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A )A.患有狂犬病的狗B.已患过天花的健康儿童C.痢疾患者排出的粪便D.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手巾2.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外出时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接种卡介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D.肝炎患者不能被称为传染源3.某地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专家建议对病猪或疑似病猪迅速彻底焚烧、深埋。从传染病预防的措施来看,该措施属于( A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 D.清除病原体4.夏季是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学生在食堂就餐后,食堂工作人员会对使用过的餐具进行清洗并消毒,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C )A.控制传染源 B.计划免疫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5.(2023·泰安中考)在教室里,甲、乙、丙、丁是邻桌。丁患了流感,经常咳嗽、打喷嚏。几天后,甲也患了流感,而乙和丙没有患流感。乙前段时间注射了流感疫苗,丙没有注射流感疫苗,但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患流感的丁和甲是传染源B.乙未患流感可能是注射疫苗后,体内吞噬细胞产生了相应抗体C.丙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流感的防御能力D.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解析: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患流感的甲和丁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病原体,甲和丁是传染源。给人注射的流感疫苗是抗原,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乙未患流感可能是注射疫苗后,体内淋巴细胞产生了相应抗体。丙通过体育锻炼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这样可以加强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以免传染他人。6.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与此免疫属于同一道防线的是( C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C.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7.(2023·天门中考)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B.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C.人体依靠免疫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D.发生过敏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所致解析: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人体依靠免疫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维持人体的健康;免疫的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免疫的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8.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皮肤、黏膜和吞噬细胞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病原体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C.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且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D.发生过敏反应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9.接种的疫苗和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C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10.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C )A.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B.人体可以通过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C.吞噬细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D.三道防线共同作用,承担起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1.(2023·内江中考)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方法和过程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组别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乙组绵羊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患炭疽A.甲组绵羊为实验组,乙组绵羊起对照作用B.甲组绵羊注射脱毒病菌可引起特异性免疫C.甲组绵羊第二次处理产生的抗体多于第一次处理产生的抗体D.患炭疽的乙组绵羊死亡后,将其焚烧处理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解析: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甲组绵羊为实验组,乙组绵羊起对照作用。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甲组绵羊注射脱毒病菌可引起特异性免疫。甲组绵羊第二次处理产生的抗体多于第一次处理产生的抗体,存在时间也较长。患炭疽的乙组绵羊死亡后,将其焚烧处理属于控制传染源。12.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艾滋病病毒是传染源,可通过母婴传播B.不安全性行为,容易感染艾滋病C.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D.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等,不会感染艾滋病13.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①生病买药时首先明确病情、病因 ②服药时可自己增加用量 ③处方药可直接到药房购买 ④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A.①④ B.②③C.②④ D.③④14.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见以下两种受伤出血的情况。甲:血液缓慢而连续地从伤口流出,血液呈暗红色。乙:血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血液呈鲜红色。如果遇见这两种情况要尽快拨打电话“120”,紧急呼救,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压迫的正确部位是出血点的( B )A.甲:近心端;乙:远心端B.甲:远心端;乙:近心端C.甲:远心端;乙:远心端D.甲:近心端;乙:近心端15.(2024·石家庄模拟)如图是某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节选。下列关于该药品购买和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B.只能在有效期内服用C.用于风寒感冒患者的治疗D.每次服药时都可加倍服用16.(2023·江西中考)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病毒引发的乙型肝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乙肝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B.从免疫学角度判断,接种的乙肝疫苗属于抗体C.接种疫苗后,机体能产生特异性免疫D.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17.(2023·潍坊中考)在使用部分化妆品时,其中的乳化剂可在某些人体内转化为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脸部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过敏反应是免疫防御功能过弱导致的B.乳化剂可刺激某些人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红肿、水泡等症状与乳化剂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关D.预防该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是避免再次接触乳化剂解析: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乳化剂可在某些人体内转化为过敏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化妆品中的乳化剂引起的过敏反应是针对特定的过敏原的,属于特异性免疫;过敏反应是指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发生的反应,故预防过敏反应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再次与过敏原接触。18.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接种疫苗可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B.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C.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位置是胸骨下段约1/3处,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100次D.蛋白质是构建细胞的重要原料,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重要时期,高蛋白食物摄入越多越好19.下列与青少年健康生活不符的是( D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B.聚餐使用公勺、公筷C.常与师长、朋友交流D.同学聚会吸烟、酗酒20.宠物狗先后接种同种狂犬疫苗,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D )A.狂犬疫苗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B.再次注射疫苗,短时间能够产生大量抗体C.第一次注射疫苗,两周后产生抗体D.第一次注射疫苗后,抗体能持续保护机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21.(8分)水痘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两季多发;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感染肺部。请回答下列问题。(1)引起水痘的病原体为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 它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称为 抗体 。(2)结核病的病原体属于 细菌 (填“细菌”或“真菌”),其主要传播途径是 空气传播 (填“性传播”“血液传播”或“空气传播”)。22.(10分)如图是与人体免疫相关的概念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概念图:[①] 非特异性免疫 ,[②] 黏膜 ,[③] 特异性免疫 。(2)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抗体的成分是 (特殊)蛋白质 ;此项措施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属于 保护易感人群 。23.(12分)在早晨锻炼时,有人突然晕倒,当你遇到此情况时,该怎么办?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拍打和呼叫,查看患者有无反应。若没有反应,需要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2)图中拨打急救电话的方式正确的是 B ,请说出理由: B描述了必要信息,如具体的地址、症状等关键信息 。(3)在救援过程中,要判断患者有无心跳,可通过图[D]所示方法来判断,如发现患者无心跳,可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正确按压部位是图F中的[②]处;如发现患者无呼吸,可通过图[E]所示方法进行抢救。24.(10分)(2024·郑州检测)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蛔虫病是一种由蛔虫引起的消化道寄生虫病。患蛔虫病的人常常厌食,进而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严重时腹泻。为预防蛔虫病,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不喝生水;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资料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患者常表现出发热、头痛、咳嗽、鼻塞等症状。在流感流行期间,要注意室内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和室内进行消毒;减少聚集,加强锻炼,降低患病风险。(1)资料一中涉及的预防蛔虫病的方法,均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切断传播途径 。(2)与资料一中的蛔虫相比,流感病毒结构简单,没有 细胞 结构。(3)资料二中的流感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传染源 ;患流感后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青霉素(一种抗生素)治疗;流感病毒从人体呼吸道进入,呼吸道黏膜能起到阻挡作用,属于人体的第 一 道防线。解析:(1)为预防蛔虫病,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不喝生水;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这些措施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所以与蛔虫相比,流感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3)流感患者能散播流感病毒,所以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传染源;患流感后不能用青霉素治疗,青霉素是抗生素,它只能用来杀灭细菌,对病毒没有疗效;皮肤和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5.(10分)某实验小组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水蚤在蒸馏水和不同体积分数酒精中的心率数据蒸馏水 2%酒精 5%酒精 10%酒精 15%酒精 20%酒精心率/ (次/分) 290 338 300 186 120 0(1)该探究可以作出的假设是 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2)使用蒸馏水的目的是 作对照 。(3)当使用体积分数为20%的酒精时,水蚤的心跳停止,这也告诫人们,过量饮酒有可能导致 死亡 的严重后果。(4)图中能正确表示酒精对水蚤心率变化影响的是( A )A BC D(5)通过此探究活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同时也证明禁止酒后驾驶是有科学依据的。26.(10分)肺气肿和肺结核都是肺部疾病。如图为吸烟人群中肺气肿和肺结核这两种病的发病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两种肺部疾病中,最可能是由吸烟引起的是 肺气肿 。(2)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肺结核。在免疫学上卡介苗属于 抗原 ,卡介苗进入婴幼儿体内后,婴幼儿体内的 淋巴细胞 会产生 抗体 来抵抗卡介苗。通过该过程获得的免疫类型属于 特异性免疫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