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第1课时 课件(共35张PPT)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5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第1课时 课件(共35张PPT)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第七章 认识地区
第五节 第1课时
一起挑战
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说出极地地区的范围;
归纳极地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获取知识
得到素养
图片、地图以及影像资料。
使用工具
通过阅读地图,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两极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特殊性。
新课导入
2024年11月4日当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劈波向南、破浪出征,开启为期近7个月的科考征程。
新课导入
科考队员在极地考察时需要穿上防寒服、雪地靴,戴上护目镜、防寒手套,还需要携带手杖、破冰镐、定位仪、卫星电话、急救包……
科考队员为什么要携带这些装备呢?
01
地理位置及范围
独特的极地环境
02
01
地理位置及范围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地理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66.5°N
66.5°S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以北,以北冰洋为核心,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绕。
南极地区泛指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边的海洋。
地理位置
任务一
1.指图说出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
2.描绘南极圈,说明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3.找到中国的五个科学考察站,并说出秦岭站与昆仑站、长城站的相对位置关系。
南极地区及其矿产资源分布示意
南极地区及其矿产资源分布示意
地理位置
任务一
1.指图说出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
2.描绘南极圈,说明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西




1.南极大陆被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包围。
2.南极地区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位于高纬度地区。
地理位置
任务一
3.找到中国的五个科学考察站,并说出秦岭站与昆仑站、长城站的相对位置关系。
中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秦岭站。
南极地区及其矿产资源分布示意
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
秦岭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
昆仑站位于秦岭站的西南方。
地理位置
任务二
1.指图说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及格陵兰岛。
2.找出中国北极黄河站,描述其地理位置。
3.比较北极地区及南极地区海陆格局的差异。
北极地区及其矿产资源分布示意
北极地区及其矿产资源分布示意
地理位置
任务二
1.指图说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及格陵兰岛。
2.找出中国北极黄河站,描述其地理位置。
欧 洲
亚 洲
北 美 洲
格陵兰岛
北 冰 洋
1.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环绕。
2.黄河站位于(79°N,12°E)的斯瓦而巴群岛。
拓展阅读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地处于北美洲与欧洲的交界处。
地理位置
任务二
3.比较北极地区及南极地区海陆格局的差异。
3.北极地区:核心是北冰洋,周围是大陆;
南极地区:核心是大陆,周围是海洋。
极地地区位于高纬度,地理位置特殊!
北极地区及其矿产资源分布示意
南极地区及其矿产资源分布示意
02
独特的极地环境
南北两极地理位置独特,位于高纬度地区,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呢?
独特的极地环境——南极地区
今天出现了特大暴风雪。漫天笼罩着白蒙蒙的雪色,虽然以“暴风雪”来称呼,但这同国内见到的暴风雪完全是两个概念。由于这里高海拔、气温低,空中飞舞的雪是非常细小的颗粒。看不到一个明确的飞舞方向,而是白色雪粒弥散在空气中,就像是白色的“沙尘暴”一样,天地一色,能见度非常差,隔了一两米就看不清对面站的是何人,只剩下一个人影子。小魏曾随24次内陆队进过冰盖,据他说在以往的冰盖之旅中也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大的暴风雪。看来老天爷要用种种方法对我们进行考验。
从材料中感受到了南极地区气候的寒冷,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感受到了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建立昆仑站,28名队员经过重重艰险胜利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随队医生毛一雷记录了这段传奇经历,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分析南极自然环境
活动探究
5
南极地区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还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之称,结合相关资料解释这些气候特征。
小组合作
南极地区及其矿产资源分布示意
分析南极自然环境
活动探究
5
南极大陆面积约为1239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南极大陆几乎全部常年被冰雪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分析南极自然环境
活动探究
酷寒
干燥
南极洲气温最低,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在-60℃~ -10℃,极端低温接近-90℃,被称为世界的“寒极”;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气候干燥,被称为“白色荒漠”。
5
分析南极自然环境
活动探究
通常说的12级台风,风速达32.6米/秒。南极大陆年平均风速17~18米/秒,最大风速为100米/秒,是12级风的3倍。
南极又被称为世界的“风极”。
“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但南极的风却能杀人。”
烈风
5
分析南极自然环境
活动探究
南极地区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还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之称,结合相关资料解释这些气候特征。
小组合作
南极地区因其位于高纬度,极地气候区,形成了酷寒、干燥和烈风等自然环境特点。
南极大陆海拔高,冰层厚,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之称。
科学考察时要注意防寒保暖。
5
南极冰盖
南极大陆冰层的平均厚度超过2000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冰盖,储存了全球72%的淡水,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宝库。
独特的极地环境——南极地区
在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生活着企鹅、海豹等动物,周边海域还有数量可观的鲸和磷虾。
拓展阅读
磷虾是形态似虾的无脊椎动物,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为食,因自身可以发光而得名。磷虾常以群集方式生活,有时密度可以达到每立方米1万~3万只,是蓝鲸、长须鲸、企鹅、海豹和很多鱼类的食物来源。
南极海域磷虾总量有6亿~12亿吨,在维持种群正常繁衍,不影响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年捕捞量最大可达5000万吨。南极磷虾蛋白高、脂肪低,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被誉为人类未来的“蛋白资源仓库”。
人类未来的“蛋白资源仓库”
独特的极地环境——北极地区
任务三
阅读北极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北极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
北极地区
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但气候却不像南极地区那么酷寒,年降水量在100~300毫米,比南极地区大的多。
气候特征
独特的极地环境——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因纽特人、鄂温克人、涅涅茨人等是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传统上以狩猎、捕鱼为生。
涅涅茨人与驯鹿
因纽特人与冰屋
独特的极地环境----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边缘的大陆及岛屿为多年冻土区,分布着广阔的冰原和苔原,生活着北极熊、北极狐、驯鹿、雪兔等动物。
北极熊
北极狐
分析北极地区对未来交通的重要性
活动探究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讨论分析北极地区对未来交通的重要性。
3
中国新闻网:2002年9月下旬,我国开通了由北京经过北极上空直达纽约的航线。这一新航线的开辟使飞行时间由17小时缩短为13小时。此外,两个城市实现直航,既免除了中途停机的诸多不便,也减轻了乘客旅途中的劳累。
从16世纪起,欧洲一些国家就梦想着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航线,但因为不具备商业价值而沉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使得北冰洋“黄金水道”的开通成为可能。据专家预测,打通北极航道将改变整个世界的海洋运输格局。
材料一:
中国新闻网:2002年9月下旬,我国开通了由北京经过北极上空直达纽约的航线。这一新航线的开辟使飞行时间由17小时缩短为13小时。此外,两个城市实现直航,既免除了中途停机的诸多不便,也减轻了乘客旅途中的劳累。
材料二:
从16世纪起,欧洲一些国家就梦想着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航线,但因为不具备商业价值而沉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使得北冰洋“黄金水道”的开通成为可能。据专家预测,打通北极航道将改变整个世界的海洋运输格局。
小组合作
分析北极地区对未来交通的重要性
活动探究
未来交通的重要性
北极在未来交通中非常重要,空中交通线的开通大大缩短了由北美到亚洲的航程,打通北极航道以后也将改变整个世界的海洋运输格局。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讨论分析北极地区对未来交通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
北极航道示意
3
小试牛刀
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带领探险队员实现了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的壮举。一个月后,斯科特和探险队员也到达了南极点。南极小队结合南极地区简图,分析南极地区探险历史。读图,完成1~3题。
1. 阿蒙森和斯科特探险出发地均位于(  )
A. 太平洋沿岸 B. 大西洋沿岸
C. 印度洋沿岸 D. 北冰洋沿岸
2. 南极浮冰面积最大的时间可能在(  )
A. 1月 B. 2月 C. 7月 D. 12月
小试牛刀
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带领探险队员实现了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的壮举。一个月后,斯科特和探险队员也到达了南极点。南极小队结合南极地区简图,分析南极地区探险历史。读图,完成1~3题。
3. 阿蒙森和斯科特在南极浮冰区可看到的动物是(  )
小试牛刀
“斯瓦尔巴群岛的全球种子库建在永久冻土区上,深入砂岩内部120米,储存库的温度长期控制在-18℃,氧气含量低,利于种子保存。”这是北极小队查阅的资料。读斯瓦尔巴群岛种子库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斯瓦尔巴群岛位于____(中/高)纬度地区,属于_________ (五带)。
(2)斯瓦尔巴群岛极夜期间更容易观测到极光,北极小队如果想要长时间欣赏绚丽的北极光,最佳观赏时间为________(夏/冬)季。
(3)斯瓦尔巴群岛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北极
小队前往探险最好选择____(1月/7月),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 
北寒带

7月
此时为斯瓦尔巴群岛的暖季,气温较高,且白昼时间较长
小试牛刀
(4)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世界末日种子库”的优势条件?
气候寒冷,种子不易萌发;气候干燥,有利于种子保存;远离其他陆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斯瓦尔巴群岛的全球种子库建在永久冻土区上,深入砂岩内部120米,储存库的温度长期控制在-18℃,氧气含量低,利于种子保存。”这是北极小队查阅的资料。读斯瓦尔巴群岛种子库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地理位置及范围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两极地区地理位置
两极地区的范围
两极地区的海陆格局
思维梳理
2
独特的极地环境
南极地区:酷寒、干燥、烈风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
两极地区动物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两极地区的位置及自然环境特点已经有所了解,你是否也想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示本节课的内容?
(基础探究必须完成,挑战探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
基础探究: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
要求:回顾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要尽量包含所有所学知识,重点内容请突出,下节课展示。
挑战探究:制作手抄报。
要求:查阅北极气温、降水、风速等气候方面的相关资料,结合南极地区气候资料,分析企鹅和北极熊的生活环境,完成一幅手抄报,下节课课堂展示。
探究实践
保护极地,
保护地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