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训练一、单选题1.恩格斯为马克思的研究提供经济上的支持,马克思帮助恩格斯完成写作,他们二人相互扶持,相互成就。下列古语与上述事例表达意思一致的是( )A.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B.周而不比,和而不同C.天地之大,黎元为先D.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以下做法体现“止于至善”的是( )①积善成德,从点滴小事做起 ②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③学习榜样,汲取榜样的力量 ④只关注自身发展,提升生命的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时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下列情境能体现总书记这一指示的是( )情境①:外出研学时,发现同学晕车,小轩将自己喜欢的靠窗座位让给他。情境②:小组活动时,小君少做自己该完成的部分,让其他组员补位。情境③:课间时,小敏发现邻班同学摔倒,主动搀扶并帮忙联系老师。情境④:值日时,两名同学因清洁区域划分争执,最终各让一步并共同完成。A.情境①和情境② B.情境②和情境③ C.情境③和情境④ D.情境①和情境④4.“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下列行为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①台风登陆,邻居于狂风暴雨中营救被困母子②利用暑假到外地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③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为美化城市出力④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坐公交,主动上前搀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古语启示我们要( )A.在实践中探索真知 B.紧跟时代发展潮流C.顺应自然运行规律 D.满足人民利益需求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邃博大,历久弥新。古语“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 B.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理念C.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态度 D.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7.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这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A.自强不息 B.诚实守信C.敬业乐群 D.孝老爱亲8.下面《朱子家训》中的内容体现的人文精神是(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朱子家训》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B.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9.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中,有30多年坚守海上救援的“渔家子弟”董建海;有自愿守护烈士英灵43载的退伍老兵顾平;有牺牲在防汛一线的“90后”基层干部李东;有21年不离不弃照料患病亲人的“好儿媳”王秀杰……如果给这段新闻加个标题,恰当的是( )A.崇德向善,德行天下 B.自尊互敬,助人为乐C.行己有耻,自强自信 D.见义勇为,与人为善10.2024年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遗骸回国。他们为了保家卫国,牺牲生命。我们要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志愿军战士身上体现的核心思想理念是( )A.讲仁爱 B.尚和合 C.重民本 D.崇正义11.某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向学生征集宣传标语。下列标语适用的是( )A.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B.周而不比,和而不同C.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D.天地之大,黎元为本12.2024年2月,《为国攀登》思政大课在“人民网+”客户端开讲。这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璀璨历史,以及一代代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人生高峰的感人故事。《为国攀登》旨在勉励青少年( )A.做见义勇为的人 B.做自强不息的人C.做扶危济困的人 D.做孝亲敬长的人13.下列一组诗句共同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A.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14.下列行为中,属于扶危济困行为的有( )①在同学遇到学习困难时,主动帮助他解决问题②看到老人在马路上摔倒,赶紧过去将其扶起并送到医院③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品④在公交车上主动给孕妇让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以下属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的是( )A.自私自利,只考虑个人利益B.尊老爱幼,团结互助C.嫉妒他人,见不得别人好D.冷漠对待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16.以下情景蕴含一个共同的主题,你觉得这个主题是( ) 快递员捡到客户遗失的手机,主动联系归还,赢得客户信任与好评 顾客多付钱,小店老板发现后立即联系退款,良心经营赢得回头客 学生在校园捡到钱包,内含现金和证件,主动上交失物招领处 某企业因产品问题主动召回并赔偿,良好行为提升品牌声誉A.维护秩序 B.尊重他人 C.以礼待人 D.诚实守信1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A.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B.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C.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D.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担当意识18.学校开展“向上向善”主题活动的目的不包括( )A.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B.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C.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D.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9.践行“诚信”美德时,我们应该( )A.为了利益可以偶尔失信 B.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守诚信C.只对家人朋友诚信 D.诚信与否取决于他人态度20.某社区开展“邻里一家亲”活动,鼓励居民相互帮助、友好相处。这一活动的开展( )A.没有必要,邻里之间各自管好自己就行B.是弘扬促进社会和谐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C.只是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D.会浪费居民的时间,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父母、老师、朋友等。我们因被爱而心存感恩之情。感思是对别人所给的恩惠表示感激,感恩是因意识到被给予而自发认为是被恩赐或被爱,从而由感谢对方的意愿产生的心理活动或现实行动。你校七年级准备开展为期一周的感恩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为了保证本次活动的良好效果,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有同学认为:“开展感恩教育没有必要,纯属浪费时间。”请你评析这个观点。22.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时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体现了哪一思想理念?(2)我们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一核心思想理念?(3)我们感激自然、亲近自然,建设美丽的中国。为保护自然,青少年能做些什么?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办、国办印发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强调,对不遵守反食品浪费有关规定的餐饮服务经营者按规定提醒约谈、督促整改。指导推行反食品浪费“简案快办”,从速依法纠正查处违法行为,公开曝光浪费食品等典型案例。材料二 中办、国办印发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开展“青春守护中国粮”全国青少年节约粮食行动,将粮食节约作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劳动等形式,开展反食品浪费专题教育活动。(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示措施的意义。(2)材料二所示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怎样的习惯 (3)设计一个适合中学生的粮食节约实践活动,并对活动进行简要说明。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今年春节,中国动画电影《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魔童“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出国门,开启全球上映。这部电影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剧中,大量运用3D动画技术,融合国际化的美术风格,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海外市场也对《哪吒2》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影片上映后票房势如破竹,赢得火爆全球。(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相关知识回答电影《哪吒2》赢得火爆全球的意义。(2)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体现了少年的哪吒具有哪些的精神品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训练》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D B C D C D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C D B D C B B B21.(1)召开“感恩”主题班会;举行“感恩”主题演讲比赛;进行“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并拍照打卡;等等。(2)这个观点错误。开展这一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和健全人格,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体会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增进亲子情感和相互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感思老师,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感受友谊的珍贵与美好,更好地呵护友谊,让友谊之树常青;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帮助和关心他人;等等。22.(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2)尚和合。(3)我们青少年要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落到实处: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攀折花木、节约纸张、一水多用、随手关灯;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等。23.(1)①有利于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者的行为,促使其遵守反食品浪费规定。②有利于依法打击食品浪费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③有利于营造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2)旨在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的习惯。(3)活动名称:“光盘行动打卡挑战”。活动说明:在学校食堂设置“光盘行动打卡区”,学生用餐后,如果做到光盘,可在打卡区进行打卡记录。每周统计打卡次数,对打卡次数多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如颁发“节约之星”荣誉证书等。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减少食物浪费。24.(1)国内: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文化或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或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或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国际:有利于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或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或有利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2)自信、自强、敢于挑战、永不服输等等。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