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频考点13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目录核心考点一:正确运用判断 2核心考点二: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5核心考点三: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9知识点一:正确运用判断1.判断含义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基本特征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②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表达 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类型 ①简单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②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特别提醒:判断与语句不完全对应,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些语句表达判断,有些语句不表达判断;第二,表达判断的语句有陈述句、反问句、主谓结构的感叹句和偏正结构的感叹句;第三,询问句、设问句、祈使句不表达判断。2.正确运用性质判断(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2)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3)种类(4)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要求 错误举例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 通过学习,进步很快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 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 ①所有的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②你的这个办法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3.正确运用关系判断(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2)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作关系者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作关系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作量项。这种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如下:(3)关系的性质①对称关系类型 图示 典例 特点 常见对称 关系 小华和小娜是双胞胎 互相具有同一关系 朋友、同学、交叉等反对称关系 张明比李辉高 不都具有同一关系 大于、重于、晚于等非对称关系 蓝队支持红队 不一定具有同一关系 尊重、帮助、佩服等②传递关系类型 图示 典例 特点传递关系 A比B高,B比C高,则A肯定比C高 互相具有同一关系反传递关系 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则甲一定不是丙的儿子 不都具有同一关系非传递关系 小明认识小光,小光认识小红。那么,小明未必认识小红 不一定具有同一关系4.复合判断及其种类含义 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构成 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类型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5.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2)构成: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联言判断由至少两个联言支和联结项组成。提醒 联言判断的语言形式有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等。联言判断的联结项主要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例如:“此商品价廉物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真假: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p q p并且q真 真 真真 假 假假 真 假假 假 假6.正确运用选言判断(1)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2)构成:由选言支和联结项组成。选言判断中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相容的选言支;另一种是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不相容的选言支。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在日常语言中,“或者……或者……”可以用来表达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通常用“要么……要么……”来表达。(3)类型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判断依据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并存(相容的选言支)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不相容的选言支)联结项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真假 选言支中有一个是真的或都是真的,则为真;选言支都是假的,则为假 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该选言判断为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为真,或都是假的,则为假pqp或者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pq要么p,要么q真真假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7.正确运用假言判断(1)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2)结构:前件、后件、联结项。(3)种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要义 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 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联结项 “如果……那么……”“只要……就……”等 “只有……才……”“除非……才……”等 “当且仅当……”等真假判断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 前件假,后件必假。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pq如果p, 那么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真假假真pq只有p,才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真pq当且仅当p,则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真选择题 准确理解概念:明确判断的含义、类型(如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复合判断等)及其逻辑特征。对于题目中涉及的各种判断形式,要准确把握其结构和真假判定规则。例如,在性质判断中,要清楚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的特点。 仔细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确定所考查的判断类型和具体内容。注意题干中的关联词、限定词等,这些往往是判断的重要依据。比如,“如果……那么……”通常表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逐一分析选项:根据所学的判断知识,对每个选项进行仔细分析。判断选项的逻辑形式是否正确,与题干所要求的判断类型是否相符,以及其真假性是否符合逻辑规则。例如,对于一个复合判断的选项,要根据其支判断的真假情况以及联结词的逻辑性质来判断整个判断的真假。 主观题 明确题型要求:如果是要求对给定的判断进行分析,要先确定判断的类型,然后根据相应的判断规则来分析其结构、真假及逻辑关系。如果是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要先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再运用判断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结合材料分析:将所学的判断知识与材料内容紧密结合。例如,在分析性质判断时,要明确材料中所涉及的主项和谓项,以及它们之间的外延关系;在分析复合判断时,要根据材料中的条件关系,准确判断是哪种复合判断,并分析其真假情况。 规范答题步骤:首先,明确指出所涉及的判断类型;其次,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判断的构成要素和逻辑关系;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结论,并清晰地阐述理由。答题时要使用专业的逻辑术语,如“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等,使答案逻辑清晰、准确规范。知识点二:掌握演绎推理方法一、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1.推理(1)含义: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2)构成:前提(依据的已有的判断)、结论(推出的新判断)、推理结构(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着的逻辑联系方式)。(3)类型划分 按推理过程 从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类型 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特别提醒: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2.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1)演绎推理的含义: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是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推理。(2)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条件①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②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3.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换质推理(换质法) 换位推理(换位法)含义 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③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谓项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为否定的 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推理方法 第一步:主项和量项不变。联项“是”改为“不是”,“不是”改为“是” 第二步: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第一步:不改变联项。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 第二步: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推理 步骤结合 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运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作用 正确地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4.三段论推理(1)含义: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2)结构①人们把结论中的谓项叫作“大项”,把结论中的主项叫作“小项”,把在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叫作“中项”。②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3)一般规则规则 错误 举例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四概念”的错误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 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凡是金子都是闪光的,这个东西是闪光的,所以,这个东西是金子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军人需要锻炼身体,我不是军人,所以,我不需要锻炼身体“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形式逻辑是没有阶级性的,形式逻辑是科学,所以,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双否前提”的错误 豹子不是老虎,猫不是豹子, 所以,猫是老虎5.联言推理(1)联言推理的含义: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联言推理的推理方法推理方法 示例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曹操是政治家,曹操是军事家,所以,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培养身体健康的学生6.选言推理(1)选言推理的含义: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选言推理的正确推理方法推理方法 示例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肯定式: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否定) 所以,这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①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一个哲学家要么是唯物主义者,要么是唯心主义者, ①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 所以,黑格尔不是唯物主义者。(肯定否定式) ②黑格尔不是唯物主义者, 所以,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否定肯定式)7.假言推理(1)含义: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假言推理的推理规则①充分条件假言推理速记口诀 示例肯定前件就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如果能摸到篮筐,就允许加入篮球队。小李摸到了篮筐,所以,小李被允许加入篮球队否定后件就可以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如果能摸到篮筐,就允许加入篮球队。小李没有被允许加入篮球队,所以,小李没摸到篮筐②必要条件假言推理速记口诀 示例否定前件就可以否定后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只有刻苦学习,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小王不刻苦学习,所以,小王没考上理想的大学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只有刻苦学习,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小王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所以,小王刻苦学习了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速记口诀 示例肯定前件就可以肯定后件 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它是等角三角形。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三角形ABC是等角三角形否定前件就可以否定后件 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它是等角三角形。三角形ABC不是等边三角形,所以,三角形ABC不是等角三角形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 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它是等角三角形。三角形ABC是等角三角形,所以,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否定后件就可以否定前件 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它是等角三角形。三角形ABC不是等角三角形,所以,三角形ABC不是等边三角形选择题 准确判断推理类型:首先要明确题目中所涉及的演绎推理是属于三段论推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还是假言推理等类型。每种推理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规则,准确判断类型是解题的关键。例如,看到有“如果……那么……”等关联词,可能涉及假言推理;出现“要么……要么……”则可能是选言推理。 分析推理结构:对于三段论推理,要分析大项、中项、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的位置及关系,判断是否符合三段论的规则,如“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等。对于其他复合命题推理,要根据其联结词的逻辑性质,分析前提与结论之间的推出关系。例如,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 排除错误选项:根据演绎推理的规则,排除那些不符合推理结构和规则的选项。比如,在三段论推理中,出现“四概念”错误、大项或小项不当周延等情况的选项可直接排除;在假言推理中,违背其推理规则的选项也应排除。 主观题 明确题目要求:看清题目是要求分析给定的演绎推理是否正确,还是要求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推理并得出结论,或者是要求补充前提使推理成立等。不同的题目要求,解题思路和方法也不同。 梳理推理过程:如果是分析推理是否正确,要先将给定的推理过程进行梳理,明确前提和结论,然后根据相应的演绎推理规则进行分析。如果是进行推理得出结论,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相关推理规则,逐步推导结论。例如,在进行联言推理时,若已知“p并且q”为真,根据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可得出“p”为真且“q”为真。 规范作答:答题时要条理清晰,先说明所运用的演绎推理类型及其规则,再结合题目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是分析错误,要指出错误之处及违反的规则;如果是进行推理,要详细写出推理的步骤和依据。使用专业术语,如“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周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等,使答案规范、准确。知识点三: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1.归纳推理的含义和种类(1)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2)种类:归纳推理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区别 前提 某类认识对象中的每个对象 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结论范围 未超出前提的范围 超出了前提的范围结论与前提的联系 必然的 或然的联系 二者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较小,结论的一般性程度较大特别提醒:①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地得出一般性结论,认为结论一定可靠,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②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后者结论比前者结论的可靠性要高。2.归纳推理的方法(1)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3)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等。求同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求异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共变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求同求异并用法 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剩余法 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3.类比推理的含义及依据含义 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依据 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特点 类比推理的前提由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比较构成,结论是或然的4.类比推理的方法方法 ①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②从思维的角度说,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对象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提高可靠程度 第一,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 第二,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第三,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一旦前提中出现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特别提醒:仅根据对象间表面上某些情况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其他情况上也相同或相似,犯了“机械类比”错误。5.类比推理的作用(1)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2)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选择题 区分推理类型:迅速判断题目考查的是归纳推理还是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例如,若题干是根据多个具体事例得出一般性结论,则可能是归纳推理;若题干是根据两类对象的相似性进行推理,则可能是类比推理。 分析推理依据:对于归纳推理,要分析其前提中所列举的事例是否具有代表性、全面性,是否能合理地归纳出结论。对于类比推理,要考察两类对象之间的相似属性是否本质相关,以及相似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联系。比如,不能仅根据表面相似就进行类比,而要关注内在的逻辑联系。 排除干扰选项:排除与归纳或类比推理的逻辑不符、推理依据不充分或无关的选项。如在归纳推理中,选项仅涉及个别事例而未体现一般性结论的,或者在类比推理中,选项的相似性不具有实质性的,都可排除。 主观题 明确题型任务:如果是要求评价归纳或类比推理的合理性,要从推理的样本数量、代表性、相似性的本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果是要求运用归纳或类比推理解决问题,要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合理运用相应的推理方法得出结论。 提取关键信息:从题目材料中准确提取与推理相关的关键信息,如归纳推理中的具体事例、类比推理中的两类对象及其相似属性等。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为后续的推理或评价做准备。 规范答题思路:在评价推理时,先指出推理的类型,然后说明其合理或不合理之处,结合具体信息阐述理由。在运用推理解决问题时,要清晰地展示推理过程,说明依据和结论。例如,在进行类比推理时,要明确指出两类对象的相似属性,以及根据相似属性推出的结论,做到逻辑严谨、表述准确。1.判断就是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 × )纠正: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2.语句是判断的思想内容,判断是语句的语言形式。( × )纠正: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3.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 × )纠正:符合实际的判断是真判断,判断虽来源于社会实践,但却不是都符合客观实际。4.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 )纠正: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5.全称判断就是单称判断。( × )纠正:全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单称判断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全称肯定判断与全称否定判断之间是反对关系,而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之间的矛盾关系。6.性质判断比关系判断更重要。( × )纠正: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进行性质判断,断定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事物除了有某些性质外,还必然与其他事物有各种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关系判断,来认识事物间的关系。对认识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对于我们认清自己的地位和角色,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重要意义。7.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判断。( × )纠正: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选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判断。8.联言判断中多数联言支是真的,联言判断就一定真。( × )纠正: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因此,只有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才是真的。9.不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 )纠正: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10.“如果P那么Q”能表达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 )纠正:确定一个判断是什么判断,要看前件和后件客观上是什么关系。看一个判断是什么判断,只能看它的判断结构,或者说要看它的常项,或者说要看它的联结项。只要是“如果P那么Q”这样的判断,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而不是充要条件假言判断。11.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 × )纠正:演绎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必然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12.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都是真实的判断。( × )纠正: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如果是真实的判断,有利于得出正确结论。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13.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 × )纠正: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可以分为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14.换质法,指的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 )纠正:换质法,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换位法,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15.换位推理时,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是否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是肯定的。( × )纠正: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为否定的。16.三段论是以一个共同的项为前提,借助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 )纠正:三段论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17.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推理形式是一样的。( × )纠正:相容的选言推理只能用否定肯定式,不能用肯定否定式;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既可以用肯定否定式,又可以用否定肯定式。18.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选言支同真同假。( × )纠正: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有两条规则:肯定一选言支,就要否定另外的选言支;否定除一支以外的选言支,就要肯定这一选言支。19.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形式适合其他两种假言推理。( × )纠正: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形式有四种:肯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否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其中,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只适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但不适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而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只适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而不适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因此,一定要区分开来,才能不犯错误。20.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不一定真。( × )纠正: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21.归纳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 )纠正: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个别。22.归纳推理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 × )纠正:演绎推理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归纳推理则要求前提必须真实。23.归纳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 )纠正: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归纳推理除了完全归纳推理,结论都超出了前提断定的范围。24.归纳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 × )纠正: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由于它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情况都进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在完全归纳推理中,前提考察了一类事物的每一个对象,无一遗漏,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联系,推出的结论是真实可靠的。25.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 )纠正: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26.类比推理就是比较方法的运用。( × )纠正:类比不同于比较。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推理;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不是推理。27.类比推理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 )纠正: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28.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前提中确认的属性可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 )纠正: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