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共15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共15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新课导入
道法
“ 翻新卫生巾、纸尿裤”企业,被执法人员依法查封
议一议:1.类似违法生产企业的行为有何危害?
2.此事件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社会生活需要法律的保障。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道法
保障生活
9.2
法 律
自学导航(P80-81)
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01
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02
法律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03
法律如何促进社会发展?
04
假如有一天,我们的生活没有了法律,会发生什么呢?
社会秩序将陷入混乱
暴力冲突、盗窃抢夺等恶行肆意横行
人们生命财产失去保障
商业交易失去诚信与规范,欺诈盛行
弱势群体无人保护,没有了公平正义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的基本作用)
情景一:纠纷调节室——维护社会秩序
1
广场舞风波
法律依据
《噪声污染防治法》第64条: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但紧急情况以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特殊情形除外。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14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因建设等特殊需要,必须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2
占道经营冲突
冲突点
老人队:坚持每晚7-9点跳舞(主张文化娱乐权)VS学生家长:噪音影响孩子学习(主张安宁权)
果摊主:在店外摆摊吸引顾客(主张经营自由)VS行人/车主:道路堵塞影响通行(主张通行权)
活动:角色扮演(分配要求)
1.当事人A:强调自身诉求,拒绝让步(需演出情绪)
2.当事人B:指责对方违规,要求赔偿/停止行为
3.调解员:根据法律依据指出双方权利边界,提出折中方案
思考:
这一活动告诉我们法律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
①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
②法律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
③法律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1)法律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
探究——以案说法,守护法治青春
2025年"3·15"晚会如期而至,卫生巾、纸尿裤、上门维修等行业乱象成为曝光重灾区。晚会曝光问题后,相关单位第一时间成立联合调查组,依法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控制企业负责人。
以案说法:法律守护青春|展板展示法治主题新闻。(规则:学生分析热点,联系实际,互动留言)
商家为什么要进行这些行为?这些生产企业被查封,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探究——专区探析,守护法治青春
①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②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法律保障社会公共利益。P80
《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五条规定: 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探究——以案说法,守护法治青春
人工智能是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赛道之一。发展与安全并重、促进与治理并重是当前人工智能政策与立法的主旋律。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积极进行制度探索。
2025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要求,善于通过科学立法解决新问题,针对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司法部要主动研究提出立法建议。
结合以上法律条文的产生和发展,说说法律如何推进社会良性发展?
(5)法律促进社会的发展。P81
①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②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
1.法律如何保障生活?(法律的重要性/作用)
(2)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P80
(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P76
(3)法律维护社会秩序。P80
(4)法律保障社会公共利益。P80
(5)法律促进社会的发展。P81
课堂小结
法律保障生活
基本作用
如何保障
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
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③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①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②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规范行为、建立和实行社会制度、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
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
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课堂练习
1.在我国,行人违反交通法规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各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行人闯红灯行为处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罚款。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②不闯红灯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③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④罚款可以杜绝闯红灯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2.2024年5月,一批新规正式施行。《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加强煤矿灾害治理,要求煤矿企业进行煤矿灾害鉴定并按照灾害程度和类型进行治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加强用户信息保护,明确信息处理、信息保密和信息共享等有关要求……这体现了( )
①建设法治中国要赋予公民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法治是精神文明的核心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逐步发展完善
④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课堂练习
3.全面振兴乡村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小企业发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些法律共同说明( )
①法律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③法律在保障公民生活方面发挥着作用
④法律规定公民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5.“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