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做中华美德的践行者》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通过AI制作跨越时空的美德传承图片,引导学生感悟美德传承的重要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2.通过五个Yes or No的议学活动引导学生辩证思考生活中遇到的美德困境,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让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时,保持理性与包容塑造积极向上、勇于担当、善于合作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通过真实美德榜样,分享他们的事迹,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初步接触,但对抽象美德概念的理解较模糊,需通过具体案例和互动活动深化认知。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存在困惑(如“现代社会是否还需要谦让”),需结合生活场景引导思考。对AI、短视频等现代技术感兴趣,可借助科技手段增强课堂吸引力。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AI生成历史与现代美德场景对比,创设沉浸式学习情境。 议学活动法:设计“YES or NO”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实践体验法:开展“美德任务闯关”,将课堂延伸至社区实践。重点 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及其时代价值。难点 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处理道德冲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黑鸭子组合《中华美德歌》 提问:这首歌歌颂了哪些传统美德? 过渡:忠孝仁义这些从古至今流传的美德,指引我们向上向善,让我们一起做中华美德的践行者 欣赏音乐,思考并回答问题 简单轻松的音乐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从歌词中感受美德美德万年长 知识点一:为什么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P68) 过渡:观点大碰撞 程门立雪,负荆请罪这些故事都已经老掉牙了,我们如今是法治社会,遵守法律就行,道德没那么重要。你们怎么看? 过渡总结: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根基,具有永恒价值,很多美德跨越千年流传至今 从子路负米到当代孝老爱亲典范 从包青天家训到现代“信义”实践 从程门立雪到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坚守 从杏林精神到抗疫医护的担当 (ai生成的古今美德图片,具体故事在文件最下方) 提问:你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新时代的我们又该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教师总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天同样适用,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1.为什么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P68) 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小组讨论:“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是否过时?”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AI制作跨越时空的美德传承图片,引导学生感悟美德传承的重要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美德今日传 过渡:各路豪杰一路过关斩将,不愧是都是释法高手,有小英雄看到中国法律体系如此完善,人民生活幸福安定,提出了疑问“我们以后是不是修修补补就可以了呢?”可不可以呢,接下来的四楼发生的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接着往下看 知识点二: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P69) 议学活动一 临近毕业,父亲生病家庭拮据,得同学父亲帮助进入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学习,1949年,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他敏锐地抓住了当时理论物理的国际前沿问题领域,成绩斐然,这时通知他“经所里研究,请报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 ”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自由选择Yes或者No的牌子,并说明理由 提问:他该不该放弃已取得的成就转专业? 视频材料:世界上只有5个国家拥有氢弹,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 提问: (1)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学习于敏院士什么美德? (2)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种美德? 2.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议学活动二 你是一个快递员,“有一天早上,客户打来电话,当时对方的语气很急,告诉我有一个快递刚刚发出,但是要在明天早上之前收到,如果误了时间就要投诉我。” 自由选择Yes或者No的牌子,并说明理由 提问: 这个快递你送还是不送? 材料:李庆恒:从快递小哥到“高层次人才”,把平凡工作干出彩 提问:从快递小哥到“高层次人才”,李庆恒践行了什么美德? 2.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 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议学活动三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丰台至沙城铁路发生严重水害,K396次列车被迫滞留在落坡岭站,近千名乘客面临缺食缺水缺电、信号中断的困境。这时你作为社区负责人正担心居民的安危冷暖时,接收到一条消息:我命令你务必保证转移至落坡岭乘客的安全!落坡岭社区管辖3处平房区和5栋楼房,常住人口仅三百余人。暴雨不停、条件有限,安置近千名乘客,难度可想而知。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自由选择Yes或者No的牌子,并说明理由 提问: 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接还是不接? 视频:《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孟二梅 名言警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者,人恒助之 2.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③做扶危济困的人。 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 中体现。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 议学活动四 阳光明媚的一天,你骑着你心爱的小摩托,途经南城县建昌镇河东大道附近时,远远看到有一名老人摔倒在地,于是停车查看。你发现老人头上有血迹。 自由选择Yes或者No的牌子,并说明理由 提问: 老人摔倒你扶还是不扶? 扶有何后果?不扶又如何心安? 材料:江西17岁少年孟欣轩扶摔倒老人被打,被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提问:做好事还要被打,以后还是少管闲事吧?真的不管,社会会如何? 材料:小悦悦事件 提问:小悦悦事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④做见义勇为的人。 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议学活动五 他出生在当阳市淯溪镇脚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记事时起,一直过着留守生活,三年级,母亲从外地回来陪读,却意外被诊断出患上了血液病,初二时,已恶化到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父母一直隐瞒着他,如今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骨髓移植,他立马赶到医院进行配型,经过多次基因匹配度检测,他最符合 自由选择Yes或者No的牌子,并说明理由 提问: 他该不该为自己的母亲捐献骨髓? 材料:以爱相“髓”,为生命“续航” 提问:痛苦那么久结果只换来母亲6个月的生命,值得吗? 2.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⑤做孝老爱亲的人。 “孝”的本质是“爱” 和“敬”。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 任扩展到全社会。 教师总结: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思考并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联系材料回答问题 通过五个Yes or No的议学活动引导学生辩证思考生活中遇到的美德困境,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让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时,保持理性与包容塑造积极向上、勇于担当、善于合作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真实美德榜样,分享他们的事迹,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通过两难情境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理解美德的现实挑战与价值。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我们要弘扬的美德,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给自己的善良加一副盔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新时代好少年榜样故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孝亲敬长如何践行,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风尚,激发学生践行中华美德的主动性启思导行 中华美德我践行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完成美德任务闯关 ,用它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关卡1:孝亲敬老 任务:在社区内找到一位老人,帮其做一件小事(如拎重物、打扫卫生、聊天),并合影记录。 积分:完成任务+5分,老人签名确认额外+3分。 关卡2:诚信互助 任务: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美德主题”绘画(材料为废旧纸张、树叶等),需包含至少3种美德元素。 规则:过程中不允许使用手机搜索,完成后需向其他组解说创作理念。 积分:创意性+5分,解说清晰+3分。 关卡3:勤俭环保 任务:在公园或社区内捡拾垃圾,分类投放,并利用可回收物制作简易手工艺品(如笔筒、装饰画)。 积分:垃圾数量最多组+5分,手工艺品实用性+3分。 选择任务,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学思践行,引导学生将美德认知转化为行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堂课通过科技赋能:通过AI动画、短视频等现代手段呈现传统美德,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用贴近生活的议学活动激发学生深度思考,避免说教式教学。任务闯关将课堂延伸至社区,强化美德实践的真实性与成就感。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可能对“扶老人被讹”等负面案例产生困惑,需提前准备正向引导策略。应该增加“美德困境解决方案”讨论,提供具体行为建议(如录像取证、寻求帮助),增强实践指导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