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学课件(共24张PPT 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学课件(共24张PPT 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
通过 “氧气与木炭、硫、铁丝反应” 的实验探究,学会观察、记录不同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差异,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培养实验操作和证据推理能力。
2.化学观念与科学思维:
建立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的基本观念,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通过微观视角解释氧气的活泼性,形成 “结构 — 性质 — 用途” 的化学思维链条。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认识氧气在生命活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氧气是维持生命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物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分类,如燃烧、生锈、呼吸作用的本质区别与联系。
3.氧气的用途及其与性质的对应关系。
学习难点
1.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差异及原因分析,理解反应物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2.从微观角度解释氧气参与反应的本质,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机制的联系。
新课导入
氧气(Oxygen)希腊文的意思是“酸素”,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命名,当时他错误地认为这种元素是所有酸性物质的基础,日文里氧气的名称仍然是“酸素”。
氧气的中文名称是清朝徐寿命名的,他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所以就命名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造“氧”字表示,称为“氧气”。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PART 01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会大幅减少,这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弥补了自然界中氧气的消耗,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保持恒定。
氧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氧气的性质
PART 02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描述气体的状态时,一定要指明条件),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2)氧气的密度稍大于空气的密度。
(在0 ℃,1.01×105 Pa 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空气的密度为1.293 g/L )
(3)氧气不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约能溶解0.03体积氧气。
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色、味、态 密度 溶解性 熔点 沸点
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1.429g/L (标准状况) 不易溶于水 -219℃ (101kPa下) -183℃
(101kPa下)
1.氧气的物理性质
(4)氧气的三态变化
气态
(无色)
液态
(淡蓝色)
固态
(淡蓝色雪花状)
101kPa
-183℃
101kPa
-219℃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1)木炭的燃烧:用坩埚钳夹住木炭,在空气中点燃,再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反应结束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木炭在空气和氧气里的燃烧
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红光
在氧气中:剧烈地燃烧,发出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共同现象:放出热量,生成有无色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O2
CO2
C
2.氧气的化学性质
蜡烛在空气和氧气里的燃烧
在空气中: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在氧气中:在氧气中火焰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上有水雾;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O2
CO2 H2O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提示:预先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少量沙子),防止反应产生的高温固体溅落瓶底,避免集气瓶炸裂。
2.氧气的化学性质
铁丝在空气和氧气里的燃烧
在空气中:在空气中红热,不燃烧
在氧气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文字表达式: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O2
Fe3O4
Fe
实验结论: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可以燃烧
2.氧气的化学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
(1)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中,确保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2)做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盛氧气的集气瓶要干燥,以便观察水雾。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①铁丝若生锈,必须用砂纸进行打磨处理;②细铁丝盘成螺旋状,增大铁丝
的受热面积及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③瓶底预先加少量水(或铺少量沙子),
防止反应产生的高温固体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④铁丝的末端系上火柴
梗,目的是引燃铁丝;⑤当火柴梗快燃尽时再把铁丝伸入集气瓶中,以免火
柴梗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使现象不明显。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生成物都只有一种物质!
反应前都是两种物质!
都是其他物质和氧气的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关系如何?它们一样吗?
二者的分类标准不同,没有必然的联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4.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
类别 剧烈氧化 缓慢氧化
概念 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 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举例 碳在氧气中燃烧等 细胞的呼吸作用、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
特点 反应进行很快,现象明显,有发光、放热现象 反应进行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无发光现象
区别 现象不同,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反应条件不同 联系 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氧气的用途
PART 03
1.氧气的物理性质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炼钢
气割气焊
火箭发射
潜 水
宇宙航行
随堂测试
1. 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事例很多,下列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酒和醋的酿造
B.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C.农家肥的腐熟
D.酒精灯安静燃烧
D
随堂测试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和醋的酿造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反应
B.白磷自燃既含缓慢的氧化,又包含剧烈氧化
C.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合反应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木条复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B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