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教 案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政治与法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教 案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政治与法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课改教案(共案)
主备人:XXXXX 参加研讨人员:xxxxx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
2.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职权以及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3.理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明确人大代表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增强法治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难点: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职权和人大代表的四项职权。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视频教学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4~P49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国家权力属于谁: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 。
2、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人民通过 选出自己的 ,组成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 ,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和 。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
性质:
地位:在我国 中居于 。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职权:国家 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 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任期:每届任期 ,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常设机关: 。①地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②产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③职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 ,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④委员长会议:由 组成,处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 。
专门委员会:①目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②职责: 有关议案。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1、人大代表的产生: 产生。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
与 相结合的办法, 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
2、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
3、人大代表的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代表享有广泛的职权—— 。
4、人大代表的义务:
(1)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 ,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 。
(2)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 ,努力 ,并 。
5、如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1)从国家的角度讲, 。
(2)从人大代表自身的角度讲。积极认真地行使宪法和人民赋予的神圣 ;积极认真地履行法律规定的 。
二、合作探究
1、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集中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2、小组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国家权力属于谁: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 。
2、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人民通过 民主选举 选出自己的 代表 ,组成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 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
性质: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 国家机关组织体系 中居于 最高地位 。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职权:国家 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 代表 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任期:每届任期 五年 ,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①地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②产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③职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④委员长会议:由 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 组成,处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 重要日常工作 。
专门委员会:①目的: 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②职责: 研究、审议和拟订 有关议案。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1、人大代表的产生: 民主选举 产生。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 直接选举 与 间接选举 相结合的办法, 县级、乡级 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
2、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3、人大代表的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代表享有广泛的职权——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
4、人大代表的义务:
(1)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 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 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
(2)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 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努力 为人民服务 ,并 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
5、如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1)从国家的角度讲, 要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 。
(2)从人大代表自身的角度讲。积极认真地行使宪法和人民赋予的神圣 权利 ;积极认真地履行法律规定的 义务 。
三、精讲点拨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从人大代表的话语中看到中国新发展!》
思考:什么是两会?
新课讲授
议题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议学情境:
播放视频:《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2025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
展示材料:
阳春三月,全国两会如期在京召开。作为观察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2025年的盛会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以“增进民生福祉、激发创新动能、深化绿色转型”为内核,绘制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蓝图。这场承载着14亿人民期待的政治盛典,既是对“十四五”规划中期成果的全面检验,更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部署 。
一、民生保障彰显发展温度 二、创新驱动激发经济活力三、绿色转型绘就生态底色
2025年全国两会犹如时代的罗盘,既校准了发展航向,更凝聚起奋进力量。从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中,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智慧;从政府工作报告的务实举措中,我们读懂了执政为民的情怀;从分组讨论的热烈场景中,我们感受到民主政治的活力。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唯有将两会精神转化为实干担当,方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书写新的华章 。
议学任务:
1.“两会”指的是哪两会?
2.“两会”几年召开一次?几年为一届?
3.今年召开的是全国人大几届几次会议?一般召开多长时间?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国家权力属于谁: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注意: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行使国家权力
议学情境: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议程
一、人大会议(3月5日-11日)
1.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经济增长5%等目标。
2. 审查计划与预算草案,批准2025年经济、财政安排。
3. 表决《代表法修正草案》,完善人大代表履职制度。
4. 审议“两高”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二、政协会议(3月4日-10日)
1. 审议常委会及提案工作报告,聚焦民生类提案(占比超60%)。
2. 列席人大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建议。
关键议题
经济:稳增长、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
民生:就业、养老、医疗改革(如提高农村养老金)。
改革: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议学任务:结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程及议题,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3)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一府一委两院)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特别提醒:是产生与被产生、监督与被监督、决定与执行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上下级、互相监督、相互制衡的关系。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①最高立法权: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宪法的修改,法律的立、改、废)
特别提醒:
国家立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机关) ——制定和修改法律
地方立法:(授权立法)
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知识拓展:宪法赋予各级人大的立法权是有差异的。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是立法机关。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授权立法,有立法权,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
县(不含民族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乡镇人大都没有立法权。
②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决定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
③最高任免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对上述国家机关领导人予以罢免。(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④最高监督权: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人大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监察委员报告、法院报告、检察院工作报告等)
辨析:
(5)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6)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①性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②产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③职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④委员长会议: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处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专门委员会
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议题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议学情境:
播放视频《一个人大代表的诞生》。
展示材料: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中国的人大代表选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主选举,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新当选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77人,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中国的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民族都有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中,基层群众都占有相当比例。” 在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目前全国各地设立了20多万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基本实现乡镇和街道的“全覆盖”。各级人大以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平台为依托,结合人大职权,广泛组织代表通过调研视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积极为民代言发声,推动解决群众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例如,北京市将1.6万名各级人大代表编入345个代表之家和2590个联络站,广东省组织12.4万名代表参与“绿美广东”主题活动,重庆市依托家站累计接待走访群众超100万人次,形成“民意窗”“连心桥”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议学任务:结合视频和上述材料,我国的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人大代表的产生: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
注意:县、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2.人大代表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议学情境:
播放视频《2025两会:人大代表不负人民所托》。
展示材料:
孟广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年来,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什么是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就是人民的代言人,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直接体现,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坚力量,也是实现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推动力量。所以,“人大代表”不只是一个职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当选为人大代表二十多年来,我始终认为,作为人大代表就必须始终坚守为民初心,时刻牢记职责使命,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职尽责,当好政治上的明白人、人民群众的发言人和社会发展的带头人,以实实在在的履职成绩和发展业绩回报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议学任务:结合视频和课本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人大代表的哪些职权和义务?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3.人大代表的职权:
4.人大代表的义务: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②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5、如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1)从国家的角度讲,要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
(2)从人大代表自身的角度讲。积极认真地行使宪法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利;积极认真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辨析:
四、有效训练
1、判断对错,并说出原因。
(1)人大代表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 )
纠正: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人大的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所以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 )
纠正: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称为立法机关。
(3)我国人大代表是直接选举产生的。( × )
纠正:我国人大代表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4)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关系。( × )
纠正: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5)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由选民选举产生。 ( × )
纠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
选择题
(1)作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盲人代表,王某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代表建议3件,其中领衔提出2件,附议提出1件;闭会期间提出代表建议1件。这些建议涉及盲人就业、教育、出行等方面。这表明,全国人大代表( D )
①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②享有并行使质询权
③切实履行代表职责
④享有并行使提案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年3月5日至3月1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代表们齐聚一堂,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并向负责人提出质问。听取并质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表明人大代表在( B )
A.行使立法权和任免权
B.行使审议权和质询权
C.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D.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五、升华反思
通过本道材料题,回顾本节课内容,谈谈有何收获,明确考试时相关知识考查方式。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辽宁省人大常委会继续聚焦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充分展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
一年中,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与东北三省一区人大协同出台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采取规划、政策、工作等协同的模式,打造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东北区域旅游圈,推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指导辽宁省内沿海各市开展海洋经济协同立法,以法治方式深耕蔚蓝、补齐短板。审议通过辽宁省政府关于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发展情况报告,着力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点燃辽宁消费新引擎。检查了渔业“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提升辽宁省依法治渔、依法兴渔水平,打造“蓝色粮仓”。落实省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现对辽宁省基层的42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89名省人大代表联系全覆盖,全年共邀请63名基层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700余人次参加常委会履职活动。深入开展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深化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机制,推进解决全面振兴中的实际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在该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发挥的作用。
①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根本遵循。
②行使立法权,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使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有法可依。
③行使决定权,审议通过省政府关于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发展情况报告,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点燃辽宁消费新引擎。
④行使监督权,检查了渔业“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提升辽宁省依法治渔、依法兴渔水平,打造“蓝色粮仓”。
⑤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与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支持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深化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机制,推动辽宁省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