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厦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Fe 56 Cu 64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固氮是指A.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B.微生物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C.土壤中的硝酸盐被细菌分解转化为氮气D.豆科植物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2.反应NH4Cl + NaNO2 = NaCl + N2↑ + 2 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应用于石油开采,解决冬季开采石油井下结蜡难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的电子式:B.Na+的结构示意图为C.N2的结构式为 N≡ND.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3.为了探究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如图),当将A、B两试剂混合时,现象为:看到U形管中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的试剂:A为稀硫酸,B为锌粒B.根据现象判断,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和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和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化学键断裂所需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4.硒(Se)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ⅥA族,有抗癌、抗衰老等重要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B.热稳定性:C.Se的得电子能力比S强 D.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5.下列各组粒子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O和O互为同分异构体 B.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C.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D.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6.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刻,反应正向进行B.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C.t3时刻,达到反应进行的限度D.t4时刻,反应处于平衡状态7.侯氏制碱法原理为。下列有关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氨气 B.分离 NaHCO3C.制NaHCO3 D.制Na2CO38.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Y同族,Y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B.原子半径:C.Y、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D.X与Y可形成化合物9. 在一定条件下,、、、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与反应生成属于放热反应B. 硫酸工业中用98.3%的浓硫酸吸收C. 1mol硫粉在足量的中燃烧,能一步生成并放出(a-c)kJ能量D. 和均属于酸性氧化物10. 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整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两个要素,可表示为“价—类”二维图。氮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B.铜和d的稀溶液反应,d表现的性质只有氧化性C.c是酸性氧化物D.a可以催化氧化生成b11. 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成功研制出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放电时总反应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能量转化率可达到100%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C.MnO2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池放电时外电路电子流向锂电极12.X(g)+3Y(g)2Z(g) ΔH=-akJ·mol-1。一定条件下,将1 molX和3 mol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反应10 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 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1·s-1B.10 min内,消耗0.2 molX,生成0.4 molZC.第10 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D.10 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13.工业上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的NO和NO2,其原理如下。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反应:2NO2+2NaOH=NaNO2+NaNO3+H2O。NaOH溶液浓度越大黏稠度越高。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将NO和NO2体积比为1∶1、2∶1的混合气体分别通过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NaOH溶液后,氮氧化物吸收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Ⅱ表示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吸收率的变化B.当NaOH浓度高于1.25 mol·L-1时,吸收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NaOH黏稠度过高,不利于氮氧化物的吸收C.向体积比为2∶1的NO和NO2混合气体中通入少量O2,可提高氮氧化物的吸收率D.将1 mol NO和3 mol NO2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所得溶液中=314.将20.8g由Cu、Fe组成的合金溶于过量稀HNO3中,生成了6.72 L 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则产生的Fe(OH)3沉淀的质量为A.21.4 g B.18.0 g C.14.7g D.18.1 g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14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8种短周期元素(用英文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的变化如图所示。(1)元素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元素x、z可形成含10电子的分子甲,其结构式为 。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的消除剂,所得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是 。(3) x分别与yzd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4)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5)元素e、d的形成的一种化合物A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供氧剂,晶体A类型是的 。(6) g与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强弱比较 。(用化学式表示)16.(14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反应且放热的是 。①浓稀释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条与盐酸反应④与 ⑤碳高温条件下还原生成(2)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银锌纽扣电池是应用最普遍的电池之一(如图所示),Zn+Ag2O+H2O = 2Ag+Zn(OH)2银锌纽扣电池的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放电反应过程中正极材料的质量逐渐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3)以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反应,为吸收“碳排放”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①上述过程①中,能量的变化形式是由 转化为 。②写出分解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 。③CO和作反应物的一种燃料电池,其构造如下图所示,为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OH-向 极移动(填“X”或“Y”),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17.(14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某同学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4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时间/min 1 2 3 4 5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100 240 464 576 620① (填“0~1”“1~2”“2~3”“3~4”或“4~5”)min时间段的反应速率最大,原因是 。②3~4 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设溶液体积不变)。(2)另一位同学为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反应过快难以测量氢气体积,事先在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小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H2的量,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A.蒸馏水 B.Na2CO3溶液C.KCl溶液 D.CuSO4溶液(3)某温度下,在4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A.Y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B.X、Y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1C.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D.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E.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Z③ 2 min内X的转化率为 。18.(16分)有资料认为、不能与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从理论上分析和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并进行探究:I.从理论上分析和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氧化;假设2:氧化。(1)甲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①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干燥管C的作用是 。③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1正确,则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NO易与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氧化。查阅资料:;;酸性条件下,能与反应生成和。(3)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与的反应。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目的是 。②B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字母编号)。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b.有无色气泡产生c.有红棕色气泡产生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能是 (填字母编号)。a.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钠 d.生石灰④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是还是的实验方法是。化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选项 B C C D A C B D C D B B A A二、非选择题:(本题含4小题,共58分)15.(14分)(1) 第2周期 ⅣA族(2) 。 。(3) H2O 。(4) Na 。(5) 离子晶体(6) HClO4 > H2SO4 或 H2SO4 < HClO4。16.(14分)(1) ②③ 。(2) Zn+2OH--2e- = Zn(OH)2 减少(3)① 光能(1分) 化学能(1分) 。② 。③ 正(1分) , X(1分) , O2+4e-+2H2O = 4OH- 。17.(14分)(1) ① 2~3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且盐酸浓度较大,所以反应速率最大。② 0.025 mol·L-1·min-1 。(2) BD 。(3) ① 3X(g)+Y(g)2Z(g) ② ADE ③ 30%18.(16分)(1) ①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② 防止倒吸。(2) 除去生成NO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Na2O2+2NO2 = 2NaNO3 。(3) ① 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② c 。③ bd 。④ 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于试管,加入足量稀盐酸,若产生红棕色气体,则产物是亚硝酸钠;反之为硝酸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