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题(含答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题(含答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题
1.道德修养是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下能体现良好道德修养的行为是( )
A.小华在景区游玩时,悄悄攀折花枝带回家做纪念
B.父亲因工作失误被公司批评,儿子在网上导骂领导
C.医生拒绝患者家属的“红包”,坚持按病情安排手术
D.同桌考试时偷看答案,小宁为了竞争故意装作没看见
2.2024年,广西政府坚持把八成左右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为民办实事。如: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2万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376个,1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部启动。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18.7亿元,惠及310万人……广西政府致力于为民办实事( )
①解决了所有的民生问题 ②有利于满足群众的一切利益需求
③践行了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 ④践行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③④
3.“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一封书信,成就一条名巷。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著名的六尺巷,重温张吴两家礼让典故。六尺巷承载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律己宽人的处世准则 B.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操
C.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D.勤劳勇敢的奋进品格
4.“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做法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是( )
A.小亮为了取得好成绩,考试作弊
B.小敏和同学发生矛盾后,总是指责对方
C.小刚只关注学习成绩,认为其他事情都不重要
D.小宁每天都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争取每天都有所进步
5.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遵循客观实际。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小明喜欢画画且有天赋,父母便为他报了美术班
B.小刚直接套用同学的学习方法,结果却收效甚微
C.突然天降大雨且有雷鸣闪电,小芳便在树下躲雨
D.小敏喝牛奶过敏,但她仍坚持要喝牛奶补充营养
6.2025年2月16日,村民周建明看到在冰面上滑冰的三名儿童相继掉进冰河中,随时有被水流冲到冰层下方的危险。周建明便脱掉外套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克服四肢已冻麻木的困难,先后将三名落水儿童成功救出。这启示我们( )
①要弘扬周建明见义勇为的精神
②要运用自己的力量维护国家利益
③向周建明学习,帮助他人就要不顾一切
④当他人遇到危难时,要做到挺身而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年,广西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完成植树造林434万亩,新增国家储备林185万亩,修复和新造红树林1.7万亩。这些举措体现广西( )
①只注重保护环境,不发展经济 ②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③坚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④已彻底解决区内的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化解社会冲突。这要求我们要( )
A.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和宽容他人
B.找出共同点,放弃自己的个性和原则
C.倡导和谐相处,凡事都不能有不同意见
D.在出现矛盾时,对他人的要求绝对服从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流传已久、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道德资源。难以下历史典故、美德故事所蕴含的传统美德概括正确的有( )
序号 历史典故或美德故事 蕴含的传统美德
① 负荆请罪 知错能改、宽容大度、以和为贵
② 程门立雪 尊师重道、谦虚恭敬、求学若渴
③ 六尺巷的故事 谦让宽容、邻里和睦、与人为善
④ 闻鸡起舞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国尽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中国画的独特表现手法,从意象造型到笔墨语言,从留白经营到诗书画印结合,都体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这些手法使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这说明( )
①中国人在文化生活中追求立象尽意
②中国人在文化生活中只追求意境,不追求形态的优美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让中国画比西洋画更具有艺术价值
④“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下列哪些行为能彰显“崇正义”的精神( )
①班级评选班干部时,举报某候选人私下拉票行为
②因好友参与了打架,向老师隐瞒其破坏公物的事
③发现同学在考试中作弊,考试结束后向老师报告了情况
④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摔倒,假装没有看到也没上前搀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广东“新时代好少年”杨采婷,从小热心参与公益事业: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近200场次,在惠州志愿服务网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近5000个小时。杨采婷的行为体现了( )
A.“行已有耻”的心理品质 B.见贤思齐的行为习惯
C.“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 D.知错能改的思想意识
13.4月8日,南宁市爱“星”志愿者关爱孤独症患者活动顺利举行。当天志愿者分工协作,陪伴孤独症患儿聊天,给予他们拥抱和夸奖,让他们感受到了爱与温暖的力量。从志愿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 )
A.讲究仁爱 B.自强不息 C.诚信守法 D.敬业奉献
14.青春的我们,勇于实践、敢于尝试;但青春有格,又不能肆意放纵。过好青春生活需要( )
A.证明自己,特立独行 B.向往美好,我行我素
C.循规蹈矩,唯我独尊 D.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15.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这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自强不息 B.诚实守信
C.敬业乐群 D.孝老爱亲
16.印度洋海啸爆发后,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灾民捐款,他们传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爱国敬业 B.扶危济困 C.自强不息 D.勤劳勇敢
17.下面《朱子家训》中的内容体现的人文精神是(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朱子家训》
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18.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快速兴起,部分主播不仅没有严于律己发挥榜样作用,还心存侥幸偷逃税款,不仅冲破了道德的底线,更不知耻辱。这对我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是( )
A.践行诚信廉耻的荣辱观念
B.践行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践行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D.践行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19.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河南人誉满神州大地:退休10余年热心公益,服务群众20万余人次的赵国锁;22年来7次见义勇为,挽救11人生命的陈锋;危难时刻显身手,十余年爱心救援不间断的律师冯海河;投身公益,救援路上无畏前行的救援队长郑继元……他们的行为( )
A.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进步
B.彰显中原儿女积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C.旨在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
D.证明社会正义只有通过个人才能守护
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感受到磅礴的精神力量。对以下名言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安其学而亲其师——要团结兄弟姐妹,尊老爱幼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对学习保持兴趣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实现自我超越
D.“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自觉珍爱自己的生命
21.传承中华核心思想理念,对青少年的要求是( )
A.背诵经典即可 B.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
C.不用理会现代社会观念 D.只在学校中学习传统文化
2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这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讲仁爱 B.重民本 C.崇正义 D.尚和合
2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生活理念的是( )
A.节约用水、珍惜资源
B.追求奢华、过度消费
C.垃圾分类、环保生活
D.心态平和、与人为善
24.中央宣传部“诚信之星”新泰市龙廷镇将军堂村村民李学武,是山东省唯一八选的诚信典型。这个荣誉背后,是李学武为兑现儿子生前承诺、主动偿还助学贷款的感人事迹。儿子李林雨生前在巡逻期间听到有人落水呼救,因跳入水中舍身救人不幸牺牲。由此可见,李学武父子( )
A.热心公益,为获他人赞许和荣誉
B.诚实守信,要牺牲个人利益
C.关爱他人,履行公民的法定义务
D.传承美德,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25.从中国古代的商鞅变法到近代的戊戌变法,再到今天我们进行的改革开放,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26.“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强调的是____在道德观念中的重要地位。( )
A.孝悌 B.忠信
C.礼义 D.廉耻
27.某校开展慈善义卖公益活动,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并将筹集到的善款捐给市红十字会。这一活动的开展旨在倡议学生( )
A.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B.开放包容,务实法治
C.乐于助人,扶危济困 D.行己有耻,无私奉献
28.安阳街头,小女孩为摔倒在地的老人撑起雨伞;杭州小伙子为香港小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完成一场生命的往来;大连“硬核大爷”自带“勿需让座”小牌坐地铁……他们的举动( )
①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做到了精忠报国
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④促进社会和谐,传递正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新素材]2024年5月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领导人共同观看文化艺术演出,不同国家的文化碰撞融合,交相辉映。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
A.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B.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30.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巩固,国家才能安宁。这告诉我们要( )
A.重民本 B.革故鼎新 C.道法自然 D.守诚信
31.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名言警句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
①由义为荣,背义为耻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四川成都某市市民焦大银跳入水中,将落水驾驶员从车里救出;陕西某社区居民杨亮翻窗入室,成功救出火场被困母子……这些危险时刻站出来的英雄,有不同的人生轨迹,却有着共同的精神特质,那就是( )
A.正视挫折 B.止于至善
C.行己有耻 D.爱护身体
33.下列句子体现孝老爱亲的有( )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4.下列名言警句中,与“崇正义 ”理念相符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言必信,行必果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礼之用,和为贵
35.某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向学生征集宣传标语。下列标语适用的是( )
A.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B.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C.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D.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36.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在文化长廊中展示了下面的名句,它体现的具体思想理念是(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大包大揽、亲力亲为的思想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C.珍视友谊、孝亲敬长的思想
D.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思想
37.2024年2月,《为国攀登》思政大课在“人民网+”客户端开讲。这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璀璨历史,以及一代代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人生高峰的感人故事。《为国攀登》旨在勉励青少年( )
A.做见义勇为的人 B.做自强不息的人
C.做扶危济困的人 D.做孝亲敬长的人
38.习近平主席说:“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音律的和谐;青山绿水,山峦峰谷,这是自然的和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人合一,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揭示了( )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
③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④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9.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再到《朗读者》,这三档节目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一现象体现了( )
A.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B.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C.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40.下列一组诗句共同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
41.贺岁片《满江红》从艺术的视角,小人物的演绎,让家国情深的共鸣从影院走向现实。“在如今和平的年代,我们仍要保持精忠报国的决心,当国家需要我们时,我们仍需要英勇地站出来。我们要时刻心系国家,敢于奉献,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七年级学生晓伟在寒假日记中写道。这表明( )
A.要弘扬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B.情感只需要表达,不必回应、共鸣
C.爱国情感决定着人们对自己理想的选择
D.爱国情感是一种短暂而又变化的情绪倾向
4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民为邦本”体现了( )
A.重视人民的思想 B.以法治国的理念
C.重视农业的观念 D.加强军事的策略
43.社交网络上,一份自发形成的“在外互帮父母协议”悄然流行。没有约束条款,甚至缺少统一内容,这份协议却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留言支持,纷纷表示“自愿签署”。该协议( )
A.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B.解决了父母生活中的一切难题
C.能使子女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D.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44.我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了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种子,他花了10年时间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了。这启示我们( )
①要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又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人
②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做一个有心的人
③要向科学家学习,用科技发明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④科学精神是属于科学家的,我们中学生没有必要非得拥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5.2024年4月3日,受台湾省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影响,福建厦门震感明显。双十一中学高一(1)班张智勋同学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地抬起行动不便的同桌冲出教室,转移到安全位置。“中国好同桌”张智勋同学的行为体现了他( )
A.律己宽人,书写生命价值
B.行己有耻,用爱呵护友情
C.止于至善,关怀他人生命
D.见利思义,守望精神家园
46.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中“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应是( )
A.对立关系 B.征服与被征服关系
C.和谐统一关系 D.互不干涉关系
47.一位卖菜老人骑三轮车过马路时,剐蹭了正常行驶的汽车,交警认定卖菜老人全责。车主体谅老人的不易,便主动放弃索赔,老人坚持要把自己身上仅有的现金赔给车主。这位卖菜老人的行为( )
①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②能够彻底消除违法失信现象
③践行了诚信的核心价值观④能够保障社会生活井然有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8.“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爱一行”体现的是( )
A.见异思迁的态度 B.敬业乐群的精神
C.贪图享乐的思想 D.自由散漫的作风
49.昆明滇池边,3万多只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惬意地享受着春城的暖阳;红河蝴蝶谷,上亿只蝴蝶宝宝羽化成蝶;滇东罗平,百万亩金黄色的油菜花竞相绽放;澜沧景迈山中,千年古茶林云雾缭绕、神秘幽深……这就是我们美丽的云南。这样的美景得益于云南( )
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
②贯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③践行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
④坚持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0.在中华传统美德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倡导的是( )
A.孝亲敬老的家庭美德 B.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
C.尊师重道的职业道德 D.团结友善的个人品德
51.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作为一项亚洲体育盛事,既是竞技实力的展现舞台,也是文化宣传输出的重要平台。杭州亚运会中包含丰富的中国元素,这说明我国在文化交流中要( )
A.注重文化传承,彰显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
B.保持开放心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成果
C.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独特魅力
D.努力培育共识,筑牢中华文化世界主导地位
52.下面是某班级板报中的内容,该班板报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A.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B.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C.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D.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53.以下哪句名言体现了诚信的传统美德( )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在这些传统美德中,俭以养德强调的是( )
A.奢侈消费能提升个人形象
B.节俭有助于培养良好品德
C.物质资源丰富就无需节俭
D.节俭只适用于贫困时期
55.某校组织七年级的同学们观看了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展播,纷纷表示要向新时代好少年学习。作为校园小记者,请你为这条校园新闻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行己有耻,不断创新 B.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C.拒绝诱惑,快乐成长 D.安于现状,平稳度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A B C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D C B D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D C A C C D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B A C B B B B C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A A D C C B B B A
题号 51 52 53 54 55
答案 C A A B B
答案第2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