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件(共1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件(共1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新课导入-中国成就
从无到有,从封锁到突破、领先,请你用一句诗词来概括你的感受。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面对重重封锁我们毫不畏惧。我们靠自己的力量打破西方国家的科技封堵。我们有了自己的大飞机C919;我们有了自己的月背“土特产”嫦娥六号;我们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天宫空间站”;我们有了自己的火星足迹“祝融号”;我们有了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我们有了自己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复兴号”;我们有了自己的世界级天文观测利器“中国天眼”;我们有了自己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
第五课:人生当自强
2单元—焕发青春活力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0000
1.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自学导航P43-46
透过黄旭华奉献人生,
—共探自强秘诀
-传承自强火种,吾辈挺膺担当
生活观察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百多年来,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英雄模范,既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榜样。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自强不息的英雄模范的事迹?
结合英雄模范的事迹,说说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你还知道哪些自强不息的英雄模范的事迹
张桂梅:创建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中国航天团队:生生不息,筑梦航天
中国体育代表团:自信昂扬,勇争第一
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
钟南山:为“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黄文秀:满腔热血,带领百坭村脱贫出列
钱学森: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
-传承自强火种,吾辈挺膺担当
-传承自强火种,吾辈挺膺担当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笔记】1.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P44
认识榜样人物:黄旭华
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老先生逝世,消息传来,引发哀思如潮。
这位“为国深潜”的科研工作者,是一位真正的国士。他隐姓埋名三十年,投身中国核潜艇事业,他为保密工作与家人断了联系,却始终无怨无悔。
黄旭华的志向确立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的一个普通乡医家庭。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从小就想成为一名像父母一样治病救人的医生。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他的家乡也战火纷飞。为了躲避战乱,他和家人不得不四处辗转,颠沛流离。在逃难的过程中,11岁的他目睹了世间的惨状,他意识到,学医只能救助有限的生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被欺凌的命运。于是,他有了新的志向:弃医从工,学习航空和造船,为国家打造坚不可摧的国防利器!
黄旭华的志向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是什么因素影响的?
志向确立
①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怀有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
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
黄旭华的追梦历程
1945年,19岁的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坚定的信念,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船舶制造专业,开启了追梦之旅。
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的养分。图书馆里,常常能看到他专注研读的身影;课堂上,他积极踊跃地与老师和同学们探讨学术问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船舶构造,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跑到船厂去实习,亲手参与到船舶的建造过程中。这些宝贵的实践经历,不仅让他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完美结合,更让他对船舶工程的热爱愈发炽热,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不息。
从黄旭华在交通大学的学习经历中,给我们有何启示?
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潜艇的研发艰难过程
为了突破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早日掌握核潜艇技术,我国曾寄希望于苏联技术援助,但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傲慢的拒绝了我国的要求,并表示“核潜艇技术复杂,要求高,花钱多,中国没有水平,没有能力研制核潜艇,简直是异想天开。”就在这一穷二白的形式下,毛主席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58年,国防科成立首批29人的核潜艇研制开拓任务。
核潜艇研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三“无”团队
(无经验、无技术、无条件)
环境艰苦、生活艰苦
科研条件落后,没有见过核潜艇
自己摸索,参考玩具模型
计算用算盘和计算尺
总重和稳定器用磅秤称
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
【笔记】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P45-46①②③
共探自强秘诀
①树立远大理想。
我们要怀有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
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
0
课堂总结




本课课堂小结
做自信中国人
做自强中国人的原因P44
自强的真谛
P42-43
①树立远大理想
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1.从铜缆到光纤,从光纤到户到光纤到房间,“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徐珺潜心钻研,攻克了诸多难关,用20多年时间完成了一名线务员初级工到国内顶级互联网接入技能人才的蜕变,助力智慧城市、数字中国建设。这说明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需要(   )
①怀有拳拳爱国之心 ②求得真学问,练就这本领
③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 ④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训练
2.王洪智,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幼时被确诊为脑瘫,下肢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命运的“捉弄”并没有将他击垮,他以乐观的心态和坚韧的毅力,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下列诗句不能体现王洪智具有的品质的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古之成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B
课堂训练
3.“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在梁家河插队时,不满16岁的习近平自觉接受磨炼,后来成长为种地的好把式。我们青少年也要通过劳动锻炼自己,向上生长,做能吃苦的好少年。做自强的中国人要( )
①胸怀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
②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③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
④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训练
4.下列人物身上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
①奥运会上,中国队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
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多次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③“最美孝心少年”吴林香承担起照顾患癌母亲、瘫痪的外婆和年幼弟弟的重任
④高位截瘫的“轮椅姑娘”李玉川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堂训练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