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十二) 生物进化的原因知识点一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1.(2023·菏泽期中)某森林中生存着一群不同体色的蛾类,由于某种原因,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请你推测多年以后,如图中最能体现这群蛾类体色变化趋势的是( D )2.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所示。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释放数/只 回收率/% 释放数/只 回收率/%污染区 170 20 160 50非工业区 500 45 400 10(1)桦尺蛾的体色在生物学上称为性状,其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 变异 (填“遗传”或“变异”)现象。(2)工业污染区 深 色桦尺蛾回收率高,非工业区 浅 色桦尺蛾回收率高。(3)如果严禁排放污染物,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发生什么变化? 浅色的桦尺蛾会增多,深色的桦尺蛾会减少 。解析:(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这是一种变异现象。(2)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相似,保护色为深色;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保护色为浅色。(3)如果严禁排放污染物,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工业区的环境色彩会变浅,这样浅色桦尺蛾的体色就会与环境的色彩一致,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容易生存下去,因此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将会增多,深色桦尺蛾的数量会减少。知识点二 保护色3.下列不属于保护色的是( D )A.蝗虫的体色与绿叶颜色相似B.生活在池塘中的青蛙背部是深绿色的C.北极熊的毛是纯白色的D.瓢虫的体表有色彩鲜艳的斑点4.现有红、紫、绿、蓝、黄等颜色的小纸片 100张,放在一块黄布上,经过“捕食者”几代“捕食”后,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 B )A.红色 B.黄色C.蓝色 D.绿色解析:本实验中,黄色的小纸片与背景颜色一致,在模拟的捕食过程中,与背景颜色不一致的红、紫、绿、蓝等颜色的小纸片首先被“捕食”,而与背景颜色一致的黄色的小纸片不易被“捕食者”发现。这样,经过几代“捕食”后,剩余个体的体色应与环境色彩一致,即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黄色。知识点三 自然选择5.古代长颈鹿的颈有长一些的和短一些的,而现在的长颈鹿颈都是长的。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主要原因是( D )A.食高处树叶使颈越伸越长B.颈长者较凶悍,攻击力大C.颈长者的繁殖能力较强D.竞争中颈长者生存机会大6.(2023·张家界中考)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已知唯一能生存在人体胃中的细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耐酸的个体得以保留,不耐酸的个体被淘汰。这一过程属于( B )A.生存斗争B.自然选择C.遗传现象D.人工选择解析:幽门螺杆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耐酸的个体得以保留,不耐酸的个体被淘汰,这一过程是自然选择。7.(2024·盐城期中)达尔文发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源于共同祖先的、生活在不同岛上的地雀,经漫长的进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如图为部分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B.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C.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不同地雀的基因组成都相同8.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为获得食物、空间进行生存斗争C.生物产生的变异永远有利于其生存D.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会被淘汰9.下列为某同学绘制的长颈鹿进化简图(如图)及相关阐述,你不认同的是( C )A.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在长度上存在差异B.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的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C.现代长颈鹿是古代长颈鹿不断伸长脖子够高处树叶锻炼的结果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长颈鹿10.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C )A.细菌的耐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B.耐药菌数量增多,是其繁殖能力强导致的C.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对细菌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D.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的,没有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11.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那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下列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D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12.(2024·潍坊期末)用杀虫剂控制消灭某种害虫,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施用后的前两代杀虫效果比较明显B.施用后的第4代,杀虫剂几乎没有杀虫效果C.施用杀虫剂的过程中,杀虫剂对害虫起了选择作用D.害虫从第4代开始出现抗药性强的变异个体【创新应用】13.如图是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一 图二 图三(1)从图一、图二可以看出,古代长颈鹿的颈和前肢有的长、有的短,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长颈鹿的祖先发生了 变异 。(2)图二说明在地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 颈和前肢长 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这种变异对长颈鹿来说是 有利 变异。(3)从图三可以看出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能生存下来,颈和前肢短的个体则被淘汰。这说明食物对长颈鹿的不同个体起到了 选择 作用。(4)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变异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能 适应 环境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异是可以 遗传 的。(5)上述过程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 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的基础是 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的动力是 生存斗争 ,其结果是 适者生存 。解析:(1)由图一、图二可知,古代长颈鹿的群体中有颈和前肢长短不同的个体,这是长颈鹿的祖先发生变异的结果。(2)由图二可知,当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而容易生存下来,这属于有利变异,颈和前肢短的个体得不到食物,属于不利变异。(3)由图三可知,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能得到食物而生存下来,颈和前肢短的个体因得不到食物而死亡。可见,食物对长颈鹿的不同个体进行了选择。(4)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变异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具备可遗传的有利变异,能适应环境的变化。(5)自然界中的生物,进行着激烈的生存斗争,通过自然选择,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内因,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和手段,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情 境 导 入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目标引领学习目标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新课探究任务一: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蛾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体色的变化未被污染时被污染后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蛾(浅色个体占多数)(深色个体占多数)这是什么原因呢?新课探究任务一: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将数量相等的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蛾同时放到树干上,然后用望远镜观察树干上所发生的情况。一群爱吃桦尺蛾的鸟儿飞过之后,发现浅色桦尺蛾所剩无几,而大部分深色桦尺蛾却逃过了这场灾难。引起两种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思考:环境和鸟对桦尺蛾有选择作用。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蛾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深色桦尺蛾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新课探究任务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夏天的雷鸟秋天的雷鸟秋冬过渡阶段的雷鸟冬天的雷鸟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新课探究任务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1.你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吗?2.动物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新课探究任务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提出问题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作出假设动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制订计划1.材料用具一张0.8米×0.8米的彩色纸、100张各种颜色的小纸片。新课探究任务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制订计划2.实验步骤分组:5人一组。组长:1人,组织、发令。监督人:1人,监督、补充幸存者后代(每个幸存者产生3个后代)。“捕食者”:2人(要随机捕食,每人每代捕食15次,每次捕食1个;小纸片是“猎物”)。记录员:1人,记录每代开始数目和幸存者数目。新课探究任务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施计划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纸片的颜色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按实验步骤实施计划,并将数据统计在表格中。新课探究任务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得出结论动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体表颜色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动物能更好地生存下来,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就逐渐形成了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保护色。夏天的雷鸟冬天的雷鸟新课探究任务三:自然选择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与《物种起源》什么是自然选择呢?新课探究任务三:自然选择新课探究任务三:自然选择达尔文与《物种起源》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是怎样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的呢?新课探究任务三:自然选择新课探究任务三:自然选择食物充足,古代长颈鹿大量繁殖个体有颈长的,也有颈短的不定向的变异缺乏青草颈长的生存逐代选择现代长颈鹿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新课探究任务三:自然选择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前提)(动力)(基础)(结果)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新课探究任务三:自然选择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思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经常刮大风,有翅的昆虫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会特别多。新课探究任务三: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新课探究任务三:自然选择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异同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相同点不同点 选择者选择方向选择结果选择速度通过遗传和变异的逐代积累,逐渐成为现在的生物品种人自然环境有计划、有目的长期、缓慢发生满足人类的需求,但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有利保留对生物自身有利的性状,但不一定对人类有利时间短,速度快时间长,速度慢新课探究任务三:自然选择感冒或咳嗽时,为什么刚开始用药效果很好,长期使用效果会越来越差?请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病菌中有不抗药的,也有抗药的,刚开始用药时,把不抗药的病菌杀死了,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存活下来继续繁殖。经过一代代的繁殖,病菌普遍具有了抗药性。课 堂 小 结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体色的变化探究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提出者:达尔文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1.某地区某种蛾的体色有棕色、灰白色、白色三种,它们的数量如图所示。后来,由于该地区长期环境污染,树木及植被被熏成黑褐色。理论上,下列能正确反映三种蛾数量变化的是( )新课探究【即时检测】A2.在关于物种进化原因的各种解释中,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物种不变 ②过度繁殖 ③用进废退 ④生存斗争 ⑤遗传变异 ⑥适者生存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3.3生物进化的原因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时分层训练(十二)生物进化的原因含答案(教师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