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生物学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生物学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生物学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蓝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构成它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以下有关“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将从口腔侧壁刮下的碎屑放到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
B.为便于观察,用稀碘液对细胞进行染色
C.低倍镜观察后换为高倍镜,视野会变暗
D.装片向下移动可将视野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3.高等动植物细胞内的DNA主要位于(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4.人体肝脏具有再生特性。患者肝脏被部分切除后,剩余细胞可以重建肝脏组织。该过程中一般不涉及(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癌变 D.细胞分化
5.科研人员研究了人类大脑的奥秘,研究材料中的组织主要属于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6.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6题)
A.种子萌发过程需要充足的光照
B.只要外界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
C.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2
D.地上部分1是由胚轴发育而来的
7.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7题)
A.图中的①和②组成雌蕊
B.⑤将来发育成植物的种子
C.花粉落到③的过程是传粉
D.⑥受精后,将会发育成胚乳
8.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走迷宫 B.黑猩猩钓取白蚁
C.菜青虫取食白菜 D.大山雀偷喝牛奶
9.生活中很多美食的制作离不开微生物,下列食品与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豆腐乳——大肠杆菌 B.酸奶——乳酸菌
C.葡萄酒——酵母菌 D.米醋——醋酸菌
10.菜农将苦瓜苗作为接穗接到南瓜茎上,提高了苦瓜的产量和品质。这运用了(  )
A.扦插技术 B.嫁接技术
C.克隆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11.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相关描述全部正确的是( )
①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②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芽突破种皮
③针叶林以松、杉等植物为主④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发黄
⑤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胚⑥导管在植物结构层次中属器官.
②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⑤⑥ D. ①③④
12.通过对始祖鸟化石形态结构的研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 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 B. 两栖类进化成鸟类
C. 哺乳类由爬行类而来 D. 鸟类进化成哺乳类
13.下列化石中,哪一种是爬行类进化为鸟类的证据( )
A. 鱼类化石 B. 蕨类化石
C. 恐龙化石 D. 始祖鸟化石
14.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大量引起外来生物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迁入动、植物园中 D. 颁布保护生物的法律、法规
15.在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 )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照 D. 空气
16.观察如图植物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植物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
B.图中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C.图中所示植物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D.胚是由图中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17.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B.性染色体仅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性染色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中
D.男性的性染色体用X和Y表示
18.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夜盲症、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
A.夜盲症、甲型肝炎 B.肺结核、糖尿病
C.肺结核、甲型肝炎 D.糖尿病、夜盲症
19.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某些真菌产生
B.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C.生病时应尽早、多服用抗生素
D.抗生素药品不会过期
20.下列实例中应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
A.太空育种 B.培育巨型小鼠
C.试管婴儿 D.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
21. 恐龙足迹化石记录了恐龙日常生活的精彩瞬间。右图为四种恐龙足迹复原图,通过其中信息不易推测出的是( )
A. 个体大小 B. 肢体结构 C. 运动方式 D. 食物种类
22. 下列食品保存方法及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将茶叶放入密封的陶瓷罐中——降低茶叶的呼吸作用
B. 将牛肉放入冰箱冷冻室——低温抑制微生物繁殖
C. 将水果制成罐头——提高水果中营养物质含量
D. 将香菇、木耳等烘干——除去微生物所需的有机物
23. 2021年,北大校园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校园采取了多种生态保护措施,例如部分区域停止了枯木落叶的清理,有师生负责监管水质、调查物种多样性、进行植物巡护等工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质监管有助于鱼类的生存和繁育
B. 枯木落叶被分解后能重新被植物利用
C. 放生动物利于提升校园内的物种多样性
D. 自然保护小区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4. 下列关于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B. 购买食品时注意保质期等信息
C. 生病时优先使用抗生素 D. 上网课后及时远跳、做眼保健操
25. 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一届令人瞩目的冬奥会,它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不属于减少碳排放技术和措施的是( )
A. 实施71万亩造林绿化工程 B. “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
C. 主火炬采用氢能源“微火”点燃 D. 食品原料“从农田到餐桌”来源可查
二、非选择题
26.(12分)小芳从学校的鱼缸中取出一些水样和金鱼藻(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分别进行观察。
(1)小芳在水样中加入染红的酵母菌,一段时间后吸取一滴水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如图1所示的草履虫。草履虫的身体由________个细胞构成,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它的结构①呈现红色,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小芳观察了金鱼藻的叶,从结构层次上看,叶属于________。图2示叶片横切面,图中________
(填序号)为表皮。金鱼藻叶片表皮结构与沉水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表皮细胞含有大量的________,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表皮几乎观察不到陆生植物通常具有的________这种结构。
27.(12分)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昔日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今日又重现在田埂之间。如图是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思考后回答问题:
(第27题)
(1)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固定的______。
(3)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
(4)若该生态系统中的青蛙被大量捕杀,会使昆虫的数量在短时期内________。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青蛙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
(5)如表是生态学家为研究三种蜘蛛捕食叶蝉(水稻害虫)的能力,用含有铕元素(这种元素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的泥土培育水稻,然后测定稻田中三种蜘蛛体内的铕含量。从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____捕食叶蝉能力最强。
每百头蜘蛛鲜重中的铕含量(微克)
锥腹肖蛸 拟水狼蛛 食虫沟瘤蛛
10.436 20.172 3.21
28.(10分)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受基因(A)控制,单眼皮是隐形形状,受基因(a)控制,现在有一对夫妇,男性基因组成为Aa,女性基因组成也是Aa,请分析回答:
(1)父亲性状是,母亲性状是______
A.双眼皮 B.单眼皮
(2)这对夫妇生的孩子基因组成有________种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对夫妇生的孩子性状表现有________种可能,可能是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
(3)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是________,生单眼皮的概率是________。
(4)你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你的父母分别是什么眼皮?请画出你家庭的遗传图。
29.(10分)如图为探究酸奶的制作条件的实验过程图,请回答:
(1)实验中设置实验乙的作用是   。
(2)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牛奶加热处理。目的是   。
(3)冷却后,加入酸奶是为了引入   菌。
(4)你推测甲、乙两组实验中的玻璃瓶放在30℃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   。
(5)该实验是为了探究酸奶的制作需要在   条件下进行。
30. (6分)大熊猫一直以高纤维素的竹子为食,却能保持圆润的体态。我国科学家揭开了大熊猫吃素也胖乎乎的奥秘。
(1)研究者监测大熊猫的季节性体重和食性变化,结果如图1。由此可知,一年中大熊猫吃竹笋的时间远少于吃______的时间,但是吃竹笋的季节大熊猫的体重增加显著。经食物营养成分对比后发现,竹笋中蛋白质含量更高,该物质是______的重要原料。
(2)为弄清食笋使大熊猫体重增加更多的原因,研究者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探究食叶季节与食笋季节大熊猫肠道菌群对体重的影响,实验如下。
甲组 乙组 丙组
肠道无菌小鼠 8只 8只 8只
菌群移植 生理盐水 ? 食笋季节的大熊猫肠道菌群
食物 投喂相同竹粉饮食
记录结果 记录移植7、14、21天后小鼠的体重,结果如图2
①实验所采用的小鼠均为肠道无菌小鼠,目的是_______。
②给乙组小鼠移植的是______。
③根据图2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对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分析发现,丁酸梭菌在食笋季节含量更高。小鼠移植食笋季节大熊猫肠道菌群后脂肪含量更多,可能与丁酸梭菌产生的丁酸盐有关。为验证这一推测,研究人员用含丁酸盐的食物饲喂肠道无菌小鼠,与饲喂不含丁酸盐食物的小鼠相比,若结果为______,则说明丁酸盐可以加速脂肪合成。
答案
1-5ADCCC 6-10CCCAB 11-15DADAC 16-20CBCAB 21-15DBCCD
26.(1)1 草履虫取食染红的酵母菌后食物泡呈红色
(2)器官 ② 叶绿体 气孔
27.(1)水稻→昆虫→蜘蛛→鸟
(2)太阳能
(3)分解
(4)增多;自动调节
(5)拟水狼蛛
28. (1)A(2)3;AA;Aa;aa;2;双眼皮;单眼皮(3)75%;25%
(4)
29、(1)对照;(2)灭菌;(3)乳酸菌;(4)甲;(5)无氧。
30、(1) ①竹叶 ②. 建造身体
(2) ①. 排除小鼠原有肠道菌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 食竹叶季节的熊猫肠道菌群 ③. 食笋季节的熊猫肠道菌群更有利于小鼠体重的增加
(3)饲喂含丁酸盐食物的小鼠脂肪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