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101中学2023级高二(下)语文期中练习
2025.04
本试卷共8页,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考生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
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
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
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
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
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
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
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鸣呢?希腊
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李曲的丑
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图,绕颈两图,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
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
“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
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蝶介或符号完全
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
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
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
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蛛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来子,画家只
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来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
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来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
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战。
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