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乌鲁木齐地区 2025 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35 分)1. (3 分)C(A 项“必然趋向繁复华丽”说法绝对;B 项“体现着对其古代文化或传统的认同”有误,原文是“隐含 基本认同”;D项“突破材料限制”无中生有。 )2. (3 分) A(“应先关注 而非 ”, 曲解文意。)3. (3 分)A(只提到“广厦”,没有体现中国建筑的特征。)4. (4 分)先点明建筑的起源,突出材料环境的制约,并举例论证;接着谈建筑的演变过程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然后指出建筑显著特征形成的两个因素;最后强调研究中国建筑史就要正确认识建筑的特征,从而正确评价中国建筑,避免偏颇。5. (6 分)①选用材料不同:欧洲主要用砖、石,中国主要用土、木。②结构方式不同:欧洲多采用承重墙结构体系,多拱券;而中国则使用立柱横梁体系,多梁柱。③文化心理不同:西方将建筑看作永久纪念物,追求物质上的激志与恢弘;中国“尚俭德” “卑宫室”,不求实物之长存,只求满足合理而适度的需要。6. (3 分)B(A 项“母亲显得十分无奈”理解有误;C 项“想让割过的麦田获得过路人的惊叹”分析有误;D 项无“对未来的期盼”,这里表达的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怅惘迷茫以及无奈失落的情感。)7. (3 分)C(没有夸张手法。)8. (4 分)(写出三点即可)①表现人与自然的交融:写乡村孩童的夏日野趣,描绘他们在美好自然中的欢乐图景。②展现孩童与成人的对比:孩子们玩耍时无忧无虑,凸显平成年人等待收割的焦虑。③为后文情感抒发作铺垫:玩耍时快乐亲密,与文末别离的感伤形成反差并作铺垫。④调节文本的叙事节奏:在繁忙的收割劳动中插入嬉戏片段,叙事节奏显得张弛有度。9. (6 分)①体现地域特点:“秀”就是成熟的意思,这是小官村人的语言习惯,是他们生活、生命的一部分。②表达丰收喜悦:“秀”有“金色和分量”,表现收获的喜悦和予人的美好感受,使丰收具有了生命勃发的诗意。③承载劳作记忆:麦穗的“秀”与镰刀的“锈”有密切关联,暗示作物与农具在岁月中沉淀了共同的农耕劳作记忆,关涉故土、时代、童年等,厚重而深沉。二、 (35 分)10. (3 分) ADH (根据文意, 应如此停顿。)11. (3 分) D(“率”意思相同, 均为“遵循”。)12. (3 分)D(晋文公并未“承诺后续将优先赏赐”。)13.(3 分)(1)在下的人把他们的罪恶当作正义,在上的人(又)对他们所做的坏事加以赞赏,上下互相欺骗蒙蔽,(这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5 分)(2)现在世上追逐私利的人,早早地上朝、很晚才退朝, 日夜想着私利,还不能追逐到手;现在(介子推)得到名利却务求赶快避开它,介子推超离世俗很远啊。14.(3 分)①重情重义;②勇于自责;③行赏有度(先德后力)。15. (3 分)C(“‘金鞍玉勒’代指志趣高雅的读书人”理解有误,代指的应是浮浪的富家子弟。)16.(6 分)(能选择其中一首分析即可)皮诗:①精神富足之乐:诗人认为自己的家资就是满屋子的书籍,将其视为财富,体现出精神的富足感。②对话先贤之乐:“独共圣人语”,与“英贤”“心相许”,通过读书,诗人与圣人先贤跨越时空,产生很深的共鸣。③超脱凡俗之乐:诗人认为案头书中的“蠹鱼”,都胜过凡俗之人。于诗:①陪伴之乐:书卷如“故人”朝夕相伴,忧喜相随。②净心之乐:“胸次全无一点尘”,读书能荡涤心尘,使精神超然。③自得之乐:读书是源头活水,使人不断收获新知,故能不慕“寻芳客”的物欲追逐,在阅读中获得美好与自足。17. (每空 1 分, 共 6分)(1)江流宛转绕芳甸 皎皎空中孤月轮 (2)辟邪说 难壬人(3)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三、 (20 分)18.(3 分)①徒劳无功/劳而无功 ②瞎子点灯白费蜡/水中捞月一场空/竹篮打水一场空19.(4 分)能量补偿是我们的身体用来保持能量平衡的方式,被认为是一种很实用的生存策略;但当涉及减肥时,它可能就变成了一个障碍。20.(3 分)①前提条件 ②基础能源消耗 ③(主要是)BMI/身体质量指数21. (4 分)示例一:减肥总反弹 身体在“省电”!本诊室科学调节食欲阀门,定向攻克脂肪“钉子户”。响应健康中国号召,打破越减越难魔咒,每滴汗水都算“数”!示例二:国家号召春雷动,减重正当时!甩掉“抛蜜负担”,为生命注入清泉活力。本诊室提供科学导航,为您私人订制健康方案。健康中国, “轻”出发!22. (6 分)示例:王阿姨,减肥时身体会悄悄“偷懒” :‘玄面让身体消耗变慢,节省能量;另一方面还会让您吃得更多,动得更少,所以减肥难。不过,咱们不用天天节食,采用阶段性节食的办法,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减肥。四、 (60 分)23. (60 分) (略。) (请参考 2024 年新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晋文公赏赐跟随(他)逃亡的臣子,介子推没有提出要求赏赐,赏赐也没有给到(他)。介子推说:“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只有国君在了。上天(如果)不想灭绝晋国,(晋国)必定会有新君。主持晋国宗庙祭祀的人,不是国君还能是谁呢 (是)上天确实要立国君为君,可他们几个随从逃亡的人却把这当作自己的功劳,不也是(在)欺蒙上天吗 偷人家的财物,尚且叫他盗贼,何况贪天之功(还)把这当作自己的功劳呢 在下的人把他们的罪恶当作正义,在上的人(又)对他们所做的坏事加以赞赏,上下互相欺骗蒙蔽,(这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于是隐居到死。2材料二:靠富贵拥有追随者容易,靠贫贱拥有追随者很难。从前晋文公逃亡在外,在天下到处漂泊,困窘极了,贫贱极了,然而介子推没有离开他,这是因为晋文公有拥有介子推的条件。(晋文公)返回晋国后拥有万辆兵车(的实力),然而介子推却离开了他,这是因为晋文公已没有拥有介子推的条件了。能做到困难的事情,(却)做不到容易的事情,这就是晋文公不能成就王业的原因啊!晋文公返回晋国后,介子推不肯接受封赏,为自己赋诗道: “有龙飞翔,遍行天下。五蛇追随,甘当辅佐。龙返故乡,得其归所。四蛇追随, 享其恩泽。一蛇羞惭, 枯死荒野。 ”(他)把这首诗悬挂在(晋文公)外门前,(自己)则在山下隐居。晋文公闻知这件事说: “这一定是介子推啊。” (于是晋文公)离开宫室居住、改穿凶丧之服(以示自责),(并)向士民百姓下令说:“有能找到介子推的,赏赐上卿爵位,田亩百万。”有人在山中遇到介子推,(见他)背着釜,上插一把长柄笠作为伞盖,(就)问他,说: “请问介子推在哪里 ” (介子推)回答他说: “那介子推如果不想出仕而想要隐居,我怎么就会知道他(在哪里呢) ”于是就转身走了,终身不去做官。人心的不同,难道不是悬殊的吗 现在世上追逐私利的人,早早地上朝、很晚才退朝,日夜想着私利,还不能追逐到手;现在(介子推)得到名利却务求赶快避开它,介子推超离世俗很远啊。材料三:晋文公逃亡时,陶叔狐跟随(羞池)。晋文公回到晋国,颁行了三等赏赐(都)没有轮到陶叔狐。陶叔狐拜见咎犯说: “我跟随国君逃亡:整整)有十三年。现在国君回国,颁行了三等赏赐(都)没有轮到我,想来是国君忘掉我了吧 ”咎犯(姬)向晋文公说了这件事。晋文公说: “唉,我怎么能忘了这个人呢 那些超群的智者和大贤,道德品行、极其)完备,用道义使我专注,用仁爱来劝说我,显扬我的声名,使我成为德才兼备的完人,我为这些人源行上等的赏赐。用礼义约束我,用正义劝诫我,使我不做错事的人,多次指引我登门向贤人请教,我为这些人颁行第二等赏赐。那勇敢强壮善于御敌,危难在前就奋身上前,危难在后就留后纾难,把我从患难中憋救的人,我又为这些人颁行第三等赏赐。况且您难道没听闻吗 为人殉死不如保全那人的性命,跟人逃亡 不如保全那人的国家。三等行赏之后,接着就是有劳苦功绩的人了。那有劳苦功绩的人中,(陶叔狐)这个人当然是第一个了!我怎敢忘了他呢 ”东周内史叔兴听闻这件事后说:“晋文公将会称霸了!从前圣君 德行摆在首位、将勇力放在后面,文公应该可以承当这样的评价吧!” 《诗经》说“遵循礼法不去逾越”、,说的就是这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