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1张PPT)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自主学习 获新知课堂训练 重达标课时作业 测等级课标素养 定方向课程规划 明内容议题探究 提能力知识概览 关重点本单元地位 主要内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何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认识外来文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如何正确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的资源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从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习和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发展。为此,本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1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课标素养 定方向●课程标准理解文化的内涵,把握文化的功能。●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感悟先进文化对个人、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积极作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科学精神: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科学区分文明与文化,理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自主学习 获新知?必备知识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含义(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_______和_______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___________,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_______________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_____________的内容。(3)文化是人类_________的产物,_________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认识改造物质成果精神成果精神现象意识形态性质非意识形态社会实践纯粹自然2.文化与经济、政治:经济是_______,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_______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_________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3.文化的核心:_________、人生观、_________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基础文化反作用世界观价值观4.文化与文明: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要是文明就是___________的。文化则有_______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___________,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___________。文化与文明都是_______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_____。5.文化载体:文化要通过_______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_______等是文化的载体。积极向上先进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实践人载体制度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提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二、文化的功能1.文化具有___________、教育人民、___________、推动发展的功能。(1)文化_______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___________,提升全民族的___________。(2)文化___________,帮助人们提高___________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_______发展。引领风尚服务社会引导精神指引文明素养教化育人思想道德全面(3)文化___________,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_。(4)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___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______。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_______。服务社会精神食粮文明程度灵魂民族强如何理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提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同时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易错明辨1.文化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示:错误。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不能笼统地说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作用。2.价值观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提示: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3.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是同步的。提示: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其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4.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提示:错误。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议题探究 提能力?情境创设【材料一】议题1:文创产品与经济发展【材料二】 近两年,故宫文创品牌起家于网络,火爆于网络,发展于网络。2020年故宫600岁生日之际,故宫博物院推出了2020年《故宫日历》。2021年推出《文物有灵》故宫解谜手册,互动文创产品诞生。2023年,《故宫》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全国首发。2024年推出故宫盖章版2025蛇年日历。丰富的故宫主题文创产品艺术性、收藏性与纪念性兼备,既为广大观众平添旅游乐趣,助力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问题探究【探究1】 阅读材料,思考人们为什么可以根据故宫文创产品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案】 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故宫文创产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探究2】 故宫文创产品的发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什么文化道理?【答案】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归纳提升1.准确把握文化的内涵、外延内涵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外延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2.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现象,要把握三点一看是否属于人类社会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二看是不是精神活动或精神产品;三看是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3.文化与文明的关系项目 文明 文化(狭义)区别 含义 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性质 文明都是积极向上的 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项目 文明 文化(狭义)区别 类型 物质文明 物质方面的进步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精神文明 精神方面的进步制度文明 制度方面的进步生态文明 生态方面的进步联系 ①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②创造主体都是人。③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4.文化的载体(1)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现象,要被人们所感知,需要有自己的物质载体。文化载体就是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2)文化的载体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文化形式有不同的载体,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文字是表达和记录文化的基本载体。(3)文化与它们的载体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5.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1)三种现象的联系(2)两层关系的区别 内涵 侧重点相互影响 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交融 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3)用三种方法掌握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标志词法 侧重点法 图示法相互影响 “决定”“反作用”“基础”“重大影响”“促进”等 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交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等 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典题训练1.(2025·福建南平一模)2024年2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启动网络展播投票。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主题活动,每一个类别的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都会带着人们回顾不平凡的2023年和这个时代的故事、精神,为人们增添无穷的力量。这说明( )①只有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文化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③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如实反映④人们需要优秀文化来丰盈自身的精神世界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获得文化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实践,二是间接经验。【答案】 C【解析】 通过间接经验也可以获得文化,当然实践是文化的来源,材料未涉及实践是文化的来源,①排除。每一个类别的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都会带着人们回顾不平凡的2023年和这个时代的故事、精神,为人们增添无穷的力量,可见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人们需要优秀文化来丰盈自身的精神世界,②④符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一定是如实的反映政治、经济,③排除。故本题选C。2.(2025·河南期中)现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乐于走进博物馆,“看展式社交”正成为当下年轻人喜爱的交往方式。相应地,博物馆不断地更新自己,用大众更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展示文物、叙述故事。“打卡”博物馆逐渐成为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之一。这表明( )①人创造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塑造着②文化物化形式更新让文化更平易近人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③传统文化深刻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④青年群体更容易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博物馆由人创造,而“打卡”博物馆逐渐成为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之一,表明人创造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塑造着,①符合题意。博物馆不断地更新自己,用大众更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展示文物、叙述故事,表明文化物化形式(载体)更新让文化更平易近人,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情境创设【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议题2:如何理解文化的功能【材料二】 在城乡各地,一座座文化场馆拔地而起,文化演出下乡、文化资源上云,人们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多元、更加便捷;到图书馆获取新知、到文化馆听课学艺、到小广场唱歌跳舞,文化活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节目中品味诗词之美、在课堂上学习非遗技艺、在博物馆体验文创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公共文化服务更贴心、更暖心,文化产品日趋多样、质量更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获得感更加充实。?问题探究【探究】 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分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意义。【答案】 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的功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有利于人们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多元、更加便捷,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②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到图书馆获取新知、到文化馆听课学艺、到小广场唱歌跳舞,文化活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素质。③文化具有推动发展的功能,在节目中品味诗词之美、在课堂上学习非遗技艺、在博物馆体验文创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④文化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公共文化服务更贴心、更暖心,文化产品日趋多样、质量更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获得感更加充实。?归纳提升1.正确理解文化的功能(1)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优秀文化和健康有益的文化。优秀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2)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影响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不同,只有积极向上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才能起到这些作用。因此,应该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发展先进文化。(3)不要过分夸大文化的功能,文化对于人和社会的作用并非具有决定性。政治、经济决定文化。(4)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2.正确认识文化的影响(1)从地位上讲,文化属于影响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2)从性质上看,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国家、民族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腐朽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国家、民族发展起阻碍作用。(3)从领域上看,文化不仅影响个人成长,也影响国家和民族发展。(4)从过程上看,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是从本质上看,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典题训练3.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文件指出加强对网络综艺节目、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管理;完善联合惩戒机制,深入整治低俗庸俗媚俗、泛娱乐化、天价片酬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促进网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国家此举是因为( )①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③文化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④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同时文化又具有反作用。【答案】 D【解析】 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不是强调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①不符合题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文件,要求整治网络文化市场乱象,促进文化健康发展,是因为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特殊功能,②④正确。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是文明,即文化中的积极成果,③错误。故本题选D。4.门墩是门枕石的一部分,也是显示门第、表达主人喜好、装饰门面的物件,祖辈居住生活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人,对门墩情有独钟。门墩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取其美好寓意:猴子寓意官爵,仙鹤寓意长寿,牡丹代表富贵……这小小的门墩,不仅让出入的家人看到时心生欢喜,也给来访的客人、往来的行人,送出美好的祝福。由此可见,门墩( )①寄托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②有利于引领社会风尚,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③作为一种物质载体,体现人们独特审美情趣④是现实存在的事物在雕刻者头脑中的客观映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答案】 A【解析】 不同门墩寓意不同,寄托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①正确。“引领社会风尚,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过于夸大了门墩的功能,②错误。门墩作为一种物质载体,因雕刻不同东西有不同的寓意,体现人们独特审美情趣,③正确。门墩是物质载体,是通过实践将雕刻者头脑中的主观映像转变为现实存在,而不是在雕刻者头脑中的客观映象,④错误。故选A。知识概览 关重点课堂训练 重达标一、选择题1.(2025·天津南开高二期末)“宝镜如明月,出自秦宫样。隐起双蟠龙,衔珠俨相向。”双龙镜流行时期,正是大唐皇朝最具活力的阶段。这一时期,铜镜制作力求新颖,构图匀称,方圆之中充满着愉悦与和谐。同时,龙的形象、神态、韵味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材料表明( )①文化需要通过载体呈现,双龙镜是大唐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一定的文化会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③文化可以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④双龙镜承载了民族记忆,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特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双龙镜流行时期,正是大唐皇朝最具活力的阶段,这一时期,铜镜制作力求新颖,构图匀称,方圆之中充满愉悦与和谐。这表明文化需要通过载体呈现,双龙镜是大唐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可以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也未体现双龙镜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特质,②④排除。故本题选B。2.(2025·福建漳州高二期中)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但对他的家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推崇备至。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这说明( )①文化教化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③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 ④一定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答案】 A【解析】 曾国藩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这说明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文化教化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功能,未涉及文化的产生和文化与国家繁荣振兴的关系,排除②④。故本题选A。3.(2025·河南高二阶段练习)“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古诗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劳动者的赞美与讴歌,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又告诉我们幸福靠劳动来创造。结合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古诗反映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具有维系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③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指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古诗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劳动者的赞美与讴歌,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又告诉我们幸福靠劳动来创造。这体现了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指引。同时,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具有维系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②④正确。古诗反映了传统社会生活的部分场景,并没有反映传统社会生活的全貌。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①排除。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排除。故本题选C。4.(2025·河北高二课后作业)中共中央国务院每年都会于1月份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弘扬科学家精神,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用优秀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开展科技奖励活动( )①有利于发挥文化教化育人的功能,引领风尚 ②旨在集中展示我国的科技新产品、新技术 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④凸显科学家精神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弘扬科学家精神,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用先进文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有利于发挥文化教化育人的功能,引领风尚,①③正确。开展科技奖励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展示我国的科技新产品、新技术,②排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④错误。故本题选B。5.(2025·河北石家庄高二期末)美国的霸权文化总是充满着双标论调。在谈及俄乌冲突造成的平民死亡时表示:“很难想象,他们在乌克兰做了什么,很痛心……”而在谈及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巴勒斯坦民众死亡时,态度却是:“现在已有平民伤亡,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平民伤亡,事实就是这样,因为这就是战争,战争是残酷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就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现象 ②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决定人们的实践 ③一定的文化总会受到一定政治的影响 ④美国的双标论调会阻碍问题的真正解决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现象,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①错误。实践决定人们作为文化核心的价值观,②错误。在谈及俄乌冲突造成的平民死亡时表示:“很难想象,他们在乌克兰做了什么,很痛心……”而在谈及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巴勒斯坦民众死亡时,态度却是:“现在已有平民伤亡,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平民伤亡,事实就是这样,因为这就是战争,战争是残酷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一定的文化总会受到一定政治的影响,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③正确。美国的霸权文化总是充满着双标论调。美国的双标论调会阻碍问题的真正解决,不利于和平与发展,④正确。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6.(2025·湖南高二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百鼓齐鸣、百人齐诵、百人太极……2024年5月31日,湖南永州某校400余名学生在道县2024年周敦颐理学文化推介活动暨国家非遗道州龙船赛“百龙出征”仪式上,尽情表演千古名篇《爱莲说》《太极图说》,展示以周敦颐理学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争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这是道县扎实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各学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将周敦颐理学、何绍基书法等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沃土,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的心田。如今,该县多所学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课堂更加生机勃勃、妙趣横生。道县第一中学发挥传统体育项目优势,让学生们在运动中了解传统文化,享受传统体育的魅力和乐趣;道县绍基学校作为湖南省“挥毫九州·国学书法教育”公益项目首批试点校之一,实行“六个一”学生书法动态管理,校园处处翰墨飘香;道县敦颐学校坚持文化强校,把周敦颐理学文化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各类社团搞得红红火火,逐渐形成影响力日盛的“敦颐品牌”……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道县校园,结出累累硕果。该县多所学校荣获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湖南省戏曲特色学校、湖南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永州市大书法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知识,说明道县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意义。【答案】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引导他们认识真善美,并提供精神指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化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分析】 背景素材:道县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考点考查:文化的功能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①: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沃土,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的心田→可联系教材知识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引导他们认识真善美。关键信息②: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将周敦颐理学、何绍基书法等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可联系教材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信息③:展示以周敦颐理学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争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可联系教材知识文化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1框课时作业 测等级一、选择题1.(2025·江西高二开学考试)作为中华文明的徽章象征,龙是当仁不让的。而龙的造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东北的红山文化,很可能是8 000多年前最早的玉玦造型演变而来。红山文化的考古研究,使得我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应前推5 000年,应是8 000年前。下列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凡是考古发现的物体都属于文明 ②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④红山文化需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物质方面的进步称为物质文明,精神方面的进步称为精神文明,制度方面的进步称为制度文明,生态方面的进步称为生态文明。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凡是考古发现的物体不一定都是积极向上的,不一定都属于文明,①错误。红山文化的考古研究,使得我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应前推5 000年,应是8 000年前。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②正确。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而不是文化,③错误。作为中华文明的徽章象征,龙是当仁不让的。而龙的造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东北的红山文化,很可能是8 000多年前最早的玉玦造型演变而来,说明红山文化需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④正确。故本题选C。2.(2025·云南昆明高三阶段练习)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近日,法国媒体对2024年巴黎奥运会金牌榜进行重新排序,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总数44枚名列第一(如下图)。当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升起,当《义勇军进行曲》一次又一次奏响,中华体育精神不仅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更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互为基础,密不可分②体育强承载着国家强盛、国运兴的梦想③中华体育精神能够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④文化是体育发展的土壤,体育是传播文化的桥梁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B【解析】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中国体育健儿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夺金44次,名列金牌榜第一,这说明体育强承载着国家强盛、国运兴的梦想,中华体育精神能够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③正确。经济、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①错误。材料反映文化与国家强盛的关系,不是文化与体育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2025·河南安阳高二阶段练习)《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上榜词语分别是“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年度流行语( )①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精神面貌及其发展变化②意味着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完全同步③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④生动地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年度流行语从不同视角反映了时下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展现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是实践的产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观察窗口,涵盖了社会、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关键词汇,聚合起一年的集体记忆,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精神面貌及其发展变化,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②不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③错误。故本题选B。4.(2025·河北保定高二阶段练习)合理利用乡村地名的多重价值能助力乡村振兴。例如,许多地理标志产品都是“地名+品名”的表现形式,像烟台苹果、西湖龙井等,产生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和地名息息相关,如杨家埠年画、扬州弹词,地名为非遗项目及其衍生产品赋能,提高了经济效益。这说明( )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带来影响 ②一定的文化决定并影响着人们的实践和经济生活 ③文化是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积极因素 ④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许多地理标志产品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地名+品名”等表现形式,合理利用了乡村地名的多重价值,能提高经济效益,说明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带来影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①④符合题意。人们的实践和经济生活决定并影响着文化,②错误。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功能,但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不一定都是积极因素,③错误。故本题选B。5.(2025·河南高二课后作业)H市纪委监委发起“清廉印象”海报创作大赛,市民纷纷来稿。一批有创意、寓意好的作品被投放至全市各公共文化场馆、景区、酒店民宿、主要道路、公交站厅等醒目位置。廉洁正成为全市干部群众触手可及的文化元素。下列对此活动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文化具有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B.该活动能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C.对廉洁政治生态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D.会影响人们的认知与行为,彰显文化的物质力量【答案】 D【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一批有创意、寓意好的作品被投放至全市各公共文化场馆、景区、酒店民宿、主要道路、公交站厅等醒目位置。廉洁正成为全市干部群众触手可及的文化元素。说明该活动能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体现了文化具有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对廉洁政治生态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A、B、C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彰显文化的物质力量”说法错误,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2025·河北高二课后作业)现代人穿衣,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不管是穿金戴银,还是绫罗绸缎,都可以随心所愿。但是在古代,则没有如此自由,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着装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官职、爵位不同,可以穿着的服饰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伦理身份标识。这说明( )①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文化是政治的附属品,是为政治服务的精神武器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决定并反映一定的政治 ④政治与文化交融的特点在当今社会并不明显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在古代,着装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官职、爵位不同,可以穿着的服饰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伦理身份标识,说明了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决定并反映一定的政治,①③正确。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②错误。在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④排除。故本题选A。7.(2025·河北高二课后作业)春节档电影回归大银幕、博物馆展览持续上新、剧院舞台好戏不断……各地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驱散了就地过年的万千游子内心的寂寞与焦躁,让他们体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由此可见,文化( )①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②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③能让人产生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④能转变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材料中各地文化驱散了就地过年的万千游子内心的寂寞与焦躁,体现了文化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能让人产生归属感、获得感与幸福感,①③正确。优秀的文化推动经济发展,②不选。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未体现文化转变人们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④不选。故本题选B。8.(2025·湖北一模)为了出门在外的老年人都能及时得到帮助,社交网络上,一份自发形成的“在外互帮父母协议”悄然流行。没有约束条款,甚至缺少统一内容,这份协议却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认可支持、签署转发。“在外互帮父母协议”得到网友高度认可是因为( )①传统孝道文化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②在外互帮父母的认可和选择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③弘扬尊老美德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老年人外出安全问题需要树立在外互帮父母意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传统孝道文化有对有错,正确的才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在外互帮父母的认可和选择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②与题意不符。为了出门在外的老年人都能及时得到帮助,社交网络上,一份自发形成的“在外互帮父母协议”悄然流行,这体现了弘扬尊老美德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老年人外出安全问题需要树立在外互帮父母意识,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2025·四川成都高二阶段练习)《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毛泽东总是反复阅读,这些书使少年毛泽东的思想受到很大震动。带着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忧虑,立志救国的毛泽东走出了韶山,走出了湘乡,走出了长沙,开启了新的人生与革命之旅。这表明( )①价值观在青少年时期形成后稳定不变 ②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对人生发展有重大意义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与正确三观 ④优秀民族文化决定了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价值观在青少年时期形成后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不是稳定不变的,①错误。毛泽东总是反复阅读,这些书使少年毛泽东的思想受到很大震动。带着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忧虑,立志救国的毛泽东走出了韶山,走出了湘乡,走出了长沙,开启了新的人生与革命之旅。这表明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对人生发展有重大意义,优秀文化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与正确三观,②③符合题意。优秀民族文化影响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但不是决定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B。10.(2025·全国模拟预测)许家冲村是三峡坝区的移民新村。搬迁之初,许家冲村的生产要素缺失、经济来源不稳定,导致许多村民外出务工。近年来,该村发扬“奉献、自强、感恩、阳光”的精神,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实现了从困难村迈向小康村,从小康村迈向生态文明村“两级跳”,闯出了一条三峡移民的小康之路。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②文化是由经济派生出来的 ③精神力量可化为物质力量 ④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材料体现了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的作用,没有体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且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①不选。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并不是由经济派生出来的,②不选。该村发扬“奉献、自强、感恩、阳光”的精神,实现了从困难村迈向小康村,从小康村迈向生态文明村“两级跳”,闯出了一条三峡移民的小康之路。这告诉我们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精神力量可化为物质力量,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1.(2025·湖南岳阳模拟预测)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表明( )①文化可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和精神动力 ②文化决定社会发展的变革方向 ③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根本性作用 ④文化可以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引导作用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可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和精神动力,表明文化可以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引导作用,①④入选。“文化决定社会发展的变革方向”这一说法错误,文化影响社会发展的变革方向,②不选。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无法在社会发展中起根本性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作为社会意识是要依赖于社会存在的,③不选。故本题选B。12.(2025·河北高二阶段练习)北京中轴线是指贯穿北京老城南北的庞大建筑群,从北端的钟鼓楼,到南端的永定门,长达7.8公里。这一巨大建筑群展现了中华文明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形态特征。这表明( )①文化要通过一定的物化形式才能呈现出来②古代传统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③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④文化是人们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北京中轴线这一巨大建筑群展现了中华文明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形态特征,这表明文化要通过一定的物化形式才能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①③符合题意。古代传统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②错误。人们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不是文化,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④错误。故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13.(2025·贵州黔东南高二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我们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同时坚信马克思主义这个“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于时代,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人民是创作的源泉活水;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做到勤业精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分析文化文艺工作为什么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答案】 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的功能,文化文艺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②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文化文艺工作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文化文艺工作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④文化具有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文艺工作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因此,文化文艺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分析】 背景素材:文化文艺工作考点考查:文化的功能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解析】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可联系文化具有引领风尚的功能,文化文艺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有效信息②: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人民是创作的源泉活水→可联系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文化文艺工作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效信息③: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做到勤业精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联系文化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文化文艺工作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有效信息④: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于时代,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可联系文化具有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文艺工作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因此,文化文艺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作。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3单元第7课第1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练习含答案(教师用).doc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3单元第7课第1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