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结合视频谈谈是什么在规范和保障我们的生活? 法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一、自主学习(预习教材76-79页,思考问题) 1.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的表现? 3.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何意义? 4.我国当前的立法进展? 5.法律的生命力在于什么? 一 、 探寻法之本质 探究法律本质 1.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P77) 法 律 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封建社会法律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个 大唐王朝 奴隶制社会法律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个 资本主义国家法律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议学材料二 思考:根据宪法的内容,分析我国法律体现的是谁的利益和意志? 提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1.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3.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一、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 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什么为核心?我国法律是依据什么内容制定的?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又有怎样的影响?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982 现行宪法通过 1997 《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 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2010 组建中央全面 依法治国委员会 2018 2002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12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20 十五大确立 “依法治国” 的基本方略 探究与分享 以上立法工作的展示,表明了什么? 我国根据国情和实际需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不断完善 宪法 国家根本法,最高法律效力,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 法律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效力仅次于宪法,调整基本社会关系。 行政法规 国务院依法制定的,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效力低于行政法规,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 规章 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效力最低。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规章 知识拓展-金字塔式的结构 思考:看完视频后,请你谈谈我国为什么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有怎样的意义? 《第二十条》以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视角为切入点,以故事化的手法将“正当防卫”条款搬上大银幕。影片中三个案件交叉,见义勇为、校园欺凌、正当防卫,通过刻画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反映当今中国百姓面临的生存困境,折射出大时代背景下的公平正义。 3. 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意义 ①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3.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何重要意义? 课堂笔记: 二、 追随法之发展 思考:你还能说出一些其他法律吗?我国立法涉及了哪些领域? 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断推进高质量立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完备的法律保障。 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疫苗管理法,修改动物防疫法、药品管理法,强化公共卫生领域立法。 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修改反恐怖主义法等,加快国家安全领域立法。 制定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加强涉外领域立法。 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修改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yjsz2020.cn 原创作品 四、我国的立法进程 经济领域 在护航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我国制定了民法典、反垄断法、证券法等法律。 政治领域 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方面,我国制定了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 网络安全法等法律。 社会领域 为了保障社会成员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我国制定了劳动法、社会保险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 知识拓展 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4. 我国的法律进程 三、 感知法之护盾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视频和右侧材料,请你谈谈如何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 “不要嘲笑为社会正义挺身而出的人,因为有一天,他们争取到的光亮会照在你的身上。愿我们所有人都有不沉默的勇气。” ——电影《第二十条》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奏疏集》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内心。” ——卢梭《社会契约论》 五、如何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笔记 5.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 课堂小结 感谢聆听! 汇报人:WP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