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10年真题分类汇编-道法:七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中考10年真题分类汇编-道法:七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命题点1  青春美好[10年3考]
1.(2022·安徽第1题)青春,风华正茂,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站在青春的起点,我们怀揣创造美好明天的梦想。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青春意味着向上的活力 ②青春梦想是一种臆想
③青春意味着可肆意放纵 ④青春孕育着无限希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1·安徽第1题)岁月如歌,青春正好。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铺好青春底色,有利于( )
①培养高尚情操,坚定人生方向
②形成独特个性,追求与众不同
③引领价值判断,明辨是非善恶
④养护自身精神,体会成长快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6·安徽第5题)青春是笑脸,是心境;青春是风笛,是快乐;青春是流星,是绚烂;青春也是新月,也有缺憾……美好的青春需要我们( )
A.认识自我,悦纳自己的一切 B.及时行乐而不虚度年华
C.消除内心矛盾,健康成长 D.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
命题点2  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创造潜力[10年1考]
4.(2023·安徽第6题)我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提出,多用新方法、新技术,让科普工作从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科普工作从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 )
①能让青少年窥见科学的神奇 ②能杜绝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③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创造热情 ④有利于引导青少年热爱科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命题点3  异性交往[10年1考]
5.(2017·安徽第6题)青春有格。青春的校园里,男女同学交往要做到( )
①自我保护 ②亲密无间 ③自重自爱 ④把握分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命题点4  自信自强[10年2考]
6.(2018·安徽第1题)清代诗人袁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诗句,赞颂了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花虽如米粒般细小,但她从不小看自己,依然像牡丹花一样绽放。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 )
A.自立 B.自傲 C.自信 D.自负
7.(2017·安徽第1题)“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央视《朗读者》节目中这一金句告诉我们要养成的生活态度是( )
①自强不息 ②自信自立
③乐观幽默 ④积极进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命题点5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10年4考]
8.(2023·安徽第5题)某村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和身边好人、好邻居、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评选,传播“好人”精神,鼓励大家择善而为,促进了乡风文明。这说明(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人人践行
②学习好榜样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③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需要共同营造
④典型评选活动决定社会道德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2·安徽第2题)中国航天人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向他们学习有助于青少年( )
①养成攻坚克难的品质 ②激发爱国奉献的情怀
③增强自傲自负的勇气 ④汲取勇攀高峰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6·安徽第7题)下列做法中体现自尊的是( )
A.课堂上总不敢回答老师提问 B.一定要买比同桌更好的书包
C.向同学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 D.为了好名次考试抄同学答案
11.(2020·安徽第13题)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一、二共同反映了在青少年中存在什么现象?
(2)请你结合上述两幅漫画,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评析。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命题点1  情绪[10年4考]
1.(2023·安徽第4题)某老师在班级放置“烦恼盒”,让学生倾诉情绪,并帮助学生解决烦恼。老师的做法表明( )
①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②学生的烦恼只有老师才可以解决
③学生的发展取决于老师的理念
④学生的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调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2·安徽第5题)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如下图所示)揭示( )
A.情绪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B.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C.情绪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D.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行动
3.(2018·安徽第2题)欣欣明天要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她在家紧张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看完一段喜剧小品后,她渐渐平静下来了。欣欣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合理宣泄 B.自我宽慰
C.改变环境 D.转移注意力
4.(2016·安徽第15题情境一)以下是强强生活中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 上课时,强强看武侠小说被老师当场狠狠地批评,觉得特别丢脸,情绪十分激动,可转念一想,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强强控制情绪所运用的方法是 。
命题点2  情感[10年1考]
5.[2020·安徽第14(1)题]家书抵万金。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家书演绎着真情大义,成为中华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家书一(节选)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抗日烈士)
家书二(节选)
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支援前线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您不会怪我吧?同为父亲,我的不舍与眷恋和您一样,但没有国泰民安,哪有家庭幸福?
——洪余德(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
沧海桑田,岁月抹不去情感的共鸣。阅读上述家书,你从中获得怎样的情感正能量?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命题点1  个人与集体[10年3考]
1.(2024·安徽第3题)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作为一项群体艺术,合唱讲求“合”而不“独”。可见
( )
A.合唱是个人实力的展现 B.我们都渴望独立与自主
C.集体生活需要共奏和谐乐章 D.我们要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2.(2021·安徽第8题)参与集体生活对个人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是( )
A.参与集体生活使集体更有力量 B.在集体中能表现个人英雄主义
C.集体生活可以培养小团体主义 D.在集体中能涵养品格发展个性
3.(2017·安徽第11题)小雅参加了班级合唱队。排练时她觉得自己的嗓音难听不敢张嘴。架不住同学们的“威逼利诱”,她终于鼓足勇气决定一试,却惊喜地发现,周围没有嘲笑,有的只是鼓励的微笑和掌声……她最终成功地进行了演出。她的成功告诉我们( )
①集体的温暖能促进我们健康快乐成长
②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集体的帮助能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
④集体能帮我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命题点2  建设美好集体[10年4考]
4.(2020·安徽第8题)出班级黑板报时全班同学克服自身困难,积极主动参加。这表明同学们懂得( )
A.建设美好集体需人人为集体出力
B.个人意愿可以凌驾集体规则之上
C.为了集体利益必须无视个人利益
D.集体让人失去了发展个性的机会
5.(2019·安徽第7题)美好集体的打造与呵护需要每个成员出力。下列行为有助打造美好班集体的是( )
①把自己喜欢的书带来与大家分享
②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从不留名
③在外犯错时谎称自己是其他班的
④结成多个小帮派,提倡哥们义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安徽第13(1)题]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漫画一,说说班级大扫除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7.(2018·安徽第15题情境二)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华华的一个生活场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  华华班级篮球队要打友谊赛,班级其他同学都踊跃报名参加啦啦队或服务小组。
(1)华华应该 。
(2)理由是 。
命题点3  竞争与合作[10年4考]
8.(2018·安徽第6题)现代社会,竞争与合作无处不在。关于竞争与合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 ②相互竞争要排斥合作
③既勇于竞争,又善于合作 ④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17·安徽第14题)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捡拾过去,能让我们更好地面向未来。下面,让我们来扫描小米的记忆碎片……
学校篮球决赛中,我们全队相互传球,每个人都能分享球权,配合如行云流水。经过全体队员顽强拼搏,作为弱队的我们最终夺冠。
请你从合作的角度,写出从此事中获得的感悟。
10.[2016·安徽第14(1)题]生活是大海,有海涛的呼啸,也有海波的微笑。你听,朵朵浪花在倾情地诉说……
萌萌准备参加班长竞选,妈妈认为这会伤了同学友谊,也影响学习,坚决反对,两人激烈争吵。为此,萌萌很苦恼。
请你从竞争角度给萌萌准备几条让妈妈支持的理由。
11.(2015·安徽第13题)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反映中学生应具备的品质是 。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培养这一品质。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命题点1  法律的特征与作用[10年2考]
1.(2017·安徽第5题)王某在手机上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址链接,导致银行卡上的巨款被盗刷。王某报警求助。最终,王某巨款被追回,诈骗者受到了刑罚处罚。从法律的作用来看,王某的钱款被追回体现了我国法律( )
A.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保护作用
B.只打击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C.对公民的隐私进行特殊保护
D.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2.[2018·安徽第14(1)题]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
命题点2  特殊保护[10年5考]
3.(2021·安徽第3题)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作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
①保护学生的视力 ②减轻学校管理负担
③让学生专心学习 ④杜绝学生抄袭答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1·安徽第7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专章,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实施这部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就能健康成长
B.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都会受到行政处罚
C.加强对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保护,符合平等原则
D.强化主体责任,解决了社会关注的涉未成年人侵害问题
5.(2018·安徽第8题)校园拒绝欺凌,和谐需要守护。为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欺凌行为发生,2017年底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此举主要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的( )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D.学校保护
6.(2015·安徽第10题)“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康康所在学校积极开展跑操、跳绳等多种形式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学校的做法( )
A.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
B.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C.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D.忽视了学生的在校安全
7.[2016·安徽第13(1)题]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对未成年人什么特殊保护?
命题点3  依法办事[10年1考]
8.(2016·安徽第9题)漫画表明( )
A.监护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现象十分普遍
B.监护人要依法规范行为,不该管教未成年人
C.未成年人努力克制自己,就能免受家暴侵害
D.未成年人要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命题点1  青春美好[10年3考]
1.B 【解析】本题考查青春飞扬。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青春的我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渴望成长,感觉生活有无限的可能,青春意味着向上的活力,孕育着无限的希望,①④正确。青春的梦想不是臆想,是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②错误;青春充满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青少年应该把握青春,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全面提升个人的素质,而不应该肆意放纵,挥霍青春,③错误。
2.C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青春美好、养护精神。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有利于坚定人生方向,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形成正确的学习和成才动机,以实干谱写青春,感受成长的快乐,①③④正确。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并不能形成独特个性,而且青春的我们应该充实自己的生命内涵,不应过分关注外在的与众不同,②错误。
3.D 【解析】本题考查身心协调发展。悦纳自己不等于悦纳自己的一切,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不选A项;“及时行乐”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不选B项;青春期内心矛盾是我们成长中正常的心理现象,C项中“消除”说法过于绝对,不选。进入青春期,我们既有喜悦,也有烦恼。青春的烦恼,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我们应该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调控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D项正确。
命题点2  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创造潜力[10年1考]
4.C 【解析】本题考查开发创造潜力、科学素养等。多用新方法、新技术,实现科普工作从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这有利于青少年感受科学的奥秘和神奇,从而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造热情,引导青少年培养科技创新品质,①③④正确。科普工作从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有利于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方式,但是无法杜绝这一现象,②错误。
命题点3  异性交往[10年1考]
5.C 【解析】本题考查异性交往。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会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但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①③④符合题意。“亲密无间”不符合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的要求,排除②。
命题点4  自信自强[10年2考]
6.C 【解析】本题考查自信。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联系袁枚的诗句来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说明了苔花具有自信的品质,C项正确。A、B、D三项与诗句的意思不符。
7.B 【解析】本题考查自强的含义与表现。“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体现了自强不息、自信自立、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①②④正确。题干中体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但并未体现幽默,③不符合题意。
命题点5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10年4考]
8.A 【解析】本题考查榜样的作用。该村开展模范人物评选,传播“好人”精神,促进乡风文明,有利于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①②③正确。“决定社会道德环境”夸大了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的作用,④错误。
9.B 【解析】本题考查止于至善、向榜样学习。中国航天人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向他们学习有助于青少年养成攻坚克难的品质,激发爱国奉献的情怀,汲取勇攀高峰的力量,①②④正确。自傲自负不利于成长,③错误。
10.C 【解析】本题考查自尊。自尊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向同学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是自尊的重要表现,C项正确。A项是不自信的表现,B项是攀比心理的表现,D项是不诚实的表现,均错误。
11.(1)追星。
(2)①追星现象是正常的,但要理性追星。②有的明星有着漂亮外表,让人迷恋;有的明星其优秀的品质、可贵精神等,值得学习。③要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避免盲目从众;要正确选择,向榜样学习;完善自我等。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命题点1  情绪[10年4考]
1.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作用、调节情绪。题干中老师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合理调节情绪,表明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指导,①④正确。“只有老师才可以解决”说法过于绝对,②错误;“取决于”过分夸大了老师的作用,③错误。
2.D 【解析】本题考查情绪的作用。该图表明焦虑程度对行动效率有影响,揭示了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行动,D项正确。A项夸大了情绪的作用;B、C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3.D 【解析】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欣欣紧张不安,看完一段喜剧小品后,她渐渐平静下来了,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
4.理智控制法
命题点2  情感[10年1考]
5.激发爱国情感,体味亲情之爱,增强社会责任感等。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命题点1  个人与集体[10年3考]
1.C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与集体。合唱讲求“合”而不“独”,体现了在集体生活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共奏和谐乐章,C项正确。合唱强调集体合作,是集体实力的展现,A项错误;B项强调独立与自主,与题意无关;D项强调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与题意无关。
2.D 【解析】本题考查参与集体生活的意义。参与集体生活能够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D项正确。A项强调个人对集体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我们要坚持集体利益至上,不能把表现个人英雄主义作为目的,B项错误;集体生活要坚持集体主义,C项错误。
3.B 【解析】本题考查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小雅的成功说明,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因为集体的温暖能促进我们健康快乐成长,集体的帮助能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④夸大了集体的作用。
命题点2  建设美好集体[10年4考]
4.A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美好集体。建设美好集体需人人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A项正确。作为集体的一员,个人意愿不可以凌驾在集体规则之上,B项错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坚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无视个人利益,C项错误;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D项错误。
5.A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美好集体。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①②有利于打造美好班集体,正确。③是不诚信的做法,错误;我们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拉帮结派,④错误。
6.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生活中的美好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通过集体劳动,承担集体责任,维护集体荣誉,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7.(1)积极报名
(2)要有团队意识或集体荣誉感等
命题点3  竞争与合作[10年4考]
8.D 【解析】本题考查竞争与合作。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②错误。①③④是对竞争与合作的正确认识,均入选。
9.具有团队合作品质;合作有助于事业成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等等。
10.要敢于、勇于竞争;良性竞争对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要有健康的竞争意识;等等。
11.(1)团队合作
(2)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为共同目标尽心尽力,相互配合;发挥所长,乐于奉献;相互理解,善于沟通;等等。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命题点1  法律的特征与作用[10年2考]
1.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王某的钱款被追回,说明我国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这体现了我国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保护作用,A项符合题意。B、C两项理解片面;D项是法律的特征,与题意不符。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命题点2  特殊保护[10年5考]
3.B 【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限制和管理,能够减少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保护学生的视力,同时也能防止学生受到各种干扰,让学生专心学习,①③正确。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不是减轻学校管理的负担,②错误;④中“杜绝”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4.C 【解析】本题考查平等。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专章,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加强了对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平等中的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社会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可见,此举主要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的社会保护。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6.C 【解析】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康康所在学校积极开展跑操、跳绳等多种形式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这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履行了学校保护的责任,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7.图片一:学校保护。图片二:社会保护
命题点3  依法办事[10年1考]
8.D 【解析】A项夸大了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与现实不符,不选;父母或者监护人可以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B项错误;C项与漫画中情境不符,不选。我们与法律同行,要学会依法办事,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D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