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单元导图
思维
含义
逻辑
多种含义
广义逻辑学与狭义逻辑学
要求
要求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推理(演绎、归纳、类比)
判断(简单、复合)
概念(内涵、外延)
科学思维的基本特征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同一、矛盾、排中律)
思维的基本形态(形象、抽象)
特征
3.2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一,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
鲁迅为什么说这位排长“不懂逻辑”
合作探究
鲁迅曾在《“有名无实”的反驳》中批评当时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位排长,他写道:“以为不抵抗将军下台,'不抵抗’就一定跟着下台了。这是不懂逻辑:将军是一个人,而不抵抗是一种主义,人可以下台,主义却可以仍旧留在台上的。
探究提示
这位排长混淆不抵抗主义和不抵抗将军两个概念,同时也将不抵抗将军下台偷换成了不抵抗主义下台,既混淆了概念,又偷换了论题,违反了同一律,所以鲁迅说他不懂逻辑。
上述对话说明了什么? 学习科学思维有啥好处?
合作探究
有一次,一个英国记者对周恩来总理说:“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人口过多。”
周总理反驳道:“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英国的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4500万,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曾经是如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的人口还不及中国人口的1/3,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布全球,海外驻军达150万。中国人口虽多,但是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的领土上,更没有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
1、有利于我们纠正(≠避免)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
这里的科学思维主要指逻辑思维,即遵守逻辑思维规律与规则的思维。
科学的抽象思维一定是符合逻辑要求的思维,违背逻辑要求的思维不是科学思维。
通过学习逻辑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责任。(捍卫真理)
一、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
袁隆平院士是怎么研究出杂交水稻的?
合作探究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早稻田里发现一蔸鹤立鸡群的稻子。这蔸(dou)稻有10余穗,每穗有壮谷160多粒。第二年,他把这些种子适时地播种到实验田里,结果变异现象严重,原有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袁隆平困惑不解。后来,他想到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理论,认识到那蔸特殊的稻子是天然杂交稻。受此启发,袁隆平决心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艰难的攻关,他最终获得了成功。
2.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认识世界,不仅要认识事物的部分、方面、阶段,而且要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着的整体。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把握规律)
这里的科学思维主要指辩证思维,全面地、动态地认识事物本质规律的思维方法。
上述材料表明学习科学思维具有什么意义
合作探究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敌我双方的形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持久战”的著名论断,有力地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论调。
根据地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开展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推动创新)
逻辑思维
辩证思维
都是认识事物、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式。
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改造世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的思维成果,也就谈不上改造世界。学习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和技能,我们才能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这里的科学思维主要指创新思维。
归纳总结
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
(1)逻辑思维意义: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
(2)辩证思维意义: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3)创新思维意义: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习近平:“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
探究提示
人的思想是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
1,指导实践成功: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思维对实践的反作用)
2,提升思想觉悟: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3,助力国家复兴: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4,培育时代新人: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
【知识整合】
科学思维的特征与思维素养意义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思维素养意义 逻辑思维方面 纠正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
辩证思维方面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全面动态的把握客观事物。
创新思维方面 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意义 科学思维与正确思想的关系方面 科学思维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指导实践。
思想意义 认清规律和特征,认识国情和世情,把握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政治意义 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总结 精神理想层面 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工具层面 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世界观人生观 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思想政治层面 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归纳总结
课堂总结
1.近日,《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著作从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六个方面深入阐述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展示浙江运用习近平科学思维方法推进各项工作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思维的原因是(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其结果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②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③科学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其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④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提高政治站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答案】D【详解】①④: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思维的原因是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其结果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提高政治站位,①④正确。
②: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开列的思维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②错误。
③:科学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③错误。故本题选D。
2.“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这是基于学习和运用科学思维有利于( )
①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
②以理性认识为指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③立足正确逻辑,提高解决时代问题的能力
④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答案】B【详解】①④:学习科学思维,可以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等,这有利于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④入选。
②:要以正确的理性认识为指导,②不选。
③:要立足实践,提高解决时代问题的能力,③不选。故本题选B。
3.(2024·海南·模拟预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这是基于( )
①科学思维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决定事物发展趋势
②科学思维坚持真理,注重实事求是的论证
③科学思维符合规律,能有效指导社会实践
④科学思维能够经得起检验,能避免在实践中犯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答案】B【详解】①:科学思维结果有预见性,通过实践活动会影响事物的发展,但是不会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势,①表述错误。
②③: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这是因为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坚持真理,注重实事求是的论证,符合规律,能有效指导社会实践,②③符合题意。
④:科学思维结果可检验,但不能避免在实践中犯错,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4.(2024·江苏·模拟预测)2022年,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正式启动工程研制,将在10年内接连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以及嫦娥八号,开展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其中,嫦娥六号计划到月球背面采样,并正在论证构建环月球通信导航卫星星座。由此可见( )
①认识工具的改进决定认识水平的提高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科学思维结果具有预见性和不确定性
④认识内容的变化源于社会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答案】C【详解】①:认识工具影响认识水平,但不决定,①错误。
②:在10年内接连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以及嫦娥八号,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正确。
③:“不确定性”不是科学思维的特征,③错误。
④:随着社会实践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月球的认识领域也在变化,④正确。故本题选C。
5.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它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下列关于科学思维表达正确的是( )
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其结果具有预见性
②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
③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④只要有科学思维的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就能实现预期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
【答案】C【详解】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其结果具有预见性,这是科学思维的特征,①正确。
②: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②错误。
③: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二者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正确。
④:有科学思维的指导,人们在实践中不一定就能实现预期目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C
6.漫画《思路》,启示我们要( )
A.注重思维的出发点
B.重视科学思维的作用
C.做到社会与个人的统一
D.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B
【答案】C【详解】①:“学会科学思维就能驳斥诡辩,捍卫真理”这一说法太绝对,①排除。
③: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思维对思想水平的提升作用,③排除。
②④: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通过实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一事例体现了学会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把握事物本质,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