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选择性必修3第2单元第6课第1框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思想选择性必修3第2单元第6课第1框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一框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学情展示 定方向
1.认识思维的形式,理解推理的含义;了解推理分类的不同标准,认识推理的种类。
2.认识正确的推理结构,掌握演绎推理的条件。
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推理的条件,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2.公共参与:合理进行演绎推理。
课前预习 固基础
自|主|梳|理
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知识点 1
1.形成判断的途径
(1)通过______,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
(2)借助已有的______,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
2.推理
(1)含义: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________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
(2)构成: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______,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______。
实践
判断
新判断
前提
结论
(3)种类
①在哲学认识论中,人们依据对____________的关系的认识来区分推理的种类:______推理、______推理、______推理。
②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__________的角度,将推理分为______推理和或然推理。
③演绎推理是______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______推理。
个别与一般
演绎
归纳
类比
必然联系
必然
必然
或然
3.形式逻辑与推理的关系
形式逻辑不研究每个推理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具体内容,而把__________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告诉人们正确的思维应该运用怎样的推理结构,以及运用推理结构时应该遵循哪些规则,进而帮助人们识别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不正确的。
推理结构
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知识点 2
1.含义
演绎推理是前提蕴涵______的必然推理。
2.条件
(1)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______的判断。
(2)推理______正确。
结论
真实
结构
3.实质
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__________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便于人们掌握正确的演绎推理的方法。
4.意义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______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推理结构
严密
预|习|自|测
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实践是形成一个判断的唯一途径。(   )
答案:×
提示:一个判断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二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
2.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
答案:√
3.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都是必然推理。(   )
答案:×
提示: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是或然推理。
4.如果前提真实,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一定正确。(   )
答案:×
提示: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
5.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就可以保持思维的严密性。(   )
答案:×
提示:这一说法太绝对。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核心素养 提能力
议题?
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议题导引
一切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所以,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探究] (1)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看,这个推理属于什么推理。
(2)形式逻辑能否保证推理结论的正确性?
提示:(1)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必然推理。
(2)形式逻辑不研究每个推理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具体内容,而是把推理结构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告诉人们正确的思维应该运用怎样的推理结构,以及运用推理结构时应该遵循哪些规则,进而帮助人们识别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不正确的。
重点突破
1.推理的组成
(1)推理是由两个部分,即前提和结论所构成的。
①前提:前提是已知判断,是整个推理的出发点,它通常叫作推理的根据或理由。
②结论:结论是推理所引出的新判断,是推理的目的和结果。
(2)不同种类的推理,其前提判断的形式、性质和数量是不一样的。其结论判断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但是,任何推理都有其所依据的前提,也都有它所要推出的结论。这对任何推理来说,都是共同的。
2.推理的种类
范围 哲学认识论 形式逻辑
依据 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 前提与结论是否有必然联系
类别 演绎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必然推理
归纳推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或然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
类比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典例剖析
1.“商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阳光、空气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所以,阳光、空气不是商品。”这属于抽象思维的(   )
A.概念 B.推理
C.判断 D.综合与分析
答案:B
解析: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是一种获得新知识的方法。题干正是由已知的判断,又推论出新判断,是一个推理的过程,B正确。题干属于推理,不属于概念、判断、综合与分析,A、C、D排除。
变式应用
1.“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铜是金属,所以铜是导电的。”这一结论是(   )
A.演绎推理,必然推理
B.演绎推理,或然推理
C.归纳推理,必然推理
D.归纳推理,或然推理
答案:A
解析:题干是从一般性到特殊性的推理,是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A正确。
议题?
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议题导引
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曾经发现高山的地层中有许多鱼类、贝类的化石,还发现了鱼龙的化石。地质学家们推断说,鱼类贝类生活在海洋里,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它们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
[探究] (1)科学家凭什么得出上述结论?
(2)如何保证演绎推理的正确性?
提示:(1)鱼类、贝类生活在海洋中,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许多相关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海洋。
(2)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判断,推理结构必须正确。
重点突破
1.正确的演绎推理必备的条件
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
(2)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
2.正确认识演绎推理的推理结构的作用
推理的内容会随着人们认识的需要、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正确的推理结构却是稳定的。正确的演绎推理结构具有普遍保真性,即能够保证从真实的前提推出真实的结论,或者说,不会出现前提真而结论假的情况。反之,如果演绎推理的结构是正确的而结论是虚假的,可以断定其前提一定有假。这是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结构的要义之所在。
典例剖析
2.(2024·湖南高考真题)受蝙蝠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在公元前500年就制作了会飞的竹蜻蜓,古代科学家通过研究竹蜻蜓,提出了关于旋翼的制造原理,后来苏州巧匠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飞车,通过脚踩踏板驱动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让飞车离地一尺多高,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由此可见(  )
①从蝙蝠到竹蜻蜓运用了模拟方法 ②从竹蜻蜓到飞车运用了比较推理 ③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了类比推理 ④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的推理内在逻辑是必然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受蝙蝠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制作出会飞的竹蜻蜓,这一过程模仿了生物的构造及功能,运用了模拟的方法,①正确;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这一过程运用了类比推理,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不是必然推理,③正确,④错误;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不是推理,②说法错误。故选A。
变式应用
2.某家庭有四个孩子,分别为甲、乙、丙、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
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
乙说:我们四个都没有偷吃糖果。
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
丁说:我没有偷吃糖果。
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答案:A
解析:甲的“有些是”和乙的“所有非”之间是对立的矛盾关系,所以必定是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可知:丙和丁的话也必定一真一假。假设丁说的是真话,则丙说的也是真话,不成立,故丁说的是假话,可以肯定丁偷吃了糖果,据此推出甲说的是真话。综上所述,甲和丙说的是真话,乙和丁说的是假话,A正确。
知识回眸 关重点
[知识图谱]
[核心关注]
两个含义:推理的含义;推理结构的含义。
两种分类:推理的两种分类。
两个作用:推理结构的作用;演绎推理的作用。
两个条件:正确进行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条件。
随堂训练 测达标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逻辑推理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归纳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B.演绎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C.类比推理——从特殊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D.或然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
答案:B
解析: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A错误;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B正确;类比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或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C错误;或然推理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D错误。
2.伽利略指出:“在真理面前,一千个权威抵不上一个谦恭的逻辑推理。”这表明(   )
A.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B.推理的内容会随着人们认识的需要、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C.逻辑推理有助于人们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思想和建立新理论
D.要推出真实的结论,需要有实践和其他方面的知识
答案:C
解析:伽利略的话,表达的是推理的作用,C符合题意;A说明推理的含义,不符合题意;B说明推理是变化的,不符合题意;D说明推理来源于实践,不符合题意。
3.农谚体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对农业生产往往有积极指导作用。广东有“立夏南风旱,北风雨水多”“立夏刮北风,大水往下冲”,海南有“立夏吹南风,当年少台风;立夏吹北风,当年多台风”,广西有“立夏南风,火烧田垌(指水田干旱)”。对上述农谚所用的推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遵循了演绎推理要义使得结论能够保真 ②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经验归纳 ③属于未考察全部认识对象的不完全归纳 ④是对不同地域的相似现象进行了类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它要求前提和结论之间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以确保结论的必然性。农谚的形成往往是通过观察多次农业生产实践得出的经验总结,是从特殊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①错误;材料中的农谚是人们的经验归纳,属于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经验归纳,②正确;农谚是人们根据大多数现象总结出来的结论,并未考察全部认识对象,属于不完全归纳,③正确;类比思维强调的是用已经认识的某个或某类事物去推断尚未认识的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对不同地域的相似现象进行比较,而不是类比,④错误。故选C。
4.“凡是资本主义经济都是市场经济,美国的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所以,美国的经济是市场经济。”以上推理是(   )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或然推理
答案:B
解析:这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B正确。
5.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推理进行不同的分类。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都属于(   )
A.直接推理 B.演绎推理
C.或然推理 D.必然推理
答案:C
解析: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因此C正确。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任何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负面内容进行不当压制是违法行为。
所以,对负面内容进行不当压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上述材料是什么推理,这个推理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
答案:这是一个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材料中给出的推理,两个前提都为真,且前提与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正确,结论为真。
解析:本题的问题指向“材料是什么推理,这个推理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属于说明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分析。关键词①:任何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联系教材知识一般性前提;关键词②:对负面内容进行不当压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联系教材知识个别性结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一框
一、选择题
1.采取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推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下面关于推理的类型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末位是0的数都能被5整除;这个数的末位是0,所以它能被5整除。——演绎推理
②教材对于学生就相当于锄头对于农民、机器对于工人、武器对于军人。——演绎推理
③工人更幸福了,农民更幸福了,医生更幸福了,所以中国人民更幸福了。——归纳推理
④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和党的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纳推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人们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可以将推理划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是演绎推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属于归纳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属于类比推理。由此可知,①③对应正确;②属于类比推理,对应错误;④属于假言判断,对应错误。
2.春季运用无人机遥感测量技术客观反映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作物分布和干旱冰雹等气象情况,秋季通过对样本作物的收割、脱粒、晾晒、除水、除杂、称重、保管,助力春小麦样本作物“颗粒归仓”……为准确反映粮食作物生产情况,国家统计局互助调查队不断提升统计调查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互助调查队此举(  )
①运用了归纳推理 ②运用了演绎推理
③能助力粮食安全 ④能确保结论保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归纳推理是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先通过观察、实验和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有关对象的事实材料,对它们进行整理和加工,得到一些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然后,以这些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演绎推理是前提蕴含结论的必然推理。春季运用无人机遥感测量技术客观反映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作物分布和干旱冰雹等气象情况,秋季通过对样本作物的收割、脱粒、晾晒、除水、除杂、称重、保管,助力春小麦样本作物“颗粒归仓”,体现了归纳推理,而不是演绎推理,①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国家统计局互助调查队不断提升统计调查数据质量,准确反映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能助力粮食安全,③符合题意;国家统计局互助调查队的调查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不具有保真性,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3.有这样一个故事:南海岛上的人喜爱吃蛇肉,北游到中原时往往带上晾干的蛇肉作干粮。一次,一位岛人到齐国,受到齐人的热情款待。这位岛人非常高兴,就以风干的蛇肉答谢主人,主人一见便吓得逃走。岛人不知何故,还以为是主人嫌礼物微薄,又让仆人挑选一条蛇王来送主人。这位岛人的想法(   )
A.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是必然推理
B.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从一般到一般,是或然推理
C.运用了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是或然推理
D.运用了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是必然推理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岛人以自己喜食蛇肉推出齐人也喜欢蛇肉,符合类比推理,是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过程,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C正确,A、B、D错误。
4.“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商店待售的物品都是商品,所以商店待售的物品都是劳动产品。”下列关于这一推理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是推理的前提
②“商店待售的物品都是商品”是推理的结论
③“商店待售的物品都是劳动产品”是推理的结论 ④这一推理未体现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结论。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①③正确;②错误,“商店待售的物品都是商品”是推理的前提;④错误,这一推理可以体现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
5.“如果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所以,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这一推理属于(   )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或然推理
答案:B
解析:这一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属于演绎推理,故选B;A、C、D都是对这一推理的误判,应排除。
6.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日的天气情况有三种:小雨、多云、晴。甲市和丙市的天气相同,乙市和丁市当天没有雨。以下推断必定不正确的是(   )
A.甲市小雨 B.乙市多云
C.丙市晴 D.丁市晴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乙市和丁市当天没有雨说明可能是多云或晴,已知四个城市有三种天气情况,甲市和丙市的天气相同,且应不同于乙市和丁市,则甲市和丙市只能是小雨。所以丙市晴的推断必定是不正确的,故C入选。
7.同一班级的学生甲、乙、丙、丁四人在谈论身高时,甲说:“我不是男生中最高的。”乙说:“我是男生中最矮的。”丙说:“我是女生中最高的。”丁说:“我是女生中最矮的。”以上四人所说都是真的,同时知道丙是全班第二高的学生,最矮的女生比最矮的男生还要矮。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甲身高>乙身高>丙身高>丁身高
B.丙身高>甲身高>乙身高>丁身高
C.全班最高的一定是男生
D.全班最矮的人是丁
答案:A
解析:由丙是全班第二高且是女生中最高的,可得出全班最高的一定是男生,再由甲不是男生中最高的可知甲不是全班最高的,则丙一定高于甲,故A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答案为A。
8.2024年5月,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受水母、墨鱼运动原理的启发,火箭的升空也是让自身获得了相反方向的冲力。这一思维过程运用了(  )
A.或然推理,找到了两类事物的相异点
B.演绎推理,从一般前提推出个别结论
C.类比推理,模仿生物功能实现了创新
D.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间有必然联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类比推理,找到的应是事物间的相同点,A排除;受水母、墨鱼运动原理的启发,火箭的升空也是让自身获得了相反方向的冲力,这里体现的是类比推理,而不是演绎推理,B排除;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受水母、墨鱼运动原理的启发,火箭的升空也是让自身获得了相反方向的冲力,说明模仿生物功能可以实现航空航天科技的创新,C符合题意;只有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间才有必然联系,D排除。故选C。
9.关于下列漫画(来源于网络)中的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从真前提保证能够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②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③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属性进行的推理 ④是未考察认识对象全部情况的或然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漫画中的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从真前提保证能够推出真结论的推理是必然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完全归纳推理),①不符合题意;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是归纳推理,②符合题意;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属性进行的推理是类比推理,③不符合题意;未考察认识对象全部情况的或然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④符合题意。故选D。
10.信任离不开互相尊重,信任是保持长期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某些私人关系的维持,例如友谊,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长期的友谊离不开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的支持。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
A.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意味着信任
B.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撑的友谊不会持续长久
C.建立在共同爱好基础上的友谊会比其他关系更持久
D.由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支撑的私人关系总会持续很久
答案:B
解析:题干说的是信任离不开互相尊重,也就是说互相尊重是信任的必要条件,互相尊重并不意味着信任,A错误;“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所以可推出B正确;本题在探讨人际关系,没与其他关系进行比较,C错误;尊重、爱好都是人际关系持久的必要条件,但有了这些条件,并不意味着总会持久,D错误。
11.彭平是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新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
A.彭平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C.姚新并非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答案:B
解析: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而彭平作为计算机编程专家,不一定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A错误;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材料中强调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因此我们可推断出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B符合题意;由材料不能看出姚新是否毕业于综合性大学,C错误;材料强调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D错误。
12.所有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以下哪项最能说明上述推理是错误的(   )
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很好
B.所有的羊都有四条腿,但是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羊
C.马是四蹄食草动物,牛是四蹄食草动物,所以,牛是马
D.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答案:C
解析:题干的推理形式是:a是b,c是b,所以,c是a。A的推理形式是:a(聪明人)是b(近视眼),c不是b,所以,c不是a。B的推理形式是:a是b,c不是b,所以,c不是a。C的推理形式是:a是b,c是b,所以,c是a。D的推理形式是:a是b,c是a,所以,c是b。显然,只有C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且是明显错误的推理,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对于理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保持人的思维的严密性、一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校正作用。这是因为演绎推理保证推理有效的根据并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演绎推理的最典型、最重要的应用,通常存在于逻辑和数学证明中。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说明怎样才能进行正确的演绎推理。
答案:①这段话说明,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便于人们掌握正确的演绎推理的方法。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②一个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二是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演绎推理的相关知识。谈对某一段话的理解,首先应该明确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从本题来看,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演绎推理逻辑形式的作用,二是起这一作用的原因。据此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层意思进行解释即可。本题后一问是要求回答怎样进行正确的演绎推理,实际是要求回答一个正确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条件。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目前已形成东湖、西岛、南山三个著名景点。每处景点都有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三种路线。
李明、王刚、张波拟赴上述三地进行九日游,每个人都设计了各自的旅游计划。后来发现,每处景点他们三人都选择了不同的路线:
(1)李明赴东湖的计划天数与王刚赴西岛的计划天数相同;
(2)李明赴南山的计划是三日游;
(3)王刚赴南山的计划是四日游。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李明和王刚分别计划几日游?
答案:李明计划东湖二日游,王刚计划西岛二日游。
解析:由(2)可知:李明去东湖的计划是二日游或四日游;由(3)可知:王刚去西岛计划是二日游或三日游;又因为条件(1):李明赴东湖的计划天数与王刚赴西岛的计划天数相同,即李明=王刚。所以我们取相同的天数,即二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