的切入点。 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相关理论,结合具体的国际事例进行分析。例如,在分析某一地区冲突对和平与发展的影响时,要联系到冲突会破坏当地经济发展、威胁地区稳定等知识点;在分析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时,要提及这是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举措。 多角度作答: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平与发展问题,如从国家、国际组织、全球治理体系等角度分析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国家可以通过外交政策、参与国际合作等方式维护和平与推动发展;国际组织在调解冲突、促进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和平与发展。 此外,关注时事热点中的国际冲突与合作事件,积累相关素材,有助于在答题时更准确地结合实际情况,提高答案的质量。
知识点三:中国的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特别提醒 (1)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两组决定因素不能混淆。
(2)战略伙伴与结盟的本质区别
①战略伙伴关系:核心内容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的利益,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目的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结盟关系:本质是大国联盟,搞军事集团,联合一方对抗另一方。其目的是维护同盟国集团的利益,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往往产生不利的影响。
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3.全面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必要性
①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②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③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措施
政治 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安全 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经济 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化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 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4.贡献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1)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中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选择题 知识对应法:将选项内容与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点,如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等一一对应,判断其正确性。例如,若选项中提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与中国外交政策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不符,可直接排除。 排除干扰项法:有些选项可能会故意设置一些与中国外交无关或错误的信息来干扰。比如提到一些不符合中国外交实际情况的强硬态度或霸权行为等表述,可果断排除,因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观题 审题定调:明确题目是从中国外交的哪个具体方面考查,是外交成就的原因、意义,还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立场等。同时,确定题目所涉及的国际背景和相关主体,如涉及多边合作还是双边关系,涉及哪些国家或国际组织等。 原理结合实例:运用中国外交的相关理论知识,如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外交政策的内容等,结合材料中具体的外交事件或举措进行分析。例如,在分析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外交行动时,要联系到中国外交政策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宗旨,以及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积极承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 多角度分析: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外交的影响和意义。在政治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在经济上,有利于推动全球贸易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在文化上,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等。同时,也可以从对中国自身、对地区、对世界等不同层面进行分析。 此外,要关注时事热点,了解中国最新的外交动态和成果,这样在解题时能够更好地结合实际,使答案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1.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
纠正: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但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和平与发展基础上的,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
纠正: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和平与发展基础上的。
3.多极化趋势下,竞争异常激烈,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性,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
纠正: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世界上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的形成使得世界多极化格局实现。( × )
纠正: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但是世界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实现。
5.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 )
纠正: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6.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竞争、合作与冲突等。( × )
纠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
7.维护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
纠正: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8.国家间关系的冷热亲疏归根到底是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 )
纠正:国家间关系的冷热亲疏归根到底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9.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 )
纠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10.发展中国家在人口、经济、贸易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 )
纠正:发展中国家在人口、经济、贸易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11.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是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 × )
纠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是追求公平正义,要求各国主权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2.维护世界和平是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保证。( × )
纠正: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13.各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立场上是一致的。( × )
纠正:各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立场上存在分歧,许多国家在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上只顾本国国家利益而不顾人类共同利益。
14.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已经瓦解,新秩序已经建立。( × )
纠正:当前国际秩序仍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旧秩序,新秩序还没有建立。
15.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 × )
纠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16.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
纠正: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17.我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领导者。( × )
纠正:我国是全球生态文明的引领者而非领导者。
18.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领导国际新秩序的责任担当。( × )
纠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但中国承诺永远不称霸,主张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所以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9.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建“一带一路”,强化了同沿线成员国以共同发展为特征的结盟伙伴关系。( × )
纠正: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共建“一带一路”不是要搞结盟、搞对抗,而是要以合作共赢的态度欢迎世界各国加入共建“一带一路”中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世界各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
纠正: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并赢得世界的认同,但这并不代表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